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0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对大学生幸福观塑造的现实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季爱民 曾乾宇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人类追求幸福的科学指南。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论述了现实的人是追求和享受幸福的主体,提出劳动是创造幸福的源泉,强调通过劳动实现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整体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人类追求幸福的科学指南。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论述了现实的人是追求和享受幸福的主体,提出劳动是创造幸福的源泉,强调通过劳动实现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整体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类追求幸福提供了科学指引,指明了现实途径。大学生是推动国家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应当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指引下,坚持在劳动中创造幸福,在集体中感受幸福,塑造正确的幸福观,坚定理想信念,以小我融入大我,为实现全人类幸福和实现共产主义贡献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大学生 塑造
下载PDF
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三说
2
作者 甘文平 胡新颖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20世纪以来,西方批评家乔治·斯坦纳、雷蒙德·威廉斯和特里·伊格尔顿先后比较明确地表达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看法。从整体上看,斯坦纳强调文学的倾向性及其对批评家的贡献,但忽视了马克思和普列汉诺夫... 20世纪以来,西方批评家乔治·斯坦纳、雷蒙德·威廉斯和特里·伊格尔顿先后比较明确地表达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体系的看法。从整体上看,斯坦纳强调文学的倾向性及其对批评家的贡献,但忽视了马克思和普列汉诺夫的观点;威廉斯凸显文学的本体论特质,却没有提及马克思的学说;伊格尔顿突出文学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以及文学语言的社会意义,而遗漏了普列汉诺夫的贡献。与此同时,以上“三说”都将唯物史观作为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思想。有鉴于此,我们只有将三者一并考虑,才有可能更近距离地触摸到该体系的全景图。持续引介、研究和总结该领域的相关资源,对我们从宏观上审视和把握其本源样态与发展文脉,以及从微观上洞悉其丰富内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马克思主义 文学批评话语体系 批评实践 唯物史观 意识形态 语言观
下载PDF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双碳”目标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文丽 李炼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1-65,76,共6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生态危机的根源出发,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性批判和对生态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重要思想之一。关注和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吸收其中积极合理的部分,对我国应对环境危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生态危机的根源出发,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性批判和对生态社会主义的设想,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重要思想之一。关注和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吸收其中积极合理的部分,对我国应对环境危机、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双碳”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4
作者 王冉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8期I0004-I0004,共1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其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深刻的启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环节,其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深刻的启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人生观和价值观 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专题研究 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和借鉴
下载PDF
魔幻马克思主义:基于想象的政治理论和革命方案
5
作者 张三萍 马慧玲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0,共10页
魔幻马克思主义是都市马克思主义者安迪·梅里菲尔德在《魔幻马克思主义》中提出的一种政治理论,其主要特点就是对想象的强调。首先,面对资本主义都市化时代带来的城市空间景观化和非现实化、日常生活异化、个体丧失主观认知能力等... 魔幻马克思主义是都市马克思主义者安迪·梅里菲尔德在《魔幻马克思主义》中提出的一种政治理论,其主要特点就是对想象的强调。首先,面对资本主义都市化时代带来的城市空间景观化和非现实化、日常生活异化、个体丧失主观认知能力等问题,在充分吸收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梅里菲尔德建构了以想象为主要方法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城市化的空间辩证法,以此作为颠覆性政治的理论基础;其次,梅里菲尔德主张以假想党作为政治主体,借助建立在想象基础上的日常生活革命以及与各种抵抗运动结盟的方式彻底颠覆资本主义;最后,梅里菲尔德描绘了他基于想象的理想社会。魔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表现在:丰富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没有充分论述的城市、空间问题,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人文关怀;在新的条件下,努力探寻超越资本主义的革命方案。但是,魔幻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的空想社会主义,它背离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对想象的过于强调赋予了这种政治理论的空想性特征,使其最终不能成为指导假想党进行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假想党也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和变革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 魔幻马克思主义 都市马克思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下载PDF
将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基于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原则
6
作者 季爱民 张春月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讲好思政课,重在将道理阐释得深入、透彻、活泛。从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原则出发,关照主体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的轨迹演变,解构其较主体性原则所具有的超越性。在思政课背景下,把握主体间性原则对教育的本质、人的... 讲好思政课,重在将道理阐释得深入、透彻、活泛。从马克思主义主体间性原则出发,关照主体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的轨迹演变,解构其较主体性原则所具有的超越性。在思政课背景下,把握主体间性原则对教育的本质、人的发展以及实践的需要所产生的价值成效。基于教师与学生“主体-主体”的主体间关系审视,促成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及其和谐关系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效能发挥,探索如何将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本质 主体间性
下载PDF
冯契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秦儒学研究
7
作者 刘玉辰 张三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23-25,29,共4页
冯契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肯定了先秦儒学的哲学性,并通过对“天人”之辩与“名实”之辩的考察,指出了先秦儒学已达到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冯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主义原则看待儒家... 冯契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肯定了先秦儒学的哲学性,并通过对“天人”之辩与“名实”之辩的考察,指出了先秦儒学已达到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统一。冯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主义原则看待儒家哲学的二重性,肯定了先秦儒家在天道观、认识论等方面贡献,但也指出了其思想上仍有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残留,具有一定封建专制主义倾向。此外,冯契在先秦人性学说基础上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对理想人格学说提出理解,并提出了基于实践的“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理想人格。冯契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先秦儒学的改造和提升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先秦儒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内数字传播的挑战与创新
8
作者 李燕 《符号与传媒》 2024年第2期24-34,共11页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数字传播的变革与创新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但其背后隐藏着意识形态主体的作用,特别是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符号剥削。数字传播的中介变革体现着主体本质力量的进步与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符号异化现象加剧等各种...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数字传播的变革与创新主要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但其背后隐藏着意识形态主体的作用,特别是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符号剥削。数字传播的中介变革体现着主体本质力量的进步与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符号异化现象加剧等各种挑战和问题。只有不断推进媒介融合与创新,才能走出数字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数字传播 媒介融合 媒介创新
下载PDF
论陈独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9
作者 李炼 张晗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陈独秀倡导的伦理革命以变革国民性为宗旨,试图通过人的现代化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走的文化决定论老路,未能突破伦理上的局限。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新制度,陈独秀将经济与革命的关系相结合,旨在消解社会矛盾,完成社会革命,走历史唯物主... 陈独秀倡导的伦理革命以变革国民性为宗旨,试图通过人的现代化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走的文化决定论老路,未能突破伦理上的局限。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新制度,陈独秀将经济与革命的关系相结合,旨在消解社会矛盾,完成社会革命,走历史唯物主义新道路。从早期伦理革命过渡至无产阶级革命,陈独秀传领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他通过参与三次大论战深化了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依据本土情况解释与发展唯物史观,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伦理革命 社会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0
作者 凃毅 《新丝路》 2024年第21期0097-0099,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在城乡融合方面提出了诸多极具前瞻性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促进城乡融合的三项举措: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扫除城乡对立的根源;发展生产力,且合理布局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基础,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在城乡融合方面提出了诸多极具前瞻性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促进城乡融合的三项举措: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扫除城乡对立的根源;发展生产力,且合理布局生产力;重视科学技术对城乡融合的积极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城乡融合的独特见解对于我国实现城乡融合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 城乡融合 兼顾公平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启示
11
作者 陈迪 《新丝路》 2024年第4期79-81,共3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至上、求实精神、批判精神等理论本质。肯定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典型,客观总...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至上、求实精神、批判精神等理论本质。肯定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典型,客观总结邓小平理论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启示,即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把握中国具体实际,以人民为中心等,有利于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论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
12
作者 李炼 张晗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6,75,共6页
早期陈独秀倡导妇女解放的伦理思想,力主排除封建礼教的精神束缚,重塑妇女的自我意志与社会的道德风气。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陈独秀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关照妇女运动,提出妇女解放要从教育、职业和经济独立三方面的具体实践出发,拓展妇女... 早期陈独秀倡导妇女解放的伦理思想,力主排除封建礼教的精神束缚,重塑妇女的自我意志与社会的道德风气。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陈独秀以唯物史观的视角关照妇女运动,提出妇女解放要从教育、职业和经济独立三方面的具体实践出发,拓展妇女解放的实践路径。妇女运动要进阶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从社会制度的根源上彻底解决妇女受压迫的困境。只有社会主义制度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妇女事业,使妇女权益得到保障,重构女性伦理观,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妇女的独立与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女性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下载PDF
基于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亦武 邓厚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66,69,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高度抽象、理论比较枯燥,对不喜欢说教、讲究实用、自我意识强、追求自我实现、注重社会价值感的90后大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确有很大的挑战性。可利用武汉革命旧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实施了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高度抽象、理论比较枯燥,对不喜欢说教、讲究实用、自我意识强、追求自我实现、注重社会价值感的90后大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确有很大的挑战性。可利用武汉革命旧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实施了实践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以日本侵华暴行为载体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实践了研究式、载体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推进学校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教学方法 创新与实践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部力作——读《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查》
14
作者 柯育芳 闵琼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基础地位。武汉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李资源、卢江、金鑫、张璋合著的《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查》(以下简称《调查》)一书,通过对湖北省40余所高校的跟踪调研,梳理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在新时代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学术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原则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内涵式发展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 跟踪调研
下载PDF
大学生兼职与就业焦虑关系的研究——基于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凯 梅运彬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3-87,共5页
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就业焦虑现象,且持续时间、焦虑程度有所不同。为了提前适应择业就业,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兼职以期调整自己的状态,提升职业胜任能力。采用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焦虑主要来自个人、家庭、学校和社... 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就业焦虑现象,且持续时间、焦虑程度有所不同。为了提前适应择业就业,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兼职以期调整自己的状态,提升职业胜任能力。采用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焦虑主要来自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而大学生兼职与就业焦虑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个体、学校和社会等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缓解其就业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兼职 就业焦虑 相关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下的大学生劳动观调查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季爱民 蔡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5-77,共3页
劳动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忽视对劳动观问题的探索。通过实证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劳动观存在一些问题,而对于劳动观问题的深入探析有利于树立个人科学的劳动观,培养正确的劳动意识,... 劳动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忽视对劳动观问题的探索。通过实证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劳动观存在一些问题,而对于劳动观问题的深入探析有利于树立个人科学的劳动观,培养正确的劳动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与习惯。研究大学生劳动观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发展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个人、社会与国家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劳动观 大学生
下载PDF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本质与世界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伟 《理论导刊》 2024年第3期48-55,共8页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如何走向现代化问题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世纪40至60年代,马克思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生成逻辑和历史进程的客观分析,探讨了西方殖民侵略对东方落后国家的“双重使命”,认为东方社会必然以资本主义方式走向现代化...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如何走向现代化问题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世纪40至60年代,马克思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生成逻辑和历史进程的客观分析,探讨了西方殖民侵略对东方落后国家的“双重使命”,认为东方社会必然以资本主义方式走向现代化;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则着重分析了东方社会经历特殊途径实现跨越式发展,以非资本主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便是对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设想的有效证成,它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本质。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建构了“非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方案,为超越西方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社会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 “非资本主义现代化” 跨跃式发展
下载PDF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理路和实施路径
18
作者 刘懿 郭国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1-43,共3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全球化、信息化与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下,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新时代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厘清爱国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的逻...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全球化、信息化与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下,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新时代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厘清爱国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的逻辑理路。可通过完善实施机制、讲好高校思政课、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培养良好的家教家风等措施,共同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爱国主义 逻辑 路径
下载PDF
休谟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的比较分析——基于《人性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19
作者 吴琳 周银知 《大庆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哲学的奥秘在于人。活跃于18世纪的休谟在《人性论》中围绕人的知性、情感和道德,建立起关于人性科学的一般原则。他根据经验观察的方法,论述情感自然主义,遵循怀疑主义的实践,呈现出丰富的人学思想。百年之后,19世纪的马克思从现实的... 哲学的奥秘在于人。活跃于18世纪的休谟在《人性论》中围绕人的知性、情感和道德,建立起关于人性科学的一般原则。他根据经验观察的方法,论述情感自然主义,遵循怀疑主义的实践,呈现出丰富的人学思想。百年之后,19世纪的马克思从现实的生活出发,遵循辩证思维,阐释“现实的人”,强调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将人性放置在社会、实践、世界和历史的维度上,实现了对人性丰富的、具体的、动态的考察,实现了对休谟人性原则的现实超越。二位哲学家在人性思想的发展逻辑上形成了递进式的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休谟 人性 情感自然主义 现实的人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人工智能发展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倩倩 朱喆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2-98,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实际应用,其越来越成为科技革命的关键力量,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当今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人机融合、共创共享的智能时代。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内涵和实践路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实际应用,其越来越成为科技革命的关键力量,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当今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人机融合、共创共享的智能时代。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内涵和实践路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它以智能技术变革为向度催化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伦理和安全方面,人工智能算法存在伦理安全的“缺口”,应构建算法善治与计算正义的法理模式,高质量促进人工智能至真至善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技赋能 算法 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