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曲式与作品分析》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 |
张璟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2
|
敢为人先 任重道远——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六十年 |
刘涓涓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3
|
武汉音乐学院原创交响乐《永远的焦裕禄》在兰考演出 |
无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关于构建武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分级制教学体系的思考 |
黄茜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5
|
论音乐学院的视唱练耳课分级分类教学——以武汉音乐学院本科教学为例 |
张燕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6
|
“一基三阶”教学模式的延伸与适应性调整——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教学及其与《曲式学》课程的接轨 |
张璟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7
|
作曲系刘思远副教授作品入选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2023年度优秀歌曲 |
无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作曲系龚华华教授为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创作会歌 |
无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武汉音乐学院科研成果十年回眸 |
陈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0
|
“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之我见——在武汉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的专题发言 |
郑英烈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1
|
忆舒琛珍教授与武汉音乐学院视唱练耳专业的发展 |
李金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2
|
湛湛长江 生生不息--武汉音乐学院代表性创作成果评述 |
刘涓涓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3
|
格物于曲式,致知以分析——孟文涛教授《音乐结构与曲式分析》忆要 |
彭志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回顾与超越——上海音乐学院2017作曲理论学科建设国际高峰论坛述评 |
胡磊
|
《当代音乐》
|
2019 |
0 |
|
15
|
人工智能背景下湖北省计算机音乐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 |
李鹏云
|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6
|
奏响红色经典 担当责任使命——学校举办“5·23红色经典作品音乐会” |
无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音乐学系青年教师向清全入选首批长江文化“雏鹰学者” |
无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勃拉姆斯的一枚标题音乐指纹——重温《学院节庆序曲》的一些感悟兼及音乐分析的有关问题 |
彭志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9
|
为了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写在《现代音乐作曲技术理论丛书》出版之际 |
彭志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20
|
探索步伐不止 创新精神万岁 在“2003中国成都国际现代音乐节暨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品交流会”上的小结讲话 |
赵德义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