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国东南部地区4-6月强降水的低频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谭桂容
高萌
张文君
徐邦琪
机构
气象 灾害 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5-6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5088)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201406022,201206016)
文摘
利用全国2 400多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东南部地区4—6月10-30 d低频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6月10-30 d低频强降水的方差大值区在中国的长江及其以南地区,中心位于江南的中东部,东南部地区4—6月10-30 d低频强降水距平的第一模态反映该区域呈一致变化。功率谱分析表明第一模态时间变化的周期以10-30 d低频分量为主。根据区域强降水及其10-30 d低频强降水、区域强降水正交经验函数(EOF)分析的第一模态时间系数(PC1)及PC1的10-30 d低频分量的年际方差,结合它们两两之间逐年的相关系数,确定了区域强降水10-30 d强振荡典型年份。对典型年降水异常分布的方差分析,表明强振荡年区域总降水量异常主要是由10-30 d强降水的低频变化引起的。
关键词
中国东南部
10-30
d低频振荡
强降水
4—6月
Keywords
Southeastern China
10-30 d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Heavy rainfall
April to June
分类号
P426.6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题名 厦门岛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制图
被引量:3
2
作者
薛丰昌
张嫣然
田娟
赵碧
朱一晗
机构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遥感与测绘工程 学院
气象 灾害 省 部 共建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出处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1-327,共7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51458)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1101024B)
+1 种基金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城市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UMKY&UMRF201103)
江苏省研究生科创新计划项目(KYCX18-1034)
文摘
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价图件是城市内涝灾害防灾减灾基础技术资料。利用城市管网等基础地理数据,经过汇水区划分和管网概化以及参数率定建立厦门岛内涝模型,模拟出不同重现期降雨量下厦门岛地表积水深度并作为内涝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危险性评价因子,以河网影响度、敏感点密度、植被覆盖度作为孕灾环境的敏感性因子,人口密度、人均GDP作为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因子,建立厦门岛的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得到不同重现期下厦门岛内涝灾害风险等级评价图。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的增加高风险指数的区域逐渐增加,主要呈现由沿海向岛内扩展的趋势,部分区域由于下垫面的构成如山体水系等影响表现出稳定的低风险特征。
关键词
城市积涝
SWMM
重现期
风险评价
Keywords
urban waterlogging
SWMM
return period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题名 季风涡旋影响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初步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肖雅
吴立广
宗慧君
机构
气象 灾害 省 部 共建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3-66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5038)
文摘
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大尺度低频环流季风涡旋与台风生成有密切的关系。利用时间滤波方法将季风涡旋和台风环流从逐日台风风场中分离出来,对两次季风涡旋活动个例分析发现,气旋初始扰动都首先出现在季风涡旋中心东部,一次季风涡旋活动可以伴随着一个或几个热带气旋的生成。通过进一步分析2000—2009年季风涡旋活动与热带气旋的生成关系发现,虽然季风涡旋的定义与环流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但是热带气旋的生成位置大多数分布在季风涡旋的中心和东部,这可能与季风涡旋的Rossby波能量频散有关。
关键词
季风涡旋
低频环流
热带气旋
Rossby波能量频散
Keywords
monsoon gyre
low-frequency circulation
tropical cyclone
Rossby wave energy dispersion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题名 DEM栅格单元大小对汇水区提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薛丰昌
唐步兴
黄敏敏
机构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地理与遥感学院
气象 灾害 省 部 共建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
出处
《科技通报》
2019年第3期18-25,共8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51458)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编号1101024B)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城市气象科学研究基金(IUMKY&UMRF201103)
文摘
汇水区是分布式水文地表积涝模拟的基本单元,汇水区划分的精确性对暴雨积涝模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水文分析工具进行研究区汇水区提取时,由于DEM栅格单元大小不同,汇水区划分空间分布精确性不同。为了研究DEM栅格单元大小对汇水区划分精度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栅格单元大小为30、50、100 m DEM对同一地区进行汇水区划分计算,研究分析DEM栅格单元大小对汇水区划分涉及到的水流方向提取计算、汇流累积量计算、水流长度计算以及对流域分割计算的影响,从而实现DEM栅格单元大小对汇水区划分精度的影响评价。研究发现:栅格单元大小改变,对水流长度计算、流域分割、汇水区划分几个要素影响程度较大,栅格单元大小的变化对流向分析、汇水量提取几个要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栅格单元变大时,汇水区的面积减小,汇水区的个数也相应的减少;栅格单元变小时,汇水区的面积变大,汇水区的个数也相应增加。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栅格单元
汇水区
影响评价
Keywords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raster grid
catchment basin
effect assessment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题名 小麦自然水分亏缺干旱评估模型的GIS建模
被引量:4
5
作者
朱一晗
薛丰昌
唐步兴
黄敏敏
机构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地理与遥感学院
气象 灾害 省 部 共建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107,114,共8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51458)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1101024B)
+2 种基金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城市气象科学研究基金(IUMKY&UMRF201103)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KYCX17-0890
KYCX17-0891)
文摘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干旱灾害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因此对小麦干旱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自然水分亏缺率模型是评估小麦干旱状况的主要模型之一,该模型涉及数据类型多,模型计算复杂,影响模型的实际应用。本文利用GIS建模工具ModelBuilder建立自然水分亏缺率模型的GIS逻辑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IS的小麦自然水分亏缺干旱评估模型,将复杂的数学模型转变为方便快捷的GIS栅格计算,实现了模型计算过程的自动化、一体化、空间可视化,同时模型逻辑关系清晰,便于数据修改维护。
关键词
GIS
干旱
自然水分亏缺率模型
ModelBuilder
Keywords
GIS
drought
nature water stress model
ModelBuilder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题名 基于当量距离算法的山洪灾害避灾路线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章超钦
薛丰昌
陈笑娟
李婷
韩宇
江健
汤伟干
机构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遥感与测绘工程 学院
河北省 气象 灾害 防御中心
数字福建气象 大数据研究所(闽南师范大学 )
气象 灾害 省 部 共建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气象 灾害 地理信息 工程 实验室
出处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4-874,共11页
基金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山区村气象灾害风险地图编制项目(2211042001101)
数字福建气象大数据研究所(闽南师范大学)开放基金(202010701)。
文摘
山区乡村防灾减灾能力薄弱,山洪灾害突发性强,避灾响应时间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合理设计避灾路线,有助于降低灾害损失。本文基于GIS技术,以河北省邢台市田白芷村所在山区避灾路线规划为例,通过高分辨率无人机摄影测量获得研究区DEM数字高程模型和正射影像。以坡度作为避灾阻力值,利用成本距离和成本路径函数计算山区初始避灾路线,以山洪沟所在区域、坡度较大区域作为避灾路线阻隔,同时充分考虑现有山路,优化形成最终避灾路线,基于避灾路线的距离和平均坡度2个指标将研究得到的避灾路线与原有的避灾路线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设计形成的20条远距离避灾路线中,该方法能够缩短18条避灾路线的长度,同时有10条线路的平均坡度得到降低,其余8条线路平均坡度的增加控制在2°以内;②生成的路线较原始路线单条最长可缩短329.74 m,且平均坡度仅增加0.68°,实现增加少量的平均坡度来缩短避灾距离,从而提高避灾效率;③剩余2条路线分别增加了15.21 m和9.57 m行程使得平均坡度降低了8.43°和1.43°,实现增加少量的距离来降低线路的平均坡度,从而提高避灾的安全性;④田白芷村南部临近避灾点,避灾难度较低,而田白芷村北部到达避灾点的行程较长,最远长达1210.02 m,避灾难度较大。优化后的避灾路径与大坡度阻隔区域分离,与山洪沟的贴合度也大大降低,可为相关决策人员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山洪灾害
山区乡村
避灾阻力
路径通达
避灾路线
成本距离
平均坡度
避灾路程
Keywords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mountainous country
disaster avoidance resistance
accessible path
disaster avoidance route
cost distance
average slope
disaster avoidance distance
分类号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TV8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