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0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汇多元精髓 筑文明新韵--“现代化叙事与文明新形态:汕头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暨第七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1
作者 詹晓宁 《华文文学》 2024年第5期124-128,共5页
2024年3月9日至10日,汕头大学文学院与《华文文学》编辑部共同举办了“现代化叙事与文明新形态:中国现代文学暨第七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艺学等专业的近百名学者齐聚一堂,以前瞻性眼界审视与展... 2024年3月9日至10日,汕头大学文学院与《华文文学》编辑部共同举办了“现代化叙事与文明新形态:中国现代文学暨第七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艺学等专业的近百名学者齐聚一堂,以前瞻性眼界审视与展望《华文文学》的发展与未来,并以开放性思维与跨文化视野探讨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新内涵与研究新趋向,发掘其中有助于促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质素。会议研究成果力图加速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的步伐,为中国社会发展寻找思想文化的内在机制,并尝试从多元文明中深度挖掘共同价值,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华文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华文文学研究 《华文文学》 跨文化视野 新韵 汕头大学 现代化叙事
下载PDF
论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基于汕头大学英语专业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望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26-31,共6页
在汕头大学关于教育"国际化"的改革大局中,外语系参照国外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对英专课程体系作了重大改革,采取了改造旧有课程;调整必修与选修课比例;大力增加专业理论课和跨学科理论课;提早开设理论课程等具... 在汕头大学关于教育"国际化"的改革大局中,外语系参照国外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对英专课程体系作了重大改革,采取了改造旧有课程;调整必修与选修课比例;大力增加专业理论课和跨学科理论课;提早开设理论课程等具体措施,打破了传统英专的教学模式,以全新理念重新打造了与国际接轨的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其改革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已在六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改革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探讨——基于汕头大学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洁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3-108,共6页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培养理念,以汕头大学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为例,对学生的口译水平、口译学习动机和意愿,以及学校内外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认为汕头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应...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培养理念,以汕头大学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为例,对学生的口译水平、口译学习动机和意愿,以及学校内外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认为汕头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培养学生基础口译技能的同时,培养有口译潜力的学生往专业方向发展。具体细分为三个层次的口译教学定位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口译教学 英语专业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汕头大学为例
4
作者 陈洁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6-53,95,共9页
为开展“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汕头大学英语专业本科高阶口译课程《InterpretingⅡ》进行了自然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包括深挖课程自身思政元素、制定一体化课程目标、选择融合专业与思政元素的教学材料、设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 为开展“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汕头大学英语专业本科高阶口译课程《InterpretingⅡ》进行了自然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包括深挖课程自身思政元素、制定一体化课程目标、选择融合专业与思政元素的教学材料、设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以及设计多维度课程考核体系五个方面。通过课程前后测试对比、问卷调查以及期末考试等量化数据分析,该口译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教学效果明显,达到预期口译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教学 课程思政 自然融入
下载PDF
英汉口译基础技能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以汕头大学英语专业《口译基础技能:听力与公共演讲》课程为例
5
作者 陈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2期82-85,共4页
文章以英语专业《口译基础技能:听力与公共演讲》的课程思政建设为例,着重探讨了英语专业基础技能课程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的方式和具体方法,包括深挖课程自身思政元素、选择融合专业与思政元素的教学材料、制定一体化课程目标、设计专业... 文章以英语专业《口译基础技能:听力与公共演讲》的课程思政建设为例,着重探讨了英语专业基础技能课程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的方式和具体方法,包括深挖课程自身思政元素、选择融合专业与思政元素的教学材料、制定一体化课程目标、设计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以及设计多维度课程考核体系五个方面,旨在提高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汉口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基础技能 课程思政 有机融合
下载PDF
汕头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口译学习及实践情况调查分析
6
作者 陈洁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3期90-92,共3页
为了解汕头大学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情况及其实践价值,对2008级和2009级全体毕业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口译课程修读情况、口译教学效果及其对口译相关证书考试是否有帮助、口译技能学习对升学和就业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汕... 为了解汕头大学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情况及其实践价值,对2008级和2009级全体毕业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口译课程修读情况、口译教学效果及其对口译相关证书考试是否有帮助、口译技能学习对升学和就业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汕头大学英语专业的口译课程教学对学生考取英语专业八级口语证书、继续升学和就业都有较大的帮助;同时,调查结果也反映了目前汕头大学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口译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教学 英语专业 口译实践价值 问卷调查 汕头大学
下载PDF
基于超语实践的外语专业复语型人才培养探索——以汕头大学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婧媛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6-93,共8页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各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已将复语型人才培养纳入其探索与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文科、大外语”背景下,传统外语专业复语型人才培养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为此,汕头大学文...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各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已将复语型人才培养纳入其探索与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文科、大外语”背景下,传统外语专业复语型人才培养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为此,汕头大学文学院西班牙语专业将超语实践这一创新教学理论应用于“西班牙语+英语”复语型人才培养,使学生通过多语种语言知识进一步拓展学习多元文化及其他方面知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语型人才培养 超语实践 合作教学 西班牙语专业
下载PDF
汕大文学院举办第三届“全球潮汕文化”研讨会
8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15年12月4日至5日,汕头大学举办第三届“全球潮汕文化”研讨会。本届会议由文学院全球研究中心、妇女研究中心,基督教研究中心和潮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会议主题为“当潮洲遇上全球化”。文学院院长Terry Bodenhorn致开幕辞,对与... 2015年12月4日至5日,汕头大学举办第三届“全球潮汕文化”研讨会。本届会议由文学院全球研究中心、妇女研究中心,基督教研究中心和潮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会议主题为“当潮洲遇上全球化”。文学院院长Terry Bodenhorn致开幕辞,对与会学者和参与学生表示热烈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文化 文学院 汕头大学 妇女研究 全球化 学者
下载PDF
西南联大文学生成机制考察——以文学院课程设置与文学讲授为中心
9
作者 邓雅卓 邓招华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1期70-77,96,共9页
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的诗歌创作与西南联大的文学教育形成了互动关联,这构成了西南联大文学生成机制的一个基本层面。深入考察西南联大文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文学讲授,可以发现,中文系在现代学科体制下的“文学本位”诉求,以及外文系在“... 西南联大“学生诗人”的诗歌创作与西南联大的文学教育形成了互动关联,这构成了西南联大文学生成机制的一个基本层面。深入考察西南联大文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文学讲授,可以发现,中文系在现代学科体制下的“文学本位”诉求,以及外文系在“文学本位”传授中的精神艺术熏陶,均在文学素养的培育和文学视野的拓展等层面对联大“学生诗人”影响深远。这既是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互动关联的一个典型例证,也使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文学在惨烈的历史语境中得以延续,并将西南联大的诗歌创作推至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文学生成 课程设置 文学本位
下载PDF
论木斋“文学中国”概念的哲学思想及其意义
10
作者 彭志恒 《天中学刊》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木斋指出,“经学中国”是反个性、反自由的,与人性相违背,而“文学中国”则是人性受到“经学中国”排挤、压抑之后生成的审美形态,它的精神内核是人性。“文学中国”概念不仅不认为古典文学是否定性的,而且还宣称它是中华文明体遗留的... 木斋指出,“经学中国”是反个性、反自由的,与人性相违背,而“文学中国”则是人性受到“经学中国”排挤、压抑之后生成的审美形态,它的精神内核是人性。“文学中国”概念不仅不认为古典文学是否定性的,而且还宣称它是中华文明体遗留的仅存的瑰宝和财富。中国古典文学是人类生命在经学化生活的苦海里挣扎留下的痕迹,是生命按照人性法则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的证据。总体而言,“文学中国”这一概念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古典中国的一种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斋 “文学中国” 哲学思想
下载PDF
从教义植入到世俗化书写——论元明清通俗文学中的“酒色财气”
11
作者 陈妙丹 黄阳帆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2,共10页
酒、色、财、气“四戒”并举,始于南宋时期,也就是全真道兴起的金代,由创教者王重阳首次拈出,并纳入其思想体系中,其后为包括南宗在内的道派人士广而用之。元代以来,通俗文学出现了并置书写“酒色财气”的普遍现象。在小说、戏曲以及说... 酒、色、财、气“四戒”并举,始于南宋时期,也就是全真道兴起的金代,由创教者王重阳首次拈出,并纳入其思想体系中,其后为包括南宗在内的道派人士广而用之。元代以来,通俗文学出现了并置书写“酒色财气”的普遍现象。在小说、戏曲以及说唱文学中,“酒色财气”或作为题材贯穿始末,或以入话的形式引出话题,或作为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串联情节、结构文本。神仙道化类杂剧基于宗教摒弃世俗欲念的决绝立场,对“四戒”的引入,不免带有浓厚的宣教色彩,甚或导致度脱逻辑的不自洽。其他类通俗文学对“酒色财气”则由宗教教义的植入过渡为世俗化的书写,呈现出了较为多样化的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明清 通俗文学 酒色财气
下载PDF
黄鼎故事在李玉《两须眉》中的文学书写
12
作者 郁玉英 杨剑兵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39-445,共7页
传奇《两须眉》是清初遗民作家李玉以黄鼎故事为依据创作的一部时事剧。他将史料中附逆降清的黄鼎改造为招抚建功的黄禹金,将史料中抗清拒降的梅氏塑造为“女中韩范”的邓氏。在重写黄鼎故事过程中,作家表达了自己浓郁的遗民意识,包括... 传奇《两须眉》是清初遗民作家李玉以黄鼎故事为依据创作的一部时事剧。他将史料中附逆降清的黄鼎改造为招抚建功的黄禹金,将史料中抗清拒降的梅氏塑造为“女中韩范”的邓氏。在重写黄鼎故事过程中,作家表达了自己浓郁的遗民意识,包括总结明亡教训、眷恋故去明廷等,从而使《两须眉》成为一部典型的遗民戏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须眉》 黄鼎故事 遗民意识
下载PDF
广东汕头雷岭镇鹅地村“半山客”语言生活状况调查
13
作者 符海琼 张坚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8-76,96,共10页
地处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的鹅地村是一个被潮汕话包围的客家话方言岛。该村大部分人会客家话和潮汕话两种方言,这些既会客家话也会潮汕话的人通常被称为“半山客”。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并发放问卷,了解鹅地村半山客的语言使用状况,并对该... 地处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的鹅地村是一个被潮汕话包围的客家话方言岛。该村大部分人会客家话和潮汕话两种方言,这些既会客家话也会潮汕话的人通常被称为“半山客”。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并发放问卷,了解鹅地村半山客的语言使用状况,并对该村语言生活现象成因及其客家话生存发展状况进行讨论。从调查结果来看,鹅地村内部交际以客家话为主,外部交际主要使用潮汕话或普通话,同时当地村民的客家话已经表现出潮汕话的特点,有些词语他们甚至只会潮汕话的说法。这与当地村民的语言忠诚度下降以及其认可潮汕文化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岛 语言生活 客家话 潮汕话 生存状况
下载PDF
地域文化精神与潮汕网络文学创作
14
作者 江涛 陈耀南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地域性”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不言而喻,除了以地域文化的方式直接在作品中有所呈现之外,也存在着一种文化思维的潜在影响,这种隐性思维被荣格称之为“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文化心理定势的隐形遗传。带着这样的理论视野考察潮汕网络文学... “地域性”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不言而喻,除了以地域文化的方式直接在作品中有所呈现之外,也存在着一种文化思维的潜在影响,这种隐性思维被荣格称之为“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文化心理定势的隐形遗传。带着这样的理论视野考察潮汕网络文学创作,可在作品中提.炼出不同向度的潮汕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不仅构成了潮汕网络文学的文化底蕴与文化思维,也积极响应了党中央对于“文化自信”的价值倡导与“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 心理定势 潮汕文化精神 潮汕网络文学创作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解读
15
作者 周旋 《世界文学研究》 2024年第5期411-418,共8页
文学地理学视角下,地理因素在作者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文本空间以及文学批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不能脱离文学地理性空间的研究。由此观之,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早期作品《在轮下》中的“地理基因”“地理影像... 文学地理学视角下,地理因素在作者文学创作活动、文学文本空间以及文学批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不能脱离文学地理性空间的研究。由此观之,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早期作品《在轮下》中的“地理基因”“地理影像”“地理叙事”昭示了地理因素在文学生产与审美中的建构性作用。其中,“地理基因”源自黑塞的童年生活经历,继而外化为文本中的“地理影像”,通过创建卡尔夫和毛尔布隆修道院这两个文本地理空间,其“地理叙事”在富含艺术价值的同时承担起传达多重主题思想的功能。Geographical facto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literary creation, text construction, and criticism. Examining literary works requires exploring their geographical contexts. In Hermann Hesse’s early work Under the Wheel, geographical genes, images, and narratives illustrate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y on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aesthetics. Hesse’s childhood experiences form the geographical genes, which are externalized into textual images. 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the two textual geographical spaces of Calw and Maulbronn Abbey, the geographical narrative serves to convey multiple thematic ideas while enriching the work’s artistic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塞 在轮下 文学地理学 地理基因 地理叙事
下载PDF
文化的华文文学的观念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志恒 赵顺宏 刘俊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4-216,共13页
关键词 华文文学研究 文化 学者 领域 时间 观念 历史 年代 努力 研究成果
下载PDF
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24
17
作者 肖亮荣 俞真 《外语研究》 2002年第5期66-69,65,共5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指出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的唯一出路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教学 ,并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大学英语教学抓住机遇。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 大学英语教学 机遇 挑战
下载PDF
“新国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富仁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3,共12页
本文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实际情况,阐释当前流行的“国学”这个学术概念的局限性,认为“国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而应当将20世纪中国文化的新发展,将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将海外华人华文文化的研究,将中国当... 本文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实际情况,阐释当前流行的“国学”这个学术概念的局限性,认为“国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而应当将20世纪中国文化的新发展,将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将海外华人华文文化的研究,将中国当代文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都包括在“国学”研究的范围之中,从而提出了“新国学”这一学术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新国学 中国 现代文学学科 古代文化
下载PDF
运用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被引量:155
19
作者 俞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3-34,55,共3页
本文对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作了初步探讨.通过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下载PDF
从本质主义的走向发生学的——女性文学研究之我见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富仁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共8页
"浮出历史地表之前"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展开,意味着在发生学意义上对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进行考察。这一思路非常重要。较之用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直接阐释和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女性文学研究,它更多地离开了本质主义的考察... "浮出历史地表之前"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展开,意味着在发生学意义上对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进行考察。这一思路非常重要。较之用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直接阐释和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女性文学研究,它更多地离开了本质主义的考察,而进入到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自身生成与发展的历史性的描述之中。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带有鲜明的女学生的文化特征。迄今为止,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和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与西方有着根本不同的路向和特征。因此,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不能仅仅依靠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本质主义的规定,而必须回到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现实中来,在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现实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中国女性的解放之路,感受、理解和阐释中国的女性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出历史地表之前”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 中国女性解放运动 女学生 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