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8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视阈下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研究——以江南大学为例
1
作者 江慧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9期250-251,共2页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方式之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则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南。在高校社会实践日益推广的今天,仍然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与专业结合紧密度不够,考评机制尚未健全的问题。笔者以江南大学为例,...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方式之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则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南。在高校社会实践日益推广的今天,仍然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与专业结合紧密度不够,考评机制尚未健全的问题。笔者以江南大学为例,把社会实践纳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视阈,充分理清其内涵,反思当前高校社会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成效和不足,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主线,进一步推进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项目化、过程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 高校 社会实践工作 江南大学
下载PDF
论冯契的“智慧说”对中国传统哲学汇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2
作者 代利刚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中国传统哲学汇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汇通不但面临着“中国传统哲学特殊论”的阻断,而且面临着“以儒代马”和“以马代儒”的两极化论断的阻碍。冯契的“智慧说”使用了“超胜式”汇通方法,避免了以上两极化... 中国传统哲学汇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汇通不但面临着“中国传统哲学特殊论”的阻断,而且面临着“以儒代马”和“以马代儒”的两极化论断的阻碍。冯契的“智慧说”使用了“超胜式”汇通方法,避免了以上两极化倾向,面对现实问题,以王船山的“境”对勘马克思的“实践”,融通知识和智慧。对分散的文本话语的深度分析表明,此种汇通契合和显现为一种对话诠释学方法:基于现实主体,敞开“我-你”关系的平等对话,以“穷通”方法达成视界融合。方法提升的目的在于观照现实,沿袭冯契的对话方法,用王船山的“太虚本动”“气善论”来“穷通”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社会定在”、人性观,或可给出解决现代性抽象虚无主义问题的方法。方法论的提升或许对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汇通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诠释学 王船山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与新举措——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3
作者 彭长华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I0009-I0009,共1页
在新时代的历史浪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中国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探索符合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思想... 在新时代的历史浪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中国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探索符合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中国正积极谱写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在这个背景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一书应运而生,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持续推进 马克思主义思想 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新举措 生机与活力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垄断理论视阈下平台经济反垄断研究
4
作者 章兴鸣 郭林昊 《品位·经典》 2024年第10期21-23,168,共4页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平台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重大影响,其无序发展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困扰,更是影响到国家安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商品经济的范畴下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并以此为依据相继创立了剩...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平台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重大影响,其无序发展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困扰,更是影响到国家安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商品经济的范畴下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并以此为依据相继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等一系列理论,是我们分析经济社会中垄断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虽然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有着很大不同,但是马克思垄断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当下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阐释平台经济垄断的危害性,并寻找治理手段变得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平台经济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忠宝 赵方方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81-86,共6页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往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对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认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姿态,给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带来了冲击。面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信仰选择...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交往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对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认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姿态,给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带来了冲击。面对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信仰选择功利化、理想信念世俗化等信仰问题,应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新媒体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公正、和谐的理解——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唐忠宝 《宁夏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31-36,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价值追求。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富强观、公正观、和谐观,对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富强 公正 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何以可能-论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建构及其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爱萍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2,共6页
第二国际时期,为回应新康德主义者试图用康德伦理学"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做法,考茨基在批判传统伦理学尤其是康德伦理学的基础上初次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产生的必要性及可能性。以此为基础,他尝试性地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 第二国际时期,为回应新康德主义者试图用康德伦理学"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做法,考茨基在批判传统伦理学尤其是康德伦理学的基础上初次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产生的必要性及可能性。以此为基础,他尝试性地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从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和价值旨向等几个方面建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建构不仅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厘定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阐释它的基本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新康德主义 建构 意义
下载PDF
论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阐释及其意义——对新康德主义者关于伦理与唯物史观之关系的反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爱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4-59,共6页
伦理与唯物史观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第二国际时期迫切需要回答的理论难题。当时的新康德主义者以对社会主义的伦理解释为前提,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缺乏社会主义所必须的伦理因... 伦理与唯物史观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是第二国际时期迫切需要回答的理论难题。当时的新康德主义者以对社会主义的伦理解释为前提,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缺乏社会主义所必须的伦理因素,因此需要由康德的伦理学来补充或替代它的道德"空场"。考茨基则主张唯物史观并没有回避伦理问题,正是在唯物史观的理论视域中,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才成功破解了观念论伦理观的理论困境。考茨基在反拨新康德主义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逻辑起点、现实基础等重要问题的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茨基 新康德主义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下载PDF
论第二国际理论家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重路径——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
9
作者 陈爱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6,共8页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第二国际理论家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多重路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路径主张马克思主义没有哲学,作为其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新康德主义阐释路径主张用康德学说弥补马...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第二国际理论家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多重路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路径主张马克思主义没有哲学,作为其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新康德主义阐释路径主张用康德学说弥补马克思主义的伦理缺陷和哲学"空场";普列汉诺夫、拉布里奥拉等人则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哲学,前者主张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完整世界观的理论表现,而后者则将之解释为实践哲学。不同阐释路径之间既相互区别又有一定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的独特特征并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产生了深远影响。重新审视第二国际理论家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重路径,既有利于我们完整地把握第二国际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也有利于我们从源头上重新厘清第二国际之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国际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新康德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哲学
下载PDF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前提
10
作者 徐士兵 《改革与开放》 2013年第7期53-53,共1页
真理来源于实践,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真理,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但无论我们如何对马克... 真理来源于实践,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真理,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但无论我们如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都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人民利益 人民的根本利益 思维发展 人类社会 实践 自然界 真理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程 万长松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43-53,110,共12页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数实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工业化实践对马克思恩格斯...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数实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工业化实践对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当代发展做出了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中蕴含的科技生产力思想、生态理念和跨越式发展论述的现实展开。通过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工业化理论、新型工业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进路,能让我们在新征程上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理论 新型工业化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思想的多重向度及其现实关怀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铃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3,共6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统一的高度下进行的,如何实现不同地区和主体间的生态公正,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生态和谐和社会和谐统一的高度下得以实现,这是当前我国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进行生态文明建...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社会正义和生态正义统一的高度下进行的,如何实现不同地区和主体间的生态公正,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生态和谐和社会和谐统一的高度下得以实现,这是当前我国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需要集中思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此,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正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根基和深切的现实关怀。正是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我们以自然、实践、主体、社会、历史为线索从逻辑和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正义思想进行梳理和总结,得以认知和把握其生态正义思想的多重向度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态正义 多重向度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靶向路径 被引量:9
13
作者 陆奕君 徐玉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6-49,共4页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是要以逆理论生长进程为路径,全面宣传学习、读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靶向传播,精准定位马克...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是要以逆理论生长进程为路径,全面宣传学习、读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靶向传播,精准定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对象,也就是当代的大学生,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三是要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靶向传播 提质增效
下载PDF
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论马克思的感性经验世界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忠宝 侯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0,共5页
传统形而上学将世界一分为二,一部分是独立化了的超感性领域,另一部分是被虚无化了的感性世界。马克思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创立了一种感性经验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处处着眼于人的经验世界,将人、自然、社会三者统一起来,在理论上避免了... 传统形而上学将世界一分为二,一部分是独立化了的超感性领域,另一部分是被虚无化了的感性世界。马克思立足于人的实践活动,创立了一种感性经验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处处着眼于人的经验世界,将人、自然、社会三者统一起来,在理论上避免了虚无主义的发生——"超感性世界的坍塌"。通过经验的视域和方法,马克思进而提出了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过渡和转换,而这也是马克思的感性经验世界观能够消解虚无主义的现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感性世界 形而上学 虚无主义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感性意识概念
15
作者 陈永杰 《理论视野》 CSSCI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使用了一个新概念——感性意识。通过对感性意识概念的解读,我们发现马克思主张意识是由人的感性活动带来的,而不是自我意识的逻辑展开;人通过类意识——感性意识确证着自己的现实的社会生活;作...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使用了一个新概念——感性意识。通过对感性意识概念的解读,我们发现马克思主张意识是由人的感性活动带来的,而不是自我意识的逻辑展开;人通过类意识——感性意识确证着自己的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感性意识呈现方式的语言,也是在人与人的实践交往中生长出来的。只有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感性意识概念,我们才能在理论上把握马克思同近代思辨哲学的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也才有可能与我们真正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意识 感性活动 自我意识 语言
下载PDF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向度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长松 林豪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16-23,共8页
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并将人类的现实解放和全面发展与自然解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深刻人学意蕴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学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并将人类的现实解放和全面发展与自然解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深刻人学意蕴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学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以生态为民为价值底蕴,以全民行动为实践支撑,以生态惠民为目标指向,科学系统地诠释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蕴含的宏大人文关怀和深厚人学意蕴,并在彻底超越西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生态文明理论,为全球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为民 全民行动 生态惠民 人学向度
下载PDF
价值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论郝孚逸先生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代利刚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37,共6页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作为当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中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个案研究可以深入透视时代的特征以及思想的变迁。郝孚逸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经过不断的探究,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作为当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中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个案研究可以深入透视时代的特征以及思想的变迁。郝孚逸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经过不断的探究,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本框架:以现实的人为起点,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理论为基本内容,异化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发展轨迹。和萨特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相比,他的思想的起点、方法和框架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坚守和发展。与国内的研究比较,他的创新点在于深入挖掘市民社会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人学意蕴。这些见解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人本维度的创新探索,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剩余价值 异化劳动
下载PDF
奥康纳与福斯特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乐 郭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6-139,共4页
詹姆斯·奥康纳和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虽同属北美生态马克思主义流派,但二者及其学术共同体在生态危机溯源、理论内核形塑与消解路径探寻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由此形成了各自的马... 詹姆斯·奥康纳和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虽同属北美生态马克思主义流派,但二者及其学术共同体在生态危机溯源、理论内核形塑与消解路径探寻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由此形成了各自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奥康纳主张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结构性完善,而福斯特致力于对马克思的经典文本进行生态化阐释。比较二者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既有助于厘清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亦能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福斯特 生产条件 新陈代谢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下载PDF
第二国际初期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爱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90,共5页
第二国际创立之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新现实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挑战,步入晚年的恩格斯首先作出了回应。他在实践上调整了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在理论上重新阐释和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在新形势下的辩证统一。恩格... 第二国际创立之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新现实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挑战,步入晚年的恩格斯首先作出了回应。他在实践上调整了无产阶级革命策略,在理论上重新阐释和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在新形势下的辩证统一。恩格斯处理理论与实践的方式是被我国革命、建设、改革证明了的正确方式,它对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国际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理论 实践
下载PDF
生态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依托——基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和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铃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2,共5页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当前国情,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成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积极主动介入新型社会发展方式...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当前国情,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成为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积极主动介入新型社会发展方式的结果,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科学认知和完整把握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思想方法以及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托具有整体性向度的生态人(生态—经济人、生态—政治人、生态—文化人、生态—社会人),促进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的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的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主体 生态人 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