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晓文 童孜蓉 +1 位作者 吴娟 王昱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2,共4页
目的 构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预测模型,以期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 目的 构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预测模型,以期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构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预测模型,并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310例患者中,60例患者脱机失败,占19.35%。是否脱机失败的患者在年龄、吸烟指数、机械通气时间等资料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吸烟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等是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0.647~0.798)。结论 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对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临床及时制订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机械通气 脱机失败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一体化闭环管理对神经外科重症手术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建月 张婷 +2 位作者 张莎莎 王婷 李征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闭环管理对神经外科重症手术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32例神经外科重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进行了一体化闭环... 目的探讨一体化闭环管理对神经外科重症手术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32例神经外科重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进行了一体化闭环管理将其分为干预组(n=63)和对照组(n=69),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7%(20/63)、下肢DVT发生率为3.2%(2/63),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7%(35/69)、14.5%(10/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闭环管理可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手术患者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预防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 深静脉血栓 一体化闭环管理 预防
下载PDF
全流程干预对脑外科手术重症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
3
作者 万志慧 许彬 +2 位作者 张婷 岳震 李征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目的探讨全流程干预对脑外科手术重症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46例脑外科手术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住院期间... 目的探讨全流程干预对脑外科手术重症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46例脑外科手术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接受了预防下肢DVT的全流程干预措施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69)和对照组(n=77)。主要观察终点为住院期间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患者脑外科专科信息以及住院期间的D-二聚体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国际标准化比值。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类型、清醒的比例和接受开颅手术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和国际标准化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流程干预可明显降低脑外科手术重症患者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同时没有增加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流程干预 脑外科 重症 深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临床导师制在神经外科专科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超 尤永平 陆小明 《科技视界》 2021年第29期125-126,共2页
神经外科在各临床专业中具有显著的独特性,临床技能培训时间较长、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颅脑解剖结构复杂、手术精细度要求极高等特点。神经外科专科培训是毕业后医学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 神经外科在各临床专业中具有显著的独特性,临床技能培训时间较长、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颅脑解剖结构复杂、手术精细度要求极高等特点。神经外科专科培训是毕业后医学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培养优秀神经外科医学人才,从而提升临床能力和保障医疗质量。目前导师制在我国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部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本科生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广泛推行,但是在神经外科专科化培训中引入临床导师制是医学培训模式一个崭新的改革与探索。我科在专科培训过程中初步实施了临床导师制度,其有利于师生“双赢”的良性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更加容易发现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制订详细的解决方案,提高培训质量。文章将对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神经外科临床导师制在神经外科专科培训中的具体实施办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考核评价体系、以及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等进行多方面的总结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专科培训 临床导师 学员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非人工气道老年病人上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安娜 任兴珍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766-768,772,共4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非人工气道老年病人上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年龄≥60岁的老年非人工气道病人11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非人工气道上呼吸道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非人工气道老年病人上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年龄≥60岁的老年非人工气道病人11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非人工气道上呼吸道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插管率、急性意识障碍病人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提高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插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急性意识障碍病人GCS评分提高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非人工气道的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同时还可以避免颅内压再升高,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非人工气道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神经保护作用研究颅内压监测辅助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改善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娜 赵麟 +2 位作者 张程 陈锦园 童孜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究颅内压(ICP)监测用于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预后改善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HICH患者,按术后是否监测ICP,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目的 探究颅内压(ICP)监测用于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预后改善及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HICH患者,按术后是否监测ICP,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接受常规的血压检测,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后接受ICP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预后情况、血清学指标、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围术期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60例,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7和14 d研究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NIHSS评分(8.71±2.57)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甘露醇使用天数(4.28±0.71) d、甘露醇使用剂量(2527.31±289.67)ml及ICU住院天数(4.11±0.91) 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HICH患者术后接受ICP监测,能指导甘露醇的合理使用,减少ICU住院天数,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预后改善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现状及风险模型构建
7
作者 杨晓文 许彬 +2 位作者 吴娟 王希 赵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3,78,共5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急性胃肠损伤提供借鉴。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的随机森林...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急性胃肠损伤提供借鉴。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的随机森林算法的预测模型。结果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并发急性胃肠损伤患者94例,占62.67%。是否并发急性胃肠道损伤的患者在糖尿病、白蛋白、APACHE-Ⅱ评分、休克指数、液体负平衡、酸中毒、深度镇静、呼吸衰竭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构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森林模型,树的数量为103时出现的错误率最低;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糖尿病、液体负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白蛋白、深度镇静及酸中毒;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98,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773。结论构建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高,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算法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胃肠损伤 风险模型
下载PDF
成人脑胶质瘤患者症状群、症状困扰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李游 周元 +6 位作者 袁慧 李菊花 童孜容 陈华玉 王瑶 郭安娜 钱美玲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目的调查成人胶质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症状群变化特点,并分析引起症状群加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1例脑胶质瘤患者,参考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BT)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症状群进... 目的调查成人胶质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症状群变化特点,并分析引起症状群加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81例脑胶质瘤患者,参考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BT)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症状群进行调查,并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将严重程度评分≥5分的患者作为严重组,<5分的患者作为非严重组,进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症状群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一般症状群中,术前发生率最高的为苦恼,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为疼痛;术后1周发生率最高的为疼痛,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为嗜睡;术后1个月发生率最高的为疲乏,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为不安。脑肿瘤特异性症状群中,术前发生率最高的为癫痫,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为注意力不集中;术后1周发生率最高的为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为半边身体虚弱无力;术后1个月发生率最高的为腹泻或便秘,严重程度评分最高的为注意力不集中;干扰项目中,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一般症状群和脑肿瘤特异性症状群干扰患者最多的均为情绪。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脑胶质瘤患者家庭收入<6万元/年[OR=3.299,95%CI(1.103,9.872)]、肿瘤病理分级Ⅲ~Ⅳ级[OR=3.349,95%CI(1.198,9.363)]及KPS评分≤70分[OR=3.234,95%CI(1.155,9.057)]是症状群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结合脑胶质瘤患者症状群在不同治疗阶段的轨迹变化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应对存在症状群加重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症状群 症状困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与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9
作者 张悦 任海林 +1 位作者 王瑶 王协锋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前的准备情况及其与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98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前的准备情况及其与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98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信息,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出院准备度量表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因素。结果 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平均得分为(67.34±12.56)分,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78.45±15.23)分,出院准备度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0.480,P<0.001)。在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的患者中,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日常生活能力是影响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和生活质量均较低,出院准备度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应加强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出院教育和康复指导,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出院准备度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低钠血症预警评分的系统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瑶 林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目的 分析基于低钠血症预警评分的系统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接受... 目的 分析基于低钠血症预警评分的系统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接受基于低钠血症预警评分的系统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干预期间低钠血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定]、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疼痛情况[面部表情疼痛评分法(FPS-R)]、营养水平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认知功能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BI、GC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FPS-R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BI、GCS评分高于对照组,FPS-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低钠血症预警评分的系统干预可降低颅脑损伤患者低钠血症发生风险、改善认知功能等,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血症预警评分 系统干预 颅脑损伤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莎莎 许彬 +1 位作者 颜伟 陈锦园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DVT风险评估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5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25例)和非DVT组(70...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DVT风险评估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5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25例)和非DVT组(70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术前及术中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DVT风险评估模型。结果DVT组与非DVT组在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心脏病史、脑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有吸烟史、有高血压史、有心脏病史、脑出血量≥30 mL、手术时间≥3 h是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回归系数构建了DVT风险评估模型,模型的灵敏度为88.0%,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86.3%,曲线下面积为0.938(95%CI:0.901~0.975)。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适用于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DVT发生的风险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临床DVT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模型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仲磊 童孜蓉 +2 位作者 李娜 陈锦园 吴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干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干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RAS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各47例,均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内血管栓塞治疗,常规干预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干预,ERAS干预组患者接受基于ERAS理念的围术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栓塞情况、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完全栓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干预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常规干预组(均P<0.05),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ERAS干预组患者术后6个月mR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ERAS干预能够在保证颅内破裂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治疗安全性,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颅内破裂动脉瘤 Lvis支架 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志敏 刘宁 羊正祥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和预后。方法采用硬膜内-外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12例,共13个动脉瘤。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经CTA或血管造影复查,证实动脉瘤已完全夹闭。视力障碍1例,术后视力有改善,2... 目的探讨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和预后。方法采用硬膜内-外入路显微手术夹闭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12例,共13个动脉瘤。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经CTA或血管造影复查,证实动脉瘤已完全夹闭。视力障碍1例,术后视力有改善,2例视野缺损者术后均有好转,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术后出现对侧肢体轻偏瘫,考虑术后脑血管痉挛脑梗塞所致。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眼动脉段颈内动脉瘤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眼动脉 显微手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永泰 周明卫 +1 位作者 刘宁 朱龙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14期2163-2164,216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35例,分析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恢...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35例,分析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恢复情况、随访结果。结果 35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经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后,32例症状减轻,2例造瘘口闭合,1例症状较前加重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结论对梗阻性脑积水,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不会产生脑脊液过度引流,最符合患者生理,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检查 第三脑室 脑积水 造口术 脑室 解剖学与组织学
下载PDF
内镜辅助下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幕上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宗达 丁大冬 曹纹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0-85,共6页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幕上自发性脑出血(S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2年9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中等量幕上SICH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接受内镜...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幕上自发性脑出血(S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2年9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中等量幕上SICH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接受内镜辅助下非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经颞顶入路),研究组接受内镜辅助下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经眶上锁孔长轴入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并发症、预后及经济学指标。结果 研究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 <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差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颅内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总住院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相比于内镜辅助下非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内镜辅助下长轴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幕上SICH患者效果确切,可降低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发生风险,提高血肿清除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与手术创伤,并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中等量幕 长轴入路 内镜 血肿清除术 安全性 预后
下载PDF
开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16
作者 张婷 颜伟 +2 位作者 吴娟 万志慧 赵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202例的数据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DVT进行分组,未发生DVT的为对照组(n=160),发生DVT的为...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202例的数据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DVT进行分组,未发生DVT的为对照组(n=160),发生DVT的为观察组(n=42)。描述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分析开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开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果分析。结果202例患者中42例患者发生DVT,DVT发生率为20.79%。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显示,两组患者的失血量、术后绝对卧床时间长度、凝血因子功能亢进比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凝血因子功能亢进、失血量较大、术后绝对卧床时间长度较长是开颅手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多因素模型以及各独立影响因素对开颅手术后发生DVT进行预测,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26.42 ml、9.78 d、0.50、27.1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859、0.730、0.948,约登指数分别为62.41%、57.95%、46.04%、82.47%。结论开颅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DVT的风险较高,通过危险因素的分析仪预测模型的建立,可以更好对该种情况进行防控,有助于降低患者的风险,提升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深静脉血栓 肢体运动 风险预测 失血量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风险研究
17
作者 张程 许彬 +3 位作者 李娜 张婷 孙雪娟 李征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1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DVT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1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29)和对照组(n=188)。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的基本信息、住院期间手术及主要治疗相关信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手术情况、药物治疗情况及住院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血栓组患者的年龄大于对照组患者,合并下肢骨折的比例、使用机械通气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昏迷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年龄≥60岁)、术后住院期间昏迷时间≥4天、合并下肢骨折及使用机械通气均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术后住院期间昏迷时间、下肢骨折情况及使用机械通气情况均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形成密切相关,临床中应针对此类患者强化预防下肢DVT的措施,并做好观察,及时发现下肢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下肢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猫空肠回肠交感节后神经元的位置与节段性分布研究
18
作者 朱风仪 于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19-21,共3页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法,发现猫空肠回肠交感节后纤维来自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前神经节以及双侧T9~L5交感干神经节。交感节后神经元大多数呈簇状集中分布于右侧腹腔节的前下部和肠系膜前节,具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分布特征。猫空肠...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法,发现猫空肠回肠交感节后纤维来自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前神经节以及双侧T9~L5交感干神经节。交感节后神经元大多数呈簇状集中分布于右侧腹腔节的前下部和肠系膜前节,具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分布特征。猫空肠和回肠的交感节后神经元在双侧交感干神经节内具有基本相同的分布范围T9~L5节段和集中分布区T11~L3节段,分布特点或符合“既分散又集中的分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 神经元 回肠 自主神经系统
下载PDF
未破裂后循环夹层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的细节性护理
19
作者 邵正群 王瑶 李征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9期1894-1897,共4页
目的观察国产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辅助栓塞治疗后循环椎基底夹层动脉瘤的细节性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6月在本院应用国产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辅助栓塞治疗的40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 目的观察国产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辅助栓塞治疗后循环椎基底夹层动脉瘤的细节性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6月在本院应用国产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辅助栓塞治疗的40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细节性护理,对两组间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100%(20/20),对照组满意度为65%(13/2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脑血管痉挛、脑梗死、饮水呛咳、穿刺点瘀青的总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辅助栓塞颅内未破裂后循环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进行全程、规范、细致的细节性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护理 血流导向装置 Tubridge
下载PDF
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20
作者 王美琳 许彬 +2 位作者 李娜 岳震 李征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871-874,896,共5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n... 目的探讨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VTE将患者分为VTE组(n=30)和对照组(n=122)。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颅脑损伤相关专科信息以及术后住院期间的检查、检测结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果VTE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比例、入院时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合并下肢损伤的比例以及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入院时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合并下肢损伤及使用有创呼吸机均为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合并高血压、入院时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合并下肢损伤及使用有创呼吸机均与危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发生VTE密切相关,临床中应注意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监测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静脉血栓栓塞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