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8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利用系统脆弱性诊断与影响因素识别——以江苏北部地区为例
1
作者 方斌 李欣宇 +1 位作者 周雪莹 张志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90,共12页
研究目的:基于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框架测算江苏北部地区耕地利用系统脆弱性,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差异化提出分区降“脆”策略。研究方法:CRITIC法、综合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障碍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 研究目的:基于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框架测算江苏北部地区耕地利用系统脆弱性,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差异化提出分区降“脆”策略。研究方法:CRITIC法、综合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障碍度模型。研究结果:(1)2000—2020年,江苏北部地区耕地利用系统暴露度和敏感性在时间上呈增长态势,适应能力呈先降后升;暴露度在空间上由“整体偏低、零星较高”转为“中部高,东西低”,敏感性维持“西高东低”格局,适应能力由“北高南低”转变“西北—东南沿线高、沿线两侧低”。(2)耕地利用系统脆弱性呈“先升后降”趋势,空间上由“普遍偏低,零星偏高”转为“西高东低”,研究时段内存在区域脆弱性向周边县域辐射与溢出现象。(3)暴露度主要障碍因子由城镇化率转变为化肥施用强度和人口密度;敏感性主要障碍因子始终为耕地复种指数和耕地破碎度;适应能力主要障碍因子由粮食单产和交通可达性转为交通可达性、农业总产值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适应能力制约是脆弱性形成的主要制约模式。研究结论:尽管耕地利用系统脆弱性是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适应能力。“提质降脆”需强化耕地资源基底建设,协同降低暴露度与敏感性;加大耕地系统修复,推进基础要素建设;补齐耕地结构短板,巩固系统抵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脆弱性 VSD框架 江苏北部地区
下载PDF
课程思政背景下冷水江市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探究
2
作者 魏璐瑶 曾怡俊 +1 位作者 倪可欣 刘南希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地理学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作为地理学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同时也是素养本位的新高考改革重要考察方向之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教学任务设计的关键指向.研学旅行涉及情景创设、问题提出、模型构建、... 地理学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作为地理学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同时也是素养本位的新高考改革重要考察方向之一,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教学任务设计的关键指向.研学旅行涉及情景创设、问题提出、模型构建、数据处理、解释建构等诸多环节,重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参与,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背景,以湖南省冷水江市为例,挖掘研学旅行中的思政元素,探讨地理研学旅行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路径,从而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行知合一”的地理实践力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践力 新高考改革 研学旅行 课程思政 地理学
下载PDF
江苏省耕地多功能利用权衡/协同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殷如梦 李欣 +1 位作者 曹锦秀 方斌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5,共7页
为揭示江苏省县域耕地生产、社会、生态功能的竞争力空间格局、空间关联特征及权衡/协同关系,构建多组态指标体系定量识别耕地多功能,探析江苏省县域耕地多功能空间竞合优劣状态,借助空间自相关和相关系数法定量测算江苏省55个县域耕地... 为揭示江苏省县域耕地生产、社会、生态功能的竞争力空间格局、空间关联特征及权衡/协同关系,构建多组态指标体系定量识别耕地多功能,探析江苏省县域耕地多功能空间竞合优劣状态,借助空间自相关和相关系数法定量测算江苏省55个县域耕地多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生产功能空间上呈“中间高两头低”斑块状特征,社会功能苏南-苏中-苏北高低相间分布,生态功能空间上有依山傍水之势,集中于环洪泽湖、沿江北岸、沿海等地区;(2)江苏省耕地生产、社会、生态3种功能具有正相关类型(HH、LL)数量多,呈“组团”式特征;负相关类型(HL、LH)数量少,呈“散布”状分布规律;(3)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呈现了权衡态势,权衡关系表现较强烈,社会功能与生态功能变化趋势类似于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权衡关系没有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强烈.研究认为,未来应控制耕地的生产功能与社会功能对耕地生态功能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并以提升生产质量为导向协调优化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 空间格局 权衡与协同 江苏省
下载PDF
地理学大类平台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以“水文与水资源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涛 戴强 +1 位作者 黄昌春 张志刚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4-58,共5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本科大类平台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亟待探索.水文与水资源学是地理学大类平台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思政建设诸多问题仍不太清楚,亟需研究.本文认为思政建设可从教学材料准备、教学形式选...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本科大类平台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亟待探索.水文与水资源学是地理学大类平台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思政建设诸多问题仍不太清楚,亟需研究.本文认为思政建设可从教学材料准备、教学形式选择、教学手段安排等多方面进行多层次的统筹规划,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求真务实、科学探索、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生态文明、和谐共生、责任担当、精益求精等多角度开展,从而达到专业知识技能掌握和思想政治理念培育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地理学 水文学 水资源学 实施策略
下载PDF
庐山综合地理实习红色资源优势分析与融入策略
5
作者 陈仕涛 张志刚 +2 位作者 张宏 金云艳 戎家成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13-117,共5页
在庐山开展红色地理实习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地理实习开展目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等为依据,分析庐山综合地理实习中的红色资源优势,提炼庐山实习中红色资源的融入策略,据此设计了5条庐山红色地理实习路线,这些路线... 在庐山开展红色地理实习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地理实习开展目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等为依据,分析庐山综合地理实习中的红色资源优势,提炼庐山实习中红色资源的融入策略,据此设计了5条庐山红色地理实习路线,这些路线将红色教育有机地融入地理实习的过程中,综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实习 红色路线 设计依据 实践策略
下载PDF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整合之我见 被引量:3
6
作者 汤茂林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在当代地理学中,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个分支学科分裂严重,从论题到发表乃至对话对象。因此两者的关系值得讨论。维持地理学的综合性有助于发挥地理学的优势,应对综合性问题、全球性问题。人地关系和区域地理学是避免地理学分裂的... 在当代地理学中,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两个分支学科分裂严重,从论题到发表乃至对话对象。因此两者的关系值得讨论。维持地理学的综合性有助于发挥地理学的优势,应对综合性问题、全球性问题。人地关系和区域地理学是避免地理学分裂的具体途径,GIS可以成为弥合两者的工具。大众对地理学的科普需求是区域地理,这是地理学满足社会需求需要的重要方式。着眼于科学普及的区域地理学著作有助于提高学科的社会认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 综合性 区域地理学 人地关系 科学普及
下载PDF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任亚 方斌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利用面板数据和空间数据,借助空间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组合系数等方法,探讨了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由南向北依次递增,整体分布不均匀,呈现出苏北>苏南>苏中的趋势,内陆滩涂为省... 利用面板数据和空间数据,借助空间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组合系数等方法,探讨了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由南向北依次递增,整体分布不均匀,呈现出苏北>苏南>苏中的趋势,内陆滩涂为省内后备资源的主要来源,且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于沿海沿湖及古黄河故道沿岸地区.(2)境内各地类空间集聚性强,各县耕地后备资源集中化程度高,70%左右的县域为单一地类组合类型,利用结构相对单一.(3)江苏省未来开发应以滩涂资源为主,并辅之异地占补,从而实现省内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和组合系数等方法相辅相成,揭示并量化了各县域耕地后备资源地类集聚程度及分布特征,可为挖掘后备资源分布特征、解译耕地后备资源集聚效应、制定开发利用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空间分布 江苏省
下载PDF
以红促教·秉红扬志——育、学、行融合的旅游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8
作者 张郴 侯国林 黄震方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3期55-59,75,共6页
围绕思政教育“八个统一”教育发展方向和旅游行业“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建设发展要求,设计建构高校旅游专业育、学、行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方案,以期实现高校在思政教育、专业教学、行业实践之间的有机统一.这一过程同时创新... 围绕思政教育“八个统一”教育发展方向和旅游行业“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建设发展要求,设计建构高校旅游专业育、学、行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方案,以期实现高校在思政教育、专业教学、行业实践之间的有机统一.这一过程同时创新发挥思政教育的专业渗透力、旅游专业的文化传播力以及行业实践的思育融合力,是基于思政教育“八个统一”的有益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专业教学 行业实践 三位一体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地理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9
作者 陈鹏飞 王金颖 诸云强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2,共10页
为支撑黄土高原精准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围绕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后,经济建设、生态工程及气候变化耦合影响下不同生态地理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驱动力展开研究。为实现此目的,首先收集了长时间序列(2... 为支撑黄土高原精准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围绕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后,经济建设、生态工程及气候变化耦合影响下不同生态地理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与驱动力展开研究。为实现此目的,首先收集了长时间序列(2000—2015)土地利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气象等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黄土高原各生态地理区净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规律;然后采用土地转移矩阵分析、相关分析等手段,分析了导致各地理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地理区的气候变化、生态工程建设有别,从而导致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不同;大多生态地理区的净初级生产力主要受气候变化影响,少量地理区的净初级生产力受气候与生态工程建设耦合作用的影响;在生态恢复工程为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主导因子的地理区,其影响主要体现在2010年之前,且生态工程建设适宜采用的植被恢复类型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理区 净初级生产力 生态恢复工程 气候变化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江苏省古迹文化旅游的文旅融合发展特征分析——基于旅游景观的三维融合测度视角 被引量:7
10
作者 贺一雄 郝丽莎 李瑞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44,共9页
文旅融合测度是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文提出从旅游景观的“意-形-感”三维融合测度视角衡量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理论假设,并以江苏省各地级市的古迹文化旅游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景观的三维融合测度是剖析和衡... 文旅融合测度是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文提出从旅游景观的“意-形-感”三维融合测度视角衡量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的理论假设,并以江苏省各地级市的古迹文化旅游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旅游景观的三维融合测度是剖析和衡量文旅融合的可行方法,江苏省古迹文化旅游整体上已呈现文旅融合发展特征,但由于有形景观对社会底蕴承载不足,制约了游客总体感知的形成及文旅融合发展水平;2)江苏省各地市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仍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这既受各地市历史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底蕴的根本影响,又与各地市有形景观的保护和开发水平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组织水平密切相关;3)可从提升有形景观品质、深挖并彰显景观的文化内涵、组织深度体验活动等方面促进旅游景观的三维融合,进而实现古迹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迹文化旅游 文旅融合 旅游景观 三维融合 江苏
下载PDF
面向交通强国的交通地理课程思政实验案例库设计
11
作者 陈娱 朱婷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3期45-50,67,共7页
交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服务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规划,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程.交通地理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但缺乏系统梳理和设计.面向交通强国建设需求,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系统挖掘了思政元素.将研究对象抽象为点... 交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服务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规划,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程.交通地理课程思政元素丰富,但缺乏系统梳理和设计.面向交通强国建设需求,从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系统挖掘了思政元素.将研究对象抽象为点、线和网三要素,设计了交通地理课程实验的整体思路与框架.基于该框架,分别从城市、全国和亚欧大陆三个不同空间尺度,针对性地给出了南京市新能源充电桩空间布局特征、全国高速铁路网络结构分析和“一带一路”陆海运输通道专题制图实验具体方案和思政重点.有助于学生掌握本课程基础理论和实操技能,同时树立民族自豪感、大局观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地理 课程思政 实验案例 交通强国
下载PDF
江苏省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同测度及格局演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魏璐瑶 陆玉麒 +2 位作者 马颖忆 陈娱 王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96-1608,共13页
探究国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即"三生"功能)的耦合协同关系和时空演化特征是优化乡村地域功能、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在明确"三生"功能逻辑内涵的基础上,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局部自相关... 探究国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即"三生"功能)的耦合协同关系和时空演化特征是优化乡村地域功能、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在明确"三生"功能逻辑内涵的基础上,以县域为评价单元,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局部自相关分析、Dagum基尼系数及子群分布方法,测算2002、2007、2012和2017年江苏省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以及"三生"功能综合评价值,揭示"三生"功能多维尺度的时空演变和耦合协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江苏省乡村"三生"功能高值集聚特征凸显,生产功能时空异质性明显,苏北地区及其与苏中地区交界处生产功能优势突出,生态功能优势地域单元呈现扩张趋势。江苏省乡村"三生"功能多处于磨合阶段和高水平耦合阶段,极弱耦合地域单元占比最低。苏北地区中等耦合地域组团集聚,苏中、苏南地区主要为高水平耦合单元。"三生"功能一般协调地域单元占比最高,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减弱态势。江苏省乡村地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两两之间低水平耦合协调发展情况持续恶化,多处于失衡协调区和过渡协调区,并未实现空间良性共振。江苏省乡村"三生"功能非均衡性经历上升—降低—上升的演化过程,苏南地区组间差距始终较小。生活功能非均衡程度波动起伏趋势与"三生"综合功能和生产功能相一致,研究期内生态功能的地域非均衡性逐渐减弱。卫生医疗水平和生态环境情况对于提升江苏省乡村"三生"功能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三生”功能 耦合协调 Dagum基尼系数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江苏省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空间分异及调控机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璐莹 乔伟峰 +2 位作者 杨泓川 柴逸贝 何天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0-378,共9页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有机结合是破解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前提,研究农村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可为城乡共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研究构建了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理论框架,以江苏省为研...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有机结合是破解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前提,研究农村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可为城乡共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研究构建了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理论框架,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县域尺度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空间分异特征,并针对两者耦合协调程度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1)江苏省农村发展水平整体较高,空间格局大体上呈现由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的趋势。(2)县域之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不均衡性较为明显。(3)绝大多数区县的农村发展与城镇化呈协调状态,仅有丰县和雎宁县呈轻度失调状态。(4)农村发展和城镇化耦合程度可划分为双滞后型、农村发展滞后型、城镇化滞后型和协调型4种类型,新时期应当因地制宜采取调控策略实现城乡协同治理。综上,江苏省农村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好,但需要继续加强农村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机制以及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拉动机制,构成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调控机理 农村发展水平 城镇化水平 江苏省
下载PDF
基于SWOT模型的江苏东台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14
作者 朱瑞 沈永明 张东 《海洋信息》 2015年第2期48-53,共6页
江苏省东台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这些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利用SWOT分析法模型,对东台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东台旅游发展的策略,这对东台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江苏省东台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这些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利用SWOT分析法模型,对东台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东台旅游发展的策略,这对东台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带动东台经济发展、振兴苏北经济、提升苏北旅游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 旅游 资源 东台市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及交互响应 ——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何莎莎 方斌 +1 位作者 李欣 谢雪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7,共9页
借助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综合评价法测算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2005-2019年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交互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19年江苏省各地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和... 借助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综合评价法测算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2005-2019年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交互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19年江苏省各地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协同递增式演变,在时间尺度上具有锁定效应,空间分异格局高度相似,高值区和较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苏锡常地区和南京都市圈核心带,较低值区和低值区集中在苏中及苏北地区;2)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高质量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逐年增长,整体从2005年的0.34升至2019年的0.61,协调效应逐渐由弱转强,其中苏州市率先迈进协调发展阶段,而连云港、淮安和宿迁仍处在协调过渡阶段,协调度整体为苏南>苏中>苏北;3)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交互响应关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同时受自身系统内部结构和高质量发展系统的双重影响,而高质量发展水平受自身系统内部结构影响较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对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高质量发展 协调效应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江苏省
下载PDF
煤炭资源型地区县域碳排放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璇璇 黄蕊 +1 位作者 贾一越 黄庆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科学有序推进煤炭资源型地区低碳转型,是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研究基于2000—2017年山西省118个县域的碳排放数据及相关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及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了山西省县域碳排放的... 科学有序推进煤炭资源型地区低碳转型,是中国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研究基于2000—2017年山西省118个县域的碳排放数据及相关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及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了山西省县域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0—2017年山西省碳排放整体呈不断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5.20%。大部分县域碳排放表现出显著增长趋势,山西省碳排放整体空间分布格局为两侧低、中间高。研究期间,山西省县域碳排放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为县域碳排放局部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社会经济因子对山西省县域碳排放空间分异的影响明显,自然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但自然环境因子与社会经济因子交互作用后对山西省县域碳排放空间分异的解释力明显增强。对晋北、晋中、晋南碳排放空间分异解释力最高的分别为工业能源强度∩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植被覆盖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产业结构。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低碳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差异化和精细化的决策支持,对其他煤炭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下载PDF
旅游开发与乡村转型发展关系研究--以江苏省盐城市泾口村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贵鹏 戈大专 +1 位作者 龙花楼 曲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3-129,共7页
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空间可视化等方法,基于江苏省盐城市泾口村案例地发展状况,揭示旅游开发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机制。结果表明:旅游开发与乡村转型发展间的互动作用路径为“初始动力-正负效应-状态塑造-正负响应”,... 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空间可视化等方法,基于江苏省盐城市泾口村案例地发展状况,揭示旅游开发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与机制。结果表明:旅游开发与乡村转型发展间的互动作用路径为“初始动力-正负效应-状态塑造-正负响应”,“外援动力-本底支撑-效应呈现”是影响旅游开发驱动力分向异化的关键因素。旅游开发对乡村转型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相互渗透并反映于“空间-经济-社会”三维度,对乡村人口、土地、产业转型发展的作用也是正负两面相交融的。旅游开发与乡村转型发展间存在良性与恶性互动的交织统一,两类互动力在博弈中共同决定乡村转型发展的最终格局。泾口村旅游开发总体表现不佳,凭借现有旅游开发路径难以获得可靠的乡村转型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乡村转型发展 乡村多维影响 正负作用 互动机制 盐城市泾口村
下载PDF
基于营商环境评估的产业用地分等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18
作者 李冬杰 方斌 +1 位作者 张玉琴 王智 《土地经济研究》 2023年第2期135-155,共21页
精准剖析区域产业用地效益和分布特征,从营商环境视角多尺度评估产业用地利用效益,可为产业空间优化开发和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在地方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的支持下,在梳理评价思路的基础上,从行政区域和宗地尺度入手... 精准剖析区域产业用地效益和分布特征,从营商环境视角多尺度评估产业用地利用效益,可为产业空间优化开发和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在地方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的支持下,在梳理评价思路的基础上,从行政区域和宗地尺度入手,采用GIS空间分析、TOPSIS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构建基于营商环境评估的城市产业用地分等方法,并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用地评定共分为五等,在行政区域和宗地两个尺度均呈现了空间离散分布和低等用地数量集聚的特征,分布特征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整体状况较为匹配,评定方法的简便性和可推广性较高。(2)实证结果表明产业园区高等地占比大于普通地区,但其高等地集聚水平受产业园区空间集聚程度和产业聚类程度的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评估 产业用地分等 TOPSIS法 泰州市
下载PDF
中国城市知识互动模式划分与创新绩效研究
19
作者 任传堂 汪涛 +1 位作者 谢聪 王璐玮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6-1649,共14页
知识互动是创新产出的重要动力机制,知识互动的本地和非本地联系对城市创新绩效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文章基于“网络资本”理论框架解释城市创新绩效,使用发明专利数据,从本地(城市内部)和跨界(城市外部)联系强度视角划分中国城市... 知识互动是创新产出的重要动力机制,知识互动的本地和非本地联系对城市创新绩效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文章基于“网络资本”理论框架解释城市创新绩效,使用发明专利数据,从本地(城市内部)和跨界(城市外部)联系强度视角划分中国城市知识互动的网络模式,并分析本地-跨界联系及其互补性、平衡性和协同性对城市创新绩效的作用。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城市知识互动表现出高度空间非均衡性,知识互动联系由稀疏向稠密演化,同时非均衡性增强并表现出等级性、梯度性和集聚性等特征;2)本地联系与跨界联系的知识互动组合模式,将城市划分为网络型、外向型、内向型和孤岛型4种类型,其中网络型城市在知识互动网络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该类城市承担了创新产出的主要功能;3)本地联系、跨界联系以及本地-跨界互补性对城市创新绩效起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本地-跨界平衡性和本地-跨界协同性对城市创新绩效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互动 创新绩效 网络资本 网络模式 生物医药产业 中国
下载PDF
土壤养分空间分异对农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的响应--以淮海经济区徐州市铜山区为例
20
作者 夏春华 方斌 +3 位作者 张志成 王子源 杨欣蕾 邵羽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469-8487,共19页
探究土壤养分对农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的响应对粮食主产区农地合理利用、农业精准施策及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土壤养分对农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响应的研究框架,采用景观格局分区、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淮海经济区徐州市铜山区为... 探究土壤养分对农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的响应对粮食主产区农地合理利用、农业精准施策及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土壤养分对农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响应的研究框架,采用景观格局分区、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淮海经济区徐州市铜山区为例,揭示粮食主产区内部土壤养分对农地利用及其景观格局响应差异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水田和旱地的土壤养分平均含量高于园地和水浇地,但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总氮含量适中,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为充足;(2)斑块大而聚集、小而破碎区域的有机质平均含量较高,斑块较大且形状复杂区域的有效磷、速效钾和总氮平均含量高于斑块较小区域;(3)有机质和总氮空间分异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有效磷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而速效钾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4)平原地区与海拔较高的丘陵地区相比,农地利用更为多样化与集约化,斑块较为连片,土壤养分含量也相对较高,促使粮食单产带动总产量较高,社会经济水平也较高;(5)构建的研究框架较适合探究以铜山区为代表的粮食主产区农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淮海经济区及类似铜山区的其他区域农地合理利用、精准养分施策、农地土壤质量与肥力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利用 景观格局 土壤养分 响应 铜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