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念珠菌药物耐受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宇颖
刘维达
李筱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546-549,共4页
白念珠菌是侵袭性念珠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念珠菌血症的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造成了严重的临床问题。由于治疗药物有限,其耐药问题使临床治疗面临严峻挑战。此外,对于一部分持续性感染的患者,即使采用体外药敏试验提示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白念珠菌是侵袭性念珠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念珠菌血症的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造成了严重的临床问题。由于治疗药物有限,其耐药问题使临床治疗面临严峻挑战。此外,对于一部分持续性感染的患者,即使采用体外药敏试验提示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常常伴随迁延不愈和复发,临床疗效和低耐药率不一致的情况可能和药物耐受有关。而临床上常将耐受和耐药概念混淆,忽视白念珠菌耐受对治疗的影响。该文就白念珠菌耐受的概念、机制及其与耐药之间的联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耐受
耐药
抗真菌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念珠菌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余宇
佘晓东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念珠菌是常见的致病真菌,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大量的人类真菌病。据报道念珠菌是医院获得性血液感染的第四大原因[1-2],白念珠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侵袭性念珠菌病,占50%以上[3]。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常与糖皮质激素的大量使用、广谱抗...
念珠菌是常见的致病真菌,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大量的人类真菌病。据报道念珠菌是医院获得性血液感染的第四大原因[1-2],白念珠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侵袭性念珠菌病,占50%以上[3]。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常与糖皮质激素的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相关。目前使用的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主要包括唑类、多烯类和棘白菌素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抗念珠菌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诊疗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筱芳
《皮肤科学通报》
2021年第1期65-69,M0007,共6页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临床常见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局部和系统用药,对防止复发作用都较有限。对于迁延不愈的病例,应结合患者的易感因素和药敏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治疗策略。纠正阴道微...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临床常见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局部和系统用药,对防止复发作用都较有限。对于迁延不愈的病例,应结合患者的易感因素和药敏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治疗策略。纠正阴道微生态平衡和免疫治疗将为顽固难治的病例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暗色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69-72,共4页
暗色真菌是一组孢子和/或菌丝的壁具有黑色素样颜色的真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腐生寄生生物,包括大约70个属和150个种[1]。暗色真菌可引起皮肤组织和内部脏器深部真菌感染,导致着色芽生菌病、暗色丝孢霉病和足菌肿等。此类感染致...
暗色真菌是一组孢子和/或菌丝的壁具有黑色素样颜色的真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腐生寄生生物,包括大约70个属和150个种[1]。暗色真菌可引起皮肤组织和内部脏器深部真菌感染,导致着色芽生菌病、暗色丝孢霉病和足菌肿等。此类感染致病菌种类繁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病原菌准确和快速的鉴定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新的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可帮助临床工作者对暗色真菌的感染更加合理地选择治疗药物。本文将围绕暗色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真菌
病原学诊断
治疗药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耳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5
作者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4-487,共4页
耳念珠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病原体,不仅鉴别困难、致死率高、易导致院内传播,还可对多种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但其耐药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ERG11的错义突变或过表达、外排泵、TAC1B突变、额外的5号染色体的获得、Hsp90及生物...
耳念珠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病原体,不仅鉴别困难、致死率高、易导致院内传播,还可对多种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但其耐药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ERG11的错义突变或过表达、外排泵、TAC1B突变、额外的5号染色体的获得、Hsp90及生物膜形成在耳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产生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耳念珠菌对其他药物包括棘白菌素类、多烯类、核苷类似物及丙烯胺类的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念珠菌
耐药性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题名
白念珠菌药物耐受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宇颖
刘维达
李筱芳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
研究所真菌科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546-54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3546)。
文摘
白念珠菌是侵袭性念珠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念珠菌血症的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造成了严重的临床问题。由于治疗药物有限,其耐药问题使临床治疗面临严峻挑战。此外,对于一部分持续性感染的患者,即使采用体外药敏试验提示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常常伴随迁延不愈和复发,临床疗效和低耐药率不一致的情况可能和药物耐受有关。而临床上常将耐受和耐药概念混淆,忽视白念珠菌耐受对治疗的影响。该文就白念珠菌耐受的概念、机制及其与耐药之间的联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耐受
耐药
抗真菌药
分类号
R379.4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念珠菌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余宇
佘晓东
刘维达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
研究所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83-187,共5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191137)。
文摘
念珠菌是常见的致病真菌,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大量的人类真菌病。据报道念珠菌是医院获得性血液感染的第四大原因[1-2],白念珠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侵袭性念珠菌病,占50%以上[3]。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常与糖皮质激素的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相关。目前使用的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主要包括唑类、多烯类和棘白菌素类。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抗念珠菌
研究进展
分类号
R978.5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诊疗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筱芳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
研究所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皮肤科学通报》
2021年第1期65-69,M0007,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8ZX1073440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创新工程项目(2016-I2M-3-021)。
文摘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临床常见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局部和系统用药,对防止复发作用都较有限。对于迁延不愈的病例,应结合患者的易感因素和药敏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治疗策略。纠正阴道微生态平衡和免疫治疗将为顽固难治的病例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诊断
治疗
Keywords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Diagnosis
Treatment
分类号
R759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暗色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
研究所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69-72,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8ZX10734404)。
文摘
暗色真菌是一组孢子和/或菌丝的壁具有黑色素样颜色的真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腐生寄生生物,包括大约70个属和150个种[1]。暗色真菌可引起皮肤组织和内部脏器深部真菌感染,导致着色芽生菌病、暗色丝孢霉病和足菌肿等。此类感染致病菌种类繁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病原菌准确和快速的鉴定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新的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可帮助临床工作者对暗色真菌的感染更加合理地选择治疗药物。本文将围绕暗色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暗色真菌
病原学诊断
治疗药物
研究进展
分类号
R519.8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耳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5
作者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
研究所真菌科
江苏省皮肤病与性病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4-48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3455)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734404)。
文摘
耳念珠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病原体,不仅鉴别困难、致死率高、易导致院内传播,还可对多种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但其耐药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ERG11的错义突变或过表达、外排泵、TAC1B突变、额外的5号染色体的获得、Hsp90及生物膜形成在耳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产生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耳念珠菌对其他药物包括棘白菌素类、多烯类、核苷类似物及丙烯胺类的耐药机制。
关键词
耳念珠菌
耐药性
研究进展
Keywords
Candida auris
Antifungal resistance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R379.4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念珠菌药物耐受机制研究进展
黄宇颖
刘维达
李筱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抗念珠菌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余宇
佘晓东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诊疗
李筱芳
《皮肤科学通报》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暗色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耳念珠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景丹蕤
李筱芳
刘维达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