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CA125水平与CONUT评分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曾令鹏 罗侃莹 +1 位作者 张庆 张青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2377-2381,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糖类抗原(CA)125水平与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195例患者为肝癌组和19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将CONUT评分<3分记为营养正常(...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糖类抗原(CA)125水平与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195例患者为肝癌组和19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将CONUT评分<3分记为营养正常(营养正常组,90例),CONUT评分≥3分记为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组,105例)。收集并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和CA125、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胆固醇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肝癌患者营养状态与CA125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合并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CA125判断肝癌合并营养不良的能力。结果 肝癌组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组Child-Pugh评分及CA125水平均高于营养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A125水平与CONUT评分、Child-Pugh评分均呈正相关(r=0.657、0.647,P<0.001),与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胆固醇水平均呈负相关(r=-0.623、-0.420、-0.272,P<0.001)。不同CA125水平肝癌患者COUNT评分及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125水平升高(≥35 U/mL)是肝癌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OR=5.560,P=0.002)。ROC曲线结果显示,CA125水平判断肝癌合并营养不良的AUC为0.826(95%CI 0.768~0.884),CA125最佳临界值为25.99 U/mL时,其诊断灵敏度为73.5%,特异度为81.1%。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CA125水平与营养状态有一定关系,且CA125水平升高为肝癌合并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糖类抗原125 控制营养状况评分
下载PDF
自我淋巴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徐习娟 刘琳 熊汝垚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0年第8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自我淋巴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实施患侧上肢功能锻炼联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干预措施上再联合自我淋巴引流。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术后1周... 目的探讨自我淋巴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实施患侧上肢功能锻炼联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干预措施上再联合自我淋巴引流。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患侧上肢增加体积和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2组患侧上肢平均增加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平均增加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周2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和6个月观察组淋巴水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自我淋巴引流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减少淋巴水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自我淋巴引流 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康复新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晓亮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145-147,176,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新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及临床价值,观察对血清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0,... 目的探讨康复新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疗效及临床价值,观察对血清指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0,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康复新冲洗治疗)和对照组(N=30,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并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使用天数、换药费、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WBC、CRP、IL6、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中较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强度、节约医疗资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乳腺脓肿 康复新
下载PDF
早期小球囊辅助治疗髂静脉压迫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8
4
作者 陈淼 张灵 +2 位作者 姚武 张蕃昌 高家宝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小球囊辅助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 syndrome,CS)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的安全及可行性。方法对比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6例髂静脉压迫并LEDVT患者经2种方案(... 目的分析早期小球囊辅助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 syndrome,CS)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的安全及可行性。方法对比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6例髂静脉压迫并LEDVT患者经2种方案(试验组:溶栓前预先给予小球囊扩张髂静脉受压段;对照组:未行预先球囊扩张)置管溶栓+经皮髂静脉腔内血管成形术的相关数据[2组治疗前后肢体的周径变化、静脉通畅评分及静脉通畅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发生情况、尿激酶使用总量及溶栓时间]。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试验组的溶栓周期短、尿激酶用量少、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均P<0.05),2组治疗前后患肢周径差、静脉通畅率、静脉通畅度评分、有症状性肺栓塞及PT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先小球囊扩张对治疗髂静脉压迫并LEDVT治疗效果明确,可以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溶栓药量,减少溶栓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早期小球囊扩张辅助
下载PDF
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治疗65岁以上患者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淼 张灵 +2 位作者 姚武 张蕃昌 高家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35-1938,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治疗65岁以上患者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78例65岁以上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经3种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系统溶栓组,B组:导管溶栓组,C组:球...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治疗65岁以上患者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78例65岁以上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经3种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系统溶栓组,B组:导管溶栓组,C组:球囊辅助导管溶栓组;分析3组患者相关数据。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溶栓时间、尿激酶总量、并发症发生率B、C组优于A组(P <0.05),C组优于B组(P <0.05);治疗前后下肢周径差变化、静脉通畅度评分、静脉通畅率及静脉血栓后遗症发生率B、C组明显优于A组(P <0.05),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管溶栓对治疗65岁以上患者髂股静脉血栓效果明确、安全、经济,可降低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形成的概率,预先球囊扩张可以缩短溶栓治疗时间,减少溶栓药物剂量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髂股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溶栓 球囊扩张 65岁以上患者
下载PDF
球囊辅助导管溶栓治疗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灵 高家宝 +3 位作者 章新星 姚武 徐习娟 陈淼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CDT)治疗老年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2例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系统溶栓组,试验组:小球...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辅助导管溶栓(CDT)治疗老年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2例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系统溶栓组,试验组:小球囊辅助CDT组;分析2组患者相关数据。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溶栓时间、尿激酶总量、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下肢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静脉通畅率及静脉血栓后遗症(PTS)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DT对治疗老年LEDVT患者治疗效果明确,安全,可降低PTS形成的概率,预先球囊扩张可以缩短溶栓治疗时间,减少溶栓药物剂量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溶栓 早期球囊扩张辅助
下载PDF
58例超级骨显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曾令鹏 罗侃莹 +1 位作者 张庆 张青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超级骨显像的病因、影像学特点,以及不同病因组患者年龄、碱性磷酸酶(ALP)、血钙水平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超级骨显像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不同,将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分为转移组,代谢性骨病患者分为代谢组,统计... 目的:探讨超级骨显像的病因、影像学特点,以及不同病因组患者年龄、碱性磷酸酶(ALP)、血钙水平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超级骨显像病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不同,将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分为转移组,代谢性骨病患者分为代谢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年龄、ALP、血钙水平差异;并依据超级骨显像图像特点不同分为均匀对称性(Ⅰ型)和灶性散在分布型(Ⅱ型)2种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超级骨显像的阳性率为0.32%(58/18406),其中骨转移最常见,其次为代谢性骨病。均一对称型影像占58.6%(34/58),骨转移患者占Ⅰ型影像的44.8%(26/58),代谢性骨病患者占Ⅰ型影像的13.8%(8/58)。转移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代谢组,ALP水平高于代谢组,而血钙水平代谢组高于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级骨显像病因以骨转移最为常见,骨转移及代谢性骨病均可表现为均匀对称性的超级骨显像特点,年龄、ALP、血钙对鉴别两种病因的超级骨显像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尿酸、碱性磷酸酶联合骨显像检测在低磷骨软化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曾令鹏 罗侃莹 +1 位作者 张庆 张青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5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低磷骨软化症骨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比较低磷骨软化症与多发骨转移恶性肿瘤患者年龄、性别、血钙、碱性磷酸酶(ALP)、尿酸等水平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1例低磷骨软化症(A组)与2... 目的探讨低磷骨软化症骨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比较低磷骨软化症与多发骨转移恶性肿瘤患者年龄、性别、血钙、碱性磷酸酶(ALP)、尿酸等水平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1例低磷骨软化症(A组)与20例多发骨转移恶性肿瘤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患者骨显像的影像学特点,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钙、ALP、尿酸等水平的差异。结果骨显像显示,A组以肋骨及四肢骨受累最常见,肋骨表现为散在点状核素浓聚,病灶大小、浓聚程度基本一致,股骨、膝关节、踝关节多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核素浓聚,也可表现为单侧浓聚;B组以脊椎、骨盆受累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病灶分布无规律,大小及浓聚强度不一,可呈点状、条索状、团块状核素浓聚,肋骨病灶常沿着肋骨走形呈条索状核素浓聚。A组ALP水平、肌酐水平显著高于B组,而尿酸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尿酸、ALP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71.0μmol·L^(-1)、208.5 U·L^(-1),对应诊断低磷骨软化症敏感度分别为81.1%、86.0%,特异度分别为100.0%、85.0%。结论低磷骨软化症骨显像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但有时仍与多发骨转移较难鉴别,结合患者病史及ALP、尿酸水平对两者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骨软化症 骨转移 放射性核素显像 尿酸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McCune-Albright综合征SPECT/CT骨显像1例
9
作者 曾令鹏 罗侃莹 +3 位作者 张庆 刘少正 高小勇 张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1,134,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多处皮肤片状色素沉着42年,左下肢疼痛1月余入院。患者于出生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胸前区、右上肢等多处皮肤色素沉着,未予重视及治疗,2016年因下颌骨疼痛于外院诊断下颌骨骨纤维结构增生异常综合征,予保守治...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多处皮肤片状色素沉着42年,左下肢疼痛1月余入院。患者于出生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胸前区、右上肢等多处皮肤色素沉着,未予重视及治疗,2016年因下颌骨疼痛于外院诊断下颌骨骨纤维结构增生异常综合征,予保守治疗。近1月来无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休息后缓解,在当地医院给予消炎止痛处理,效果不佳,2019-12-06外院胫腓骨正侧位平片考虑慢性骨髓炎改变,为进一步确诊,特来我院就医。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既往2015年乳腺囊肿切除术,无家族史,月经规则。入院后查体:营养良好,颜面部、胸前区、右上肢等多处皮肤可见咖啡牛奶斑(图1),心肺查体无异常,左下肢局部皮肤肿胀,有压痛,四肢活动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UNE-ALBRIGHT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乳腺癌的延长内分泌治疗
10
作者 宋方彬 徐军明 姚武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704-707,共4页
内分泌治疗是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乳腺癌5年辅助内分泌治疗后远期复发却很常见。延长内分泌治疗(EET)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可进一步降低复发的风险、增加早期患者的治愈机会。EET决策需权衡远期复发风... 内分泌治疗是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乳腺癌5年辅助内分泌治疗后远期复发却很常见。延长内分泌治疗(EET)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策略,可进一步降低复发的风险、增加早期患者的治愈机会。EET决策需权衡远期复发风险、月经状态、不良反应及患者意愿,从而个体化实施。未来研究仍需探索哪些患者能从EET中最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预后 他莫昔芬 内分泌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