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锐意进取 铸就辉煌——国土资源学院扬帆启航
1
作者 薛宝民 许皞 杨彦华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2年第5期80-83,共4页
在主要介绍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的成立及概况和自2010年4月建院以来开展工作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就以下方面加以阐述:整合教学资源,培养适合从事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整合学科资源,完善学院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学术... 在主要介绍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的成立及概况和自2010年4月建院以来开展工作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就以下方面加以阐述:整合教学资源,培养适合从事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整合学科资源,完善学院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学术讲座与交流,拓展科学研究的思路。在立足现有教师队伍,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条件,发挥学院优势的基础上,制定学院未来发展的规划,不断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在新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扬帆远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资源学院 教学 科研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
作者 王印传 张蓬涛 《科教导刊》 2018年第8期87-88,共2页
本文探讨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要性,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对该课程的诉求,认为农业大学开设该课程的内容特色:农业特色、区域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最后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以及典型... 本文探讨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必要性,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对该课程的诉求,认为农业大学开设该课程的内容特色:农业特色、区域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最后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以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模拟实践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三个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 研究性学习
下载PDF
基于“生态-农业-城镇”适宜性评价的承德市国土空间潜在冲突识别与格局优化研究
3
作者 吕帅 常超 +1 位作者 张长春 徐磊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1期76-85,共10页
为优化承德市国土空间格局,综合土地资源、水资源、气象和灾害等要素建立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开发3个方面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二维和三维冲突识别模型揭示承德市不同类型潜在冲突的强度和空间分布,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农业... 为优化承德市国土空间格局,综合土地资源、水资源、气象和灾害等要素建立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城镇开发3个方面的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二维和三维冲突识别模型揭示承德市不同类型潜在冲突的强度和空间分布,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农业绿色发展和城镇适度开发"原则重构承德市国土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承德市国土空间适宜性表现出"生态保护重要、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一般适宜"的特征。(2)承德市国土空间潜在冲突强度的差异较小,整体以轻度潜在冲突和无潜在冲突为主。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潜在冲突和农业生产-城镇建设潜在冲突占据主导,冲突面积分别为72.66%、55.31%。(3)不同功能之间潜在冲突类型在行政单元上具有一定的非均衡性。(4)以潜在冲突和国土空间利用现状为指导,制定国土空间优化格局方法和分区策略是指导空间可持续利用的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国土空间 潜在冲突 格局优化 承德市
下载PDF
1991-2010年河北省耕地资源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祥义 赵文廷 许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0-182,共3页
为充分认识当前河北省耕地资源面临的安全问题,基于耕地资源安全视角,对河北省1991-2010年耕地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耕地资源安全面临着耕地资源数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趋于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耕地生态安全水... 为充分认识当前河北省耕地资源面临的安全问题,基于耕地资源安全视角,对河北省1991-2010年耕地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耕地资源安全面临着耕地资源数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趋于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耕地生态安全水平显著下降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安全 对策 河北
下载PDF
基于因素组合法的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魏菁华 许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1-75,共5页
以研究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为出发点,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借助于耕地因素组合,结合研究区后备资源的实际情况,对所选评价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改良措施找到相应的目标等别,从而确定耕地后备资源... 以研究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为出发点,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借助于耕地因素组合,结合研究区后备资源的实际情况,对所选评价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改良措施找到相应的目标等别,从而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的最大生产潜力。并以卢龙县资料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卢龙县耕地后备资源有51种目标因素组合,5-9等5个目标等别,总计可增加耕地12 460.3hm2,可增加粮食产量94 064.77t。基于因素组合的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研究拓宽了后备资源质量评定的思路,为后备资源开发整理、耕地占补折算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因素组合 目标等别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美丽 李智 +3 位作者 张益琛 郑建乐 林常威 王树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9-307,共9页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而目前从整体连通性的高度识别与修复国土空间生态系统关键区域的研究尚为欠缺。为全面识别阜平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运用粒度反推法、Invest模型中的生境质量模块、MCR模型、li...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而目前从整体连通性的高度识别与修复国土空间生态系统关键区域的研究尚为欠缺。为全面识别阜平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运用粒度反推法、Invest模型中的生境质量模块、MCR模型、linkage mapper分析,通过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法,最终确定阜平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主要包括待修复生态夹点、待修复生态障碍点、待修复生态断裂点。结果表明:(1)阜平县共计生态源地518.35 km^(2),主要为林地及水域;生态廊道共计481.85 km;(2)通过构造生态格局,诊断出待修复生态夹点区域28处;待修复生态障碍点66处;待修复生态断裂点23处;待修复破碎空间共计100.20 km^(2),集中分布于城南庄镇、龙泉关镇、阜平镇;(3)综合分析识别出的各类型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现状,提出相应的修复策略。可为阜平县国土空间生态系统修复及其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源地 Invest模型 linkagemapper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低山丘陵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育博 朱永明 杨尧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第3期245-253,共9页
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为协调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以卢龙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涵盖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4个层次共20个评价指标的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 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为协调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以卢龙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涵盖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4个层次共20个评价指标的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GIS技术相结合进行卢龙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卢龙县整体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承载力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中等级承载力面积占全县面积的87.39%,较低等级承载力面积占比为12.61%。卢龙县各乡镇自然条件承载力以中等级别为主,自然资源承载力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分布,生态环境承载力高的地区主要出现在东北、东南部低山区,社会经济承载力共有9个乡镇评价等级为较低,仅有石门镇、卢龙镇和刘田各庄镇评价等级为中等及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丰富较小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可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资源环境 承载力 卢龙县
下载PDF
基于样带的山区资源垂直分异特征及区划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为例
8
作者 林常威 张益琛 +4 位作者 郑建乐 张利 陈影 周亚鹏 王树涛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0-297,共8页
从土地本质属性明确资源核心分布带和优势带,探究资源分异规律,科学划分资源类型区。采用样带法,基于海拔因素,选取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3条样带,分析土壤、地质、植被、水资源、地形和气象数据特征,结果表明:阜平县土壤资源、植被资源、... 从土地本质属性明确资源核心分布带和优势带,探究资源分异规律,科学划分资源类型区。采用样带法,基于海拔因素,选取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3条样带,分析土壤、地质、植被、水资源、地形和气象数据特征,结果表明:阜平县土壤资源、植被资源、气候资源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不同尺度下核心分布带与优势带分布具有差异性。将阜平县划分为4个资源类型区,从土地功能角度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自然资源 资源特征 样带法 海拔梯度 垂直分异特征 区划
下载PDF
河北省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协调分区
9
作者 张智扬 尹海魁 +3 位作者 李新旺 陈亚恒 刘微 王树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92,共12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制定碳排放政策。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构建碳排放评价模型,测算河北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利用标准差椭圆模型探究研究区碳... 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制定碳排放政策。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构建碳排放评价模型,测算河北省2000-2020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利用标准差椭圆模型探究研究区碳排放空间格局分布特征,依据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和碳生态承载系数提出碳平衡分区方案及优化对策。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河北省碳排放总量整体上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从9.01×10^(7)t上升到2.75×10^(8)t,2000-2010年碳排放量增长速率快速提升,2010-2020年碳排放量增长相对缓慢。②河北省碳排放强度呈现多圈层结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以资源型城市为中心向外呈圈层结构扩散,石家庄和沧州核心市区次圈层结构逐渐显现。③河北省县域碳排放经济贡献系数空间特征呈四周低中间高,碳生态承载系数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④基于碳平衡分析将河北省划分为碳汇功能区、低碳保持区、经济发展区、碳汇发展区和高碳优化区,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碳生态承载 平衡分区
下载PDF
河北谷子主产区施肥现状调查与分析
10
作者 封乾 赵旭 +4 位作者 唐锐 蒋龙刚 贾良良 张爱军 刘克桐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10-15,共6页
为了解谷子施肥情况,科学指导谷子施肥,对河北地区不同谷子主产区198个种植户施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种植户均施用基肥,追肥户数占比60.10%,有机肥施用户数占比36.36%,有2户施用微肥硼;平均养分投入量分别为氮(N)143.46 kg... 为了解谷子施肥情况,科学指导谷子施肥,对河北地区不同谷子主产区198个种植户施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种植户均施用基肥,追肥户数占比60.10%,有机肥施用户数占比36.36%,有2户施用微肥硼;平均养分投入量分别为氮(N)143.46 kg/hm^(2)、磷(P_(2)O_(5))75.08 kg/hm^(2)、钾(K_(2)O)51.87 kg/hm^(2),谷子平均产量4680 kg/hm^(2);不同谷子主产区的养分投入量存在较大差异,基肥施用量占比高;有机肥氮、磷投入量较低;氮肥偏生产力(PFP)表现为冀中>冀北>冀东>冀南,磷肥PFP表现为冀中>冀东>冀北>冀南,钾肥PFP表现为冀北>冀东>冀南>冀中;通过边界线分析法拟合谷子最优施肥量分别为N153.13 kg/hm^(2)、P_(2)O_(5)82.63 kg/hm^(2)和K_(2)O 50.95 kg/hm^(2)。综合来看,研究区谷子施肥在基肥与追肥施用比例、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比例方面有待进一步调整,微肥施用有待进一步推广;建议氮肥、基追肥比例控制在1∶2左右,磷、钾肥后期少量追肥,提高有机肥施用占比;各区域根据模拟最优施肥量适当增加氮、磷投入量,重视硼等微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施肥 谷子产量 肥料偏生产力 边界线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簇的复合型产业模式设计——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
11
作者 耿傲淼 张贵军 +1 位作者 徐磊 张蓬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7-426,439,共11页
[目的]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特性构建复合型产业模式,为提高山区县的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区域生态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方法和参考。[方法]以太行山中段的阜平县为例,选取水源供给、保持土壤等9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为评判阜平县土地多种... [目的]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特性构建复合型产业模式,为提高山区县的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区域生态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方法和参考。[方法]以太行山中段的阜平县为例,选取水源供给、保持土壤等9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为评判阜平县土地多种功能空间集聚特征的依据,通过空间聚类分析得到不同的功能价值簇,并调整形成生态系统服务主导功能价值分区;在此基础上,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和现有产业发展布局,构建复合型产业发展模式。[结果](1)将研究区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空间集聚特征分为6种功能价值簇;(2)调整各簇边界,形成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美学景观+保持土壤区、提供美学景观+水源供给+原材料生产区等6类生态系统服务主导功能价值区;(3)在生态系统服务主导功能价值区的基础上,设计出“旅游业+文化产业”“智慧农业+旅游业”等7种复合型产业发展模式,可为实现阜平县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结论]复合型产业模式的设计能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驱并进,可为解决山区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提供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多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簇 复合型产业 聚类分析 阜平县
下载PDF
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国土空间多功能权衡强度时空演变及影响机制
12
作者 周亚鹏 刘欣 +3 位作者 刘琳 李富平 李小光 白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7-991,共15页
厘清国土空间多功能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对实现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揭示了其国土空间多功能时空变化特征,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均方根误差和地理探测器诊断了多功能之间相互关系与权衡强度,并... 厘清国土空间多功能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对实现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揭示了其国土空间多功能时空变化特征,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均方根误差和地理探测器诊断了多功能之间相互关系与权衡强度,并探析了多功能权衡强度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平原区,生态功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山区,2000—2020年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提升而生态功能呈退化态势。国土空间多功能权衡强度均值表现为“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2000—2020年生产与生活功能间的权衡强度增强,从0.038上升至0.060;而生产与生态功能间权衡强度减弱,从0.190下降至0.180;生活与生态功能间的权衡强度轻微减弱,从0.206下降至0.205。京津冀西北区是生产与生态功能以及生活与生态功能权衡强度高值区,集中在承德、秦皇岛和北京市。东南部平原区是生产与生活功能权衡强度高值区,尤其是衡水、邯郸和邢台等地权衡明显加剧。国土空间多功能权衡强度空间分异受土地利用、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土地利用强度是最主要影响因子,各影响因素在不同年份影响程度略有不同。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将国土空间多功能权衡理念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多功能 权衡强度 影响机制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基于域—生物群系—功能群分类的生态系统类型识别及时空格局变化分析——以河北省太行山区为例
13
作者 毕善婷 陈影 +3 位作者 李泽 屈爽 赵文超 梁阅兵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4,257,共10页
[目的]科学识别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类型,是理解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时空分布格局和支撑生态系统分类管理的基础。[方法]基于域—生物群系—功能群(RBE)的分类原理,构建了包括3个1级,8个2级和24个3级类的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并集成... [目的]科学识别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类型,是理解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时空分布格局和支撑生态系统分类管理的基础。[方法]基于域—生物群系—功能群(RBE)的分类原理,构建了包括3个1级,8个2级和24个3级类的生态系统分类体系,并集成多源数据,开展了2000和2020年的河北省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的分类制图。基于RUSLE模型、InVEST模型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格局演变。[结果]①河北省太行山区20 a间建设用地生态系统增加最多,主要来自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缩减了61105.95 hm^(2),以雨养农田为主。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和人工湿地面积分别增加了5584.32和2535.66 hm^(2),而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减幅分别为0.96%和8.18%。未利用地生态系统受研究区生态保护措施影响减少5800.68 hm^(2)。②生态系统服务值受生态系统类型分布影响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除粮食供给服务为西低东高,主要是由于农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③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布整体上具有重叠性,但仍有差异。[结论]提出的分类体系具有可行性,分类精度达到80%以上,符合研究区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趋势,可为识别山区生态系统分类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政策提供科学支撑,进而促进山区生态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分类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分布格局 河北省太行山区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转型的土地多功能转变与特征分析——以河北省唐县为例 被引量:40
14
作者 赵丽 张贵军 +2 位作者 朱永明 张蓬涛 许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50,F0003,共10页
研究目的:从土地利用转型角度研究土地多功能演变规律与特征。研究方法:本文以研究区2000年、2007年、2016年三期影像解译数据,借助Arc GIS 10.0软件平台,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2000—2016年土地利用转型情况;利用三生功能理论和重... 研究目的:从土地利用转型角度研究土地多功能演变规律与特征。研究方法:本文以研究区2000年、2007年、2016年三期影像解译数据,借助Arc GIS 10.0软件平台,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2000—2016年土地利用转型情况;利用三生功能理论和重心迁移理论,划分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功能用地,分析探讨三生功能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0—2016年林地、草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未利用地面积急剧下降,下降比例达41.33%。耕地与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间的转换主要在中南部地势平坦地带,林地、草地与未利用地间的转化主要在研究区的中部和北部的山地丘陵地带。(2)乡镇土地功能间转化均表现生产功能用地转生活功能用地,同时生态功能用地转生产功能用地、生活功能用地。生活功能用地、生产功能用地比例分别增加8.24%和3.43%。研究期内三生功能用地重心均向西北部移动,且纬向移动幅度大于经向移动幅度。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用地重心分别向西北移动2436.56 m、100600.96 m和2022.21 m。(3)生活功能用地中中心城镇在原空间基础上向外扩张,农村居民点在原空间上有所收缩,沿交通线发展迅速;生产功能用地扩展方向主要是未利用地,向中北部区域扩展,水源条件为关键因素;生态功能用地正逐渐让步于生产、生活功能用地。研究结论:从土地利用转型角度研究土地多功能转变能够客观具体的反映土地利用变化动因与发展趋势,可为区域土地利用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转型 生产功能 生活功能 生态功能 唐县
下载PDF
河北省近20年耕地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及阻力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燕辉 陈卓 +2 位作者 曹禺 张俊梅 苏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4-199,206,共7页
耕地的生态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运用PSR模型,选取耕地生态系统压力、耕地生态系统状态和耕地生态系统响应3个准则层,人口自然增长率、土地垦殖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7个指标层,构建河北省耕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采用... 耕地的生态安全关系到粮食安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运用PSR模型,选取耕地生态系统压力、耕地生态系统状态和耕地生态系统响应3个准则层,人口自然增长率、土地垦殖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7个指标层,构建河北省耕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和阻力诊断模型,对1991—2010年河北省耕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1991—2010年河北省耕地生态安全状态经历了"不安全—较不安全—临界安全"的变化阶段。(2)从单项指标变化趋势上看,1991—2010年河北省单位耕地化肥负荷、单位耕地农膜负荷、单位耕地农药负荷等指标阻力度上升幅度较大。系统压力和系统状态的阻力度呈上升趋势,而系统响应的阻力度呈下降态势。因此,在耕地利用过程中应注重对农药和化肥使用的管理,防止耕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以保护耕地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生态安全 PSR模型 河北省 阻力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分区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祥义 许皞 赵文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7-211,共5页
为充分认识河北省的土地生态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问题采取措施,保障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选取28个评价指标,构建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分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 为充分认识河北省的土地生态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问题采取措施,保障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选取28个评价指标,构建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分区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北省各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区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各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差距较大。张家口市和秦皇岛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处于良好状态,廊坊市、沧州市、石家庄市、承德市、唐山市、保定市和邢台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处于预警状态,邯郸市、衡水市的土地生态安全处于中警状态。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模型 土地生态 评价分区 生态安全 河北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影响因素——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长春 王慧敏 +3 位作者 于秋玲 赵冬利 赵明 周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6-418,共3页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宅基地的退出对于提高农村宅基地使用效率、有效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河北省的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影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宅基地的退出对于提高农村宅基地使用效率、有效缓解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河北省的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家庭成员结构、工作稳定程度、非农收入比、家庭成员参保情况、从众心理对是否愿意退出宅基地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退出 意愿 LOGISTIC模型 河北省
下载PDF
基于熵权可拓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名冲 张祥义 +1 位作者 马鹰 许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66-1172,共7页
定量评价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引入整理效益因素并结合经济、社会和自然因素构建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指标体系,运用熵权和可拓学理论,对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实证... 定量评价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引入整理效益因素并结合经济、社会和自然因素构建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指标体系,运用熵权和可拓学理论,对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差异较为显著,石家庄市周边县市以及环北京市13个县市区整理潜力值为[0.7,1.0],属于优先整理区;重点整理区包括保定市中部、石家庄市南部以及邯郸市北部的12个县市区,整理潜力值为[0.4,0.7);邢台市、邯郸市南部以及保定市西部13个县市区整理潜力值为[0,0.4),属于适度整理区。根据研究结果针对不同的整理区提出了不同的整理模式,本文建立的熵权可拓模型将有助于推进区域农村居民点进行有序整理和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可拓学理论 区域农村居民点 整理潜力 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
下载PDF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安排研究——以河北省涿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贾丽 吴冰冰 +1 位作者 高泽崇 张长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5-1274,共10页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集耕地自然质量、良好配套基础设施、高级农业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高生产能力系统,然而国家对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投资标准较低,如何在不饱和投资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当下以及未来很长一...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集耕地自然质量、良好配套基础设施、高级农业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高生产能力系统,然而国家对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投资标准较低,如何在不饱和投资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当下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河北省涿州市为例,采取模型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配对比较法、可行性-适宜性组合矩阵,首先依据基本农田连片度状况,进行建设区划分,依据乡镇界线对建设区进行细化,然后以建设区为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建立建设可行性和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各评价单元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状况,并根据可行性-适宜性组合矩阵进行建设时序安排。结果表明:河北省涿州市可划分为73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其中近期建设区15个,总面积11 241.23 hm^2,主要分布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区位条件较优越,生态景观状况良好,连片度较高的松林店镇、码头镇和刁窝乡等区域;中期建设区50个,总面积27 054.07 hm^2,其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义和庄乡等东北部,高官庄镇、豆庄乡等东南部,以及西部、西北部绝大部分区域;远期建设区8个,总面积875.98 hm^2,呈零散状分布,且建设区平均面积较小,仅为109.50 hm^2。相关政府部门需要综合考虑建设区建设可行性、生态适宜性,以及实际工作开展时所需要的前期和后期经费支持等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建设时序和重点区域选择;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措施改善限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要素,逐步扩大适宜建设区域;需要认真决策,选择建设强度低且生态适宜性较好的区域进行试点工作,与此同时积极扩宽投资渠道,从而保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高标准 建设可行性 生态适宜性 建设时序 涿州
下载PDF
河北省粮食单产区域差异特征演变格局及动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路路 张悦国 +2 位作者 刘瑞卿 许皞 陈亚恒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基于统计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灰色关联对河北省近20a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特征、动态演变格局及动因进行探索。采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关联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单产总体差异和不同耕作区间差异... 基于统计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灰色关联对河北省近20a粮食单产的区域差异特征、动态演变格局及动因进行探索。采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灰色关联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单产总体差异和不同耕作区间差异呈现逐渐缩小趋势,不同耕作区内差异则出现分异。(2)区域粮食单产整体呈空间集聚下降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粮食生产核心区集聚度出现分异。(3)灰色动态关联分析表明,农业方面投入变化是单产格局变化的主要动因,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断扩大。ESDA方法可以很好地揭示区域粮食单产地域格局时空变换特征,有效测度区域粮食生产空间集聚和异常,为该区域进行粮食生产宏观布局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单产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空间自相关 河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