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比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可预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
1
作者 李永 崔书君 +2 位作者 杨飞 张凡 殷晓霞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目的:基于对比增强CT开发用于预测乳腺癌(BC)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新型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10名非特殊浸润性BC患者(训练集:147名,验证集:63名),使用Pyradiomics软件包提取患者对比增强CT图像中的高维影像组学特... 目的:基于对比增强CT开发用于预测乳腺癌(BC)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新型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10名非特殊浸润性BC患者(训练集:147名,验证集:63名),使用Pyradiomics软件包提取患者对比增强CT图像中的高维影像组学特征,然后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逐步筛选。筛选后的最优特征通过非线性支持向量机(NLSVM)方法在训练集中开发了影像组学模型,并在验证集中对模型的判别能力进行验证。之后利用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算法对模型进行全局解释与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4(95%CI:0.762~0.886)和0.766(95%CI:0.624~0.909),影像组学模型有3个正向影响特征与4个负向影响特征,其中log-sigma-5-0-mm-3D_firstorder_Maximum对模型的影响力最大,其值越大时,模型输出SHAP值越小。结论:基于对比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在治疗前准确预测BC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促进BC患者的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乳腺癌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影像组学模型对局部中晚期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芦海星 焦光丽 +3 位作者 刘峰 董婷宇 康智勇 崔书君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2-408,共7页
目的探讨多序列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局部中晚期宫颈鳞癌(LACC)病人同步放射化疗(CCRT)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为LACC且行CCRT治疗的142例病人,按6∶4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85例和验证集57例。根据病人疾病1... 目的探讨多序列MR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局部中晚期宫颈鳞癌(LACC)病人同步放射化疗(CCRT)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确诊为LACC且行CCRT治疗的142例病人,按6∶4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85例和验证集57例。根据病人疾病1年PFS的随访结果进一步分为无进展组和进展组。在T2WI、增强T1WI和DWI序列上勾画感兴趣区(ROI)并获得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Cox回归分析确定PFS相关的临床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临床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2个模型预测病人1年PFS的表现。采用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拟合优度和临床适用性。以影像组学模型计算得到的风险评分中位数对病人进行风险分层,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不同风险分层的病人间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Cox回归结果显示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浓度(风险比3.595,P=0.264)是PFS的临床独立预测因素,以此构建临床模型。共筛选得到13个影像组学特征,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病人1年PFS的诊断效能均高于临床模型(训练集:AUC分别0.965和0.618;验证集:AUC分别0.525和0.426)。影像组学模型的校准曲线显示其拟合度良好,决策曲线分析示其风险阈值为5%~28%时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多序列MRI影像组学模型在CCRT治疗前预测LACC病人PFS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为病人风险分层管理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宫颈鳞癌 同步放化疗 磁共振成像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多序列MRI影像组学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
3
作者 赵丹 石子馨 +2 位作者 苏亚英 李娇娇 崔书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7-612,共6页
目的观察多序列MRI影像组学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90例单发CSCC患者,将其中67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B~ⅡA者归为早期组、123例FIGOⅡB~ⅢC者归为中晚期组。按6∶4比例将所有患者... 目的观察多序列MRI影像组学预测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90例单发CSCC患者,将其中67例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B~ⅡA者归为早期组、123例FIGOⅡB~ⅢC者归为中晚期组。按6∶4比例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集(n=114,含早期亚组40例及中晚期亚组74例)和测试集(n=76,含早期亚组27例及中晚期亚组49例)。以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临床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临床模型。基于治疗前盆腔MR 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DCE)-T1WI提取及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包括T2WI、DWI、DCE-TWI及联合序列模型,并基于后者及临床模型建立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效能;计算综合判别改善(IDI)指数,比较各模型在训练集的诊断效能,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中晚期亚组鳞状细胞癌抗原在训练集及测试集均高于早期亚组(P均<0.05),以之构建临床模型。临床、T2WI、DWI、DCE-TWI、联合序列及临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训练集CSCC临床分期的AUC分别为0.66、0.71、0.78、0.81、0.88及0.89,在测试集分别为0.62、0.64、0.72、0.73、0.77及0.76。训练集中,临床-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高于联合序列模型(IDI=0.19,P<0.05),而此二者的预测效能均高于其他模型(IDI=0.19~0.47,P均<0.05)。阈值分别为0.02~1.00和0.05~1.00时,联合序列模型及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的临床净收益均较高。结论多序列MRI影像组学可有效预测CSCC临床分期;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的深度学习在肺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陈蓉 杨越 +1 位作者 于雅茜 杨飞(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19-222,共4页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一组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造成呼吸和循环系统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需要及时诊断和改善预后。基于CT影像的深度学习(DL)能够深度挖掘分析PTE疾病特征,在制定诊疗策略和评估血栓负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就基于CT影...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一组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造成呼吸和循环系统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需要及时诊断和改善预后。基于CT影像的深度学习(DL)能够深度挖掘分析PTE疾病特征,在制定诊疗策略和评估血栓负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就基于CT影像的DL在PTE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CT肺动脉成像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DCE-MRI影像组学预测新辅助化疗后乳腺肿瘤退缩模式
5
作者 石子馨 焦光丽 +3 位作者 赵丹 宋亚博 王文江 崔书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14-19,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的肿瘤影像组学标签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后乳腺肿瘤退缩模式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经术前... 目的 探讨基于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CE-MRI)的肿瘤影像组学标签对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后乳腺肿瘤退缩模式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经术前穿刺活检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DCE-MRI图像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双侧乳腺癌平扫及增强扫描。由2位医生分别阅片,分析肿瘤的退缩模式,将其分为1类退缩及2类退缩,使用3D-Slicer在靶区提取影像组学特征,运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回归算法筛选特征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根据评分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利用ROC、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影像组学模型显示出优秀的预测效能,ROC下面积(AUC)为0.898(95%CI:0.815~0.980)。当阈值概率为0.01~1时,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净收益最大。结论 基于DCE-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可预测新辅助化疗后乳腺肿瘤的退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影像组学 DCE-MRI 肿瘤退缩模式
下载PDF
COPD患者肺气肿Goddard评分和肺癌发生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大伟 杨飞 +4 位作者 张振明 魏玉磊 王贵刚 董跃华 朱晓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气肿的严重程度和肺癌发生部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肺癌的患者101例,其中伴COPD的肺癌患者49例。在薄层CT对肺气肿严重程度进行评分(0~4),并将肺癌分为周围...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气肿的严重程度和肺癌发生部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肺癌的患者101例,其中伴COPD的肺癌患者49例。在薄层CT对肺气肿严重程度进行评分(0~4),并将肺癌分为周围型和中心型。结果伴COPD的肺癌患者,年龄,男性,肺气肿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高于不伴COPD的肺癌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PD患者比非COPD患者具有高比例的中心型肺癌(49.0%,28.8%,P<0.05)。COPD低肺气肿级别(0~2,<25%)患者较高肺气肿级别患者(3~4,>26%)发生中心型肺癌的比例高(57.9%,18.2%,P<0.05)。结论 COPD患者比不伴COPD患者肺癌更倾向于中心型,低肺气肿级别可能是COPD患者发生中心型肺癌的预测因子。因此,COPD患者中具有低级别肺气肿(气道为主)者,行薄层CT检查的同时,痰检和支气管镜可能用来早期发现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肺气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对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飞 韩帅 +4 位作者 陈静 王大伟 崔书君 耿鹤群 李传贵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6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比较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两种方法对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的影像学评估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条件的行腹部CT血管成像或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的患者。分析比较两组图像,并测量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管腔的直径。结果:... 目的:比较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两种方法对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的影像学评估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条件的行腹部CT血管成像或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的患者。分析比较两组图像,并测量腹主动脉及分支血管管腔的直径。结果:共30例患者(男17例、女13例)。CT增强扫描与MR增强扫描图像均可以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及其主要的动脉分支。两种成像方法测量的腹主动脉前后径(CT,17.38 mm±2.69 mm;MR,16.96 mm±2.82 mm),腹腔干直径(CT,7.56 mm±0.96 mm;MR,7.16 mm±1.35 mm),肠系膜上动脉直径(CT,7.61 mm±1.29 mm;MR,7.17 mm±1.39 mm),右肾动脉直径(CT,5.88 mm±1.12 mm;MR,5.46 mm±1.51 mm),左肾动脉直径(CT,5.75 mm±0.82 mm;MR,5.40 mm±1.29 mm),P>0.05,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关系数:腹主动脉r=0.773,腹腔干r=0.610,肠系膜上动脉r=0.605,右肾动脉r=0.664,P=0.000,存在强相关;左肾动脉r=0.435,P=0.016,存在中等程度相关。结论:使用MR增强扫描和CT增强扫描获得的血管测量数据同样准确,两种影像学评估方法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分支 测量 比较影像学 增强扫描
下载PDF
多模态心血管影像技术对于糖尿病心肌病诊断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永 殷晓霞 +2 位作者 崔书君 杨飞 胡利梅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影像技术对于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室容积及心功能的检测效能。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患者120例,分别使用超声心动图、心脏CT成像(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CCT)以及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 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影像技术对于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室容积及心功能的检测效能。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患者120例,分别使用超声心动图、心脏CT成像(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CCT)以及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对患者进行检测,分别测量患者的左心室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nd diastolic volume,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nd systolic volume,ESV),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s,EF)。通过统计学分析检测3种检测手段所得结果的差别。结果通过对比患者心功能参数发现,超声心动图检测的DCM患者的心室容积在左心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心室的ESV要显著小于CMR的检测结果(P<0.05)。针对所有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测的EF要普遍高于CMR的检测结果(P<0.05)。当患者EF>50%时,超声心动图的检测结果与CMR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而患者EF<50%时,超声心动图的检测结果要显著高于CMR的检测结果(P<0.05)。CCT和CMR在检测DCM患者心室容积和心功能中展现了很好的一致性;当EF<35%时,CCT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CMR(P<0.05)。3种检测手段在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均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超声心动图、心脏CT成像以及心脏磁共振对于患者心功能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医生在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增强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董婷宇 刘峰 +3 位作者 汤林梦 杨飞 马永青 崔书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资料建立的模型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切除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GIST患者122例,根据2008年改良...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资料建立的模型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切除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GIST患者122例,根据2008年改良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标准,分为高风险组(中危、高危)69例及低风险组(极低危、低危)53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高风险49例,低风险37例)和验证组(高风险20例,低风险16例)。使用MATLAB R2018b软件对训练组动脉期增强CT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应用Lasso算法对提取的特征信息降维并筛选。将筛选获得的特征参数纳入逻辑回归方程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联合患者一般资料建立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训练组影像组学标签(U=267.00)与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发生部位(χ^(2)=5.50)、Ki-67表达情况(χ^(2)=2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620、0.752。训练组预测模型的AUC最高为0.930(95%CI 0.876~0.98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9%、81.1%,较影像组学标签、患者一般资料各自独立鉴别风险分级的检验效能均显著提高。验证组预测模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9(95%CI 0.825~1.000)、85.0%、87.5%。结论通过基于GIST增强CT图像获得的影像组学标签联合临床资料建立的模型,对于术前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危险度分级 病理学 外科 预测
下载PDF
CT影像纹理分析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婷宇 汤林梦 +1 位作者 杨飞 崔书君(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4-88,共5页
胃肠道间质瘤(GIST)生物学行为多样,病情发展迅速且术后容易复发。纹理分析可以挖掘肉眼无法捕捉的影像信息,在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鉴别基因突变类型、评估辅助治疗预后以及与其他胃肠道肿瘤鉴别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就CT影像纹理分析... 胃肠道间质瘤(GIST)生物学行为多样,病情发展迅速且术后容易复发。纹理分析可以挖掘肉眼无法捕捉的影像信息,在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鉴别基因突变类型、评估辅助治疗预后以及与其他胃肠道肿瘤鉴别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就CT影像纹理分析在GIST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纹理分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度分级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增强CT影像纹理分析评估术前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婷宇 汤林梦 +4 位作者 刘峰 庞智英 杨飞 朱月香 崔书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0期10-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纹理分析评估术前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标记确诊的GIST患者37例,根据200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改良标准,分为高风险组(中危、高危)20例及低风险组...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纹理分析评估术前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标记确诊的GIST患者37例,根据200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改良标准,分为高风险组(中危、高危)20例及低风险组(极低危、低危)17例。使用FireVoxel软件对动脉期增强CT图像提取出熵值、峰度、异质性、偏度、标准差等纹理参数,比较2组间纹理参数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纹理参数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价值。结果高风险组熵值、异质性及峰度明显高于低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6、2.556、4.381,P均<0.05)。熵值具有较高的检验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894,95%CI:0.789~0.999],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750、0.941;异质性次之(AUC=0.765,95%CI:0.606~0.923);峰度检验效能偏低(AUC=0.721,95%CI:0.549~0.892)。熵值、异质性及峰度联合应用AUC=0.926(95%CI:0.838~1.00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0.824,较熵值、异质性与峰度单独评估GIST危险度分级的诊断效能显著提高。结论增强CT影像纹理分析有助于术前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联合应用纹理参数可显著提高诊断效能,对术前评估GIST危险度分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纹理分析 危险度分级
下载PDF
阻塞性冠心病患者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分析
12
作者 杨飞 陈蓉 +5 位作者 杨智翔 杨越 庞智英 贾鹏 崔书君 王大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CCTA检查并确诊为CAD的139例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阻塞性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高危斑块特征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异常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CCTA检查并确诊为CAD的139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205支冠状动脉,依据冠状动脉基于CT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值,将冠状动脉分为FFR_(CT)异常组(FFR_(CT)≤0.80,117支)和FFR_(CT)正常组(FFR_(CT)>0.80,88支)。比较两组高危斑块特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危斑块特征对FFR_(CT)异常的影响。结果FFR_(CT)异常组正性重构(PR)、低密度斑块(LAP)发生率显著高于FFR_(CT)正常组(P<0.05)。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重度狭窄、LAP、PR是促进FFR_(CT)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CTA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LAP、PR与FFR_(CT)异常发生密切相关,该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更好地识别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冠心病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血流储备分数 高危斑块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评价胸主动脉不同节段弹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13
作者 杨飞 王大伟 +4 位作者 杨智翔 刘峰 王晓灿 马永青 李永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835-839,865,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评估无主动脉疾病患者的胸主动脉不同节段形态和弹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320排640层容积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成像...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评估无主动脉疾病患者的胸主动脉不同节段形态和弹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320排640层容积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成像的36名受检者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按照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50岁组(n=18)和﹤50岁组(n=18)。测量升主动脉(AA)中段、降主动脉(DA)起始部管腔在收缩期及舒张期的最长径、最短径及横截面积,计算收缩期与舒张期各参数的差值及主动脉扩张性(AD)值。结果AA收缩期、舒张期、差值的长径、短径、面积均明显大于DA(P﹤0.01)。AA长径、短径、面积的AD值与D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受检者收缩期及舒张期AA的长径、短径、面积均大于﹤50岁组受检者(P﹤0.05),长径差值、长径AD、短径差值、短径AD、面积AD均小于﹤50岁组受检者(P﹤0.05)。﹥50岁组受检者收缩期及舒张期DA的长径、短径、面积均大于﹤50岁组受检者(P﹤0.05),面积AD小于﹤50岁组受检者(P﹤0.05);不同年龄组受检者DA的长径差值、长径AD、短径差值、短径AD、面积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在无需额外增加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的前提下无创性评估胸主动脉不同节段的形态及弹性特征,为主动脉支架的设计和介入技术的操作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弹性 主动脉 支架
下载PDF
乳腺癌miR-4500、NGF表达与术前磁共振征象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杨帆 陈静 +5 位作者 张斌 李娇娇 张丽 边桂风 边雅静 郎晓燕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中miR-4500、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与术前磁共振(MR)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5例,通过qRT-PCR法检测患者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4500、NGF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乳腺癌组织及癌旁...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中miR-4500、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与术前磁共振(MR)征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5例,通过qRT-PCR法检测患者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4500、NGF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GF的阳性表达率。分析乳腺癌组织中miR-4500、NGF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MR征象的相关性。生物信息网站预测miR-4500与NGF的靶向关系,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miR-4500表达水平降低(P<0.05),NGF mRNA水平、NGF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型、实质背景、表观弥散系数、强化曲线在不同miR-4500表达及NGF表达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肿瘤形态、环形强化、瘤周水肿与miR-4500表达及NGF表达有关(P<0.05)。生物信息网站预测显示,miR-4500与NGF存在结合位点,乳腺癌组织中miR-4500表达与NGF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76,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miR-4500低表达,NGF高表达,二者与患者术前MR征象具有相关性,为MR征象提供了分子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4500 神经生长因子 MR征象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衍生参数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刘晓城 李永 李卫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872-877,共6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衍生参数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PCI手术的22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衍生参数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PCI手术的22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CTA。术后采用到院复查的方式随访12个月,根据MACE的发生情况分为MACE发生组(n=59)及未发生组(n=157)。比较两组患者CCTA衍生参数[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负荷(PB)、重塑指数(RI)及血流储备分数(FFR)]及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CTA衍生参数对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216例患者中59例(27.31%)患者发生MACE;与MACE未发生组比较,MACE发生组PB水平升高,MLA、FFR水平降低(P<0.05),两组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发生组有冠心病家族史占比、多支血管病变占比、植入支架数量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有冠心病家族史、多支血管病变、植入支架数量≥2个及PB高水平均是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LA、FFR高水平是PCI术后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MLA、PB及FFR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681(0.615~0.743)、0.708(0.642~0.767)、0.736(0.672~0.793)及0.880(0.829~0.920),三者联合用于PCI术后MACE的预测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Z=4.034、3.602、3.521,P<0.05)。结论PCI术后发生MACE的患者PB水平升高,MLA、FFR水平降低,三者均为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联合使用对于PCI术后发生MAC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术 血流储备分数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OSAS的DTI表现及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孙瑾 李艳捧 +1 位作者 赵雅珍 张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3月我院120例OSA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DTI扫描,并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表现及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3月我院120例OSA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DTI扫描,并统计两组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PVH)、双侧半卵圆中心、双侧额叶、胼胝体压部、胼胝体膝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部分各向异性(FA)值,比较观察组不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临床资料、DTI表现、脑白质微结构,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DTI表现、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分析DTI表现及脑白质微结构变化与认知功能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VH评分、双侧额叶ADC值高于对照组,双侧额叶FA值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年龄、BMI及OSAS病情程度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PVH评分、双侧额叶ADC值>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双侧额叶FA值<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正常患者(P<0.05);Logistic显示,PVH评分、双侧额叶ADC值、FA值与OSA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关(P<0.05);OSAS患者PVH评分、双侧额叶ADC值与认知功能程度呈正相关,双侧额叶FA值与认知功能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OSAS患者脑白质结构损害、双侧额叶FA及ADC值与认知功能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作OSAS患者评估认知功能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AS DTI 脑白质微结构 认知功能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超声弹性成像、X线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刘迪 贺松 +3 位作者 牛向欣 李娇娇 杨帆 张斌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9-753,共5页
文章旨在研究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弹性成像(UE)、X线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乳腺肿块患者147例,其中良性病变10例、恶性病变137例,分别行MRI、UE、X线检查。与良性病变患者相比,恶性病变患者MRI评分、应变率比值(SR)、X... 文章旨在研究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弹性成像(UE)、X线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乳腺肿块患者147例,其中良性病变10例、恶性病变137例,分别行MRI、UE、X线检查。与良性病变患者相比,恶性病变患者MRI评分、应变率比值(SR)、X线评分均升高(P<0.05)。在恶性病变中,MRI检查对Ⅴ类患者检出率高于UE、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Ⅳ、Ⅴ类为阳性诊断,MRI、UE乳腺癌检出率均高于X线乳腺癌检出率(P<0.05)。三项联合乳腺癌敏感性、准确性高于三项单一检测,特异性低于三项单一检测(P<0.05)。MRI、UE、X线在诊断乳腺癌良、恶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三项联合检查乳腺癌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声弹性成像 X线 乳腺癌
下载PDF
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对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晓龙 张新慧 +5 位作者 赵茹 张斌 谢晋 陈静 崔书君 朱月香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对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小肝癌患者120例,均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确诊。患者术前均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术后取手术切除的肝组织标本,经免疫组化法观察微血管...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对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原发性小肝癌患者120例,均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确诊。患者术前均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术后取手术切除的肝组织标本,经免疫组化法观察微血管侵犯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肝癌发生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价值。结果小肝癌患者120例,病理检查诊断为微血管侵犯35例(微血管侵犯组),无微血管侵犯85例(无微血管侵犯组)。小肝癌微血管侵犯影像学表现:DWI病灶呈高信号、不规则包膜强化、毛刺征、晕征。两组癌细胞分化程度以及MRI检查不规则包膜强化、毛刺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化程度低以及MRI检查不规则包膜强化、毛刺征是小肝癌发生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P均<0.05)。不规则包膜强化诊断小肝癌发生微血管侵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4,敏感度为74.2%,特异度为90.5%;毛刺征诊断小肝癌发生微血管侵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敏感度为88.6%,特异度为89.4%。结论术前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显示不规则包膜强化、毛刺征可提示小肝癌存在微血管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小肝癌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微血管侵犯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全域直方图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与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朋 崔蕾 +2 位作者 郭宏兵 王成瑶 崔书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22-1027,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全域直方图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 DCIS伴微浸润(DCIS-Mi)的价值。方法收集41例DCIS-Mi和37例DCIS患者,术前行DCE-MRI,计算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并...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全域直方图鉴别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与 DCIS伴微浸润(DCIS-Mi)的价值。方法收集41例DCIS-Mi和37例DCIS患者,术前行DCE-MRI,计算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并记录其全域直方图参数,包括平均值、中位数及10%、25%、50%、75%、90%分位数(P10、P25、P50、P75、P90)。比较DCIS-Mi和DCIS组间各参数差异,并分析最佳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DCIS-Mi组K^trans 参数中的平均值及各百分位数,KeP参数中的平均值、中位数、P50、P75、P90 ,VP参数中的平均值、中位数、P25、P50、P75 均高于DCIS组(P均<0.05)。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K^trans 平均值、K^trans -P25、K^trans -P50、K^trans -P75、K^trans -P90、KeP-P50、KeP-P75、KeP-P90、VP平均值、VP-P75 为诊断DCIS-Mi的最佳变量,且其诊断DCIS-Mi的ROC曲线AUC均>0.80。联合变量 Logistic 回归模型具有最高的AUC(0.968),其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152、0.962和0.947。结论 DCE-MRI全域直方图分析能量化反映肿瘤特征,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乳腺DCIS与DCIS-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原位 直方图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DWI及DCE-MRI对乳腺纯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及浸润导管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20
作者 吴朋 崔蕾 +2 位作者 郭宏兵 王成瑶 崔书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9-496,共8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9例DCIS、43例DCIS-Mi和42例IDC患者,术前均行乳腺DCE-MRI和DWI检查。比...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i)和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39例DCIS、43例DCIS-Mi和42例IDC患者,术前均行乳腺DCE-MRI和DWI检查。比较3组DWI和MRI-DCE特点。结果:纯DCIS、DCIS-Mi及IDC的最小ADC值(ADCMin)的中位数分别为1.35(1.33,1.36)、1.25(1.23,1.26)和1.08(1.06,1.12)×10-3mm^2/s,呈降低趋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与最小ADC值的差值(ADCDR)的中位数分别为0.13(0.11,0.14)、0.21(0.19,0.24)和0.34(0.31,0.37)×10-3mm^2/s,呈增高趋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Min值取1.285×10-3mm^2/s是鉴别纯DCIS和DCIS-Mi最佳阈值,取1.175×10-3mm^2/s是鉴别DCIS-Mi和IDC最佳阈值;ADCDR值取0.165×10-3mm^2/s鉴别纯DCIS和DCIS-Mi最佳阈值,取值0.265×10-3mm^2/s是鉴别纯DCIS-Mi和IDC最佳阈值。DCIS-Mi主要表现为非肿块强化,倾向于节段分布,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簇环状强化,少数肿块样DCIS-Mi常边缘呈毛刺状或不规则,内部强化特点为不均匀或边缘强化;非肿块样纯DCIS趋向于线样分布,内部强化特点一般较均匀,肿块样DCIS往往边缘清晰,内部强化特点均匀或不均匀;IDC多表现为肿块样强化,其边缘和内部强化特点常表现多种形成。结论:DCE-MRI联合DWI有助于鉴别乳腺纯DCIS、DCIS-Mi和IDC,尤其ADCMin、ADCDR、簇环状强化和边缘强化强化对诊断DCIS-Mi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 微浸润癌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