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莲心碱通过调节AMPK/mTOR/NLRP3信号通路减轻慢性皮肤溃疡大鼠的炎症反应
1
作者 齐淑静 付改霞 齐瑞霞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Nef)调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慢性皮肤溃疡(CSU)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CSU组、Nef组...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Nef)调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慢性皮肤溃疡(CSU)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CSU组、Nef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Nef+Compound C组,每组18只大鼠。除NC组外的其他各组大鼠通过剪开创口注射氢化可的松以及喷洒金黄色葡萄球菌构建CSU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Nef组和Compound C组分别将20%Nef、10μmol·L^(-1) Compound C与50 mL的20%高渗盐水凝胶混合敷在伤口处,Nef+Compound C组将20%Nef和10μmol·L^(-1) Compound C一起添加到20%高渗盐水凝胶中敷在伤口处,持续治疗2周,NC组、CSU组用等量盐水凝胶处理伤口。观察大鼠皮肤创面愈合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8、TNF-α水平;水解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HyP)水平;HE染色检测肉芽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CL4、CCL2、CXCL12以及AMPK/mTOR/NLRP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SU组大鼠可看到新生肉芽组织,并且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现象,CSU组较NC组IL-1β、IL-8、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CSU组相比,Nef组创面愈合率、HyP含量、p-AMPK/AMPK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IL-1β、IL-8、TNF-α含量、CCL2、CXCL12、CCL4、mTOR、NLRP3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Compound C组趋势相反(P<0.05);Compound C消除了Nef对CSU大鼠炎症反应的减轻作用。结论:Nef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NLRP3信号通路减轻CSU大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莲心碱 AMPK/mTOR/NLRP3信号通路 慢性皮肤溃疡 炎症反应 大鼠
下载PDF
中医食疗联合营养治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厌食症状
2
作者 齐淑静 付改霞 齐瑞霞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究中医食疗联合营养治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厌食症状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被确诊的106例恶性肿瘤引发的厌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 目的探究中医食疗联合营养治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厌食症状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被确诊的106例恶性肿瘤引发的厌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营养疗法,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食疗和营养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后食欲改善情况、干预前后食欲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评分、体重、血前白蛋白、血白蛋白及生存质量[生存质量卡氏评分(Karnofsky,KPS)、生活质量量表评分(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治疗依从性(Frankl依从量表)进行研究,并监测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进行干预前,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及肿瘤类型)、食欲VAS评分、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评分、体重值、血前白蛋白值、血白蛋白值、KPS评分、QLQ-C30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50/53),比对照组的75.47%(40/53)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食欲VAS评分,两组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食欲VAS评分、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重值、血前白蛋白值、血白蛋白值均较干预前有所升高,且干预后观察组体重值、血前白蛋白值、血白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P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QLQ-C30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QLQ-C3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期间均未发生呕吐、恶心、大便糖稀等不良反应.结论中医食疗联合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恶性肿瘤癌性厌食患者食欲,提高营养状况和体重,并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厌食 营养支持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与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崔星亮 任海霞 +1 位作者 路新卿 刘晓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Helicobacter phylori(H.pylori)与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H.pylori阳性患者1 887例和H.pylori阴性患者68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比值比(OR)和95%CI,以此确定H.pylori感染是否是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 目的探讨Helicobacter phylori(H.pylori)与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H.pylori阳性患者1 887例和H.pylori阴性患者68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其比值比(OR)和95%CI,以此确定H.pylori感染是否是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的独立因素。结果 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H.pylori阳性38例,H.pylori阴性62例。364例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H.pylori阳性195例,H.pylori阴性169例。非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H.pylori阳性1 654例、H.pylori阴性454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OR=0.25,P<0.001)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OR=0.52,P<0.001)H.pylori感染率较低。结论 H.pylori感染可能不是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崔星亮 刘晓东 +1 位作者 任海霞 路新卿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88-489,49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52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按其是否合并出血分为2组,出血组120例,未出血组132例。统计2组性别、年龄、血常规及生化结果、凝血功能、影像...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52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按其是否合并出血分为2组,出血组120例,未出血组132例。统计2组性别、年龄、血常规及生化结果、凝血功能、影像学结果、胃镜结果、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和HP感染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消化性溃疡、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腹水情况、胃左静脉内径、血红蛋白、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16 s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P感染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水(OR=4.54,95%CI 2.73~7.54,P=0.01)、胃左静脉内径(OR=1.53,95%C11.01~2.30,P=O.04)、PT〉16 s(OR=2.15,95%CI 1.51~3.06,P=0.01)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OR=9.06,95%CI4.96~16.57,P=0.01)是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腹水、胃左静脉内径、PT〉16 s和食管胃静脉曲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相关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任海霞 王建华 +4 位作者 单铁英 郭永泽 崔星亮 李淑霞 李校天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8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内镜下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520例,按照术后有无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100例)和未再出血组(420例)... 目的探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内镜下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520例,按照术后有无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100例)和未再出血组(420例)两组,详细记录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寻找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饮酒史、抽烟史、消化道出血史、Ⅰb级出血、Ⅱa级出血、镜下治疗方法、应用药物情况及血小板≤100×109/L、白蛋白≤38 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7 s及纤维蛋白原≤2 g/L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a级出血、出血病变直径>2 cm、输血量>800 ml、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肝硬化、血红蛋白≤90 g/L及凝血酶原时间(PT)≥17 s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Ⅰa级出血、出血病变直径>2 cm、输血量>800 ml、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肝硬化、血红蛋白≤90 g/L及PT≥17 s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包括Ⅰa级出血、出血病变直径>2 cm、输血量>800 ml、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肝硬化、血红蛋白≤90 g/L和PT≥17 s。对于具有此类危险因素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要及时镜下止血,在积极输血和纠正低血红蛋白同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以防止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再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Teach-back宣教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任海霞 单铁强 +3 位作者 李淑霞 郭永泽 单铁英 于晓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Teach-back宣教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宣教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Teach-back宣教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知... 目的探讨Teach-back宣教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宣教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Teach-back宣教模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心理健康状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出院30d和90d内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5d后对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恐惧、焦虑、抑郁、偏执、敌对方面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出院30d和90d内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each-back宣教模式优于传统宣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护理实践模式 病人满意度
下载PDF
内镜下内支架治疗上消化道狭窄 被引量:3
7
作者 蔡莉 李彤中 +1 位作者 马兴 路新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性梗阻的简易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创新食管支架置入辅助架、导丝外套管、自制螺旋式食管内支架取出器对癌性狭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创新组一次放置支架位置准确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传统组89.1%(...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性梗阻的简易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创新食管支架置入辅助架、导丝外套管、自制螺旋式食管内支架取出器对癌性狭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创新组一次放置支架位置准确成功率为100%,明显高于传统组89.1%(P<0.01);创新组导丝进入胃腔确认率为97.7%,明显高于传统组18.6%(P<0.01);创新组完成操作时间为(20.8±3.2)min,明显少于传统组操作完成时间(33.5±4.2)min(P<0.01)。结论应用创新技术放置支架的位置更为准确,充分发挥了术者在内镜下独自操作的优势,值得推广普及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食管狭窄 内镜 食管支架
下载PDF
司美格鲁肽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全爱 王恺悌 +1 位作者 郭永泽 李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2期174-177,共4页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关于缓解NAFLD的靶点药物还未出现,目前研究表示司美格鲁肽与NAFLD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可供选择,其通过NAFLD的发生机制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各种治疗措施,司美格鲁肽更具安全性、有效性,且...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关于缓解NAFLD的靶点药物还未出现,目前研究表示司美格鲁肽与NAFLD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可供选择,其通过NAFLD的发生机制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各种治疗措施,司美格鲁肽更具安全性、有效性,且对心脏肾脏具有保护性作用,延缓NAFLD的并发症。本文对当前已上市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进行综述,以期为NAFLD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代谢综合征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上消化出血内镜检查或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任海霞 单铁强 +4 位作者 任俊利 郭永泽 单铁英 路新卿 于晓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6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上消化出血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组。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功能制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在输血量、... 目的观察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或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上消化出血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组。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功能制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在输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再出血率和转外科手术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输血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再出血率、转外科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面明显优于功能制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责任制整体护理 功能制护理
下载PDF
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任海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9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1%,高于对照组的88.14%(P<0.05)。观察组6 h止血的例数为47例(79.66%),多于对照组的26例(44.07%)(P<0.01);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为(9.74±2.15)h,短于对照组的(11.25±2.34)h(P<0.01)。结论奥美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止血疗效明显,快速、安全,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血凝酶 疗效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口腔和肠道菌群变化
11
作者 任海霞 平付敏 +7 位作者 牛淑利 郭永泽 李淑霞 王建华 郭晓会 闫华楠 王恩雨 叶东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35-1339,共5页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口腔和肠道菌群的不同,探讨口腔菌群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收集15例健康志愿者(HC组)和17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CEGV组)的唾液和粪便标本,提取细菌DNA进行16S rRNA基因文库制备,... 目的分析健康人群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口腔和肠道菌群的不同,探讨口腔菌群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收集15例健康志愿者(HC组)和17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CEGV组)的唾液和粪便标本,提取细菌DNA进行16S rRNA基因文库制备,对结果进行OTU聚类、物种分析、组成分析、差异性分析和多样性分析。结果HC组和CEGV组口腔和肠道菌群门水平和属水平部分菌属构成丰度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2组口腔中优势菌属均为拟杆菌门下的普氏菌属,CEGV组肠道菌群中优势菌群是拟杆菌属而HC组是普氏菌属;HC组口腔、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较CEGV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nn图显示2组口腔和肠道菌群共有73个物种,肠道菌群的物种数目要多于口腔菌群,富集于口腔内的奈瑟菌属、卟啉单胞菌属等在CEGV组肠道菌群中被检测出,而在HC组肠道中存在很少。结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和肠道菌群在门、属水平部分菌属的相对丰度存在差异;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口腔中的微生物可能向肠道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口腔菌群 肠道菌群 16S rRNA
下载PDF
内镜下胃癌活检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少静 郭永泽 +3 位作者 郑扬 陈旭峰 宗静 向正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249-1253,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癌活检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CTSD)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行内镜活检的胃癌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活检组织中CTSD、HER2的表达,并进行随访。分析两者表达与胃癌患者...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癌活检组织中组织蛋白酶D(CTSD)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行内镜活检的胃癌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活检组织中CTSD、HER2的表达,并进行随访。分析两者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者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CTSD和HER2在胃癌活检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91%、20.99%。CTSD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均P<0.05)。HER2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均P<0.05)。CTSD表达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CTSD表达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26.32%与55.81%,P<0.05)。HER2表达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41%与45.31%,P>0.05)。Lauren分型、HP感染、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CTSD表达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胃癌活检组织中CTSD和HER2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且CTSD表达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组织蛋白酶D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肝硬化肠黏膜屏障损伤患者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及内毒素的变化 被引量:37
13
作者 高金生 时志民 +2 位作者 韩转叶 李校天 杨书良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及内毒素在肝硬化患者血浆中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58例肝硬化患者(试验组),分别采用改良基质偶氮显色法、分光光度法和邻联茴香胺试剂法,检测血中D-乳酸、DAO及内毒素的水平... 目的探讨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及内毒素在肝硬化患者血浆中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58例肝硬化患者(试验组),分别采用改良基质偶氮显色法、分光光度法和邻联茴香胺试剂法,检测血中D-乳酸、DAO及内毒素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前后D-乳酸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A、B、C3级间均依次增高(P<0.01或<0.05);试验组3级治疗后D-乳酸活性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或<0.05)。试验组治疗前后DAO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3级治疗前DAO活性先升高后降低(P<0.01或<0.05),而治疗后B、C级均高于A级(P<0.01),但B、C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3级治疗后,A、B级DAO活性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0.01),而C级则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B、C级治疗前后内毒素活动均高于对照组和试验组A级(P<0.01或<0.05),而试验组A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仅C级内毒素活性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血浆D-乳酸、DAO水平是肠黏膜损伤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内毒素血症是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黏膜 内毒素类 乳酸盐类 胺氧化酶(含铜)
下载PDF
赤芍加清胰汤联合空肠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郭永泽 王建华 +5 位作者 李校天 李淑霞 蔡莉 李桂英 史玉 张美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赤芍加清胰汤联合空肠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35例。所有患者给予镇痛、液体复苏、全肠外营养、抑制胰酶分泌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赤... 目的观察赤芍加清胰汤联合空肠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S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35例。所有患者给予镇痛、液体复苏、全肠外营养、抑制胰酶分泌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赤芍加清胰汤治疗,治疗组先给予赤芍加清胰汤,评估肠功能恢复后在内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观察指标:(1)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APACHEⅡ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2)感染率、转手术率、病死率;(3)炎性介质:TNF-α、IL-6;(4)肠屏障通透性指标: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腹痛/腹胀持续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感染率、转手术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肠通透性明显改善,血TNF-α、IL-6含量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芍、清胰汤、空肠营养三者联合治疗,有保护肠道肠黏膜通透性、促进肠道蠕动及改善胰腺微循环等多种作用,从而改善SAP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赤芍 清胰汤 胃肠内营养
下载PDF
超声测量胃左静脉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崔星亮 任海霞 +2 位作者 王建华 刘晓东 路新卿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测量胃左静脉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彩色多普勒对研究对象进行检查,观察胃左静脉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研究胃左静脉与门静脉血流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出... 目的评价超声测量胃左静脉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彩色多普勒对研究对象进行检查,观察胃左静脉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研究胃左静脉与门静脉血流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出血组、未出血组胃左静脉最大内径明显增宽(P<0.01)。以胃左静脉最大内径6.5 mm为出血预测标准,预测出血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8.3%、73.5%、76.3%。胃左静脉分流指数截断值定于0.13时,预测出血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2.5%、76.3%、69.8%。结论胃左静脉增宽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超声测量胃左静脉最大内径以及检测胃左静脉分流指数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胃左静脉 胃左静脉分流指数
下载PDF
水蛭对Ang-Ⅱ刺激鼠肝星状细胞活化Ca^(2+)效应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校天 杨书良 +2 位作者 王军民 段海凤 王天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研究水蛭药物血清是否具有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胞浆游离钙([Ca^(2+)]i)增高的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肝纤维化模型水蛭组(8只)皮下注射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40%CCl4溶液9周,然后灌服水蛭6d;肝纤维化模型... 目的研究水蛭药物血清是否具有抑制肝星状细胞(HSCs)胞浆游离钙([Ca^(2+)]i)增高的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肝纤维化模型水蛭组(8只)皮下注射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40%CCl4溶液9周,然后灌服水蛭6d;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8只)皮下注射用精制橄榄油配制的40%CCl4溶液9周,然后灌服0.9%氯化钠溶液6d;正常大鼠水蛭组(8只)仅皮下注射等量的精制橄榄油9周,然后灌服水蛭6d;正常对照组(8只)仅皮下注射等量的精制橄榄油9周,然后灌服0.9%氯化钠溶液6d。结束后,经下腔静脉取血并分离血清。采用盲法用上述10%血清培养HSCs24h并负载好Fluo-3/AM后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HSCs[Ca2+]i。结果(1)经正常大鼠水蛭组及肝纤维化模型水蛭组大鼠血清预处理的HSCs,其[Ca^(2+)]i荧光强度相对值均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P<0.05);且两者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别也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经正常大鼠水蛭组及肝纤维化模型水蛭组大鼠血清预处理HSCs后加入Ang-Ⅱ(1.1×10-7mol/L),HSCs[Ca^(2+)]i荧光强度变化百分数显著低于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水蛭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Ca^(2+)]i的升高,此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星状细胞 水蛭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胞浆游离钙 血管肾张素Ⅱ
下载PDF
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成熟型疣状胃炎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永泽 李校天 +2 位作者 李淑霞 葛素兰 王建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4102-4104,共3页
目的:观察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合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成熟型疣胃炎的临床疗效,以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12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6例,西药组胃镜下对合并Hpylori感染的成熟型疣状病变... 目的:观察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合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成熟型疣胃炎的临床疗效,以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12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6例,西药组胃镜下对合并Hpylori感染的成熟型疣状病变行高频电凝治疗,术后予Hpylori根除治疗,中西药组在此基础上序贯服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2mo后,中西药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28%vs98.30%,P<0.01);中西药组Hpylori转阴95例,根除率达89.62%,西药组89例,根除率为83.94%,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西药根除Hpylori和中药序贯疗法能够有效治疗Hpylori阳性的成熟型疣状胃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胃炎 幽门螺杆菌 电凝术 中西药结合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崔星亮 王建华 +1 位作者 路新卿 任海霞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12年12月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单纯EVL治疗患者320例的资料,统计其性别、年龄、肝硬化原因、合并症、是否患肝癌、相关手术史、实验室检查、影...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12年12月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单纯EVL治疗患者320例的资料,统计其性别、年龄、肝硬化原因、合并症、是否患肝癌、相关手术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胃镜结果等因素对术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和患者预后的影响,寻找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量至大量腹水(OR=60.21,95%CI 10.10~415.35,P<0.01)、结扎点数(OR=16.28,95%CI 5.05~76.28,P<0.01)、静脉曲张程度(OR=14.96,95%CI 3.84~77.49,P<0.05)和凝血酶原时间(PT)>18 s(OR=12.26,95%CI 1.85~67.65,P<0.05)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应予积极的治疗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食管 静脉曲张结扎术 食管 内镜下 再出血 早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对疣状胃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永泽 李桂英 +2 位作者 葛素兰 李校天 王建华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观察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疣状胃炎患者的效果,同时从细胞免疫角度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疣状胃炎患者212例随机分为中药+西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6例,西药组胃镜下对所有成熟型疣状病变行高频电凝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幽门... 目的观察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疣状胃炎患者的效果,同时从细胞免疫角度探讨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疣状胃炎患者212例随机分为中药+西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6例,西药组胃镜下对所有成熟型疣状病变行高频电凝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中药+西药组在此基础上序贯服用中药治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入选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①中药+西药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95.3%vs 78.3%,P<0.05)。②中药+西药组患者治疗后T细胞总数(CD3+)、抑制性T细胞(CD8+)明显增高,辅助性T细胞(CD4+)变化不大,CD4+/CD8+比值下降。结论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中西药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疗效显著,可能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发挥了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电凝术 中西药结合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前后细菌DNA和内毒素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晓会 王建华 +3 位作者 冯志杰 任海霞 刘晓东 郭永泽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253-3256,3260,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短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前后细菌数量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107例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细菌DNA、内毒素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短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前后细菌数量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107例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细菌DNA、内毒素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07例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Pugh A级28例、B级57例、C级22例,血浆中内毒素表达水平分别为(47.91±10.12)pg/ml、(55.08±11.45)pg/ml、(61.04±9.5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81±8.9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有无腹水将107例肝硬化患者分为腹水组(69例)和无腹水组(38例),腹水组患者血浆中内毒素表达水平(57.12±9.34)pg/ml显著高于无腹水组的(48.95±11.2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其中35例(50.72%)患者腹水中检测到细菌DNA,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前后,细菌D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内毒素表达水平治疗前(52.56±8.91)pg/ml与治疗后(53.46±9.71)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毒素表达水平与肝硬化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并对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前后肝硬化患者细菌DNA和内毒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短期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肝硬化腹水细菌移位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转位 内毒素 感染 肝硬化 质子泵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