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融合出版背景下科技期刊传播效果对比分析研究——以《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为例
1
作者 闫爽 寇晓康 《天津科技》 2024年第10期113-120,123,共9页
新媒体融合出版背景下,提高科技期刊的传播影响力备受关注。以《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为例,开展学术期刊精准传播研究,对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探究第三方传播平台,即国内平台(非晓数据)和国外平台(TrendMD)的推送效果差异。结... 新媒体融合出版背景下,提高科技期刊的传播影响力备受关注。以《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为例,开展学术期刊精准传播研究,对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探究第三方传播平台,即国内平台(非晓数据)和国外平台(TrendMD)的推送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受推送频率和文章主题影响,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的阅读和分享次数均不高,每日新增用户数量较低;非晓数据推送邮件打开率不高,需要对推送频率和次数进行优化,但文章被引量有所上升;TrendMD推送文章的点击率和引用率也较低,主要源于未搭建全文英文网站。在此基础上提出科技期刊发展建议,以期达到最优的推送效果,从而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影响力 非晓数据 TrendMD
下载PDF
县域视角下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时空特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2
作者 刘超 秦彦杰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4-20,共7页
以河北省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3、2014和2022年数据,建立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指数,对河北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近二十年来河北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水平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二者协调性... 以河北省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3、2014和2022年数据,建立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指数,对河北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近二十年来河北省土地与人口城镇化水平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二者协调性逐渐提高,由失调类提高到了过渡类,县域间协调性发展不均衡,但差异逐渐缩小。(2)土地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度具有一定的空间聚集趋势,且越来越明显,张家口始终是热点区,唐山为新增热点区,保定始终是冷点区,且有明显扩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 协调度 时空特征 河北省
下载PDF
基于扩展PMC指数模型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研究——以河北省国家级高新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鹏 吴建民 广新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76,120,共6页
该文以河北省5个国家级高新区为案例地,采用扩展PMC指数模型将单一政策扩展到政策群,并将计算结果与具体政策内容结合分析,开展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研究。研究发现河北省5个国家级高新区在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上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均衡和主... 该文以河北省5个国家级高新区为案例地,采用扩展PMC指数模型将单一政策扩展到政策群,并将计算结果与具体政策内容结合分析,开展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研究。研究发现河北省5个国家级高新区在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上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均衡和主题不均衡,主要表现在:石家庄高新区科技创新政策力度明显较高,尤其是针对平台、人才、高技术企业等重要创新资源的政策制定力度远高于其他高新区;在政策主题方面,5个高新区在创新成果产出和开放创新方面的政策相对较弱。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河北省国家级高新区应重视创新成果产出和开放创新方面的政策制定,唐山、保定、承德、燕郊高新区还应同时重视平台、人才、高技术企业等方面的政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PMC指数模型 高新区
下载PDF
河北省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研究
4
作者 李童洲 周鑫铄 +3 位作者 郑欣悦 王海霞 查慧敏 李庆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27,64,共8页
随着各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全面展开,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其关键则是选取科学合理、操作性高的评价方法。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区域,以各生态系统作为评价对象,选取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多方面影响因子,利用主... 随着各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全面展开,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其关键则是选取科学合理、操作性高的评价方法。本文以河北省为研究区域,以各生态系统作为评价对象,选取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多方面影响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森林、草原、农田、湿地等不同生态系统恢复力,最终通过叠加分析法给出全域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生态系统恢复力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其中,燕山东部和太行山南部恢复力最高,东南部平原地区次之,西北地区恢复力最低。本研究不仅展示了河北省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空间差异性,也为生态系统恢复力在大空间尺度下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恢复力 生态修复 河北省
下载PDF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村空间分布及发展策略
5
作者 邸明慧 薛秀青 +1 位作者 乔良 白明刚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9期1431-1440,共10页
在全面调查统计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OPTICS聚类算法和核密度分析法,对河北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类型、旅游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围绕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与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河北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村集中分布... 在全面调查统计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OPTICS聚类算法和核密度分析法,对河北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类型、旅游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围绕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与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河北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村集中分布在北京和石家庄周边,结合环城游憩带理论,可构建形成环首都、环省会两大乡村文化旅游休闲圈;②已开发旅游村呈组团聚集式分布,考虑到规模和密度差异,可分级打造8个乡村旅游集聚区;③遵循地理空间带状延伸趋势和旅游强省建设总体布局,可培育发展京张、燕山长城、太行山3条具有战略支撑性的乡村文化旅游隆起带;④六类主题资源村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旅游开发具有“自然类强、人文类弱”的特点,未来可围绕“升级”与“破局”两个方面,探索差异化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和旅游资源村 空间分布 发展策略 河北省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河北省耕地复垦类型区划分研究
6
作者 秦岭 刘航 +1 位作者 尚国琲 张胜海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0-76,共7页
现有《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中各类型区范围过大,未体现同一类型区内耕地特性的地域分异性。因此,需进一步对类型区进行分区细化,使该标准符合实际且更具操作性。本研究选取河北省作为研究区域,进行省域范围的耕地复垦分区研究,构建... 现有《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中各类型区范围过大,未体现同一类型区内耕地特性的地域分异性。因此,需进一步对类型区进行分区细化,使该标准符合实际且更具操作性。本研究选取河北省作为研究区域,进行省域范围的耕地复垦分区研究,构建了河北省耕地分区指标体系,通过GIS对数据资料进行空间分析处理,获得河北省耕地质量相关数据和图件,进而对耕地进行典型区域划分。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耕地资源可划分为10个类型区,不同类型区的耕地质量特征差异明显。本研究为河北省内不同类型区制定耕地复垦细化标准提供了参考,有利于耕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GIS 耕地质量分区
下载PDF
河北省海岸带碳汇现状评估
7
作者 高翔 刘西汉 程林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7-24,共8页
本文尝试从自然生态系统方面基于相关统计数据、遥感数据、核算参数数据对河北省海岸带碳汇现状进行核算,阐述其空间分布格局,并对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同时对河北省区域尺度的沿海碳汇研究数据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本文采用遥感观测和现... 本文尝试从自然生态系统方面基于相关统计数据、遥感数据、核算参数数据对河北省海岸带碳汇现状进行核算,阐述其空间分布格局,并对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同时对河北省区域尺度的沿海碳汇研究数据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本文采用遥感观测和现场采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海岸带碳汇的面积、碳储量、固碳量和固碳价值进行了调查。结论如下:河北省现有的沿海碳汇主要分布在唐山和沧州地区。总的碳储量约在2.23×10^(6) t~49.63×10^(6) t之间,其中盐沼碳储量超过50%;从行政区划角度分析,唐山市碳储量最大,其次为沧州和秦皇岛。海岸带碳汇碳封存量均值为6.38×10^(4) t/a,盐沼湿地碳封存量达到4.12×10^(4) t/a,占比64.58%。海岸带碳汇年固碳价值为0.121×108 USD/a,其中盐沼湿地固碳价值最高。通过比较分析,三种碳汇生境固碳能力规律如下:盐沼>海草床>河口。土地利用变化、蓝碳生态系统与海水养殖的不协调发展、生物入侵、富营养化是影响河北省海岸带碳汇的重要因素。最后就河北省海岸带碳汇的保护和利用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碳汇 碳储量 固碳价值 碳封存量
下载PDF
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例
8
作者 武爱彬 陈辅国 +3 位作者 赵艳霞 秦彦杰 沈会涛 刘欣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4,共13页
[目的]农牧交错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精准评估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质量与影响因素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有重要作用,可以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20... [目的]农牧交错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精准评估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质量与影响因素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有重要作用,可以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利用2000-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根据河北坝上地区的生态特点,构建新型遥感生态指数(new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nRSEI),评估了河北坝上地区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特征,并引入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结果](1)2000—2020年河北坝上地区nRSEI均值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过程,总体表现为增加。研究区东侧生态环境质量较高,西部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略低;(2)2000—2020年期间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中改善的面积占比较高,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6.16%,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主要发生在研究区西部;恶化的面积占比为8.20%,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主要发生在研究区东部;(3)2000—2020年期间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聚集以“高-高”和“低-低”为主:(4)2000—2020年,单因子中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为自然因素中的温度、降水量和坡度以及社会经济因素中距一级、三级道路距离、距县政府距离;2000年和2010年与距一级、三级道路距离、距县政府距离交互的组合交互作用值较高;2005年、2015年和2020年则是与降水量交互的组合交互作用值较高。[结论]河北坝上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虽近年有所好转,但其仍处在生态脆弱地区,应重视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治理,减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生态环境质量 新型遥感生态指数 地理探测器模型
下载PDF
2013—2022年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9
作者 史密伟 王艳霞 +6 位作者 高博 刘存歧 周静博 张焱 王云霞 张媛 申一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2-1478,共7页
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水质安全与区域生态环境健康息息相关。基于2013—2022年逐月监测数据(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采用综合... 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水质安全与区域生态环境健康息息相关。基于2013—2022年逐月监测数据(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Σ))揭示了白洋淀水体营养状态分布特征,以期为未来白洋淀水质提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2022年白洋淀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TLI(Σ)较2013年下降6%。白洋淀水体营养程度呈现西高东低特征。2022年南刘庄在春季和夏季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春季属于磷限制,夏季属于氮+磷双限制,春、夏季应严格管控入淀水中氮、磷的浓度;采蒲台在夏季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属于磷限制,应通过控制底泥释放、加强水草收割管理等措施控制其夏季水体中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富营养化 时空特征
下载PDF
河北省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10
作者 马晓倩 鲁军景 +3 位作者 左璐 孙雷刚 尚月敏 郝庆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4年第6期102-109,共8页
通过构建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分析2005—2020年河北省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二者耦合协调度,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运用障碍度模型、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河北省自然... 通过构建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分析2005—2020年河北省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二者耦合协调度,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运用障碍度模型、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河北省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2005—2020年河北省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及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由0.40波动增长至0.97,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由0.25持续增长至0.96。②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及耦合协调等级显著提升,由勉强协调发展为优质协调,但耦合协调度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③万元GDP建设用地面积、自然资源多样性指数、人均水资源量、万元GDP耗水量是制约全省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重要内部障碍因子,地形位指数、交通便利度和人力资本是影响较大的外部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 耦合协调 时空特征
下载PDF
基于GRACE的青藏高原地下水储量时空变化研究及干旱性监测
11
作者 黄兆欢 李晓婧 +3 位作者 霍志彬 朱吉祥 王昀 褚洪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8-185,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了解和掌握青藏高原地下水储存变化对水资源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GRACE重力卫星数据开展青藏高原2002年4月至2022年8月地下水储量变化研究,并进行干旱性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平均地下水储量在近2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了解和掌握青藏高原地下水储存变化对水资源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GRACE重力卫星数据开展青藏高原2002年4月至2022年8月地下水储量变化研究,并进行干旱性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平均地下水储量在近20年期间呈小幅上升趋势,平均增加速率为0.33 mm/a;在空间上表现为柴达木盆地和藏北高原呈漏斗状增加,其他区域都减小的特征。青藏高原年际降雨快速下降或上升时,地下水储量会在当年下降或次年出现相应的上升。年内时空变化格局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青藏高原北部主要受降雨影响,增加强度和范围随夏秋降雨增多逐渐增大,且地下水储量变化响应降水时间自西向东逐渐延长;而青藏高原南部地下水储量表现为夏秋减少、冬春增多的特征。WSDI能够有效监测青藏高原干旱事件,干旱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北部,东北及东南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青藏高原 地下水储量 WSDI 干旱监测
下载PDF
张家口市宿根花卉资源及绿化应用潜力分析
12
作者 赵艳格 尉文彬 +2 位作者 郑志兴 曹丽霞 唐建昭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3,共10页
[目的]引用宿根花卉可有效解决张家口地区园林绿地一年生观赏草本花卉花期短、品种单调、更换次数多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方法]本研究基于实地踏勘,调查了张家口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绿地中宿根花卉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宿根花卉生长发育的相... [目的]引用宿根花卉可有效解决张家口地区园林绿地一年生观赏草本花卉花期短、品种单调、更换次数多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方法]本研究基于实地踏勘,调查了张家口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绿地中宿根花卉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宿根花卉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状指标。[结果]相比于一年生草本花卉,张家口市宿根花卉种类较多,各类绿地共有宿根花卉17科41属45种,其中菊科9种、唇形科5种、鸢尾科3种,分别比同科一年生草本花卉多2倍、1.5倍、1倍。相比于一年生草本花卉,宿根花卉花色更为丰富,其花色共计11种,比一年生草本花卉多1.2倍。张家口市宿根花卉花色为黄色、蓝色和白色的花卉占据比例较高,分别为24.4%、17.1%和14.6%。不同种类宿根花卉观赏期在210~240 d之间,比一年生草本花卉长130%~160%。宿根花卉的萌动期集中在3月下旬到4月中旬,同一植物种植不同地点萌动期不同,公园游园植物萌动期比主干道提前3~5 d。不同种类宿根花卉覆盖度、越冬成活率和萎蔫率分别在90%~95%、81.6%~100%和0%~36.7%。宿根花卉第1年种植人工费及后期养护成本比一年生草本花卉低12元,第2年及以后投入成本仅为一年生草本花卉的6%左右。[结论]张家口地区宿根花卉种类较多,且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和更低的后期管理成本,应用潜力比一年生草本花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根花卉 应用调查 节约型绿地 张家口
下载PDF
岩棉行业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探析及建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荣芝 张焱 +1 位作者 史密伟 王云霞 《能源与环境》 2023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岩棉行业废气特征污染物甲醛、酚类及非甲烷总烃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自于岩棉生产过程中的熔融成纤工序和固化工序,其废气具有气量大、温度高、尘含量高、VOCs含量低等特征。针对这些特征,基于对VOCs污染末端治理技术的比选,分析了... 岩棉行业废气特征污染物甲醛、酚类及非甲烷总烃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自于岩棉生产过程中的熔融成纤工序和固化工序,其废气具有气量大、温度高、尘含量高、VOCs含量低等特征。针对这些特征,基于对VOCs污染末端治理技术的比选,分析了岩棉工业废气VOCs治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可行性。得出结论:岩棉板过滤分别与活性炭吸附法、水吸收法、等离子体技术的不同组合工艺,适用于岩棉工业含VOCs有机废气的末端治理,其中“岩棉板过滤+等离子导滤器”的组合工艺不存在二次污染,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棉行业 VOCS 治理技术
下载PDF
堆叠碳纤维电极在膜电容去离子脱盐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旭东 李朝霞 +4 位作者 马俊俊 王晓菊 牛建瑞 张静 刘春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为了提高电化学脱盐装置中电极总吸附容量及脱盐性能,提出一种将堆叠碳纤维作为电极,且在电极之间加入钛网提升电极片层间导电性的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脱盐实验,考察进水盐质量浓度、堆叠碳纤维电极厚度、增加钛网导体对脱盐性能... 为了提高电化学脱盐装置中电极总吸附容量及脱盐性能,提出一种将堆叠碳纤维作为电极,且在电极之间加入钛网提升电极片层间导电性的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脱盐实验,考察进水盐质量浓度、堆叠碳纤维电极厚度、增加钛网导体对脱盐性能的影响,并从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堆叠碳纤维电极会导致脱盐效率有所下降,其每层吸附容量由9.74 mg/g下降到2.86 mg/g。但通过增加多层钛网作为导电体可以有效提升脱盐速度,当增加至3层时,装置的脱盐速度较单层提高了2.1倍。堆叠碳纤维电极可解决单层电极吸附容量有限和无法长时间处理高浓度含盐水的问题,加入钛网可有效提升多层电极的导电性,从而提升脱盐性能。所提方法可为多层电极的设计及提升电极导电性提供新思路,对于电容去离子的工程化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其他学科 堆叠电极 膜电容去离子 活性碳纤维 钛网 脱盐性能
下载PDF
科技创新促进雄安新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15
作者 薛秀青 邸明慧 徐宁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9-64,共6页
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将建成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和世界级旅游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其内在要求和核心任务。本文基于科技创新视角,围绕雄安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在把握国内外研究现状... 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将建成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和世界级旅游城市,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其内在要求和核心任务。本文基于科技创新视角,围绕雄安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在把握国内外研究现状、新阶段科技创新特点以及雄安新区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以科技创新促进雄安新区文化旅游体系化建设思路,并从时间、空间、方法、措施、保障五个角度探寻科技创新驱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以期助力建设高品质“未来之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雄安新区 文化旅游 高质量发展 战略研究
下载PDF
邢台市持续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对策研究
16
作者 王帅 陈旭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6期53-56,共4页
本文结合邢台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从邢台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着手分析,提出从精准防控措施落实、运用政策激励机制不够灵活等角度出发,在政策机制、管理机制、奖惩机制上进行研究,提出了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联防联控等多个相关建议... 本文结合邢台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从邢台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着手分析,提出从精准防控措施落实、运用政策激励机制不够灵活等角度出发,在政策机制、管理机制、奖惩机制上进行研究,提出了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联防联控等多个相关建议,旨在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努力绘就蓝天常驻美丽邢台新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质量 改善
下载PDF
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对中国海洋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笔谈) 被引量:2
17
作者 欧阳志远 任文菡 +2 位作者 马骋 高翔 刘西汉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4,共8页
北京时间2023年8月24日,日本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中存储了超过12年的核污染水向太平洋进行排放,预计排海时间长达30年之久,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对这一事件的评价各有不同,国际社会也有强烈的抗议之声;在如此长的时间段内其对海洋环境... 北京时间2023年8月24日,日本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中存储了超过12年的核污染水向太平洋进行排放,预计排海时间长达30年之久,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目前对这一事件的评价各有不同,国际社会也有强烈的抗议之声;在如此长的时间段内其对海洋环境乃至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不可掉以轻心,须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评估。有鉴于此,本刊策划了一组笔谈,从核污染水排放对海洋生态及海洋经济长期影响的角度进行讨论,并尝试提出应对之策,期望引起学界同仁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核污染水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分析
18
作者 陈笑雨 田凤雅 +2 位作者 蔡俊 徐玲慧 章磊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3期78-89,共12页
为了研究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时空演变情况,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并选取2006—2020年安徽省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把产业结构协调、技术进步协调、内外发展协调均纳入... 为了研究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时空演变情况,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并选取2006—2020年安徽省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把产业结构协调、技术进步协调、内外发展协调均纳入进环境因素,借此从时空2个维度对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安徽省非DEA有效设区市的城市建设用地投入及其产出指标进行投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维度上看,2006—2020年安徽省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上升趋势逐渐减缓,该省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的均值为1.023,技术进步是提升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主要驱动力量。2)从空间维度上看,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高水平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主要沿着西北—东南城市带(淮北-淮南-合肥-铜陵)与西南-东北城市带(六安-滁州)大致成十字状对称布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高水平利用效率还会沿着西北—东南、西南-东北2条轴线呈十字状向外扩散,其中在皖北地区主要以淮北、淮南2座资源型城市为核心向周边扩张,在皖南与江淮地区主要以芜湖、合肥2座交通枢纽城市为核心向周边扩张。3)通过冗余分析发现,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主要受到城市产业协调发展和绿色协调发展的影响。在投入方面,城市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冗余是制约着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在产出方面,安徽省各设区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产出不足,以及资源配置不当等问题也均是制约着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城市建设用地 利用效率 三阶段DEA 投影分析
下载PDF
不同生产目标下农牧交错带燕麦生产的最优水氮组合
19
作者 唐建昭 柏会子 +5 位作者 张新军 曹丽霞 黄鑫亮 刘剑锋 郭风华 周海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目的]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长期面临水氮管理混乱和片面追求高产的问题,基于不同生产目标优化水氮耦合方案,对建立燕麦绿色高效生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北方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区域,基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站点(河北省张家口市张... [目的]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长期面临水氮管理混乱和片面追求高产的问题,基于不同生产目标优化水氮耦合方案,对建立燕麦绿色高效生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北方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区域,基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站点(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开展的燕麦水氮耦合大田试验数据校正APSIM-Oat模型,基于充分校正的AP-SIM-Oat模型在区域尺度上推荐该地区燕麦不同生产目标的最优水氮耦合方案。[结果]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燕麦不同生产目标下水氮投入差异较大,W_(90)N_(150)(灌溉90 mm,施氮量150 kg·hm^(-2))或W_(120)N_(150)组合(灌溉120 mm,施氮量150 kg·hm^(-2))情景下燕麦产量最高,1780~3190 kg·hm^(-2),东部和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降低水氮投入可进一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获得最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方案为W_(30)N_(30)(灌溉30 mm,施氮量30 kg·hm^(-2)),最高氮肥利用效率区域平均值为33.7 kg·hm^(-2)·kg^(-1),东部氮肥利用效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降低灌溉投入,保持氮肥投入燕麦可获得最大收益,W_(60)N_(150)(灌溉60 mm,施氮量150 kg·hm^(-2))或W_(90)N_(150)组合(灌溉90 mm,施氮量kg·hm^(-2))情景下燕麦收益最高,为2940~6700元·hm^(-2),中部地区种植燕麦收益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结论]与获得最高产量水氮投入相比,减少灌溉(降低60~90 mm)和氮肥(降低120 kg·hm^(-2))可获得最高氮肥利用效率;施氮量保持不变,灌溉投入降低30~60 mm,可获得最高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产量 灌溉 氮肥利用效率 收益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和夜间灯光数据的京津冀区域碳排放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武爱彬 赵艳霞 +1 位作者 郭小平 范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42,共7页
对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测度有助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碳补偿/减缓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该文基于1995-2018年京津冀区域土地利用和夜间灯光数据,利用碳排放系数和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探究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 对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进行测度有助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碳补偿/减缓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该文基于1995-2018年京津冀区域土地利用和夜间灯光数据,利用碳排放系数和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探究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区域净碳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由1995年的12461.78万t C·a^(-1)增至2018年的35706.69万t C·a^(-1),但增速减缓,其中北京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在2010年达到峰值,天津在2015年达到峰值,河北仍处在增长状态;2)碳吸收区集中分布在西北部燕山—太行山地区,低净碳排放区集中分布在东南平原区,中净碳排放区主要分布在农村居民点和环渤海区域,中高净碳排放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主城区,高净碳排放区主要分布在天津市主城区和石家庄、廊坊、保定等城市市区以及部分县域中心城区;3)碳吸收区域和低净碳排放区域面积占比最大,为90%±2%,但碳排放量主要产生在中高净碳排放区域和高净碳排放区域,由1995年的68.41%升至2018年的87.13%。碳减排措施的综合应用是区域实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土地利用 夜间灯光数据 京津冀区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