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河南新文学大系·诗歌卷》导言(摘要) |
张俊山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1997 |
1
|
|
2
|
《庄子》的天人关系学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刁生虎
刁生富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3
|
试论“东北流亡文学”的独立体系和结构形态 |
沈卫威
|
《学习与探索》
|
1987 |
1
|
|
4
|
《切韵》系韵书的演变相承和演进 |
刘冬冰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1994 |
0 |
|
5
|
《信息时代医院档案保护体系的建立》文中的一处错误 |
张晓燕
|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6
|
河南大学的编辑学教育 |
贺澜起
|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7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问题 |
王晓明
罗岗
王鸿生
沈卫威
包亚明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8
|
老庄生态智慧论 |
刁生富
刁生虎
|
《求索》
CSSCI
|
2001 |
4
|
|
9
|
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 |
刘思谦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7
|
|
10
|
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 |
刘思谦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88
|
|
11
|
爱情、道德、政治——对“百花”文学中爱情婚姻题材小说“深度模式”的话语分析 |
孙先科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8
|
|
12
|
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精神现象学阐释 |
孙先科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13
|
建立现代文学的史料学 |
刘增杰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14
|
“什么”表否定和贬斥的用法 |
李一平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32
|
|
15
|
文化批评的历史性原则──从近期的周作人研究谈起 |
解志熙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9
|
|
16
|
生命与语言的自觉——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主体性问题 |
刘思谦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17
|
清代词学流派论 |
孙克强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9
|
|
18
|
论壮族的族群记忆——体化实践与刻写实践 |
彭恒礼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19
|
徘徊于家门内外——冯沅君小说解读 |
刘思谦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7
|
|
20
|
民间节日中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以广西壮族族群为例 |
彭恒礼
|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
2005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