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TACE介入微创治疗的疗效和对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鸷翔 沈松鹤 +4 位作者 赵森 王大勇 王志学 李荟苹 吴涛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11期1483-1485,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介入微创治疗的疗效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50例采用肝动...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介入微创治疗的疗效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50例采用肝动脉灌注(TAI)介入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50例采用TACE介入微创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情况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经比较,观察组94.0%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80.0%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及总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2例、腹痛1例及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00%,对照组发热4例、腹痛3例及恶心呕吐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4.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TACE介入微创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肝功能情况得以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少,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TACE 疗效 肝功能
下载PDF
微创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朱鸷翔 王志学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2期1924-1925,共2页
目的分析微创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消融组(接受氩氦冷冻消融术治疗)和介入组(接受微创介入治疗)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 目的分析微创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消融组(接受氩氦冷冻消融术治疗)和介入组(接受微创介入治疗)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一般临床指标、并发症及肝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升高,且介入组患者IgG、IgA、IgM均高于消融组(P<0.05)。介入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VAS评分均少(小)于消融组(P<0.05)。介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总率显著低于消融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介入组患者ALT、AST、ALB水平显著高于消融组(P<0.05)。结论微创介入术能明显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肝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建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介入术 氩氦冷冻消融术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介入溶栓治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高危肺栓塞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沈松鹤 赵锡利 +3 位作者 朱鸷翔 赵森 周青 王志学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4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溶栓方式治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高危肺栓塞(PE)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就诊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发生高危PE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接受单纯静脉溶栓治疗,1例接受单纯动脉介入溶栓治...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溶栓方式治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高危肺栓塞(PE)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就诊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例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发生高危PE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接受单纯静脉溶栓治疗,1例接受单纯动脉介入溶栓治疗,1例接受静脉肺动脉联合介入溶栓治疗,分析3例患者住院治疗方式、溶栓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接受单纯静脉溶栓治疗、单纯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和静脉肺动脉联合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溶栓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2、22和11 d,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传统静脉溶栓治疗好,3例患者出院后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因肺癌行胸腔镜根治术后发生高危PE的患者,采用肺动脉介入溶栓方式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肺栓塞 静脉溶栓 动脉介入 治疗效果
下载PDF
CT与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查诊断准确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朱鸷翔 沈松鹤 +2 位作者 李荟苹 赵森 王志学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5期522-524,共3页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为常见恶性肿瘤,表现为肝区疼痛、乏力、消瘦、恶病质等,严重威胁PHC患者健康[1]。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是治疗PHC的重要术式,创伤小,通过将药物灌注在动脉,使药物直接对肿瘤组织起作...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为常见恶性肿瘤,表现为肝区疼痛、乏力、消瘦、恶病质等,严重威胁PHC患者健康[1]。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是治疗PHC的重要术式,创伤小,通过将药物灌注在动脉,使药物直接对肿瘤组织起作用,造成肿瘤细胞坏死,并可阻断肿瘤血液供应,延长患者生命[2]。但术后需对PHC患者进行复查,评估疗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评估TACE术疗效的金标准,可有效判定病灶残留及复发,但会一定程度损伤机体CT、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是评估TACE术疗效的无创检查方式。本研究以我院PHC患者为研究对象,TACE术后进行CT、MRI扫描,对比其诊断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区疼痛 MRI扫描 TACE术 药物灌注 无创检查 术后复查 原发性肝癌 CT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CT灌注成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鸷翔 王志学 +1 位作者 沈松鹤 赵森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1年第1期58-59,共2页
原发性肝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较为常见。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肝动脉栓塞术后肝功能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受到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1]。本研究观察了肝动脉栓塞... 原发性肝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较为常见。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肝动脉栓塞术后肝功能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受到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1]。本研究观察了肝动脉栓塞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CT灌注成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栓塞术 肝功能损伤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CT灌注成像 原发性肝癌 肝脏血流动力学 血流动力学改变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腹主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治疗肝移植瘤兔模型疗效分析
6
作者 朱鸷翔 沈松鹤 +3 位作者 赵森 王大勇 王志学 李荟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4032-4036,共5页
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治疗肝移植瘤兔模型的疗效。方法:建立肝移植瘤兔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只,对照组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动脉灌注雷帕霉素,对比两组模型兔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变... 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治疗肝移植瘤兔模型的疗效。方法:建立肝移植瘤兔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只,对照组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动脉灌注雷帕霉素,对比两组模型兔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变化、外周血中CD3+和CD4+细胞的分布以及进行病理学观察即组织切片观察统计肿瘤组织坏死率。结果:治疗之后,两组模型兔均发生了瘤体积的明显减小,并且观察组的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模型兔经过治疗后CD3+阳性细胞比例均增加,观察组的CD4+阳性细胞比例相比治疗前增加至(46.8±1.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并且观察组的CD3+和CD4+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肿瘤近似圆形,边界清晰,显微镜下观察切片以重度坏死为主[占(50.3±5.7)%],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疗法对肝移植瘤兔模型的疗效显著,并且增强机体免疫抗癌作用,值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 雷帕霉素 肝动脉栓塞 肝移植瘤兔模型 疗效
下载PDF
MSCT及3.0 T MRI在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杨洁 李秋实 +4 位作者 杜森 庄琰 张进 任文妍 沈松鹤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9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中高场强磁共振磁(3.0T MRI)在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MSCT、3.0T MRI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中高场强磁共振磁(3.0T MRI)在肾上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MSCT、3.0T MRI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对疾病的检出情况;并对比MSCT、3.0T MRI在肾上腺肿瘤中的诊断效能(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误诊率、漏诊率)。结果MS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3%、94.83%、97.37%、98.21%、92.50%,均高于3.0T MRI检查的77.08%、74.14%、81.58%、86.00%、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13、9.469、5.029、5.648、8.150,均P<0.05);MSCT检查的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2.63%、5.17%,均低于3.0T MRI检查的18.42%、2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9、9.469,均P<0.05)。结论采用MSCT检查肾上腺肿瘤,能有效鉴别诊断疾病,提高定性准确性,检查效果理想,能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客观有力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中高场强磁共振磁 肾上腺肿瘤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