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模拟在中药汤剂掩味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晨旭 姚静 +7 位作者 张璞 戴幸星 侯富国 施钧瀚 桂新景 张璐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7-1111,共5页
目前中药汤剂掩味研究多集中于通过口尝或智能感官设备进行宏观研究,难以阐释其微观内在机制。计算机模拟(CS)可从介观或微观视角描述物质作用机制,在材料科学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汤剂是由多种类型的苦味或非苦味小分子组成的复杂体系... 目前中药汤剂掩味研究多集中于通过口尝或智能感官设备进行宏观研究,难以阐释其微观内在机制。计算机模拟(CS)可从介观或微观视角描述物质作用机制,在材料科学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汤剂是由多种类型的苦味或非苦味小分子组成的复杂体系,直接应用CS虽难度较大,但在当前汤剂掩味技术的基础上,仍可利用CS对掩味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该文介绍汤剂掩味概况和CS技术,借鉴CS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从苦味分子与掩味剂分子、苦味分子与苦味受体、掩味剂分子与苦味受体、苦味分子/掩味剂复合物与苦味受体等两元、三元甚至多元体系的相互作用角度入手,对CS在中药汤剂呈苦机制及掩味机制研究领域具有的优势和未来应用的方向进行探讨,可为探索中药汤剂掩味新方法提供思路,丰富中药掩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计算机模拟 掩味机制 微观
下载PDF
熵权法在中药制剂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2
作者 雷卉艳 牛晓静 +2 位作者 吴延娆 于明明 段晓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48-3351,共4页
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综合评价方法,反映每个指标提供的信息的变化,用熵值表示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客观评估权重,是一种科学的决策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对于多指标、多对象的中药及复方制剂来说,属性权... 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综合评价方法,反映每个指标提供的信息的变化,用熵值表示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客观评估权重,是一种科学的决策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程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对于多指标、多对象的中药及复方制剂来说,属性权重确定是制剂核心问题之一,熵权法根据不同评价指标的熵值确定不同指标权重,根据所得的综合评分来评价制剂的工艺,使得评价结果更科学客观。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主要介绍了熵权法的评价步骤;概述了熵权法在中药制剂中的中药提取、浸膏干燥、成型工艺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分析熵权法在中药学科发表文章的情况,发现近几年熵权法在中药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讨论了熵权法的优缺点及在中药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期为熵权法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熵权法 应用
下载PDF
某院2020年华法林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研究
3
作者 荣春蕾 刘青芝 +2 位作者 张博 管鸽 周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
目的:分析某院2020年华法林的使用情况,探讨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在某院东华标准版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科室分布、临床诊断、用法用量、国... 目的:分析某院2020年华法林的使用情况,探讨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在某院东华标准版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科室分布、临床诊断、用法用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共收集到324例患者,其中男性178例,女性146例,男女比例1.22∶1;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70~79岁(87例,26.85%);病例主要集中分布在心血管内科(140例,43.21%);临床诊断主要为心房颤动(163例,50.31%)、心脏瓣膜置换术后(51例,15.74%)。2≤INR≤3.5者112例(34.57%),INR达标者89例(27.47%)。化学药物联合用药种类共109种,包括心血管系统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抗感染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消化系统药物(如奥美拉唑)、内分泌药物(如二甲双胍)。仅获取到15例住院患者的不良反应记录,主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皮下瘀斑。结论:该院华法林临床应用不规范,INR检测率低、达标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临床使用状况 相互作用 合理用药 用药分析
下载PDF
《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孟菲 唐进法 +3 位作者 刘瑞新 桂新景 李学林 曹俊岭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52-1657,共6页
目前,中药饮片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较普遍,其主要因素是缺乏规范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一套科学、能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势在必行。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联合全国28... 目前,中药饮片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较普遍,其主要因素是缺乏规范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一套科学、能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势在必行。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联合全国28家中医医疗机构共同起草的《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已于2021年6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团体标准(T/CACM1362-2021)发布。该文对该团体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以期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开具,促进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临床应用 团体标准 规范解读
下载PDF
多指标降维判别分析方法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等效性对比中的应用
5
作者 苗妍 路露 +9 位作者 谢梦迪 岳佑凇 桂新景 宋明坤 王艳丽 姚静 施钧瀚 张璐 李学林 刘瑞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2,共12页
针对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等效性评价方法不直观,未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等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降维判别分析二者等效性关系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A、B、C厂炙甘草,D、E厂白芍,F、G、H... 针对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等效性评价方法不直观,未从多维度指标综合评价等问题,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指标(化学成分、药效作用)降维判别分析二者等效性关系的评价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A、B、C厂炙甘草,D、E厂白芍,F、G、H厂砂仁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化学成分等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判别方法可快速、直观判别两者之间的关系,A、B、C三厂的炙甘草配方颗粒在当量比校正前均不能判定与其传统汤剂等效,经当量比校正后,代表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的两个置信椭圆部分相交或包含,表明二者可部分或完全替代;D、E厂白芍,F、G、H厂砂仁的配方颗粒在当量比校正前和校正后均不能判定与传统汤剂等效,二者无法相互替代。所建立的方法通过图形化形式快速直观综合判断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之间的关系,可用于二者之间的等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汤剂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多指标降维判别分析 等效性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的疏血通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
6
作者 杨玉晴 江程 +5 位作者 李春晓 李学林 陈玉欢 王士挺 凌霄 赵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对疏血通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的文献进行再评价研究,获取药品临床安全性信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截至2023年5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中收载的疏血通注射液的药品... 目的:对疏血通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的文献进行再评价研究,获取药品临床安全性信息,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截至2023年5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中收载的疏血通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药品不良事件(ADE)文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ADR/ADE发生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纳入21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临床研究151篇,个案报告41篇,安全性监测20篇,共报告ADR/ADE 1361例。疏血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累及16个器官和或(系统),90种临床表现,合计2109例次,主要集中在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37例次,占30.20%),表现为皮疹、瘙痒、皮肤红肿等;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447例次,占21.19%),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802例给出了具体用药剂量,其中发生ADR/ADE的单次超剂量(>6 mL)使用情况占11.10%(89例)。314例有ADR/ADE发生时间的具体描述,其中给药后0~30 min发生的占36.94%(116例),>7 d发生的占11.78%(37例)。319例记录了ADR/ADE处理转归情况,其中317例好转或痊愈。严重的ADR/ADE共发现9例,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结论:通过描述性文献研究可以系统梳理疏血通注射液相关ADR/ADE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累及器官和(或)系统、ADR转归及预后情况,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和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安全性 再评价 文献分析
下载PDF
基于混合方法的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晓 杨玉晴 +4 位作者 凌霄 程子豪 宋学坤 郭静 李学林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4-489,共6页
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研究分别获取了主动监测、被动监测及文献研究等多种研究类型的安全性证据。但缺乏可有效整合上述研究类型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至今无法进一步产出更全面、更客观的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证据,严重影响了... 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再评价研究分别获取了主动监测、被动监测及文献研究等多种研究类型的安全性证据。但缺乏可有效整合上述研究类型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至今无法进一步产出更全面、更客观的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证据,严重影响了中药注射剂的监督管理和临床合理使用。而建立综合评价方法的关键是先建立综合评价核心指标的优选方法,形成可赋权量化评分的模型应用于综合评价方法中。混合方法研究通过对数据反复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可实现有效、深入整合不同研究类型数据并科学、规范地完成评价模型中指标的筛选;其次,对于模型构建研究中最关键的指标赋权与权重调节,笔者创新性地将层次分析法与不变权重次约束法相结合,引入混合方法研究设计的定量研究部分,保证模型构建过程中指标的准确赋权。故本文在参考针对有效性试验核心结局指标提出的核心指标集的研究基础上,提出运用混合方法开展基于多源复杂数据的指标筛选与权重调节研究,构建融合不同研究类型数据的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综合评价提供测量工具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方法研究 临床安全性评价指标 综合评价 中药注射剂 核心指标集
原文传递
基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评价当归-黄芪药对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差异 被引量:1
8
作者 姚静 麻利杰 +7 位作者 任延娜 李啸鹏 施钧瀚 桂新景 张璐 王青晓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2-1119,共8页
目的评价当归-黄芪药对配方颗粒汤剂(DGD)与传统汤剂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效应方面的差异,为合理应用该配方颗粒提供参考。方法以原料来源批次统一和不统一2种对比方式,设不同样品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特征图谱,从特征图谱相似... 目的评价当归-黄芪药对配方颗粒汤剂(DGD)与传统汤剂在化学成分和药理效应方面的差异,为合理应用该配方颗粒提供参考。方法以原料来源批次统一和不统一2种对比方式,设不同样品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特征图谱,从特征图谱相似度、成分种类、指标成分含量、共有峰面积等角度对化学成分进行评价;采用失血性血虚模型小鼠评价药效。结果①DGD特征图谱与传统汤剂相似度较高(相似度>0.87);②共有色谱峰数目不一致,传统汤剂-自购饮片和传统汤剂-A厂饮片共有色谱峰各12个,A厂DGD共有色谱峰15个,B厂DGD共有色谱峰10个;③A厂DGD中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苷含量高于传统汤剂(P<0.05);B厂DGD与传统汤剂阿魏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毛蕊异黄酮苷含量较传统汤剂低(P<0.05);④DGD共有峰面积总和与传统汤剂相比,自购传统汤剂、A厂传统汤剂及A厂配方颗粒、B厂配方颗粒中各成分含量相对比值分别为1.00、0.96、2.14、0.60;⑤DGD及传统汤剂均能明显促进失血性贫血模型小鼠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恢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除B厂DGD组外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厂DGD与传统汤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厂DGD与传统汤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论原料来源批次是否一致,DGD与传统汤剂在化学成分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在药理作用上,来源于同一批次饮片制备的DGD与传统汤剂对改善失血性贫血药效相当,来源于不同批次饮片制备的DGD与传统汤剂在药效上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来源批次的饮片和不同制备工艺造成不同厂家配方颗粒存在质量差异,说明国家统一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及制定相关过程规范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黄芪药对 当归补血汤 传统汤剂 配方颗粒
下载PDF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对比研究进展与有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岳佑凇 张璐 +7 位作者 王艳丽 谢梦迪 李海洋 麻利杰 侯富国 路露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3-1038,共6页
2021年《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的发布,标志着源于1993年的我国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结束。随着国家级、省级中药配方颗粒相关标准的相继出台,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配方颗粒产业也随着“后试点时代”的到来进入新... 2021年《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的发布,标志着源于1993年的我国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结束。随着国家级、省级中药配方颗粒相关标准的相继出台,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配方颗粒产业也随着“后试点时代”的到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配方颗粒汤剂和传统汤剂间的差异性、差异程度的研究,临床应用的规范化等问题不一定能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而得到解决,因此仍需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该文通过对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间对比研究的相关文章进行综述,总结现有对比研究中理论层面设计思路所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方法应用的不合理之处,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方法和建议,以期为两者对比研究提供更开阔思路和更多技术层面选择,进而为实现配方颗粒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及行业规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传统汤剂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解读
10
作者 马彦江 桂新景 +5 位作者 董峰宇 鲁静 姚静 刘瑞新 陈天朝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6-1049,共4页
为推进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组织,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牵头,会同全国28家医疗机构共同起草了《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2021年6月,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发布该团体标准(T/CACM 13... 为推进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发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组织,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牵头,会同全国28家医疗机构共同起草了《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2021年6月,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发布该团体标准(T/CACM 1367-2021)。该文对该规范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促进《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的落地实施,推动传统中药炮制的传承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临方炮制 团体标准 规范解读
下载PDF
中药性味辨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曼文 施钧瀚 +5 位作者 王艳丽 桂新景 姚静 张璐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1-707,共7页
中药的性味包括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中药性味的辨识与确定是正确指导中医药性实践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传统上主要通过口尝、取... 中药的性味包括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中药性味的辨识与确定是正确指导中医药性实践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传统上主要通过口尝、取象比类、以药物效应反推等方法辨识中药四气五味,现代中医药工作者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物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创新,从不同侧面对四气五味药性规律进行探讨,为揭示中药药性本质提供了新视角。该文通过梳理中药性味理论的起源、发展历程、中药性味辨识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总结归纳中药性味的辨识方法,为继承和发展中药药性理论提供新方法,为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四气 五味 辨识
下载PDF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快速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海洋 桂新景 +8 位作者 侯富国 岳佑凇 姚静 施钧瀚 李学林 李振国 王青晓 王海波 刘瑞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6-1038,共13页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其质量问题关乎临床用药的疗效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作为中药产业的重要支柱,其质量问题尤为重要。尽管国家在监管政策层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应对其造假、掺伪现象,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整... 中药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其质量问题关乎临床用药的疗效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作为中药产业的重要支柱,其质量问题尤为重要。尽管国家在监管政策层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应对其造假、掺伪现象,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整体质量现状仍不容乐观。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为保障中药质量安全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产物,快速检测技术是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剂,中药领域也不例外。因此,该文对现阶段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常用的快速鉴定技术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现有的快速鉴定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适用性和时效性,初步总结了快速检测技术的若干共性特点及实现策略,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设想,以为中药快速质量评价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中药饮片 快速鉴定 真伪鉴定
下载PDF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的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晓艳 陈小菲 +5 位作者 张辉 张明亮 吴娅丽 杨柳青 唐进法 李伟霞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94-600,共7页
目的 基于中药七情配伍理论归纳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为补骨脂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古籍与现代文献检索与分析,从相须相使、协同增效、相畏相杀、减毒降副,配伍禁忌三方面总结补骨脂配伍规律。结果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探析补骨... 目的 基于中药七情配伍理论归纳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为补骨脂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古籍与现代文献检索与分析,从相须相使、协同增效、相畏相杀、减毒降副,配伍禁忌三方面总结补骨脂配伍规律。结果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探析补骨脂药对的配伍规律,补骨脂常用相须相使药对为肉豆蔻、蛇床子、小茴香、益智仁、肉桂、吴茱萸、巴戟天、杜仲、骨碎补、仙茅,常用相畏相杀药对为胡桃仁、生地黄、五味子、赤芍,相恶、相反禁忌药对有甘草、淫羊藿。结论 总结了常与补骨脂配伍的药对,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七情 配伍 药对 补骨脂 增效 减毒 整体观念
下载PDF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一致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5
14
作者 麻利杰 姚静 +6 位作者 路露 侯富国 岳佑凇 谢梦迪 王艳丽 李学林 刘瑞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9-1048,共10页
开展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评价是解决二者是否等效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从化学成分、入血成分等多方面对比了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评价流程和明确的评价标准,二者的一致... 开展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评价是解决二者是否等效问题的关键。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从化学成分、入血成分等多方面对比了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评价流程和明确的评价标准,二者的一致性评价出现了评价层次和指标的选取缺乏系统性、数据处理方法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该文以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评价流程为脉络,梳理二者一致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评价对象和方法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中药配方颗粒汤剂或其他仿制类中药剂型一致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中药配方颗粒及其他相关中药剂型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汤剂 传统汤剂 一致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不平衡数据处理方法的丹红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和再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娅丽 吴东苑 +5 位作者 杨伟 张辉 王晓艳 陈小菲 李伟霞 唐进法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10期1233-1236,1243,共5页
目的:建立不平衡数据处理方法对丹红注射液(DHI)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再评价,预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医院集中监测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3年8月全国6个省内参与监测研究的3... 目的:建立不平衡数据处理方法对丹红注射液(DHI)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再评价,预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医院集中监测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3年8月全国6个省内参与监测研究的37家综合性医院30 888例临床使用DHI的住院患者,确定不良反应108例,发生率为3.5‰,属于不平衡数据;基于不平衡数据数理方法,构建重抽样-正则化法,对患者基本信息、患者症状、给药信息和联合用药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结果:基于所构建的不平衡数据处理方法,选取6种重抽样-正则化模型,发现随机欠采样和合成小类过采技术组合(比例为3∶3)的重抽样模式较优;以不少于3种模型选中作为筛选条件,共得到41个DHI不良反应相关变量;分析可知,女性、体重指数较小、具有过敏史的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首次使用DHI的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易引发不良反应,但与螺内酯、阿司匹林、盐酸氨溴索和盐酸贝那普利等联合应用或可缓解DHI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重抽样-正则化法可用于处理DHI不良反应的不平衡数据,进而进行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及精确预测风险因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联合用药预警,但所构建的算法是否可用于其他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不平衡数据 临床用药 安全性评价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多基原中药饮片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富国 桂新景 +7 位作者 李海洋 岳佑凇 范雪花 李涵 王艳丽 施钧瀚 刘瑞新 李学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49-1054,共6页
多基源中药饮片是中药饮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种占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药材和饮片总数的24%。但目前多基原中药饮片存在基原易混淆、鉴别困难等问题,亟需科学高效的鉴别方法来解决。该文通过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 多基源中药饮片是中药饮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种占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药材和饮片总数的24%。但目前多基原中药饮片存在基原易混淆、鉴别困难等问题,亟需科学高效的鉴别方法来解决。该文通过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多基原中药品种及其饮片基原鉴别方法,梳理多基原中药饮片鉴别文献,全面总结多基原中药饮片鉴别方法研究进展,以期为快速准确鉴别中药饮片基原提供参考,为鉴别中药饮片掺伪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多基原 鉴别方法
下载PDF
补骨脂肝毒性及其减毒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科冉 吴娅丽 +6 位作者 李伟霞 王晓艳 张辉 杨柳青 韩冰 汪彬 唐进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165,共4页
补骨脂因含香豆素类、黄酮类和单萜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炎、调节雌激素水平、促进骨生长、神经保护等作用而广泛用于肾部疾病、脾胃病、肢体经络病、妇科病的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传统“无毒”的补益类中药,但近年... 补骨脂因含香豆素类、黄酮类和单萜酚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炎、调节雌激素水平、促进骨生长、神经保护等作用而广泛用于肾部疾病、脾胃病、肢体经络病、妇科病的治疗,是临床常用的传统“无毒”的补益类中药,但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多次通报警示补骨脂相关制剂(如壮骨关节丸、仙灵骨葆胶囊、致康胶囊)引发的肝损伤问题,更有单味补骨脂引发肝损伤的临床病例报道,其肝损伤现象已成为当前行业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为补骨脂的临床安全用药带来极大挑战。课题组前期基于脂多糖模型证实了补骨脂具有特异质肝损伤的属性,并从体内外角度相互验证了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乙素、补骨脂酚、补骨脂定或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NLRP3信号通路等引发肝损伤。通过对近年来补骨脂肝毒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探讨引起补骨脂肝毒性的主要毒理机制,并总结了配伍减毒和炮制减毒对减轻补骨脂肝毒性的重要意义,为补骨脂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肝毒性 作用机制 配伍减毒 炮制减毒
下载PDF
某医院2021年度中药饮片处方中配伍禁忌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屈红丽 李伟霞 +4 位作者 王晓艳 张辉 吴娅丽 杨柳青 唐进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57-1760,共4页
目的分析周口市中医院2021年度中药饮片处方中配伍禁忌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57066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对含有“十八反”“十九畏”者中患者年龄、性别、科室、诊断分布情况、禁忌药对使用及配伍情况进行统计。结... 目的分析周口市中医院2021年度中药饮片处方中配伍禁忌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57066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对含有“十八反”“十九畏”者中患者年龄、性别、科室、诊断分布情况、禁忌药对使用及配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含配伍禁忌处方共1005张,男性占比44.68%,女性占比55.32%,年龄主要分布在36~60岁;半夏配伍乌头应用最多,其次为瓜蒌配伍乌头;禁忌处方中大多配伍炙甘草,而且乌头主要为附子,两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脘痛病、胃痞病及恶性肿瘤。结论若辨证准确、合理配伍、煎煮得当,临床应用半夏、瓜蒌与附子配伍“相反”不是绝对禁忌,在治疗慢性胃炎、恶性肿瘤中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必须小心谨慎,密切观察病情,中病即止,不能长期大量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配伍禁忌 临床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OGD/R模型研究当归-川芎药对中7个活性成分对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纪秋如 泥文娟 +6 位作者 王晓艳 张书琦 吴娅丽 牛璐 李琨 李伟霞 唐进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1-703,共13页
目的探讨当归-川芎药对中7个活性成分(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对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其上下游血管活性物质、黏附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人脐静脉内... 目的探讨当归-川芎药对中7个活性成分(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对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其上下游血管活性物质、黏附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探索7个成分的最佳造模时间;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探索最佳给药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个成分对VEGF、VCAM-1、PAI-1、NF-κB、IL-1和IL-6表达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7个成分对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HUVEC氧糖剥夺6 h再复氧为最佳造模时间。高剂量绿原酸组、阿魏酸组、洋川芎内酯H组,低、中剂量丁烯基苯酞组,中、高剂量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组显著降低LDH漏出率(P<0.05,P<0.01);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H部分剂量组细胞中VEGF、ICAM-1、VCAM-1的表达显著降低,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H、藁本内酯部分剂量组细胞NF-κB的表达显著下降,绿原酸、咖啡酸、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部分剂量组细胞中IL-6的表达显著增加,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部分剂量组细胞IL-1表达显著减少,阿魏酸、洋川芎内酯H部分剂量组细胞中PAI-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P<0.01);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丁烯基苯酞和洋川芎内酯A部分剂量组细胞中ERK、VEGF、NF-κB、VEGFR2和MMP9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洋川芎内酯H和洋川芎内酯A部分剂量组细胞中AKT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当归-川芎中的药效成分可能通过抑制黏附因子、炎症因子和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川芎药对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药效成分 缺糖缺氧/复氧 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规范中药饮片调剂中另包的依据、分类及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小鹏 桂新景 +4 位作者 侯富国 麻利杰 张璐 刘瑞新 李学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1-535,共5页
另包是中药饮片在调剂时的特殊操作,规范中药饮片调剂中另包的依据、分类和方法是保证饮片调剂质量的关键。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医药专业的分化越来越细,处方中脚注指导药师处方调剂的作用逐渐淡化,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思路指... 另包是中药饮片在调剂时的特殊操作,规范中药饮片调剂中另包的依据、分类和方法是保证饮片调剂质量的关键。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医药专业的分化越来越细,处方中脚注指导药师处方调剂的作用逐渐淡化,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思路指导中药饮片的另包调剂。该研究提出了规范另包调剂的依据,将另包中药饮片分为特殊煎法类饮片、特殊服法类饮片、贵细饮片以及鲜药4类,并提出了规范化另包调剂的相关建议。另包调剂是中医药特色调剂技术之一,其规范化不仅有助于推动中药调剂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中药饮片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保障,也将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调剂 另包 特殊煎法 特殊服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