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新乡市棉铃虫气象预报指标和棉花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祝新建 耿俊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74-2575,2588,共3页
根据河南省新乡市1976-2005年的棉铃虫调查资料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影响2、3、4代棉铃虫发生的关键气象条件,得出了影响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指标,预测了2、3、4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同时,结合新乡市棉花生产现状的实地调查,介绍... 根据河南省新乡市1976-2005年的棉铃虫调查资料和气象数据,分析了影响2、3、4代棉铃虫发生的关键气象条件,得出了影响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指标,预测了2、3、4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同时,结合新乡市棉花生产现状的实地调查,介绍了影响棉花生产的7个关键问题。最后,从8个方面对如何促进棉花生产的可持续高效发展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气象条件 预测预报 棉花 对策
下载PDF
新乡市气象局VOIP建设方案
2
作者 马卫华 王飞 +1 位作者 张金萍 孟祥翼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279-279,282,共2页
介绍了河南省新乡市气象局VOIP方案设计原则、整体方案以及IP语音网络建设的关键点,以期项目建成后方便市局和县局间的联系,节约通话成本。
关键词 VOIP IP语音 内部电话 方案设计 河南新乡
下载PDF
“21·7”河南省焦作市连续性极端暴雨过程分析
3
作者 闫小利 牛广山 +4 位作者 叶东 尹金娟 岳超 崔文倩 张梦彤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3期543-551,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 (1˚ × 1˚)逐6 h格点资料,分析了2021年7月18日~23日焦作市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发现台风“烟花”、“查帕卡”和副高的对峙,造成了焦作市的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台风“烟花”与副热带高压之间位势梯度加大,在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 (1˚ × 1˚)逐6 h格点资料,分析了2021年7月18日~23日焦作市极端暴雨天气过程。发现台风“烟花”、“查帕卡”和副高的对峙,造成了焦作市的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台风“烟花”与副热带高压之间位势梯度加大,在925 hPa附近形成东南低空急流为焦作市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近地面东北风急流的强烈抬升作用及“烟花”之间激发的次级环流是焦作市极端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连续性暴雨 台风“烟花” 副热带高压 次级环流
下载PDF
河南省春季降水与温度变化的时空分布——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红卫 陈怀亮 张弘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0-173,共4页
春季的气候条件异常一直是制约河南省小麦生产的瓶颈之一,春旱作为河南省主要的气象灾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长。近几十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快而越发频繁。春季干旱发生的主要因子降水和温度的变异性显著变大。基于GI... 春季的气候条件异常一直是制约河南省小麦生产的瓶颈之一,春旱作为河南省主要的气象灾害,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长。近几十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快而越发频繁。春季干旱发生的主要因子降水和温度的变异性显著变大。基于GIS及和河南省30年的气候整编资料,对河南省春季降水、温度及降水温度比的变化趋势及时空变化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南春季降水减少最为严重(南阳盆地除外),豫中次之,豫北春季降水稍有增加;从温度的变化分布来看,河南全省春季温度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豫南的信阳、驻马店,豫西北的济源、焦作、洛阳、郑州及平顶山地区温度上升趋势较大,南阳盆地、豫东平原及豫北平原地带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反应春季气候异常的降水温度比豫南为负向变化最大,豫北为正向变化最大,空间分布与春季降水基本吻合。综合分析说明未来河南地区的气候变化将会更加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降水 温度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河南省获嘉县农田水分供需特征及秸秆覆盖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祝新建 王新红 +2 位作者 张红卫 耿俊平 臧新洲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8-103,共6页
秸秆覆盖可以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以不覆盖处理为对照,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获嘉县农场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间进行了秸秆覆盖处理对比观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后近地层气象要素发生了改变,覆盖后近地层空气... 秸秆覆盖可以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以不覆盖处理为对照,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获嘉县农场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间进行了秸秆覆盖处理对比观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后近地层气象要素发生了改变,覆盖后近地层空气温度升高,水汽压降低,地表土壤温度下降;秸秆覆盖有明显的保墒、蓄水作用,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同时秸秆覆盖对提高冬小麦的成穗数,增加冬小麦和玉米的千粒重有明显作用。试验期间,推广田冬小麦增产幅度为8.7%,夏玉米增产幅度为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水分供需特征 秸秆覆盖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河南省雷暴分布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红卫 陈怀亮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4,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地形条件下河南省雷暴的分布特征,在1971-2000年30年雷暴日数观测资料上,叠加河南省地理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得知河南省全年有3个雷暴多发区,第一个为豫南桐柏山高发区,第二个为豫西南伏牛山高发区,第三个为豫北太行山高发... 为了研究不同地形条件下河南省雷暴的分布特征,在1971-2000年30年雷暴日数观测资料上,叠加河南省地理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得知河南省全年有3个雷暴多发区,第一个为豫南桐柏山高发区,第二个为豫西南伏牛山高发区,第三个为豫北太行山高发区;同时分别对该省春季、夏季和秋季的雷暴进行了分析,发现春季雷暴高发区主要位于信阳桐柏山区域,夏季雷暴高发区位于豫北太行山、豫西南伏牛山和豫南桐柏山区域,秋季雷暴高发区主要在豫北太行山区域,其次为豫南桐柏山区域。雷暴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山区的雷暴日数多于平原地区,这对山区的防雷建设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雷电分布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的河南省3~4月降水时空分布及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红卫 陈怀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643-11644,共2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河南省1971~2000年30年的气候资料,分析河南全省3~4月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南省春季降水分布按纬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少。河南全省3~4月总的降水量为减少趋势,其中,豫南减少最为严重,豫中次之,豫北...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河南省1971~2000年30年的气候资料,分析河南全省3~4月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河南省春季降水分布按纬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少。河南全省3~4月总的降水量为减少趋势,其中,豫南减少最为严重,豫中次之,豫北最少。河南全省3月的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处于历史平衡范围,只在豫南的少部分地区存在3月降水偏多的趋势。河南全省4月的降水量趋势分布变化较大,豫北部分地区基本维持在历史常年范围之内,豫中的大部分地区降水处于减少趋势,豫南的部分地区4月份降水严重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降水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以河南省获嘉县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祝新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7062-7064,共3页
利用河南省获嘉县1971~2007年的气象资料,从气候基本要素气温、降水、蒸发方面,对获嘉县这37年的农业气候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该区域的农业气候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研究表明,获嘉县近37年... 利用河南省获嘉县1971~2007年的气象资料,从气候基本要素气温、降水、蒸发方面,对获嘉县这37年的农业气候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该区域的农业气候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研究表明,获嘉县近37年来气候变化明显,气温呈现周期变化和整体逐渐上升趋势,降水减少,这种气候变化趋势的存在,使获嘉县农作物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大,粮食产量的波动增大,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受到影响,同时有利于一些病虫害的发生、越冬和危害,有些病虫害将有严重发生和危害加重的趋势。因此,科学地促使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当前乃至今后的长期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变化特征 农作物产量 病虫害 影响分析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大豆产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香颜 张金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58,共4页
利用河南省林州和泛区1993—2013年以及正阳1993—2008年大豆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回归分析、线性倾向估计和积分回归等方法,分析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大豆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当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障大... 利用河南省林州和泛区1993—2013年以及正阳1993—2008年大豆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回归分析、线性倾向估计和积分回归等方法,分析河南省气候变化与大豆产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当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障大豆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河南省大豆实际产量整体上呈增加态势;大豆趋势产量除泛区近似直线增长外,其他地区都有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大豆气象产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降水量对河南北部、中部地区大豆的气象产量影响较显著;降水量增加对北部地区大豆产量有利。日照时数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较小,仅中部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平均气温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气温升高对南部和中部地区的大豆产量有利,对北部地区不利;积温增加对大豆实际产量的增加作用较为明显,但对中部地区的气象产量有一定减少作用。大豆气象产量对降水量、平均气温单位变化的敏感性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大豆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基于敏感因子的河南省小麦干热风风险区划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金平 李香颜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6期260-263,共4页
干热风是发生在小麦灌浆期,影响河南省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根据小麦干热风气象行业标准,利用河南省18地市1981—2014年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选取各地市小麦相对气象产量和千粒质量数据及2010—2014年耕地面积、小麦播种... 干热风是发生在小麦灌浆期,影响河南省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根据小麦干热风气象行业标准,利用河南省18地市1981—2014年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选取各地市小麦相对气象产量和千粒质量数据及2010—2014年耕地面积、小麦播种面积等敏感因子,构建基于风险源危险性和承灾体易损性等指标的河南省干热风风险评估体系,并结合GIS技术,利用IDW方法进行河南省干热风的综合风险区划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干热风的危险性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规律,中东部的干热风发生强度和频率明显高于西部;在不考虑抗灾能力的情况下,综合危险性和易损性指标进行综合风险区划分析,河南省干热风综合风险分布规律为东部高于西部,北部高于南部,驻马店市为干热风的高风险区,次高区为豫北和豫东等地,豫西和豫南各地的干热风风险等级最低,属低风险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风 小麦 敏感因子 相对气象产量 千粒质量 风险评估体系 区划
下载PDF
淹水对河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香颜 刘忠阳 李彤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849-19851,共3页
[目的]探求洪涝灾害对河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08和2009年在河南省驻马店和濮阳2个地区进行了以淹水时间和淹水时期为主要因子的淹水模拟试验,并初步探讨了淹水的玉米产量损失率评估模型。[结果]淹水对夏玉米植... [目的]探求洪涝灾害对河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08和2009年在河南省驻马店和濮阳2个地区进行了以淹水时间和淹水时期为主要因子的淹水模拟试验,并初步探讨了淹水的玉米产量损失率评估模型。[结果]淹水对夏玉米植株死亡率、果穗成穗率、单株籽粒重影响明显;对株高、果穗长、果穗粗、百粒重和秃尖率影响较小。同一淹没天数、同一淹没时期对河南不同地区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别较大,总体上淹水1 d对玉米产量影响甚微,淹水3 d减产率均在30%以上,淹水5 d减产率均在50%以上,淹水7 d减产率均在70%以上。拔节期淹水7 d,夏玉米绝收;抽雄期淹水7 d,夏玉米基本绝收或者绝收。淹水对不同淹没时期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表现为拔节期均重于抽雄期。拔节期淹没天数与玉米产量损失率的关系模型为:Y拔节=-0.347 5X拔节3+2.829 2X拔节2+10.162 0X拔节-2.375 5,R2=0.895 8;抽雄期为:Y抽雄=-0.193 6X抽雄3+2.077 2X抽雄2+7.372 1X抽雄-2.266 2,R2=0.949 7。[结论]为今后洪涝灾害监测以及灾损快速评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淹水天数 淹水时期 性状 产量 模型
下载PDF
1971—2007年新乡市水分变化特征及干旱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培玲 祝新建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7期320-321,共2页
根据新乡市1971—2007年的气象资料,从水分基本要素蒸发、降水方面,对水分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干旱的成因。研究表明,新乡市降水量和年蒸发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干旱趋势增加;农田干旱是由大气降水不平衡所造成,但其表现在土壤水分... 根据新乡市1971—2007年的气象资料,从水分基本要素蒸发、降水方面,对水分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干旱的成因。研究表明,新乡市降水量和年蒸发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干旱趋势增加;农田干旱是由大气降水不平衡所造成,但其表现在土壤水分失调上。并提出调控旱作制度,大力发展防旱抗旱的农业技术措施,选用抗旱品种,制定节约用水的各项政策,以有效防御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变化 特征 干旱 成因 河南新乡 1971—2007年
下载PDF
新乡市小麦干热风的发生及防御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贾敬习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1期218-219,共2页
根据1981~2007年新乡市小麦干热风相关气象资料,分析新乡市小麦干热风的发生特点,包括其成因、主要特点、确定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典型个例和年际发生规律;并提出防御措施,以期减少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危害。
关键词 小麦 干热风 危害 指标 规律 防御措施 河南新乡
下载PDF
新乡市雾霾天气气候特征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孟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9期268-269,共2页
近年来雾、霾天气已成为我国大部地区季节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讨论了雾霾天气学定义、霾与雾的特征和区别、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分析了新乡市2000—2012年雾霾天气的特征,并针对雾霾天气的危害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期为新乡市雾霾天气... 近年来雾、霾天气已成为我国大部地区季节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讨论了雾霾天气学定义、霾与雾的特征和区别、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分析了新乡市2000—2012年雾霾天气的特征,并针对雾霾天气的危害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期为新乡市雾霾天气的防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天气 气候特征 危害 防御措施 河南新乡
下载PDF
新乡市高温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人工增雨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兵 《黑龙江粮食》 2023年第8期39-41,共3页
高温干旱是河南省新乡市常见的气象灾害,经常会给新乡市农作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根据新乡市高温干旱天气实际以及该地区农业灾情,首先分析了高温干旱对新乡市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并阐述了人工增雨在新乡市抗旱减灾中的主要应用情... 高温干旱是河南省新乡市常见的气象灾害,经常会给新乡市农作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根据新乡市高温干旱天气实际以及该地区农业灾情,首先分析了高温干旱对新乡市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并阐述了人工增雨在新乡市抗旱减灾中的主要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了几点推动人工增雨方面的对策,以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农业生产 影响 人工增雨对策 新乡市
下载PDF
新乡市国家粮食储备仓库防雷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乔雨 祝新建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5期364-366,共3页
根据国家防雷标准,结合新乡市国家粮食储备仓库的具体现状分析,对粮食储备仓库从外部到内部等方面提出防雷防护技术措施,以期减少雷击灾害。
关键词 粮库现状 直击雷 雷电波 防雷措施 河南新乡
下载PDF
新乡市紫外线辐射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金平 孟祥翼 +3 位作者 马卫华 王飞 张凤洲 田春娜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280-281,286,共3页
通过对新乡市2005~2007年紫外线数据的分析,得出新乡市紫外线辐射的日变化、季变化、逐时变化规律,即日变化波动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逐时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11~13时。影响紫外线辐射的气象因子有云量、云状、能见度... 通过对新乡市2005~2007年紫外线数据的分析,得出新乡市紫外线辐射的日变化、季变化、逐时变化规律,即日变化波动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逐时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11~13时。影响紫外线辐射的气象因子有云量、云状、能见度、湿度等,其中云量和能见度对其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辐射 气象因子 相关系数 河南新乡
下载PDF
2016年7月9日新乡暖区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马月枝 张霞 胡燕平 《暴雨灾害》 2017年第6期557-565,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9日新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分布不均匀、致灾严重,属暖区极端强降水,500 h Pa低...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9日新乡暖区特大暴雨过程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分布不均匀、致灾严重,属暖区极端强降水,500 h Pa低涡和700 h Pa切变线是其主要影响系统;台风外围东南暖湿气流在太行山迎风坡(新乡西部)辐合抬升使特大暴雨区上空长时间维持深厚湿层,500 h Pa低涡南压所携带的弱冷平流与低层暖平流在新乡上空叠加进一步增加了大气层结不稳定,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水汽和位势不稳定条件;200 h Pa显著分流区"抽吸作用"、太行山地形抬升和中低层低涡和切变线使新乡上空出现深厚垂直上升运动是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华北中南部大范围高湿环境、深厚暖云层和湿层以及异常偏低的自由对流高度和抬升凝结高度与中等偏强的对流有效位能,是导致新乡高降水效率的有利条件;新乡强降水中心由2个孤立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MβCS)合并造成,其系统内部若干低质心对流单体则由太行山东侧山前长时间维持的中尺度辐合系统产生;雷达反射率因子反映出低质心暖云降水回波特征,强回波列车效应明显,新乡特大暴雨由积云(对流)为主的积层混合降水回波长时间滞留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低涡 切变线 中尺度对流系统 列车效应 地形作用
下载PDF
东北低涡槽后型河南强对流过程的天气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一平 牛淑贞 +3 位作者 席世平 梁俊平 宋培玲 周红俊 《暴雨灾害》 2011年第3期193-201,共9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14时订正后的探空资料,分析2008—2010年6月河南处于东北低涡槽后形势下其强对流天气的相关物理量特征和阈值,通过对其中3次致灾强风暴过程的天气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其三维天气系统要素配置和预报...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和14时订正后的探空资料,分析2008—2010年6月河南处于东北低涡槽后形势下其强对流天气的相关物理量特征和阈值,通过对其中3次致灾强风暴过程的天气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其三维天气系统要素配置和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1)SI、LI均为负值,K指数≥20℃,△θse850-500≥5℃,CAPE≥1 500 J.kg-1,Sweat指数≥180,0—6 km水平风垂直切变≥15 m.s-1,大气可降水量≥2 cm,可作为发生灾害性强对流天气的参考指标;SI为正值,LI≥-1.5℃,K指数≤24℃,△θse850-500≤-4.3℃,CAPE≤150 J.kg-1且远小于CIN、14时探空订正后CAPE也在500 J.kg-1以下,0—6 km垂直风切变≤12 m.s-1,可降水量≤1.5 cm,可作为无对流天气出现的参考指标;除此之外,可出现一般雷暴天气。2)东北低涡槽后型背景下,河南出现强对流天气的热力不稳定条件是,中上层干冷,有24 h显著降温区或冷槽、冷平流;低层暖,850 hPa温度达到20℃,或有低空急流或显著流线通过暖脊。3)其抬升触发条件是,中层有横槽、切变线、干线,地面有辐合线、干线等有触发和抬升作用的系统。4)其水汽条件是,850 hPa比湿≥7 g.kg-1,地面露点温度达16℃以上。5)垂直风切变条件是,存在高空西北风急流,低层偏南风,地面偏东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 东北低涡 冷空气 预报着眼点
下载PDF
雾霾天气气象学定义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65
20
作者 王润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7期44-44,共1页
介绍了雾霾天气的气象学定义及成因,针对雾霾天气的有害物质,提出了预防措施,以期为雾霾天气的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雾霾天气 气象学定义 成因 危害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