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来源的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惠杰 童岩 阎家麒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27-229,共3页
研究培养时间对菌丝体内壳聚糖及其它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及产物的收率。方法:培养 48 h,菌丝体数量很快增长,菌丝体干重达到 13 g/L培养基。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分离包括:用 2%氢氧化钠溶液在 90℃条件下除蛋白质2h,再... 研究培养时间对菌丝体内壳聚糖及其它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及产物的收率。方法:培养 48 h,菌丝体数量很快增长,菌丝体干重达到 13 g/L培养基。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分离包括:用 2%氢氧化钠溶液在 90℃条件下除蛋白质2h,再用10%乙酸60℃、2h提取壳聚糖,然后在pH9.0条件下沉淀。结果:鲁氏毛霉经2d培养,甲壳素和壳聚糖产率分别为菌丝体干重的8.8%和7.4%。结论:鲁氏毛霉菌丝体可作为用于医药、化妆品等的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素 壳聚糖 鲁氏毛霉 制备 理化分析
下载PDF
豆豉纤溶酶的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76
2
作者 阎家麒 童岩 臧莹安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由发酵大豆 (豆豉 )分离纯化一种活性强的纤溶酶 ,采用硫酸铵盐析 ,SephadexG 10 0和SephacrylS 2 0 0色谱纯化的纤溶酶 ,在SDS PAGE上呈一条蛋白带 ,Mr310 0 0 ,等电点 8 6± 0 2。纯化倍数 44倍 ,纯酶比活 310 2 0UK/mg ,活性回... 由发酵大豆 (豆豉 )分离纯化一种活性强的纤溶酶 ,采用硫酸铵盐析 ,SephadexG 10 0和SephacrylS 2 0 0色谱纯化的纤溶酶 ,在SDS PAGE上呈一条蛋白带 ,Mr310 0 0 ,等电点 8 6± 0 2。纯化倍数 44倍 ,纯酶比活 310 2 0UK/mg ,活性回收率 6 8%。由于该酶具有较强的催化纤维蛋白原溶解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鼓纤溶酶 纯化 分离 抗血栓药 纳豆激酶
下载PDF
我国红豆杉植物资源考察及紫杉醇研究开发的现状 被引量:8
3
作者 阎家麒 尹嘉庆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9期198-202,共5页
报道了我国红豆杉4种1变种植物资源的产地及分布,并对该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紫杉醇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红豆杉 紫杉醇 植物资源 开发 利用 抗癌药
下载PDF
紫杉醇抑制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阎家麒 王悦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采用大鼠动脉环无血清培养形成微血管方法 ,测定紫杉醇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将大鼠动脉段包埋于纤维蛋白胶中 ,用MCDB131无血清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 ,内皮细胞从动脉段切口处向外生长 ,形成具有分枝的微血管样结构。每日计数血管生成量 ,... 采用大鼠动脉环无血清培养形成微血管方法 ,测定紫杉醇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将大鼠动脉段包埋于纤维蛋白胶中 ,用MCDB131无血清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 ,内皮细胞从动脉段切口处向外生长 ,形成具有分枝的微血管样结构。每日计数血管生成量 ,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 ,紫杉醇对血管生成有很强的抑制效应 ,证实紫杉醇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动脉环模型是一种有用的血管生成动态、定量的体外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血管生成 动脉环无血清培养 抑制作用 抗癌药
下载PDF
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抑瘤作用的研究
5
作者 阎家麒 王九一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9期77-79,共3页
本研究为针剂紫杉醇可溶于水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即采用薄膜法制备紫杉醇脂质体,其配方中紫杉醇、心磷脂、卵磷脂和去氧胆酸钠的摩尔比为1:1:5:5。制剂为冻干型,使用前用注射用水充分水化即重建脂质体,溶液澄清,无变色及沉淀... 本研究为针剂紫杉醇可溶于水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即采用薄膜法制备紫杉醇脂质体,其配方中紫杉醇、心磷脂、卵磷脂和去氧胆酸钠的摩尔比为1:1:5:5。制剂为冻干型,使用前用注射用水充分水化即重建脂质体,溶液澄清,无变色及沉淀脂质体包封率大于96%。抑瘤作用和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杉醇脂质体与以Cremophor EL为载体的紫杉醇相比,个有更高的抗肿瘤活性和较低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脂质体 制备 抑瘤作用 抗癌药
下载PDF
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柄“双刃剑”——生物医药产业前景与基因武器潜在威胁 被引量:1
6
作者 阎家麒 《世界药品信息》 2001年第1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病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下载PDF
紫杉醇提取纯化工艺 被引量:23
7
作者 阎家麒 范金城 王九一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531-533,共3页
以云南红豆杉树皮(或树叶)为原料,提取纯化紫杉醇。先经95%乙醇、二氯甲烷提取,再经硅藻土柱涂渍色谱、硅胶60中压快速柱色谱分离,收集含紫杉醇-cephalomannine的组分后以C_(18)制备型RP-HPLC分... 以云南红豆杉树皮(或树叶)为原料,提取纯化紫杉醇。先经95%乙醇、二氯甲烷提取,再经硅藻土柱涂渍色谱、硅胶60中压快速柱色谱分离,收集含紫杉醇-cephalomannine的组分后以C_(18)制备型RP-HPLC分离,两次结晶后得到紫杉醇无色结晶固体,纯度≥98.8%,收率为树皮干重的0.028%,树叶干重的0.0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紫杉醇 提取 纯化
下载PDF
紫杉醇的半合成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九一 阎家麒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6-58,共3页
以10脱乙酰巴卡亭Ⅲ为起始原料,将其转化成7三乙基硅烷10脱乙酰巴卡亭Ⅲ,然后乙酰化成7三乙基硅烷巴卡亭Ⅲ,用市售的紫杉醇侧链N苯甲酰(2R,3S)3苯基异丝氨酸在DCC和DAMP作用下与其偶联。
关键词 紫杉醇 脱乙酰巴卡亭Ⅲ 半合成
下载PDF
紫杉醇隐形脂质体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被引量:51
9
作者 阎家麒 王悦 王九一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706-709,共4页
目的 研究紫杉醇隐形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 采用共沉淀和微流态化两步法制备紫杉醇隐形脂质体 ,用两亲性聚乙二醇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PEG DSPE)修饰脂质体膜。以RP HPLC法测定小鼠组织内紫杉醇药... 目的 研究紫杉醇隐形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 采用共沉淀和微流态化两步法制备紫杉醇隐形脂质体 ,用两亲性聚乙二醇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PEG DSPE)修饰脂质体膜。以RP HPLC法测定小鼠组织内紫杉醇药物浓度。结果 隐形脂质体粒径≤ 10 0nm ,药物包封率≥ 98%。均以 5mg·kg-1经iv脂质体紫杉醇和游离紫杉醇 ,2 4h后紫杉醇隐形脂质体在血液中驻留 35 %以上 ,在肝脾组织中摄取不足 10 %。而膜材中不含PEG DSPE的紫杉醇传统脂质体在血液中驻留 10 % ,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mononuclearphagocytesystem ,MPS)捕获了 5 0 %以上。证明紫杉醇隐形脂质体延长了在血循环中的时间并减少了MPS的吞噬。血液AUC隐形脂质体约为传统脂质体的 2 0倍。结论 采用共沉淀和微流态化法可制得包封率高、粒径小的脂质体 ,用PEG DSPE修饰磷脂膜可以增加隐形脂质体的AU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隐形脂质体 组织分布 共沉淀
下载PDF
紫杉醇原料药生产新工艺
10
作者 阎家麒 王九一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9期88-90,共3页
报道了以云南红豆杉为原料提取纯化紫杉醇原料药的新工艺。本法工艺步骤如下:a)树皮(或树叶)经95%乙醇提取。b)提取物经二氯甲烷和水分离,得二氯甲烷提取物。c)将b溶于乙酸乙酯-甲醇,涂渍于硅藻土后上柱,在压力下先用... 报道了以云南红豆杉为原料提取纯化紫杉醇原料药的新工艺。本法工艺步骤如下:a)树皮(或树叶)经95%乙醇提取。b)提取物经二氯甲烷和水分离,得二氯甲烷提取物。c)将b溶于乙酸乙酯-甲醇,涂渍于硅藻土后上柱,在压力下先用己烷洗涤,再用二氯甲烷洗脱,得C。d)将C溶于乙酸乙酯上硅胶60中压快速柱,流动相为己烷-丙酮比例梯度增加的溶剂系统,在TLC检识下收集含紫杉醇的组分并减压至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原料药 提取 纯化 抗癌药 生产工艺
下载PDF
紫杉醇的临床应用进展
11
作者 阎家麒 《世界药品信息》 2000年第1期93-95,116,共4页
关键词 紫杉醇 抗癌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