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洛川县博物馆“5·18”活动形式多样
1
作者 刘忠民 《中国博物馆通讯》 2003年第6期26-27,共2页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这天,陕西洛川县博物馆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收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 洛川县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日 纪念活动 宣传标语 讲解工作
原文传递
洛川县博物馆藏的隋唐佛教文物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军 李妮 《东方博物》 2019年第4期92-98,共7页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博物馆收藏的隋唐时期佛教文物,有石、铜等不同材质,多为菩萨、佛造像,造型各异,制作精美,为研究陕北延安地区以及洛河流域佛教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洛川 佛教 造型
原文传递
陕西洛川县潘窑科村宋墓清理简报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忠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陕西 洛川县 墓葬形制 宋朝 出土器物
下载PDF
浅述博物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被引量:5
4
作者 屈鹏程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1期118-119,共2页
博物馆自诞生至今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博物馆的职能也从起初单一的研究机构发展为多种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机构。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未成年人参观比例逐年上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越来越受重视。如何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好社会教... 博物馆自诞生至今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博物馆的职能也从起初单一的研究机构发展为多种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机构。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未成年人参观比例逐年上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越来越受重视。如何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好社会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博物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结合
下载PDF
陕北洛川县出土唐代白胎陶俑
5
作者 刘忠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6-96,共1页
2003年夏,洛川县秦关乡廉湖洞村发现一竖穴式土坑墓,该墓室南北长2米,东西宽1.3米,残高1.2米,无铺地砖.墓内共出土较完整文物6件,现分述如下:
关键词 洛川县 出土 陶俑 唐代 陕北 2003年 土坑墓 铺地砖 墓室
下载PDF
浅谈县级博物馆的调查与发展方向
6
作者 张建荣 杨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6期108-109,共2页
博物馆是研究、保护、收藏和展示文化的非营利组织机构。在功能发挥上,中小型区域性博物馆展厅面积小,展出的藏品少,博物馆经费紧,单位藏品难以添新,展览老套死板,没有与时俱进的概念。如何才能让县级博物馆成为一个让社会认同的社会公... 博物馆是研究、保护、收藏和展示文化的非营利组织机构。在功能发挥上,中小型区域性博物馆展厅面积小,展出的藏品少,博物馆经费紧,单位藏品难以添新,展览老套死板,没有与时俱进的概念。如何才能让县级博物馆成为一个让社会认同的社会公益事业并做大做强,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博物馆 调查 发展方向
下载PDF
陕西洛川月家庄秦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战伟 夏培朝 +2 位作者 冯丹 申保发(绘图) 王保平(照相)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3,共11页
2020年3~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洛川县月家庄墓地发掘了363座战国中晚期秦墓,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的文化遗物。月家庄墓地的发掘丰富了陕北南部地区战国时期的考古内容,对探讨秦人对陕北的经略,秦与戎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考古材料。
关键词 洛川月家庄 秦墓 战国中晚期 “衙市”
下载PDF
陕西洛川北朝佛教石造像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军(文/图) 李妮(文/图) 《大众考古》 2020年第2期45-47,共3页
洛川县位于陕西中部,连接着关中和陕北,因境内洛水而得名。洛川县博物馆藏有一批精美的北朝时期佛教石造像,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洛川土基镇鄜城村清理出土的石造像为主。这些石造像石刻技艺高超,个别造像残留贴金,施彩绘。精美的石造... 洛川县位于陕西中部,连接着关中和陕北,因境内洛水而得名。洛川县博物馆藏有一批精美的北朝时期佛教石造像,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洛川土基镇鄜城村清理出土的石造像为主。这些石造像石刻技艺高超,个别造像残留贴金,施彩绘。精美的石造像石雕观音头像北魏时期,砂石质,圆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北朝时期 洛川县 陕西洛川 博物馆
下载PDF
洛川土塔调查
9
作者 刘忠民 《文博》 2006年第1期33-35,共3页
  陕西省洛川县中部塬区的石泉乡槐柏镇内有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土塔8个,当地村民称之为冢子疙瘩.1987年文物普查资料仅收录了石泉乡上兰庄1个,下兰庄1个,西石泉2个.2004年我馆组织的专题调查中又发现了4个.土塔的发现,将宝塔的构建材料...   陕西省洛川县中部塬区的石泉乡槐柏镇内有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土塔8个,当地村民称之为冢子疙瘩.1987年文物普查资料仅收录了石泉乡上兰庄1个,下兰庄1个,西石泉2个.2004年我馆组织的专题调查中又发现了4个.土塔的发现,将宝塔的构建材料又扩大了,填补了一项空白,弥足珍贵,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塔 石泉乡 夯筑 瓷瓮 洛川 兰庄 东头村 黑釉 仁清黑 桃坡 槐柏镇 底径 洛川县 延安 戏楼
下载PDF
陕北洛川宋代《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碑考
10
作者 杨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5期38-40,共3页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厢寺川林场发现宋代《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石碑,碑刻资料未见有关文献资料的记载。通过对宋碑及相关问题的考证,让我们对宋代宝峰寺和开抚古城的相关历史问题有所了解。
关键词 宋淳化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维那头 宝峰寺 开抚古城 杨八姐
下载PDF
陕西省志丹县永宁镇石窟、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敏 杨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6-84,共9页
经详细调查,对延安市志丹县永宁镇新发现的定边渠、冯家河、胡家坬、埝坪、小崖窑、骆驼脖子6处北朝以来的摩崖造像龛群进行详细介绍,并就窟龛时代、造像题材、分期特点等方面展开初步讨论。调查结果显示,胡家坬、埝坪为北魏太和后半期... 经详细调查,对延安市志丹县永宁镇新发现的定边渠、冯家河、胡家坬、埝坪、小崖窑、骆驼脖子6处北朝以来的摩崖造像龛群进行详细介绍,并就窟龛时代、造像题材、分期特点等方面展开初步讨论。调查结果显示,胡家坬、埝坪为北魏太和后半期造像;定边渠、冯家河、小崖窑、骆驼脖子为北魏晚期后段至西魏造像;此外,定边渠、冯家河部分造像时代上限可至北周,下限可至初唐。图像组合、造像题材在延续北朝石窟造像特征的基础上,较多地保留了部族造像特征,体现了陕北地区开窟造像的地域特色,同时与陇东、关中地区北朝佛教造像有着密切联系。这6处摩崖造像龛群,作为陕北地区早期佛教石窟造像的重要发现,丰富了该地区北朝佛教遗存,对研究丝绸之路北道——特别是陕北地区佛教石窟的分布、造像艺术及其与佛教中心区域的关系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志丹永宁镇 佛教 石窟 摩崖造像
下载PDF
延安地区北宋石窟涅槃造像中的乐舞图像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建刚 贾延财 杨军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0-16,共7页
延安宋金石窟涅槃图像中的乐舞者,分为外道乐舞庆佛涅槃和罗汉奏乐供养两种类型。涅槃图像中的外道乐舞,产生于北朝时期,继承了犍陀罗艺术中的裸体外道形象。唐代以后变为婆罗门形象,并盛行于宋辽金夏时期。而在宋辽金夏时期,又出现了... 延安宋金石窟涅槃图像中的乐舞者,分为外道乐舞庆佛涅槃和罗汉奏乐供养两种类型。涅槃图像中的外道乐舞,产生于北朝时期,继承了犍陀罗艺术中的裸体外道形象。唐代以后变为婆罗门形象,并盛行于宋辽金夏时期。而在宋辽金夏时期,又出现了汉装胡人形象的外道。外道乐舞与末法、护法思想关系密切。罗汉奏乐,是对人天乐舞供养释迦涅槃内容的改造,以罗汉代替乐舞供养的人天,旨在突出罗汉的传法与救世功能。延安宋金石窟中的涅槃图像及其乐舞者情节,共同表现出强烈的末法与传法、护法思想,折射出延安民众对战争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宋金石窟 涅槃图像 外道乐舞 五百罗汉
下载PDF
延安宋金石窟地藏造像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石建刚 杨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58,共10页
本文对延安宋金石窟中的16例地藏、十王及地狱图像进行了详细考察。根据图像来源的不同,将其分为地藏二尊像、地藏三尊像和地藏与天藏像三类,其中,金地藏与道明、闵公组合图像的揭示,将金地藏信仰及相关故事、图像的形成时间由明代提前... 本文对延安宋金石窟中的16例地藏、十王及地狱图像进行了详细考察。根据图像来源的不同,将其分为地藏二尊像、地藏三尊像和地藏与天藏像三类,其中,金地藏与道明、闵公组合图像的揭示,将金地藏信仰及相关故事、图像的形成时间由明代提前到了北宋中期。对地藏十王造像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宜川贺家沟石窟的十王地狱图像进行了考释。对地藏十王与观音十六罗汉、涅槃图像的组合分别进行了深入剖析,并认为劝恶向善、救度生人、救拔亡者是延安宋金石窟地藏造像的核心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石窟 地藏造像 金地藏 闵公 地狱变
下载PDF
延安宋金石窟玄奘取经图像考察——兼论宋金夏元时期玄奘取经图像的流变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建刚 杨军 《西夏学》 CSSCI 2017年第2期129-142,共14页
延安的宋金石窟中保存有14例玄奘取经图像,这是目前所见这一图像最为集中,且时代最早的地区,川渝、甘肃、山西等周边地区的玄奘取经图像直接受其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传承性。本文将文本与图像相结合,勾勒出宋元时期玄奘取经故事的演变过程... 延安的宋金石窟中保存有14例玄奘取经图像,这是目前所见这一图像最为集中,且时代最早的地区,川渝、甘肃、山西等周边地区的玄奘取经图像直接受其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传承性。本文将文本与图像相结合,勾勒出宋元时期玄奘取经故事的演变过程,为部分没有纪年的图像及其所在洞窟的断代提供了依据,也为判断《取经诗话》的成书年代提供一定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宋金石窟 玄奘取经 《取经诗话》 猴行者
下载PDF
陕西宜川北宋贺家沟佛爷洞石窟调查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建刚 杨军 白小龙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62,共13页
贺家沟佛爷洞石窟,创建于北宋崇宁二、三年间,是由以本地功德主狄文顺为首的多个存在一定亲缘关系的家庭共同出资开凿的,是一座民间性公共佛堂。洞窟现存29龛(组)造像和21条题记,造像水平较高,内容丰富,且出现了自在坐观音(附取经图像)... 贺家沟佛爷洞石窟,创建于北宋崇宁二、三年间,是由以本地功德主狄文顺为首的多个存在一定亲缘关系的家庭共同出资开凿的,是一座民间性公共佛堂。洞窟现存29龛(组)造像和21条题记,造像水平较高,内容丰富,且出现了自在坐观音(附取经图像)、地藏与天藏、地狱十王等较为重要的造像题材,为研究唐宋时期陕西佛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家沟佛爷洞石窟 陕北宋金石窟 取经图像 地狱变
下载PDF
凤北遗址新发现的“绳纹彩绘陶片”
16
作者 刘忠民 《文博》 2010年第5期78-78,共1页
凤北遗址位于洛川县城北,东临210国道,北至凤栖镇屯里村南,西南至西沟,地形平坦,遗址呈不规则状,占地面积约850000平方米,是陕西地区一处较大的古文化遗址。1985年首次在文化部主办的内部交流刊物《文物通讯》上做过报道,1987年第二次... 凤北遗址位于洛川县城北,东临210国道,北至凤栖镇屯里村南,西南至西沟,地形平坦,遗址呈不规则状,占地面积约850000平方米,是陕西地区一处较大的古文化遗址。1985年首次在文化部主办的内部交流刊物《文物通讯》上做过报道,1987年第二次文物普查进行了实际丈量,收录于《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1990年公布为洛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北遗址 "绳纹彩绘陶片" 洛川县 文物考古
下载PDF
陕西省延安市张家湾石坊头石窟调查研究
17
作者 杨军(执笔/绘图) 夏金菊(执笔/摄影) 《草原文物》 2021年第2期26-34,共9页
本文对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张家湾镇石坊头石窟的实地调查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石窟的建造技术、造像题材和风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初步认为石坊头石窟属于一处民间开凿的小型石窟。造像题材主要有一佛二弟子像、十六罗汉像、天王... 本文对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张家湾镇石坊头石窟的实地调查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石窟的建造技术、造像题材和风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初步认为石坊头石窟属于一处民间开凿的小型石窟。造像题材主要有一佛二弟子像、十六罗汉像、天王像和文殊、普贤菩萨像等陕北地区常见的石窟造像组合,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于该题材的信仰情况。它的发现为研究陕北地区宋代石窟建筑艺术、造像风格、佛教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葫芦河 石窟 造像
下载PDF
延安市宝塔区石窑石窟调查简报
18
作者 杨军 白晓龙 《文物春秋》 2019年第6期84-96,共13页
石窑石窟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石窑村北,由两窟组成,时代为北宋晚期至金初期。造像题材主要有文殊、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十王像,释迦涅槃图、佛塔,十六罗汉像等四种陕北地区常见的石窟造像组合,反映了战乱时期民众祈望借助神... 石窑石窟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石窑村北,由两窟组成,时代为北宋晚期至金初期。造像题材主要有文殊、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十王像,释迦涅槃图、佛塔,十六罗汉像等四种陕北地区常见的石窟造像组合,反映了战乱时期民众祈望借助神佛的法力来结束战乱,恢复和平、安宁的生活的心愿,为研究宋金时期佛教的发展以及佛教文化与艺术的传播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延安 石窑石窟 佛教造像 宋金时期
下载PDF
陕西志丹城台石窟
19
作者 杨军(文/图) 雷春霞(文/图) 陈晓云(文/图) 《大众考古》 2022年第12期64-72,共9页
城台石窟位于陕北志丹县旦八镇城台村西约100米北洛河北岸崖壁上,东临城台村,北临公路,南距北洛河120米。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台石窟坐北面南,分布在东西长50米、高6米的崖壁上,比沟底北洛河高约20米。现存4窟... 城台石窟位于陕北志丹县旦八镇城台村西约100米北洛河北岸崖壁上,东临城台村,北临公路,南距北洛河120米。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台石窟坐北面南,分布在东西长50米、高6米的崖壁上,比沟底北洛河高约20米。现存4窟2龛,由西向东编号为1—6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洛河 石窟 临城 崖壁
下载PDF
明《山西潞安府长治县县丞杨公墓志》考
20
作者 杨军(文/图) 《大众考古》 2019年第9期32-34,共3页
陕西洛川县新发现明代《山西潞安府长治县县丞杨公墓志》一方,志文记载了明万历年间(1573—1620)曾任山西潞安府长子县主簿、长治县县丞杨承烈的生平事迹,通过对志文内容释读,可以了解志主家庭状况、品行等,对史书、方志起到补缺、印证... 陕西洛川县新发现明代《山西潞安府长治县县丞杨公墓志》一方,志文记载了明万历年间(1573—1620)曾任山西潞安府长子县主簿、长治县县丞杨承烈的生平事迹,通过对志文内容释读,可以了解志主家庭状况、品行等,对史书、方志起到补缺、印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丞 家庭状况 长治县 公墓 志文 生平事迹 山西潞安 县主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