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SPC对济钢理化检测质量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永栋 崔宝金 《山东冶金》 CAS 2012年第1期42-43,共2页
应用SPC控制图工具,通过交叉试验和嵌套试验对济钢理化检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济钢理化检测系统处于稳态并具有良好的线性,满足位置变差接受准则;化学检测GRR为11.87%~23.75%,力学检测GRR为19.78%~27.00%,满足宽度变差接受准则。... 应用SPC控制图工具,通过交叉试验和嵌套试验对济钢理化检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济钢理化检测系统处于稳态并具有良好的线性,满足位置变差接受准则;化学检测GRR为11.87%~23.75%,力学检测GRR为19.78%~27.00%,满足宽度变差接受准则。根据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确定的改进重点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后,化学检测GRR为6.98%~13.26%,力学检测GRR为11.67%~11.97%,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出具数据满足可靠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检测 评价 SPC 交叉试验 嵌套试验 重复性 再现性
下载PDF
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铁矿石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斌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11年第6期34-36,共3页
提出了采用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铁矿石的方法,优化了仪器工作条件,在最佳分析条件下测定了铁矿石标样中TFe、Si02、CaO、S、P、MgO、A1203的含量,所测7个成分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所得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合。用此... 提出了采用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铁矿石的方法,优化了仪器工作条件,在最佳分析条件下测定了铁矿石标样中TFe、Si02、CaO、S、P、MgO、A1203的含量,所测7个成分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所得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合。用此法分析100多个试样,其分析结果与化学法的测定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铁矿石 化学成分 次级靶
下载PDF
铝锰钛铁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贵芬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12年第1期28-29,37,共3页
介绍了铝锰钛合金中铝的测定方法,该法采用强碱分离,EDTA络合,氟化物取代,铅标准溶液二次返滴定,根据第二次消耗的铅标准溶液的体积求得铝含量。
关键词 铁合金 铝锰钛
下载PDF
超低碳深冲钢中夹杂物的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耿丽杰 《山东冶金》 CAS 2011年第4期7-8,共2页
济钢炼钢厂采用KR→BOF→LF→RH→ASP工艺流程开发了低碳低硅冶炼技术。采用RH精炼工艺冶炼超低碳钢,主要难点在于钢中夹杂物控制。通过脱S处理、冶炼及精炼控制,提高钢水洁净度,改善其浇注性能;增大中间包的容量,设置挡渣坝、挡渣堰等... 济钢炼钢厂采用KR→BOF→LF→RH→ASP工艺流程开发了低碳低硅冶炼技术。采用RH精炼工艺冶炼超低碳钢,主要难点在于钢中夹杂物控制。通过脱S处理、冶炼及精炼控制,提高钢水洁净度,改善其浇注性能;增大中间包的容量,设置挡渣坝、挡渣堰等,减少中间包夹杂物的形成;全程保护浇注,添加Ti等,控制钢中的夹杂物。实现了超低碳深冲钢的批量生产,铸坯合格率达到98.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深冲钢 夹杂物 精炼 保护浇注
下载PDF
以铣代磨在冲击试样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董金伟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3年第5期296-298,共3页
介绍了笔者单位在冲击试样加工中应用基于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以铣代磨加工技术,代替了传统工艺中平面磨床的功能,改变了传统的冲击试样加工工艺。与磨削相比,以铣代磨切削力小,切削热影响小,刀具、试样变形小,实现了高精度、低粗... 介绍了笔者单位在冲击试样加工中应用基于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以铣代磨加工技术,代替了传统工艺中平面磨床的功能,改变了传统的冲击试样加工工艺。与磨削相比,以铣代磨切削力小,切削热影响小,刀具、试样变形小,实现了高精度、低粗糙度加工;同时单位时间材料切除率是磨床磨削的3~6倍,极大的提高了冲击试样的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试样加工 高速切削 以铣代磨 加工效率
下载PDF
冷轧薄板塑性应变比测定的机械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斌 张建辉 李雪东 《物理测试》 CAS 2012年第6期20-23,共4页
采用高精度的全自动引伸计有助于提高测定冷轧薄板塑性应变比r值的准确度,但在试验中发现其某些机构如果调整不到位,会对结果准确度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对配备一种高精度接触式全自动引伸计的国产拉伸试验机测定r值时机械影响因素的分析... 采用高精度的全自动引伸计有助于提高测定冷轧薄板塑性应变比r值的准确度,但在试验中发现其某些机构如果调整不到位,会对结果准确度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对配备一种高精度接触式全自动引伸计的国产拉伸试验机测定r值时机械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了其机构调整方法,并与配备其他全自动引伸计的进口拉伸试验机进行了比对试验。两者所测r值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在±3.0%以内,表明分析和总结的调整方法可有效地保证该试验机测定r值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应变比(r值) 接触式全自动引伸计 机械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