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LncRNA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阳(综述) 张保贵(审校)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上皮间质转化(EMT)被认为是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步骤。LncRNA是一种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节基因转录相关的复合物活性及其他复杂机理控制下游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其中包括EMT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EMT与胃癌的原发浸润、... 上皮间质转化(EMT)被认为是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步骤。LncRNA是一种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节基因转录相关的复合物活性及其他复杂机理控制下游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其中包括EMT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EMT与胃癌的原发浸润、继发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本文对胃癌EMT相关的LncRN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EMT
下载PDF
皮肤透明细胞汗腺瘤超声特征及病理表现
2
作者 孙春芳 尹盼盼 +3 位作者 张磊 李兆强 段仰灿 王全义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透明细胞汗腺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并结合病理进行分析。方法对31例经病理证实为透明细胞汗腺瘤病例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病例中,肿物位于头面部15例,下肢6例,颈部5例,手掌2例,腰部1例... 目的探讨皮肤透明细胞汗腺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并结合病理进行分析。方法对31例经病理证实为透明细胞汗腺瘤病例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病例中,肿物位于头面部15例,下肢6例,颈部5例,手掌2例,腰部1例,胸壁2例。肿物均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且均为囊实性结节,其中21例以实性为主,10例以囊性为主,实性部分呈附壁结节;31例肿物实性部分均见血流信号,Adler血流分级表现为1~3级,其中1级6例、2级10例、3级15例。组织病理学特征性表现为真皮内界限清楚的囊实性结节,由位于中央的圆形空泡状透明细胞和位于周边的嗜碱性细胞两种肿瘤细胞构成。结论皮肤透明细胞汗腺瘤具有“囊中有实、实中有囊”的特征性高频超声表现,可为透明细胞汗腺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腺瘤 透明细胞 高频超声 多普勒
下载PDF
取标本切口行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垒 肖志强 +3 位作者 单长岭 张志国 杨迎新 苗同林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取标本辅助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口位置分为观察组(经标本取出辅助切口行预... 目的:探讨经取标本辅助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口位置分为观察组(经标本取出辅助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n=32)与对照组(另做切口行预防性造口术,n=33)。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吻合口漏发生,两组造口还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口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还纳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直肠癌前切除+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时间、术后24 h与48 h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患者,经标本取出辅助切口取出标本并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前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辅助切口 回肠造口
下载PDF
改良双吻合技术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垒 马俊 +3 位作者 王松松 苗同林 肖志强 单长岭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吻合技术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6例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分为改良双吻合组(观察组,n=61)与传统双吻合组(对照组,n=65)。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双吻合技术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26例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吻合方式分为改良双吻合组(观察组,n=61)与传统双吻合组(对照组,n=65)。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饮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80.82±40.93)min vs.(176.75±31.66)min]、术中出血量[(75.57±21.31)mL vs.(74.46±21.29)mL]、术后排气时间[(4.52±0.92)d vs.(4.51±1.11)d]、饮食时间[(4.77±1.02)d vs.(4.82±1.6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共11例发生吻合口漏,其中观察组2例(3.28%),对照组9例(13.85%),观察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肠梗阻、切口感染、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吻合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安全、有效,可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双吻合技术 吻合口漏
下载PDF
造口伤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夏永梅 李金凤 +1 位作者 徐丽 刘凯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6期599-601,共3页
目的:探讨造口伤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造口伤口小组,确定小组职责并进行专业化培训及考核,由造口治疗师及小组成员对压疮患者和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统一、全程管理。造口伤口小组成立前后,统计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治愈率,调... 目的:探讨造口伤口小组在压疮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造口伤口小组,确定小组职责并进行专业化培训及考核,由造口治疗师及小组成员对压疮患者和压疮高危患者进行统一、全程管理。造口伤口小组成立前后,统计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治愈率,调查小组成员对压疮知识的知晓率及压疮高危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造口伤口小组成立后,压疮发生率(1.4‰)低于小组成立前(4.0‰);压疮治愈率(68.7%)、造口伤口小组成员对压疮知识掌握情况(25.6±1.5)及压疮高危患者满意度评分(4.1±0.2)均高于成立前。结论:造口伤口小组的成立,提高了压疮护理质量,减轻了压疮患者痛苦,充分体现了造口伤口专科护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伤口 造口治疗师 压疮 预防 护理质量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红冉 张辉 +1 位作者 张莎 张春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对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快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应用在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对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快速康复护理,记录两组恢复指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恢复速度更快,P<0.05。护理前,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29.41%,P<0.05。结论在胃癌手术治疗中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并从心理、躯体等方面增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胃癌 术后康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胃癌和食管癌循环肿瘤细胞形态学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露 李胜 +3 位作者 陆作伟 刘敏 李浩 陆信仰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778-782,共5页
目的研究胃癌和食管癌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CTCBIOPSY异常细胞分离染色仪富集4例食管癌和7例胃癌患者外周血CTCs,依据本课题组拟定的CTCs形态学诊断标准对其进行鉴定,选取典型的CTCs,对其形态学(细胞学)特征进行... 目的研究胃癌和食管癌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形态学特征。方法采用CTCBIOPSY异常细胞分离染色仪富集4例食管癌和7例胃癌患者外周血CTCs,依据本课题组拟定的CTCs形态学诊断标准对其进行鉴定,选取典型的CTCs,对其形态学(细胞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对典型的胃癌和食管癌CTCs的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描述,同时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对检测到的CTCs进行了验证,结果检出CTCs的CK8/18/19(+),CD45(-),Hoechst(+),考虑为典型TCTs。结论本课题组拟定的CTCs形态学诊断标准科学可行;除形态学研究外,还需对筛选出的CTCs进行定性分析,以验证CTCs的性质,为其下游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食管癌 ISET-形态学 CTCs诊断方法 形态学特征
下载PDF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靳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比较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优缺点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分析我院消化外科收治的114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分为开腹式组和腹腔镜组。其中开腹式组51例,腹腔镜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比较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优缺点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分析我院消化外科收治的114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分为开腹式组和腹腔镜组。其中开腹式组51例,腹腔镜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中有1例患者中转开腹,未发生电灼伤、脏器损伤等手术并发症。腹腔镜组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感染率显著少于开腹式手术,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式手术时间较短,住院费用略少,但与腹腔镜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与开腹式手术相比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感染率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下载PDF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世祺 吴琳 +2 位作者 张保贵 靳猛 郭东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7期157-159,共3页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在临床上又被称为遗传性感觉和自主神经障碍IV型,是一种罕见遗传性疾病。先天性无痛无汗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痛觉丧失,温度感觉减低或者丧失,全身无汗,皮肤干燥、发热症状。本文主要介绍了先天性无痛无汗症的发病机制、...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在临床上又被称为遗传性感觉和自主神经障碍IV型,是一种罕见遗传性疾病。先天性无痛无汗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痛觉丧失,温度感觉减低或者丧失,全身无汗,皮肤干燥、发热症状。本文主要介绍了先天性无痛无汗症的发病机制、主要症状、诊断方法以及相关的治疗措施,并对近年来关于先天性无痛无汗症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 发病机制 临床症状 诊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传统开放式修补术与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克诚 徐樊 姜飚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66-6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放式修补术与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124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66例和B组58例;A组采用传统开放式修补术,B组采用腹腔镜无张力...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放式修补术与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124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66例和B组58例;A组采用传统开放式修补术,B组采用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和术后卧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估2组术前、术后24 h、1周疼痛情况。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B组,住院及术后卧床时间高于B组(P<0.05)。2组术后24 h及1周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4个月,2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及术后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传统开放式修补术 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 失血 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疼痛 手术后 复发
下载PDF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高龄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世祺 李胜 +3 位作者 吴琳 张保贵 邱维龙 郭东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9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高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高龄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高龄腹股沟疝效果良好,同时还可以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疝修补术 高龄 腹股沟疝
下载PDF
microRNA与胃癌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小蓓 张保贵 《癌症进展》 2018年第8期929-931,947,共4页
胃癌肿瘤干细胞是胃癌细胞中能够引起肿瘤生长和维持自我更新及分化潜能的一小群细胞,常用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难以将其杀灭。胃癌肿瘤干细胞能够有选择地启动肿瘤的生长等生物学行为,与胃癌的复发、转移及耐药性等密切相关,影响胃... 胃癌肿瘤干细胞是胃癌细胞中能够引起肿瘤生长和维持自我更新及分化潜能的一小群细胞,常用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措施难以将其杀灭。胃癌肿瘤干细胞能够有选择地启动肿瘤的生长等生物学行为,与胃癌的复发、转移及耐药性等密切相关,影响胃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而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类型微RNA(miRNA)的异常表达(过表达或表达缺失),这些miRNA对胃癌细胞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同时,这些miRNA对胃癌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更是起到关键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miRNA与胃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为未来胃癌治疗新策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肿瘤干细胞 微RNA 调控 治疗
下载PDF
结肠癌肝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龙坤 张保贵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2期11179-11185,共7页
结肠癌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极易发生转移,而肝脏又是最容易发生受累的器官。据统计,在结肠癌治疗的过程中,约50%的结肠癌患者可能发生肝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综述旨在总结近年来结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方式,为临床进一步治... 结肠癌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极易发生转移,而肝脏又是最容易发生受累的器官。据统计,在结肠癌治疗的过程中,约50%的结肠癌患者可能发生肝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综述旨在总结近年来结肠癌肝转移治疗的方式,为临床进一步治疗结肠癌肝转移提供一种思路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肝转移 治疗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变化对结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对结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进展期结肠癌手术患者81例,测定患者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并计算NLR,术后随访了解复发及生存率情况。结果术前、术后化疗前最佳分界点分别为3.5、3.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变化对结肠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进展期结肠癌手术患者81例,测定患者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并计算NLR,术后随访了解复发及生存率情况。结果术前、术后化疗前最佳分界点分别为3.5、3.7。术前NLR≤3.5纳入术前低NLR组(n=63),>3.5纳入术前高NLR组(n=18)。化疗前NLR≤3.7纳入化疗前低NLR组(n=55),>3.7纳入化疗前高NLR组(n=26)。术前高NLR组、化疗前高NLR组浸润深度为T3-4、有远处转移、低分化的比例分别高于术前低NLR组、化疗前低NLR组(P<0.05)。术前高NLR组、化疗前高NLR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低于术前低NLR组、化疗前低NLR组(P<0.05)。术前高NLR组中NLR降低患者及术前低NLR组中NLR升高患者的1年、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与化疗前低NLR组及化疗前高NL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结肠癌患者NLR值的变化,可准确把握患者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状态,评估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根据其影响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结肠癌
下载PDF
XELOX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方案转化治疗同时性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华 孙宝峰 刘世祺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XELOX)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方案转化治疗同时性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诊治的41例初始不可切除的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实施了XELOX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方案... 目的探讨应用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XELOX)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方案转化治疗同时性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诊治的41例初始不可切除的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实施了XELOX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方案的转化治疗,观察了转化治疗应答率、转化结果、不良反应和总生存期(OS)。结果41例初始不可切除的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均接受了不少于4个疗程的转化治疗。在转化治疗后,31例(75.6%)患者呈部分缓解(PR),其中14例(34.1%)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在转化治疗后随访13~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转化手术组与未手术组1 a总生存率分别为92.3%(失访1例)和66.7%,经Log-rank检验发现转化手术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长于未手术组(P=0.019)。结论应用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联合XELOX方案治疗同时性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安全有效,部分初始不可切除患者可以通过转化治疗再次获得手术机会,而一旦实施转化手术,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转移癌 结肠癌 贝伐珠单克隆抗体 转化治疗 生存
下载PDF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家系致病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智鸿 李胜 +1 位作者 高德海 刘世祺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明确遗传性感觉和自主神经病Ⅳ型[又称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IPA)]患者的临床诊断。对该家系成员NTRK1基因及FAM134B基因进行外显子测序,明确该家系的致病基因状态。方法采集CIPA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明确... 目的明确遗传性感觉和自主神经病Ⅳ型[又称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IPA)]患者的临床诊断。对该家系成员NTRK1基因及FAM134B基因进行外显子测序,明确该家系的致病基因状态。方法采集CIPA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明确该CIPA患者诊断;通过外显子测序的方法,检测该家系NTRK 1基因和FAM134B基因突变情况,判断其是否为该CIPA家系的致病基因。结果该患者具有全身皮肤无汗、高热、痛觉消失及发育迟缓等典型CIPA临床症状,其表皮及真皮无毛囊、汗腺萎缩,皮肤周围神经无髓鞘,同时伴随细小有髓鞘纤维缺失。检测CIPA家系NTRK 1和FAM134B基因,发现FAM134B基因无有意义突变,患者和父亲以及弟弟出现NTRK1基因内含子2中Indel突变,患者和母亲NTRK1基因外显子15存在突变。结论通过病史采集、痛觉和温度觉实验及皮肤病理活检等,可以临床确诊该患者为CIPA。通过外显子测序方法,发现NTRK1基因内含子2中Indel突变和外显子15中679位氨基酸缬氨酸GTG(缬氨酸,V)→ATG(蛋氨酸,M)突变,推测在此两种突变共同作用下,可能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病。FAM134B基因未发现有意义突变,可能存在其他致病基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感觉和自主神经性神经病 基因 突变 研究
下载PDF
改良“瞄准器”状缝合术在回肠预防性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垒 胡静 +3 位作者 晁娟 肖志强 苗同林 单长岭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第4期336-339,353,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瞄准器”状缝合术处理回肠造口还纳术后腹壁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间笔者团队收治的58例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病例资料,根据造口还纳术后腹壁切口缝合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6例)... 目的探讨改良“瞄准器”状缝合术处理回肠造口还纳术后腹壁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间笔者团队收治的58例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病例资料,根据造口还纳术后腹壁切口缝合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6例)及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瞄准器”状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期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及术后切口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及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传统一期缝合术相比,改良“瞄准器”状缝合术处理腹壁切口可明显降低回肠造口术后切口感染率及术后第一天疼痛感,缩短术后进食时间、拆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瞄准器状缝合术 回肠造口 回肠还纳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感染血清miRNAs、CD36 mRNA、mTORC1 mRNA表达及与PCT的相关性
18
作者 夏永梅 王娟 +1 位作者 张宗涛 张艳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78-2182,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旁软组织感染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15a、miR-29b、分化抗原36(CD36)mRNA、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mRNA表达及与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旁软组织感染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15a、miR-29b、分化抗原36(CD36)mRNA、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mRNA表达及与降钙素原(PC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直肠癌根治术结肠造口患者,根据结肠造口术后7 d内是否发生结肠造口旁软组织感染分为感染组27例和未感染组64例.分析两组肠道菌群失调分度;比较两组血清miR-15a、miR-29b、CD36 mRNA、mTORC1 mRNA、PCT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Pearson法分析miR-15a、miR-29b、CD36 mRNA、mTORC1 mRNA与PCT水平相关性.结果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旁软组织感染发生率为29.67%.感染组Ⅲ度菌群失调比例、血清miR-29b、CD36 mRNA、mTORC1 mRNA、PCT水平比未感染组高(P<0.05),miR-15a水平比未感染组低(P<0.05),联合检测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旁软组织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比单独检测高(P<0.05);miR-29b、CD36 mRNA、mTORC1水平与PCT呈正相关(P<0.05);miR-15a水平与PCT呈负相关(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旁软组织感染发生率高,存在肠道菌群失衡,血清miR-29b、CD36 mRNA、mTORC1 mRNA呈高表达,miR-15a呈低表达,联合检测可预测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旁软组织感染,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旁软组织感染患者miR-15a、miR-29b、CD36 mRNA、mTORC1 mRNA表达水平与PCT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结肠造口旁软组织感染 微小核糖核酸-15a 微小核糖核酸-29b 分化抗原36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 降钙素原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自动功能成像技术在评价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及左心房损害情况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萌 王克诚 +2 位作者 范东晨 陈雪英 甘立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43-847,852,共6页
目的探讨自动功能成像(AFI)技术在评价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及左心房损害情况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120例,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饮酒患者各40例,同时选取不... 目的探讨自动功能成像(AFI)技术在评价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及左心房损害情况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120例,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饮酒患者各40例,同时选取不饮酒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所有受试者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分析各组二维超声及AFI参数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AFI参数与二维超声参数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左心室整体长轴收缩峰值应变(GLPS)诊断酒精性心肌病的价值。结果重度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PWTd)、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和左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LAVp)明显大于对照组、轻度组和中度组(均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峰速度与A峰速度比值(E/A)明显小于对照组、轻度组和中度组(均P<0.05);中度组、重度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LAVmin、LAVmax和LAVp明显大于对照组、轻度组(均P<0.05);对照组、轻度组和中度组LVDd、LVDS、IVSTd、PWT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GLPS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重度组GLPS明显大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峰值应变离散度(P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LPS与LVEF呈负相关(r=-0.441,P<0.05),GLPS与LVMI呈正相关(r=0.504,P<0.05)。GLPS诊断酒精性心肌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95%CI:0.869~0.955,P<0.05),截断值为-20.1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70%和95.00%。结论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和左心房心肌力学特性明显改变,AFI参数在诊断酒精性心肌病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酒精性 超声检查 心房功能 心室功能
原文传递
直肠癌中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爱亮 刘志强 +3 位作者 陆信仰 张志新 高杰 李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5期157-159,共3页
目的研究直肠癌中环氧化酶2(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直肠癌、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及癌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对局部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直肠癌患者30例,取直肠癌病灶、癌旁组织、正常直肠组... 目的研究直肠癌中环氧化酶2(COX-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直肠癌、癌旁组织、正常大肠组织及癌旁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对局部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直肠癌患者30例,取直肠癌病灶、癌旁组织、正常直肠组织和直肠周围淋巴结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各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微淋巴管密度(MLVD),分析COX-2、VEGF-C的表达与直肠癌、癌旁组织、正常直肠组织和周围转移淋巴结中的MVD、MLVD之间的关系。结果 COX-2、VEGF-C蛋白在直肠癌组织呈高表达状态,阳性率分别为80%(24/30)和73.3%(22/30),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降低,分别为60%(18/30)和66.6%(20/30),而在正常直肠组织及癌旁淋巴结中,表达率分别为20%(6/30)和30%(9/30)。其表达在直肠癌中低分化组、TNM(Ⅲ~Ⅳ期)、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表达较高分化组、TNM(Ⅰ~Ⅱ期)、及淋巴结转移阴性组中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VEGF-C的蛋白表达与各组织中的MVD、MLVD计数具有相关性,COX-2、VEGF-C的蛋白表达较高的肿瘤组织及周围转移淋巴结中MVD、MLVD明显高于癌旁与正常的大肠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所取直肠癌中COX-2、VEGF-C均呈高表达,COX-2与VEGF-C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两者可能在直肠癌的血管及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直肠肿瘤 淋巴管生成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