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风湿免疫病患者活动性结核病患病情况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亚组分析
1
作者 张丽帆 陈艳 +20 位作者 张月秋 张奉春 曾小峰 赵岩 刘升云 左晓霞 张志毅 吴华香 陈盛 李鸿斌 朱平 武丽君 齐文成 刘毅 张缪佳 刘花香 周宝桐 侍效春 阮桂仁 刘晓清 中国风湿免疫病人群活动性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课题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风湿免疫病(rheumatic diseases,RD)患者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自全国东、中、西部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进行ATB筛查的R... 目的:了解中国风湿免疫病(rheumatic diseases,RD)患者活动性结核病(active tuberculosis,ATB)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自全国东、中、西部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进行ATB筛查的R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计13550例。估算RD患者的ATB患病率,并按照RD病种、患者年龄和性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3550例调查对象中,105例合并ATB,其中,48例(45.7%)无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表现;在病原学和(或)组织病理学确诊的ATB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5.3%(12/34);在菌阳肺结核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0.8%(8/26)。累及肺外部位的结核病有41例(39.0%),其中单纯肺外结核28例(68.3%),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13例(3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系统性血管炎综合征患者ATB患病率最高,为1915/10万(13/679,95%CI:881/10万~2948/10万),其次为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1002/10万,58/5789,95%CI:745/10万~1259/10万)。RD患者中16~34岁组ATB患病率最高,为1162/10万(43/3700,95%CI:817/10万~1508/10万),男性ATB患病率为919/10万(30/3264,95%CI:592/10万~1247/10万),明显高于女性(729/10万,75/10286,95%CI:565/10万~894/10万)。结论:中国RD患者中亚临床结核病、肺外结核及结核病播散负担较高,ATB患病率在不同RD患者病种、年龄、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风湿性疾病 共病现象 患病率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丽帆 马亚楠 +19 位作者 邹小青 张月秋 张奉春 曾小峰 赵岩 刘升云 左晓霞 吴华香 武丽君 李鸿斌 张志毅 陈盛 朱平 张缪佳 齐文成 刘毅 刘花香 侍效春 刘晓清 中国风湿免疫病人群活动性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效果及预后研究课题组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9,共11页
目的:以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作为筛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工具,调查我国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并分析影响T-SPOT.TB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自2014年9... 目的:以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作为筛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工具,调查我国风湿免疫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并分析影响T-SPOT.TB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自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我国东、中、西部1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接诊的风湿免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715例。应用T-SPOT.TB对研究对象进行LTBI筛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地区、体质量指数、病程、吸烟史、基础疾病、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结核病既往史,以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的使用情况,实验室化验结果,风湿免疫病诊断结果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T-SPOT.TB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3715例研究对象T-SPOT.TB检测阳性者有672例(18.1%,95%CI:16.9%~19.3%)。不同风湿免疫病病种患者T-SPOT.TB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03,P<0.001),白塞综合征患者检测阳性率最高(44.4%,32/72),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检测阳性率最低(8.9%,4/45)。男性风湿免疫病患者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23.6%(168/711),明显高于女性(16.8%,504/3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3,P<0.001)。不同年龄组风湿免疫病患者T-SPOT.TB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89,P<0.001),51~60岁组检测阳性率最高(24.8%,143/577),16~20岁组检测阳性率最低(8.1%,13/1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1岁(aOR=1.81,95%CI:1.48~2.23),吸烟≥21支/d(aOR=1.66,95%CI:1.15~2.40),有结核病既往史(aOR=3.88,95%CI:2.71~5.57),患白塞综合征(aOR=3.00,95%CI:1.70~5.28)是T-SPOT.TB检测阳性结果的独立相关因素;使用大剂量激素(aOR=0.67,95%CI:0.47~0.96)或生物制剂(aOR=0.55,95%CI:0.36~0.84),淋巴细胞计数偏低(aOR=0.39,95%CI:0.25~0.62),低蛋白血症(aOR=0.72,95%CI:0.52~0.99),以及患多发性肌炎/皮肌炎(aOR=0.54,95%CI:0.29~0.99)、系统性红斑狼疮(aOR=0.75,95%CI:0.57~0.99)是T-SPOT.TB检测阴性结果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风湿免疫病患者总体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率为18.1%,各病种T-SPOT.TB检测阳性率差异明显。当患者有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的使用,淋巴细胞计数偏低,低蛋白血症,以及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时警惕假阴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免疫学技术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和牙周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许瑜佳 吴华香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7-269,276,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和牙周病(PD)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似之处,两者临床表现亦相互影响。IL-1、IL-6和TNF-α等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并参与骨破坏吸收的细胞因子,与2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RA的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受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后... 类风湿关节炎(RA)和牙周病(PD)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似之处,两者临床表现亦相互影响。IL-1、IL-6和TNF-α等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并参与骨破坏吸收的细胞因子,与2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RA的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受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后者独有的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酶可将蛋白瓜氨酸化,并产生抗瓜氨酸合成蛋白抗体(ACPA),这已作为RA的特异性指标。RA患者比正常人群更易患PD,并以中、重度PD较常见。而同样在牙周病患者中RA患病率亦显著升高。PD和RA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联系,为深入研究两者的发病机制并推进相关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牙周病 牙龈卟啉单胞菌 瓜氨酸
下载PDF
内科学课程思政融合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童杰峰 温丽虹 薛静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索内科学课程思政融合的实践及效果。方法通过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异同分析,明确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目标要求,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对内科学课程思政融合具体内容与策略进行... 目的探索内科学课程思政融合的实践及效果。方法通过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异同分析,明确临床医学课程思政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目标要求,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及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对内科学课程思政融合具体内容与策略进行描述。同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调查分析内科学思政融合效果,以期获得改进方向。结果内科学课程思政融合策略及相关工具呈现,同时共计收回有效问卷194份,其中教师反馈94份,学生反馈100份。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思政理解和认同度较高,平均得分为(3.47±0.31)分;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合的效果平均得分为(3.66±0.15)分,其中对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创新意识、批判思维及方法论等方面效果较好,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结论内科学课程思政融入的方法可行,效果分析结果满意,但在与专业知识融合层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最终达到育人目标总体实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课程思政 临床医学教育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星星 王盼盼 杨旭燕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5-440,共6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累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炎性肠疾病同时存在。SLE与这三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性,如相似的免疫学...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累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炎性肠疾病同时存在。SLE与这三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性,如相似的免疫学及基因背景,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SLE合并上述三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机制、发病率和临床特征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肝炎 自身免疫性 结肠炎 溃疡性 克罗恩病 综述
下载PDF
托法替布通过JAK/STAT3通路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
6
作者 何珊 陈炘 +5 位作者 程琦 朱灵江 张培玉 童淑婷 薛静 杜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11,共7页
目的:研究泛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抑制剂托法替布(tofacitini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提... 目的:研究泛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抑制剂托法替布(tofacitini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体外培养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human fetal lung fibroblast 1,HFL-1),设立6个组,分别为DMSO空白对照组、TGF-β1诱导组、TGF-β1联合不同浓度托法替布(0.5、1.0、2.0、5.0μmol/L)药物干预实验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应用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基因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蛋白水平。(3)在不同组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DMSO载体对照,以1.0μmol/L和5.0μmol/L的托法替布预培养30 min,然后加入TGF-β1处理1 h、6 h和24 h。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Smad2/3、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1)托法替布抑制TGF-β1诱导的HFL-1细胞活力及迁移能力。(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诱导组HFL-1的α-SMA、COL1A1和FN1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5.0μmol/L托法替布干预组的α-SMA基因表达与TGF-β1诱导组相比显著下调(P<0.05)。0.5~5.0μmol/L托法替布各干预组与TGF-β1诱导组相比均可抑制FN1基因表达(P<0.05)。各干预组与TGF-β1诱导组相比,COL1A1基因的表达无明显变化。(3)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TGF-β1诱导组细胞α-SMA、FN1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COL1A1表达未见明显差异。托法替布不同浓度干预组与TGF-β1诱导组相比,α-SMA蛋白表达均有下降,其中2.0μmol/L和5.0μmol/L干预组与诱导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法替布不同浓度干预组的FN1蛋白水平均有下降,但与TGF-β1诱导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干预组的COL1A1蛋白表达与TGF-β1诱导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TGF-β1诱导48 h,HFL-1细胞中IL-6基因及培养上清液中IL-6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各浓度托法替布干预组与TGF-β1诱导组相比均有所降低。TGF-β1诱导1 h、6 h和24 h,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托法替布预刺激抑制了6 h时Smad2/3的磷酸化水平,在1 h、6 h和24 h时均抑制了STAT3的磷酸化水平。结论:托法替布能抑制TGF-β1诱导的HFL-1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方向转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Smad2/3经典通路以及抑制TGF-β1所诱导的STAT3磷酸化,从而对肺纤维化疾病进展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法替布 肺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STAT3转录因子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雷诺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周美菊 薛静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9-693,共5页
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RP)是一种由微血管系统紊乱所引起的临床症候,90%以上的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病人以继发性RP为首发症状,并可合并内脏受累。目前SSc相关R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 雷诺现象(raynaud phenomenon,RP)是一种由微血管系统紊乱所引起的临床症候,90%以上的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病人以继发性RP为首发症状,并可合并内脏受累。目前SSc相关R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管神经调节、炎症状态等多因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失调有关,特别是近年来发现多种粘附因子及趋化因子参与了炎症及纤维化过程。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及系统治疗,后者除钙通道阻滞剂、磷酸二酯酶-5(PDE-5)拮抗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前列环素类似物外,Rho激酶抑制剂、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等药物均显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现象 系统性硬化症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益肾蠲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培荣 林进 +4 位作者 丁振华 吴华香 陈士芳 王宏智 朱小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506-2508,共3页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丸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67例早中期AS患者,随机分3组:治疗组(益肾蠲痹丸+双氯芬酸片)、阳性对照组(柳氮磺吡啶+双氯芬酸片)和联合治疗组(益肾蠲痹丸+柳氮磺吡啶+双氯...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丸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67例早中期AS患者,随机分3组:治疗组(益肾蠲痹丸+双氯芬酸片)、阳性对照组(柳氮磺吡啶+双氯芬酸片)和联合治疗组(益肾蠲痹丸+柳氮磺吡啶+双氯芬酸片)。分别观察治疗前、实验中期(治疗3个月)及实验结束(治疗6个月)AS活动指数(BASDAI)、AS测量指数(BASMI)、AS功能指数(BASFI)、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中期及结束时三组Bath指数和实验室指标比治疗前均有改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实验中期3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193),实验结束时联合治疗组效果优于治疗组或阳性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23、P=0.026)。各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早中期活动性AS患者6个月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益肾蠲痹丸 柳氮磺吡啶
下载PDF
短间期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耐受性的多中心对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邵苗 郭惠芳 +14 位作者 雷玲彦 赵清 丁艳杰 林进 吴锐 于峰 李玉翠 苗华丽 张莉芸 杜燕 焦瑞英 庞丽霞 龙丽 栗占国 李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2-1116,共5页
目的:比较大剂量环磷酰胺及短间期小剂量环磷酰胺两种方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耐受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全国17个省份24家医院就诊的1022例SLE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 目的:比较大剂量环磷酰胺及短间期小剂量环磷酰胺两种方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耐受性。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全国17个省份24家医院就诊的1022例SLE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及伴随疾病等。根据静脉输注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案分为短间期小剂量环磷酰胺组(short-interval low-dose intravenous cyclophosphamide therapy,SILD IV-CYC,每次400 mg,每2周1次)和大剂量环磷酰胺组(high-dose intravenous cyclophosphamide therapy,HD IV-CYC,每次500 mg/m 2体表面积,每月1次),有256例接受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506例接受短间期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停药原因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另有260例患者因没有规律应用环磷酰胺未纳入两组治疗方案不良反应的比较。此外,377例接受短间期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和214例接受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的SLE患者随访到停用环磷酰胺,对其停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591例停环磷酰胺的患者中,有199例(33.67%)SLE患者因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停药,238例(40.27%)SLE患者因为病情改善而停用环磷酰胺。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组的SLE患者中因不良反应停用环磷酰胺的比例为38.79%(83/214),明显高于短间期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组的30.77%(116/377,P=0.048)。进一步比较506例接受短间期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和256例接受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示,短间期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组感染(13.04%vs.22.27%,P=0.001)、胃肠道反应(17.39%vs.31.25%,P<0.001)、骨髓抑制(9.68%vs.19.92%,P<0.001)、月经异常(25.18%vs.39.72%,P=0.001)、脱发(13.44%vs.19.14%,P=0.039)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组。结论:短间期小剂量环磷酰胺方案(SILD方案)治疗SLE的耐受性明显优于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环磷酰胺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大动脉炎诊断及活动性评价中国专家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戴晓敏 董智慧 +20 位作者 陈盛 程永静 达展云 戴生明 董静 侯勇 李芬 刘晓兵 梅轶芳 青玉凤 施春花 史伟浩 舒强 王勇 温鸿雁 徐健 徐胜前 薛静 叶霜 朱剑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目的调查中国医师对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临床诊断与活动性评价的现状。方法全国19位风湿免疫专家、3位血管外科专家参与,通过问卷设计、网络打分,首次就目前TA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等问题进行回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相... 目的调查中国医师对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临床诊断与活动性评价的现状。方法全国19位风湿免疫专家、3位血管外科专家参与,通过问卷设计、网络打分,首次就目前TA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估等问题进行回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相应问题的平均分。结果中国专家目前主要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分类标准进行TA临床诊断。其中,年龄、肢体跛行、黑矇等症状,无脉或脉搏减弱、血管杂音、双侧脉压差增大、高血压等体征,以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疾病诊断。此外,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无创影像学检查均被认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TA活动性评估,中国专家主要采用美国Kerr评分体系。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各种无创影像学检查均具有重要的病情活动性评估价值。在影像选择方面,颈动脉受累者更推荐血管超声检查,对于肺动脉、胸/腹主动脉主干受累者则CTA略优于MRA。结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以及无创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中国医师对TA的临床诊断及活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诊断 疾病活动性 中国 专家调查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患者经创面边际行PICC置管的护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芸 李梅 +1 位作者 张凤英 赵锐祎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52-54,共3页
总结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经创面边际行PICC置管的护理经验。针对本组患者穿刺部位无正常皮肤组织、固定困难、穿刺点易污染、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等问题,构建护理实践方案:置管部位远离感染创面,首选上肢静脉,腋静脉作为次选,小片孤岛... 总结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经创面边际行PICC置管的护理经验。针对本组患者穿刺部位无正常皮肤组织、固定困难、穿刺点易污染、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等问题,构建护理实践方案:置管部位远离感染创面,首选上肢静脉,腋静脉作为次选,小片孤岛型皮肤不宜选择;碘消毒剂替代含酒精消毒剂减少创面刺激;应用心电定位技术在置管过程中实时监测PICC导管尖端位置;缝合联合纱布敷料交叉固定导管;建立针对性的维护措施,关注创面换药和负压引流对PICC带来的感染风险,积极防控导管相关性感染;通过静脉通路核查表及时发现护理问题。18例患者成功留置PICC,其中4例为休克期患者,最长留置时间为32 d,1例确诊为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认为PICC既能满足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输液需求,又有较低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实践 感染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70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迪 吴华香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0期1800-1802,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210例p SS患者,比较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70例(观察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140例(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70...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210例p SS患者,比较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70例(观察组)与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140例(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7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5例(21.4%),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9例(27.1%),低T_3综合征22例(31.4%),低甲状腺素血症2例(2.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1.4%),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例(8.6%),高甲状腺素血症2例(2.9%)。与对照组相比,p SS伴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雷诺现象和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更高,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阳性率更高,并更易出现浆膜炎,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是p SS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且表现形式多样。当p SS患者出现雷诺现象和淋巴结肿大、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时提示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的p SS患者应行影像学检查以排查浆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异常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误诊强直性脊柱炎43例临床荟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薛静 吴华香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18期1674-1676,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AS)为一种主要累及中轴关节的炎性关节病变,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及对该病的认识普及,国内目前存在部分过度诊断治疗及误诊情况。本文对国内报道的具有脊柱关节病表现被误诊为AS的各种疾病进行初步荟萃分析,总结原因以期... 强直性脊柱炎(AS)为一种主要累及中轴关节的炎性关节病变,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及对该病的认识普及,国内目前存在部分过度诊断治疗及误诊情况。本文对国内报道的具有脊柱关节病表现被误诊为AS的各种疾病进行初步荟萃分析,总结原因以期减少对该疾病的误诊、错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荟萃分析 误诊 临床 脊柱关节病 关节病变 医疗水平 诊断治疗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急、慢性炎症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华香 陈莫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7期1793-1797,1806,共6页
痛风是由尿酸单钠(MSU)晶体沉积于关节或非关节结构引发的常见疾病,可表现为剧烈疼痛的急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石形成。MSU诱导的急性炎症启动、放大及消退,和MSU聚集导致关节慢性炎症及损伤,是痛风性关节炎病理生理学过程... 痛风是由尿酸单钠(MSU)晶体沉积于关节或非关节结构引发的常见疾病,可表现为剧烈疼痛的急性关节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石形成。MSU诱导的急性炎症启动、放大及消退,和MSU聚集导致关节慢性炎症及损伤,是痛风性关节炎病理生理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过程。本文就痛风性关节炎急、慢性炎症发病的分子机制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炎症 尿酸单钠 分子机制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丽娟 杨旭燕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7期651-654,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产生自身抗体和形成免疫复合物来攻击全身多脏器和组织的结缔组织病。SLE好发于青年女性,我国患病率为70.41/10万,其中女性患病率为113.33/10万[1]。SLE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产生自身抗体和形成免疫复合物来攻击全身多脏器和组织的结缔组织病。SLE好发于青年女性,我国患病率为70.41/10万,其中女性患病率为113.33/10万[1]。SLE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心脏是SLE最常累及的脏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脏损害 抗磷脂抗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小讲课指南(2021年版)》解读 被引量:17
16
作者 高鹏 薛静 郑玉英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2年第1期22-25,共4页
该文基于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小讲课指南(2021年版)》,围绕开展临床小讲课的四个核心步骤:需求分析、内容准备、小讲课实施、效果评价与改进进行解读,并针对临床教学的主要问题,围绕重点实施环节进行说明。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小讲课 指南 解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俊华 薛静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321-323,共3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是一类抗中性粒细胞胞质的自身抗体,其靶抗原主要为丝氨酸蛋白酶3(PR3)或髓过氧化物酶(MPO),与ANCA密切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称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根据2012年欧洲风湿病年会(EULAR)颁布的最新分类...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是一类抗中性粒细胞胞质的自身抗体,其靶抗原主要为丝氨酸蛋白酶3(PR3)或髓过氧化物酶(MPO),与ANCA密切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称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根据2012年欧洲风湿病年会(EULAR)颁布的最新分类方法[1]可分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本文回顾了25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时诊断,尽早治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系统性血管炎 相关性 临床分析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ANCA 髓过氧化物酶 肉芽肿性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力 张婷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7期1263-1264,共2页
目的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组织病理学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转归。结果9例IgG4-RD均为男性,年龄50-76岁,平均62.1岁。血清IgG4水平9.92~44.3g/L... 目的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组织病理学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转归。结果9例IgG4-RD均为男性,年龄50-76岁,平均62.1岁。血清IgG4水平9.92~44.3g/L,中位数25.94g/L。颌下腺受累患者最多,共7例;2例患者伴有多部位受累。7例患者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表现为淋巴浆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形成,IgG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显示IgG4阳性浆细胞〉10个/高倍视野,IgG4阳性/IgG阳性细胞〉40%。8例患者给予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其中6例患者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到2015年为止,最长者随访2年,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清IgG4水平明显下降。结论IgG4-RD是一类多脏器受累的系统性疾病,受累脏器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是其主要特点,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有效缓解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IGG4相关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诊治共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旭燕 胡铃侦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2411-2414,共4页
肺动脉高压已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SLE-PAH)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病情严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2015年我国有关单位和学术组织达成... 肺动脉高压已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SLE-PAH)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病情严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2015年我国有关单位和学术组织达成的有关SLE-PAH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共识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动脉高压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从教学主任角度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管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温丽虹 童杰峰 +1 位作者 雷红梅 薛静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1年第5期422-425,共4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医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合格住院医师,进而独立行医的必经之路,专业基地建设是培训基地规范开展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保障。规范高效的专业基地除组织体系完整、制度完善、权责明确外,尚需各级管理及实施者...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医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合格住院医师,进而独立行医的必经之路,专业基地建设是培训基地规范开展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保障。规范高效的专业基地除组织体系完整、制度完善、权责明确外,尚需各级管理及实施者重视教学,切实发挥有效作用,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教学主任作为专业基地的主要管理者和实施者,肩负着合理规划、组织实施、顺利开展,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及教学改革创新等多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作者根据内科住院医师培训专业基地的特点,从做好教学管理的管理者、实施者、开拓者,积极推动师资团队建设打造一流教学团队,构建不同教学功能小组,鼓励教学发展创新三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体会与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内科 教学主任 基地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