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2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线菌聚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体系重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谢皇 郑义蕾 +2 位作者 苏依婷 阮静怡 李永泉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2-630,共19页
放线菌因其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而成为候选药物发掘的宝贵资源库,其蕴含的活性化合物包含聚酮类、非核糖体肽类、氨基糖苷类、萜类等,其中聚酮类化合物占比最大。大环内酯是聚酮类化合物的典型,常常被用作抗生素、抗肿瘤剂、免疫抑制剂... 放线菌因其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而成为候选药物发掘的宝贵资源库,其蕴含的活性化合物包含聚酮类、非核糖体肽类、氨基糖苷类、萜类等,其中聚酮类化合物占比最大。大环内酯是聚酮类化合物的典型,常常被用作抗生素、抗肿瘤剂、免疫抑制剂、抗寄生虫剂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立足聚酮类大环内酯的生物合成过程,提出了从基因组重塑、调控通路重组、组合代谢工程及聚酮类化合物结构的衍生与多样化等多角度,实现放线菌聚酮类生物合成体系的优化,为工业规模生产聚酮类药物及其新型衍生物提供技术支撑。通过这种多维度的方法,结合最新的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遵循绿色、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策略,可以更有效地优化和增强放线菌中聚酮类化合物的生产,为未来药物的开发和生产提供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聚酮 菌种重构 产量 代谢工程 合成生物学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草莓健康种苗培育及种质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陆广欣 冯利 毛碧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8期1584-1589,共6页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技术在草莓育种研究中的主要进展,包括草莓的组织培养、诱变育种、体细胞变异筛选、原生质体培育及遗传转化等多个方面。探讨生物技术在草莓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技术 草莓 健康种苗 种质改良
下载PDF
凤梨科植物生物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国芳 毛碧增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年第1期74-77,共4页
综述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凤梨科植物中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凤梨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及其常见问题,概述了凤梨科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现状,并对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凤梨科植物 愈伤组织 褐化 遗传转化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陆广欣 毛碧增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243-246,249,共5页
从组织培养和转基因方面综述近年来生物技术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并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马铃薯 生物技术 组织培养 基因转化
下载PDF
甘薯抗茎腐病鉴定技术的建立及种质资源抗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柴荣耀 游雨欣 +5 位作者 邱海萍 郭峻宁 张震 李斌 沈升法 王艳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9-578,共10页
为优化甘薯种质抗茎腐病鉴定技术,通过分析不同的接种方法和菌液浓度对甘薯种质抗性的影响,建立甘薯抗茎腐病鉴定标准,为甘薯抗病育种奠定基础。利用组培瓶蛭石薯苗擦伤接菌法和最佳接种菌液浓度(1.1×10^(7)CFU·mL^(-1)),对... 为优化甘薯种质抗茎腐病鉴定技术,通过分析不同的接种方法和菌液浓度对甘薯种质抗性的影响,建立甘薯抗茎腐病鉴定标准,为甘薯抗病育种奠定基础。利用组培瓶蛭石薯苗擦伤接菌法和最佳接种菌液浓度(1.1×10^(7)CFU·mL^(-1)),对最具代表性的6个甘薯品种进行接种鉴定,并与田间抗性品种比较进行验证,室内接种抗性鉴定结果与田间抗性表现基本一致,表明新抗性鉴定技术的鉴定结果具有准确性、可靠性。进一步对65个甘薯材料进行抗病鉴定,发现绝大部分材料表现为感病或中感,7份种质(YD7002、DY7082-1、浙紫薯1号、TF1118、DY7032、南薯88和浙紫薯4号)对甘薯茎腐病具有稳定抗性。文章建立了甘薯抗茎腐病的新鉴定技术,鉴定和筛选出对甘薯茎腐病表现稳定抗性的种质,为甘薯抗茎腐病育种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对于甘薯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腐病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下载PDF
柑橘沙皮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峰 彭埃天 +4 位作者 宋晓兵 崔一平 凌金锋 陈霞 李红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22-33,共12页
柑橘沙皮病是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在柑橘上引起的一系列病害的统称。已报道柑橘间座壳属真菌超过30种,包括多种重要的病原真菌、内生真菌和腐生真菌,以及具有内生和腐生生活史的潜在病原真菌。其中,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citri)导... 柑橘沙皮病是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在柑橘上引起的一系列病害的统称。已报道柑橘间座壳属真菌超过30种,包括多种重要的病原真菌、内生真菌和腐生真菌,以及具有内生和腐生生活史的潜在病原真菌。其中,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citri)导致的症状最为复杂,在柑橘果实和叶片上产生的黑点和沙皮症状对柑橘危害最严重。目前,针对柑橘间座壳菌的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方法已建立,可用于病菌田间动态监测和病害发生规律研究。柑橘间座壳菌在田间的侵害与柑橘受自然伤害的伤口以及连续降雨密切相关,柑橘沙皮病的防治应提倡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同时结合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应注重清理由果园枯枝败叶等产生的病菌侵染源,合理修剪和施肥以增强树势;物理防治应注重减少低温冻害、日灼和连续降雨等气象灾害造成的病害暴发;化学防治需注意早期预防、适期防治以及精准用药;生物防治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筛选的拮抗菌和有效的抗菌物质对柑橘沙皮病的防治有一定效果,未来可作为化学药剂的重要补充。综述了国内外柑橘沙皮病的主要研究进展,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柑橘沙皮病 柑橘间座壳菌 致病机制 防控技术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第7届杭州植物病理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
7
作者 胡东维 《国际学术动态》 2010年第5期48-49,共2页
由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主办,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学者周雪平教授担任主席的第7届"杭州植物病理学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于2009年10月22~25日在杭州召开。会议代表共96名,其中国外学者18名,分别来自美国、德国、瑞士、... 由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主办,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学者周雪平教授担任主席的第7届"杭州植物病理学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于2009年10月22~25日在杭州召开。会议代表共96名,其中国外学者18名,分别来自美国、德国、瑞士、韩国、丹麦、伊朗等6个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国际研讨会 生物技术 杭州 长江学者 浙江大学 副理事长 研究所
下载PDF
国槐枝枯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8
作者 罗芷涵 刘朋飞 +3 位作者 于军 齐鹤 陈小光 楼兵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9-588,共10页
近年来,枝枯病在我国南疆的发病率高达50%~70%。为明确国槐枝枯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南疆多地的发病国槐枝条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国槐枝枯病的病原菌为新暗... 近年来,枝枯病在我国南疆的发病率高达50%~70%。为明确国槐枝枯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南疆多地的发病国槐枝条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国槐枝枯病的病原菌为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PDA培养基(pH值5.0)、34℃条件最适宜该菌的菌丝生长;PDA培养基(pH值7.0~9.0)、34℃条件最适宜该菌的分生孢子的形成。较低的相对湿度更有利于该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生长。以牛肉膏为氮源、甘露糖为碳源最有利于该菌的菌丝生长,以蛋白胨为氮源最适宜该菌分生孢子的产生;而以木糖、山梨糖为碳源,硝态氮、尿素为氮源时,菌丝生长及产孢速率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槐枝枯病 病原鉴定 新暗色柱节孢(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对小麦根际可培养微生物影响
9
作者 吕路琼 欧阳由男 +3 位作者 叶淑珍 游雨欣 李斌 王艳丽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287-291,共5页
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对植物健康生长有重要影响,分离培养其微生物对农作物促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类型与充氧量对根际微生物富集情况不同。该研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使用不同培养条... 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对植物健康生长有重要影响,分离培养其微生物对农作物促生增产具有重要意义。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类型与充氧量对根际微生物富集情况不同。该研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使用不同培养条件小麦根际细菌群落特征与功能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小麦根际微生物群落主要由γ-变形菌纲,拟杆菌纲和芽孢杆菌纲组成,且培养基类型和充氧量显著影响其丰度。FAPROTAX功能预测表明,小麦根际微生物富含的优势菌群主要与化能异养、发酵、碳循环、氮循环、铁呼吸等功能相关,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小麦根际微生物培养及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 培养基 充氧量 高通量测序 菌群特征
下载PDF
植物病理学与生物技术新趋势
10
《国际学术动态》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由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主办、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学者周雪平教授担任主席的第6届“杭州植物病理学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6th Hangzhou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nt Pathology and Biotechnology)于2007年5月31... 由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主办、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学者周雪平教授担任主席的第6届“杭州植物病理学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6th Hangzhou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lant Pathology and Biotechnology)于2007年5月31日-6月3日在杭州召开。会议实到注册代表102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生物技术 国际研讨会 PLANT 浙江大学 副理事长 长江学者 研究所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水稻叶瘟检测分级方法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冯雷 柴荣耀 +3 位作者 孙光明 吴迪 楼兵干 何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730-2733,共4页
实时、可靠的植物病害检测是进行科学的植物喷药作业的基础,也是精确农作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水稻稻瘟病害检测鉴定方法存在着专业知识要求高、花费大、效率低等缺点。文章提出了利用包含绿、红、近红外三波段通道的多光谱成像技术对... 实时、可靠的植物病害检测是进行科学的植物喷药作业的基础,也是精确农作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水稻稻瘟病害检测鉴定方法存在着专业知识要求高、花费大、效率低等缺点。文章提出了利用包含绿、红、近红外三波段通道的多光谱成像技术对水稻叶瘟病进行检测。研究目的是建立能够快速、准确分析稻叶瘟病情的检测模型,实时过滤掉背景噪声、自然枯叶等干扰因素,实现对水稻生长状况进行及时、有效、非破坏性检测。研究表明,利用多光谱成像技术提取水稻叶面及冠层图像信息,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稻叶瘟病情。通过实验建立的稻叶瘟病情检测分级模型,对于营养生长期的水稻苗瘟的识别准确率为98%,叶瘟的识别准确率为90%,为实施科学的稻叶瘟防治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多光谱图像 植物保护
下载PDF
春石斛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毛碧增 李凤玉 +1 位作者 王春 李德葆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80-583,共4页
以春石斛DendrobiumnobilewhiteChristmas"seagull"品种的不同生理年龄的不同组织为外植体,研究了灭菌方式对成活率的影响;BA与NAA不同浓度组合对诱导不定芽及不定芽增殖的影响;GA3和亚精胺对壮苗的作用.结果表明:0.1%HgCl26... 以春石斛DendrobiumnobilewhiteChristmas"seagull"品种的不同生理年龄的不同组织为外植体,研究了灭菌方式对成活率的影响;BA与NAA不同浓度组合对诱导不定芽及不定芽增殖的影响;GA3和亚精胺对壮苗的作用.结果表明:0.1%HgCl26min组合嫩茎成活率最高;0.1%HgCl28min老茎成活率最高;0.5mg/LNAA和1.0mg/LBA组合最利于诱导不定芽;GA3和亚精胺对不定芽的增殖和生长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石斛 组织培养 灭菌方式 成活率 不定芽 植株再生 春石斛兰 园艺作物
下载PDF
白叶枯病菌拮抗菌筛选及水稻叶围微生物互作研究初报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新华 陈卫良 李德葆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1-164,共4页
:1 998年 7月~ 1 0月 ,于田间汕优 6 3水稻叶片上分离采集微生物 ,并进行叶围微生物鉴定 ,以筛选白叶枯病拮抗菌。结果表明 :除极少量分布的真菌和细菌外 ,主要种群包括真菌类群 Alternaria和 Fusarium属 ;细菌类群 Flavobacterium,Xan... :1 998年 7月~ 1 0月 ,于田间汕优 6 3水稻叶片上分离采集微生物 ,并进行叶围微生物鉴定 ,以筛选白叶枯病拮抗菌。结果表明 :除极少量分布的真菌和细菌外 ,主要种群包括真菌类群 Alternaria和 Fusarium属 ;细菌类群 Flavobacterium,Xanthomonas,Pseudomonas和 Bacillus属。对白叶枯病菌 (Xanthomonas oryzaepv. oryzae)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微生物为Bacillus属 ,而且 Bacillus属细菌对其余大部分叶围微生物具有程度不同的拮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围微生物 白叶枯病菌 拮抗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稻曲病菌成灾机制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胡东维 梁五生 赖朝晖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过去数十年来我国稻曲病的发生一直呈不断加重趋势,并逐渐由一个水稻次要病害发展成为一个水稻主要病害。最近不断强化的针对稻曲病成灾机制和防控技术的研究有了新发现和新观点。稻曲病菌主要侵染水稻花期的花丝等细胞壁相对疏松的组织... 过去数十年来我国稻曲病的发生一直呈不断加重趋势,并逐渐由一个水稻次要病害发展成为一个水稻主要病害。最近不断强化的针对稻曲病成灾机制和防控技术的研究有了新发现和新观点。稻曲病菌主要侵染水稻花期的花丝等细胞壁相对疏松的组织,细胞外扩展。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稻曲病的加重与稻曲病菌菌核生成密切相关,菌核在其生活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能是其主要的初侵染源。目前水稻孕穗初期使用杀菌剂是最为有效的稻曲病防控措施。未来对其生活史深入持续的研究是稻曲病发生流行中长期预测预警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 菌核 生活史 防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怀雁 徐丽慧 +1 位作者 余山红 谢关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Burkholderia glumae于2007年被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内急需建立针对该菌切实可行的检测技术,以有效控制它在我国的传播。采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和经典PCR技术进行水稻细菌性谷...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Burkholderia glumae于2007年被列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内急需建立针对该菌切实可行的检测技术,以有效控制它在我国的传播。采用实时荧光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和经典PCR技术进行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所有谷枯病菌都能产生139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非谷枯菌株均无特异性片段产生。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发现,常规PCR技术在病菌浓度为104CFU/mL时即可检测到,实时荧光PCR技术在病菌浓度为102CFU/mL时即可检测到,后者比前者的灵敏度高100倍。将模拟带菌种子与灭菌种子按1:100混合,实时荧光PCR技术可以检测到该菌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 检测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浙江晚稻稻种非致病细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关林 Mew Twng Wah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1-317,共7页
为了解特定生态环境中晚稻稻种的非致病细菌多样性以更有效地治理水稻主要病害 ,于 1996~ 2 0 0 1年间对采自浙江平原、丘陵及山区的 6 0 6份稻种样本进行了非致病细菌种类、频率及对水稻纹枯病和恶苗病的抑菌作用研究。从中分离出 96 ... 为了解特定生态环境中晚稻稻种的非致病细菌多样性以更有效地治理水稻主要病害 ,于 1996~ 2 0 0 1年间对采自浙江平原、丘陵及山区的 6 0 6份稻种样本进行了非致病细菌种类、频率及对水稻纹枯病和恶苗病的抑菌作用研究。从中分离出 96 0 5个菌株 ,经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及部分细菌学特征 (革兰氏染色、KMB培养基上的荧光色素和扩散性非荧光色素、YDC培养基上黄色菌落的产生、好气性、鞭毛及芽孢的染色镜检等 )测定后 ,选出代表菌株 6 2 2个 ,连同 80个对照菌株用Biolog及脂肪酸分析法 (FAME)进行测试。鉴定出Pseudomonas属 11个种或型及其他 14属的 2 3种非致病细菌 ,并发现Pseudomonas属中 5 5 %的种及其他属中 4 9%的种存在对水稻纹枯病或恶苗病的拮抗菌株 ,但不同种间的抑菌率存在较大差异。 3类稻区均以Bacillusspp .、Acinetobacterspp .和P .putida等3个种群为主导并同时存在许多其他相似种 ,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晚稻 稻种 非致病细菌 多样性
下载PDF
低丰度蛋白Mlo的免疫金标记技术研究
17
作者 李凡 胡东维 陈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75-278,共4页
小麦Mlo蛋白是一种低丰度蛋白。本文利用Mlo蛋白的2种抗血清对不同标记条件下的免疫胶体金标记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抗结合时间对标记结果有影响,60 min的标记时间对Mlo蛋白定位比较合适;小麦Mlo蛋白IL2抗血清对Mlo蛋白的标记效... 小麦Mlo蛋白是一种低丰度蛋白。本文利用Mlo蛋白的2种抗血清对不同标记条件下的免疫胶体金标记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抗结合时间对标记结果有影响,60 min的标记时间对Mlo蛋白定位比较合适;小麦Mlo蛋白IL2抗血清对Mlo蛋白的标记效果要比CT抗血清的标记效果好;IgG胶体金探针要比蛋白A胶体金探针更适合于对低丰度蛋白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丰度蛋白 Mlo蛋白 胶体金探针
下载PDF
甘薯病毒病害(SPVD)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钟毓 龚莺 +2 位作者 赵琳 石江 毛碧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77,共7页
甘薯病毒病害(SPVD)是最主要的甘薯病毒病害之一,研究表明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共同侵染形成SPVD。本文综述了SPFMV和SPCSV这2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基因组结构与遗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阐... 甘薯病毒病害(SPVD)是最主要的甘薯病毒病害之一,研究表明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共同侵染形成SPVD。本文综述了SPFMV和SPCSV这2种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基因组结构与遗传变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阐明多种病毒混合侵染机制和防控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病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 沉默抑制蛋白 综合防控
下载PDF
草莓脱毒种苗快繁节本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波 魏秀永 +3 位作者 毛碧增 何伯伟 王健敏 李德葆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5,共2页
继代培养基中BA浓度0.1mg/L和0.6mg/L的交替使用、继代周期为30天能提高不定芽的增殖率;高效生根培养基为1/4MS+1.5%食用糖;食用糖、自来水替代蔗糖、蒸馏水,以及培养基回收等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70%。
关键词 草莓 脱毒种苗 节本关键技术
下载PDF
植物病原真菌对杀菌剂抗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小美 王海霞 +1 位作者 云英子 马忠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259,共17页
科学施用杀菌剂是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杀菌剂的长期使用,病菌抗药性问题逐渐加重,严重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寿命。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杀菌剂抗性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开发出了病菌... 科学施用杀菌剂是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杀菌剂的长期使用,病菌抗药性问题逐渐加重,严重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寿命。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杀菌剂抗性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开发出了病菌抗药基因型快速检测的方法。本文总结了植物病原真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BZD)、肌球蛋白合成抑制剂、甾醇脱甲基抑制剂(DMI)、QoI类抑制剂、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DC)的抗药性现状与抗性机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在杀菌剂抗性快速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此外,对抗药性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 杀菌剂抗性机制 抗性检测 抗性治理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