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RNA沉默SMYD3基因对乳腺癌细胞Wnt/β-Catenin通路及c-Myc基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怡 王娟娟 +2 位作者 郭宇 戴永平 柯孔亮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6期171-173,共3页
目的研究沉默SMYD3基因后,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Wnt/β-catenin通路和c-Myc基因的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SMYD3-microRNA真核表达质粒载体,脂质体法稳定转染MDA-MB-231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SMYD3、Wnt10... 目的研究沉默SMYD3基因后,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Wnt/β-catenin通路和c-Myc基因的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SMYD3-microRNA真核表达质粒载体,脂质体法稳定转染MDA-MB-231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SMYD3、Wnt10b、β-catenin、c-Myc mRNA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检测转染效率达到95%以上,实验组SMYD3、Wnt10b、c-Myc mRN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β-catenin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沉默SMYD3基因可直接或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下调c-Myc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弱肿瘤细胞的生长及侵袭转移能力,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基因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SMYD3 WNT β-catenin通路 c—Myc
下载PDF
夏枯草颗粒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增生乳腺组织Bcl-2、Bax、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姚玲莉 王金秋 +2 位作者 叶丹 盛贤能 郭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观察夏枯草颗粒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夏枯草颗粒治疗乳腺增生作用机制。方法雌性育龄期SD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5... 目的观察夏枯草颗粒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夏枯草颗粒治疗乳腺增生作用机制。方法雌性育龄期SD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5)和乳腺增生模型组(n=25)。模型组序贯肌注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建立乳腺增生模型。建模后将模型组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三苯氧胺组及夏枯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各组分别予生理盐水、三苯氧胺1.8mg/kg,夏枯草颗粒0.5、1.0、3.0g/kg灌胃,共4周。给药结束后,留取组织标本,观察组织学特征,使用免疫组织化学评分评价Bcl-2、Bax、PC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三苯氧胺组及夏枯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叶腺泡平均数平均腺泡导管数明显减少[(6.93±2.74)、(10.80±6.42)、(10.47±5.46)、(8.93±5.36)比(15.93±7.68),P均<0.05],平均扩张导管数明显减少[(2.87±1.19)、(3.13±1.25)、(3.40±1.35)、(2.00±2.39)比(8.73±3.08),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乳腺组织PCNA表达增加[(92.61±27.36)分比(64.57±27.93)分,P<0.05],Bax表达下降[(67.08±32.13)分比(87.63±25.80)分,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夏枯草各剂量组PCNA表达明显减少[(47.07±31.51)分、(58.16±37.86)分、(30.60±32.36)分比(87.63±25.80)分,P均<0.05]。此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Bcl-2表达下降明显[(101.91±16.82)分比(71.19±22.90)分,P<0.05]。结论夏枯草颗粒能改善大鼠乳腺增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NCA表达、调节Bcl-2及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夏枯草颗粒 乳腺增生 病理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开放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超声刀与传统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洪维聪 郭宇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3期498-500,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病例选自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75例行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超声刀与传统方法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病例选自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75例行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根据患者的病情的具体情况采取了甲状腺侧叶+峡部切除、甲状腺侧叶+峡部+对侧大部分切除、甲状腺全切3种手术方式。术后,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3种手术方式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并调查记录2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3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暂时性低钙、暂时性声音嘶哑两种并发症,但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均在术后2个月随访调查中显示并发症状况已消失。结论超声刀手术在开放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甲状腺手术 超声刀 传统方法 甲状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徐琴鸿 谢浩芬 +3 位作者 郑炯 傅国英 姜建帅 葛海波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11-315,共5页
目的调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出院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的需求,为探索PICC置管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所三甲综合性医院共165例PICC置管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PICC置管出... 目的调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出院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的需求,为探索PICC置管患者的延续护理服务模式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所三甲综合性医院共165例PICC置管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PICC置管出院患者一般情况,对延续护理服务内容、方式、满意度及需求。结果PICC置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较高,各延续护理服务方式合计非常需要占39.77%,需要占39.09%,但满意度较低,不满意占46.34%,满意仅占34.4%;不同年龄患者对建立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和家庭访视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患者对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创建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和病友俱乐部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对延伸护理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应建立PICC延续护理服务团队,根据患者需求及疾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延续护理服务方案,从而达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PICC置管出院患者自我护理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延续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