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衡针灸对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罗强 罗和平 刘兰兰 《四川中医》 2023年第11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究平衡针灸对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运动功能及血清神经递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至我院针灸康复科就诊的168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究平衡针灸对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运动功能及血清神经递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至我院针灸康复科就诊的168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平衡针灸治疗,评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功能评分对患者疼痛、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测定血清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MMP-3、IL-6水平,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观察组及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94.05%、85.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功能受限等症候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4周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Barthel指数、Fugl-Meyer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2、4周时观察组血清β-EP、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血清MMP-3、IL-6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平衡针灸可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提高运动能力,较常规针刺作用效果更好,其机制可能与其对神经递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调节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针灸 颈肩腰腿痛 运动功能 神经递质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OPG、MMP-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1
2
作者 林如意 孙定炯 +1 位作者 叶锐 罗和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85-1487,共3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OPG)、骨钙素、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6例,43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其余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分析两...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OPG)、骨钙素、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86例,43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其余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骨代谢等因子水平、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厚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国际KOAWOMAC量表评分比低于对照组,OPG、骨钙素、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水平高于对照组,MMP-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Ⅰ水平低于对照组,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可改善临床症状和骨代谢情况,降低MMP-3、VEGF的表达,减轻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增厚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膝关节骨关节炎 血清骨保护素 骨钙素 关节腔积液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穴位敷贴疗法辨证施治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8
3
作者 林如意 张光彩 +2 位作者 林称心 李光智 罗和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10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穴位敷贴辨证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6例肩周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及穴位敷贴辨...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穴位敷贴辨证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6例肩周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及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及穴位敷贴辨证施治,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肌力、日常活动以及关节活动范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2,t=4.541,t=4.716,t=3.39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的屈曲、外展、外旋活动度以及手摸背(HTB)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肩关节的屈曲、外展及外旋活动度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义(t=3.213,t=4.231,t=3.966;P<0.05),HTB距离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6,P<0.05)。观察组治疗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4,P<0.05)。结论:温针灸、穴位敷贴结合基础疗法辨证施治肩周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肩关节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三针 温针灸 穴位敷贴 辨证施治 肩周炎
下载PDF
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4
作者 史佳 唐南淋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8期2541-2543,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患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肿胀程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及肿胀评分分别为(3.37±1.54)分、(0.77±0.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5±1.36)分、(1.13±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为(41.87±15.8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36±16.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21.88%和5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3%和1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均能明显地缓解患肢的疼痛,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减轻患肢肿胀,但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温针灸 刺络拔罐 疗效
下载PDF
温阳益气针灸方对单纯性肥胖症血脂代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林如意 张光彩 叶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分析温阳益气针灸方治疗单纯性肥胖对患者血脂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6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阳益气针... 目的:分析温阳益气针灸方治疗单纯性肥胖对患者血脂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6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阳益气针灸方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气虚质积分、肥胖度、体脂百分率、身体质量指数(BMI)、腹腔内脏脂肪面积(V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瘦素(Leptin)、神经肽Y(NPY)水平低于对照组,空腹血脂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针灸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可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功能,降低肥胖度、体脂百分率、BMI及VF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益气针灸方 单纯性肥胖症 血脂代谢 脂联素 肥胖度
下载PDF
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小珊 罗和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131-134,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体质指数(constitutional index,BMI)、体脂占比(Body fat ratio,FAT)、血脂指标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MI、FA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FA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cholesterol total,TC)、甘油三酯(glycerin trilaurat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对减肥治疗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辅助温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BMI、FAT,调节血脂水平,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美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温针灸 单纯性肥胖 体脂占比 血脂
下载PDF
符文彬整合针灸治疗模式与治未病关系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丽娟 程亚伟 符文彬(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300-306,共7页
探讨符文彬教授"一针二灸三巩固"针灸治疗模式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是中医学之精髓,符文彬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秉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原则,提出了"一针二灸三巩固"整... 探讨符文彬教授"一针二灸三巩固"针灸治疗模式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是中医学之精髓,符文彬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秉持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原则,提出了"一针二灸三巩固"整合针灸治疗模式,该模式对临床一些疑难病以及易复发的疾病起到了更好的治疗及巩固作用,与中医"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相契合。该整合模式丰富了针灸治未病手段,使针灸在治未病中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针灸 治未病 一针二灸三巩固 辨证论治 符文彬
下载PDF
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冯德魁 邓嘉秋 +1 位作者 吕生辉 罗和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06-2408,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治疗尿潴留,对照组...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治疗尿潴留,对照组采取空白对照,不采用特殊处理,仅在排尿困难时给予膀胱区热敷、按摩处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治疗30 min后,治疗组的首次排尿时间为(10.97±6.23)min,对照组的首次排尿时间(21.24±4.90)min,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7.08,P<0.01)。治疗组的首次排尿量为(198.41±105.43)m 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首次排尿量(79.52±68.33)m L(t=-5.18,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6.7%,(χ2=13.83,P<0.05)。治疗组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5)。结论:针刺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排尿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肛肠疾病术后 尿潴留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圆利针伞形刺加温针和齐刺温针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邦博 罗和平 +1 位作者 王丽娟 杨晓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753-1757,共5页
[目的]探讨圆利针伞形刺加温针和齐刺温针两种方法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肩周炎粘连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齐刺温针)和观察组(圆利针伞形刺加温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 [目的]探讨圆利针伞形刺加温针和齐刺温针两种方法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肩周炎粘连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齐刺温针)和观察组(圆利针伞形刺加温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并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的活动度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92.2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圆利针伞形刺加温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局部疼痛,同时能较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利针伞形刺加温针 齐刺温针 粘连期 肩周炎 疗效
下载PDF
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与造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理 罗和平 +2 位作者 李义凯 陈美雄 袁仕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89-792,共4页
肌筋膜痛以扳机点为关键特征,是临床最常见的软组织痛之一,发病率高。对其基础研究较匮乏,其中疾病模型就是限制因素之一。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大体分为非干预状态下模型与人为造模模型。非干预状态下模型基本能完全模拟疾病状态的特征,... 肌筋膜痛以扳机点为关键特征,是临床最常见的软组织痛之一,发病率高。对其基础研究较匮乏,其中疾病模型就是限制因素之一。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大体分为非干预状态下模型与人为造模模型。非干预状态下模型基本能完全模拟疾病状态的特征,但扳机点检出率不高、部位不一,难以大量试验;人为造模模型扳机点检出率高,但可能与疾病状态的自然过程有差异。不同模型之间各有优劣,同时扳机点的确立、病理生理学特征表现等可能有差异。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的大鼠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经过症状、病理组织学、电生理等检验,被研究和使用较多。本文对肌筋膜痛模型、造模方法、扳机点确立进行综述,并评价各造模方法优缺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 扳机点 模型
下载PDF
电针联合逍遥散对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疗效及血清ACTH、CORT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唐南淋 史佳 黄东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87-592,共6页
为了观察电针联合逍遥散对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酮(CORT)水平的影响,将60例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逍遥散组、电针联合逍遥散组,电针组选取"百会"... 为了观察电针联合逍遥散对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酮(CORT)水平的影响,将60例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逍遥散组、电针联合逍遥散组,电针组选取"百会"、"神门"等穴给予电针治疗,逍遥散组给予逍遥散口服治疗,电针联合逍遥散组在逍遥散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三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症患者血清ACTH、CORT水平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表明,电针联合逍遥散组总有效率为95. 00%,高于电针组65. 00%与逍遥散组70. 00%(P<0. 05);治疗后三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且电针联合逍遥散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电针组与逍遥散组(P<0. 05);治疗后血清ACTH、COR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且电针联合逍遥散组患者血清ACTH、CORT水平均显著低于电针组与逍遥散组(P<0. 05);电针组、逍遥散组、电针联合逍遥散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 05)。电针联合逍遥散治疗可显著改善围绝经期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下调ACTH、CORT表达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抑郁症 电针 逍遥散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酮
下载PDF
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2
作者 史佳 唐南淋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4期2145-2146,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联合针刺组(35例)、单用针刺组(35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与治疗组一致的针刺治疗,不用穴位注射,疗程同治疗组...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联合针刺组(35例)、单用针刺组(35例)。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与治疗组一致的针刺治疗,不用穴位注射,疗程同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肢疼痛及水肿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患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34.29%和4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和20.00%(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患肢疼痛及水肿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和单用针刺治疗都能明显地缓解患肢的疼痛,减轻水肿,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但穴位注射联合针刺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针刺 穴位注射
下载PDF
宣痹汤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史佳 陈思环 唐南淋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3期1972-1973,共2页
目的观察宣痹汤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和住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全部病例均先按就诊先后顺序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 目的观察宣痹汤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和住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全部病例均先按就诊先后顺序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宣痹汤联合消炎散治疗,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治疗二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血尿酸、疼痛变化情况及综合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临床痊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疼痛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宣痹汤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降低血尿酸,缓解疼痛,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痹汤 消炎散 痛风性关节炎
下载PDF
穴位贴敷治疗寒凝气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史佳 唐南淋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2期3725-3727,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对寒凝气滞型痛经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和妇科门诊就诊的60例寒凝气滞型痛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对寒凝气滞型痛经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和妇科门诊就诊的60例寒凝气滞型痛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每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痛经积分的变化情况,并于第3个月经周期结束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及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远期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7%和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和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的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90.0%,明显高于对照组3.3%和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痛经疼痛积分分别为(2.37±1.64)分和(5.43±3.56)分,均较治疗前的(12.40±2.30)分和(11.93±2.41)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缓解寒凝气滞型痛经患者的疼痛,改善症状,且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口服西药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寒凝气滞型 原发性痛经 疗效
下载PDF
分组取穴、交替针刺并电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和平 王邦博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8期10-11,共2页
目的:探寻治疗面神经炎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组、对照组2组各40例。取穴分为2组,治疗组交替针刺并电针2组腧穴,对照1组交替针刺2组腧穴,对照2组每天针刺2组腧穴。观察3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目的:探寻治疗面神经炎更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组、对照组2组各40例。取穴分为2组,治疗组交替针刺并电针2组腧穴,对照1组交替针刺2组腧穴,对照2组每天针刺2组腧穴。观察3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痊愈率为70.0%;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90.0%,痊愈率为40.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87.5%,痊愈率为42.5%。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1、2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1、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组取穴、交替针刺并电针是一种更有效的面神经炎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炎 针刺疗法 方法 分组取穴 电针
下载PDF
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和平 王邦博 +1 位作者 叶锐 胡穗 《河北中医》 2010年第9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以及加味牵正丸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将9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泼尼松等西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以及加味牵正丸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将9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泼尼松等西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具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牵正散 针刺疗法 中医疗法 综合疗法
下载PDF
益气通脬针刺法对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7
作者 唐南淋 史佳 冯琦钒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益气通脬针刺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海南省中医院妇产科诊断为产后尿潴留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益气通脬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肌注... 目的探讨益气通脬针刺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海南省中医院妇产科诊断为产后尿潴留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益气通脬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新斯的明肌注治疗。于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下腹疼痛评分及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后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和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下腹疼痛评分分别为(2.65±1.79)分和(3.88±2.17)分,较治疗前的(5.98±2.35)分和(6.03±2.14)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首次排尿时间和排尿后残余尿量分别为(3.23±2.16)h和(56.45±17.15)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39±3.84)h和(122.58±34.7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脬针刺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可靠,能较快的缓解患者尿潴留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脬 针刺 产后尿潴留 疗效
下载PDF
通络止眩针法结合基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8
作者 林如意 吴林 叶锐 《四川中医》 2020年第7期180-182,共3页
目的:观察通络止眩针法联合基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V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为PCVI志愿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针药组... 目的:观察通络止眩针法联合基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V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为PCVI志愿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针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络止眩针法,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①针药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DHI评分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针药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针药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及LVA、RVA以及B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络止眩针法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血液流变,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止眩针法 丹参川芎嗪 后循环缺血 眩晕
下载PDF
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史佳 唐南淋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1期3574-3575,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的50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的50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麻木程度(麻木VAS评分法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0%和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68.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麻木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观察组的麻木VAS评分为(2.87±1.912)分,较对照组的(4.45±1.793)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隔姜灸及单纯针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均能明显缓解患者患肢麻木程度,改善症状,但前者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隔姜灸 股外侧皮神经炎 疗效
下载PDF
针刺为主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0
作者 黄小珊 《陕西中医》 2017年第5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为主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于我院确诊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50例则联合针刺加耳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BMI、... 目的:探讨针刺为主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于我院确诊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50例则联合针刺加耳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BMI、卵巢体积,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降低,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标(HO MAIR),空腹胰岛素(FIN),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指标均降低,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妊娠妊娠率及排卵率均更高(P<0.05)。结论:针刺加耳穴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疗效显著,可更好地调节内分泌指标、糖脂指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针灸疗法 中极 子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