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及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黎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1期8-10,17,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及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涟水县人民医院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4)...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及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涟水县人民医院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44)采取电针疗法治疗,研究组(n=46)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康复训练及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3周.观察分析两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ADL、MES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FMA、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E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及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疗法 康复训练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上肢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高霞 宋文炎 《智慧健康》 2023年第9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上肢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对象为本院于2020年1月-2022年6月内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划分,一组命名为常规康复组,另一组为智能康复组,每组样本各30例;分别... 目的研究分析上肢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对象为本院于2020年1月-2022年6月内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划分,一组命名为常规康复组,另一组为智能康复组,每组样本各30例;分别于康复前后对患者的运动功能(WMFT)、上肢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ADL)以及焦虑情况(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情况(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结果康复前,两组患者的WMFT、FMA、ADL评分及HAMA、HAMD评分指标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后,智能康复组患者的WMFT(42.32±1.54)、FMA评分(73.32±9.66)、工具性(24.67±2.44)、躯体性生活能力评分(25.88±2.85)均出现显著提高且高于常规康复组患者,其HAMA评分(11.32±1.23)、HAMD评分(10.42±1.06)均得到显著下降且低于常规康复组患者,上述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引入上肢智能康复训练系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上肢功能,同时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能力,患者的不良情绪也可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智能康复 脑卒中偏瘫 康复治疗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
3
作者 王保跃 张俪潆 谢巧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15期105-107,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该院接受康复训练的88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估训练效果,将ADL评分≤60分(效...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该院接受康复训练的88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评估训练效果,将ADL评分≤60分(效果不佳)患者纳入A组,将ADL评分>60分(效果较好)患者纳入B组.分析患者一般资料,评估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其家庭支持功能,分析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与B组的家庭月收入、居住环境、对康复训练知识了解程度、合并高血压、酗酒史、年龄及家庭支持功能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酗酒史、对康复训练知识了解程度、合并高血压、家庭支持功能、家庭月收入及居住环境均是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可能受到年龄、合并高血压、酗酒史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对患者康复训练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的评估,为其制定合理、科学的干预计划,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脑卒中后偏瘫 康复训练 康复效果 影响因素 家庭收入
下载PDF
卒中中心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出血并发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王保跃 黄果 陈京京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24期2589-2591,共3页
目的:探究卒中中心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出血并发症患者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涟水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卒中中心病房组(卒中中心超早期康复治疗方法)和普通... 目的:探究卒中中心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出血并发症患者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涟水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卒中中心病房组(卒中中心超早期康复治疗方法)和普通病房组(常规时期康复治疗方法),每组各20例,观察入院及结束治疗时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指数评分、住院期间感染情况及死亡情况、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卒中中心病房组治疗有效率为90.0%,普通病房组治疗有效率为70.0%,卒中中心病房组并发症发生率10.0%,普通病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4.800,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NIHSS评分和ADL 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卒中中心病房NIHSS评分低于普通病房组,卒中中心病房ADL 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普通病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7、2.074,P<0.05)。卒中中心病房组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例数低于普通病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4.329,P<0.05),两组患者脑部直接原因死亡例数相同,卒中中心病房组非脑部直接原因死亡例数低于普通病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4.444,P<0.05)。卒中中心病房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普通病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中心模式下超早期康复训练患者康复效果好,并发症少,有利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中心模式 超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脑出血 康复效果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探讨
5
作者 范田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37-0040,共4页
探析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实行康复护理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 在院神经内科选脑梗塞患者作为受试者,例数56,均分,每组28,入组时间2022.4-2024.2,所有患者予不同护理内容,对照组:常规护理,另一组予以康复护理,称之为康复组,比... 探析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实行康复护理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 在院神经内科选脑梗塞患者作为受试者,例数56,均分,每组28,入组时间2022.4-2024.2,所有患者予不同护理内容,对照组:常规护理,另一组予以康复护理,称之为康复组,比较功能调查表得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标。结果 护理前/后比较脑梗塞患者各项功能调查表,康复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卒中量表NIHSS、ESS参数相比对照组更加优异,P<0.01;康复组经专业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提升,Barthel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梗塞恢复期实行康复护理效果优异,相比常规护理模式,措施更加科学,可锻炼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调整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脑梗塞恢复期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缺损程度 肢体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