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人群骨密度检测及骨质疏松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声云 邓爱平 李新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深圳市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的发病状况,为OP的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日本ALOKA骨密度测定对深圳市21~73岁的人群600人进行尺桡骨BMD检测。结果男女骨峰值均在21~30岁年龄段,随年龄段增高BMD逐渐下... 目的研究深圳市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的发病状况,为OP的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日本ALOKA骨密度测定对深圳市21~73岁的人群600人进行尺桡骨BMD检测。结果男女骨峰值均在21~30岁年龄段,随年龄段增高BMD逐渐下降,51岁以上女性和61以上男性骨量呈快速下降(P<0.05);骨量减少发生率男女性各年龄段均较高,61岁以上年龄组骨量减少发生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而严重骨质疏松发生率则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论骨质疏松发病率与年龄和性别相关。从青年起定期监测骨密度,并尽早调治骨量减少是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重要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检测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患病率
下载PDF
MR弹性成像与钆塞酸二钠增强T1 mapping定量评估兔肝纤维化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张豪 邹立秋 +2 位作者 钟文新 麦晓飞 石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178,共7页
目的评价MR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 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在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早期定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实验材... 目的评价MR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 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在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早期定量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为新西兰大白兔(共1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20)与肝纤维化组[LF组,5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油溶液模型,n=100],分别在第4、5、6、15周末取5只对照组与25只LF组兔行MRI肝脏轴位T1WI、MRE及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扫描,测量肝脏弹性硬度(liver stiffness,LS)、平扫T1弛豫时间(T1_(native))及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扫描20 min后T1弛豫时间(T1_(20min)),计算T1弛豫时间减少率(ΔT1_(20min))及1/T1弛豫时间增加值(ΔR1_(20min));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进行LF病理学分期,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各定量参数与LF分期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各定量参数与LF病理分期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定量参数对LF分期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96只活兔模型,病理学评分:F0期15只、F1期22只、F2期22只、F3期18只、F4期19只。LS、T1_(native)、T1_(20min)、ΔT1_(20min)、ΔR1_(20min)于LF各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T1_(native)、T1_(20min)、ΔT1_(20min)、ΔR1_(20min)均与LF分期相关(r=0.935、0.559、0.770、-0.418、-0.686,P<0.001)。F0 vs.F1~F4、F0 vs.F1~F2、F0 vs.F3~F4、F1~F2 vs.F3~F4的LS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88、0.979、1.000、0.995,T1_(20min)值AUC分别为0.914、0.852、0.987、0.896。结论在评估LF早期诊断中,MRE及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成像均显示出较好的诊断价值,MRE优于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磁共振弹性成像 肝脏硬度 钆塞酸二钠 T1 mapping成像
下载PDF
表面遮盖法重建、容积重建及曲面重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彭珂文 高德宏 +3 位作者 沈比先 黄银平 孙冰 古治梅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探讨CT不同重建图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54例外伤患者行DR及多排CT薄层扫描,对CT图像进行肋骨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容积重建(VRT)及曲面重建(CPR)。结果利用曲面重建最后诊断肋骨骨折231处,DR、SSD、VRT的确诊率为87.0%、93... 目的探讨CT不同重建图像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54例外伤患者行DR及多排CT薄层扫描,对CT图像进行肋骨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容积重建(VRT)及曲面重建(CPR)。结果利用曲面重建最后诊断肋骨骨折231处,DR、SSD、VRT的确诊率为87.0%、93.5%、94.3%。结论CPR技术是诊断肋骨骨折的最为准确的方法,SSD,VRT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也优于DR,后处理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容积重建 表面遮盖法重建 曲面重建 肋骨骨折
下载PDF
24 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增大与平扫CT征象的相关性 被引量:32
4
作者 王少华 王志伟 +2 位作者 邓灵波 刘勇彬 张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2-478,共7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24 h内血肿是否扩大与不同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图像,比较血肿扩大组及未扩大组CT参数间的差异,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组间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24 h内血肿是否扩大与不同CT征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CT图像,比较血肿扩大组及未扩大组CT参数间的差异,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组间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CT指标与血肿扩大与否之间的相关性,再以混杂征、分叶征、黑洞征为检验变量评估其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能力。结果血肿扩大组及血肿未扩大组的CT定量资料:初始体积、最大径、最小径、最大CT值、平均CT值、最大径与最小径差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T定性资料:混杂征、分叶征及黑洞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破入脑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及CT征象中混杂征、分叶征、黑洞征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诊断试验四格表法计算出混杂征、黑洞征和/或分叶征联合征象与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4%、59.0%、42.1%和87.8%,约登指数为0.374,其约登指数比混杂征、黑洞征和分叶征更接近1。结论平扫CT中混杂征、分叶征、黑洞征对24 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增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强CT 脑出血 血肿扩大 混杂征 黑洞征
下载PDF
双源64层CT与血管内超声定性和定量诊断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方红城 陈路 +6 位作者 方叶青 陈少源 陈菲 高德宏 王磊 苏又苏 谢培益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904-2906,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64层CT(DSCT)和血管内超声(IVUS)识别冠状动脉易损斑块(VP)的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8例,CAG前1周内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后行IVUS检查。与IVUS比较,评价DSCT诊断冠状动脉VP的敏感性、特异... 目的探讨双源64层CT(DSCT)和血管内超声(IVUS)识别冠状动脉易损斑块(VP)的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8例,CAG前1周内行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后行IVUS检查。与IVUS比较,评价DSCT诊断冠状动脉VP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同时评价两种方法测量最大斑块面积的相关性。结果与IVUS比较,DSCT识别VP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7%、96.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4%、97.6%。DSCT和IVUS测定的斑块平均面积分别为(9.21±4.35)mm2和(9.41±3.96)mm2。两种方法对斑块面积的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87,P>0.05)。结论 DSCT与IVUS相似,对识别冠状动脉VP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易损斑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下载PDF
动态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29
6
作者 沈比先 成果 +2 位作者 黎刚 彭珂文 周顺科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疑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患者进行了CT平扫及螺旋动态多期扫描,分析总结了其CT表现,并与原发性肝癌及血管瘤作了鉴别诊断。结果:主要的CT表...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疑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患者进行了CT平扫及螺旋动态多期扫描,分析总结了其CT表现,并与原发性肝癌及血管瘤作了鉴别诊断。结果:主要的CT表现有:①平扫,边缘欠清的低密度病灶中可有单发或多发的高密度钙化影;②增强扫描,动脉期与静脉期无强化或轻度强化,但明显低于正常肝实质的强化;③延迟扫描,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灶逐步强化,且由边缘向中央进行,最后病灶强化高于正常肝实质,部分中央无强化,延迟扫描的表现有重要诊断意义;④病灶的周围可见扩张的肝内胆管。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螺旋CT动态多期扫描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螺旋CT 动态扫描 X线
下载PDF
颅颈部颈内动脉狭窄的CE MRA与DSA对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银平 高德宏 +2 位作者 胡琛 陈丽兴 黄岸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608,共3页
目的评价CEMRA在显示颈内动脉狭窄及狭窄程度判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60例CEMRA诊断为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1周内行DSA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结果。结果以是否狭窄为判断点时,各段颈内动脉狭窄CEMRA与DSA基本一致;以狭窄程度超过50%为判断点时... 目的评价CEMRA在显示颈内动脉狭窄及狭窄程度判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60例CEMRA诊断为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1周内行DSA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结果。结果以是否狭窄为判断点时,各段颈内动脉狭窄CEMRA与DSA基本一致;以狭窄程度超过50%为判断点时,CEMRA与DSA在颈内动脉颅外段与脑内段取得相当高的一致性。CEMRA在显示颅底段、颅内段颈内动脉狭窄程度方面稍差。结论CEMRA能有效发现颅颈部颈内动脉狭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高,可以作为可疑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使大部分患者免于接受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增强 MRA 颅颈部颈内动脉狭窄 DSA
下载PDF
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急诊增强CT扫描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明建中 刘涛 +2 位作者 相呈县 仇容 吴京兰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7年第2期247-252,共6页
目的:分析多层增强CT检查对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外伤危急症患者的多层CT急诊平扫和增强检查资料。结果:15例外伤危急症患者中,骨盆骨折8例(CT增强显示:1伴动脉血管破裂出血:1例左侧髂总动脉破裂,5例... 目的:分析多层增强CT检查对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外伤危急症患者的多层CT急诊平扫和增强检查资料。结果:15例外伤危急症患者中,骨盆骨折8例(CT增强显示:1伴动脉血管破裂出血:1例左侧髂总动脉破裂,5例伴一侧髂内动脉分支破裂出血,2例双侧髂内动脉分支破裂出血;2伴肝破裂出血2例,脾破裂出血3例,肾破裂1例);小肠及系膜损伤并多发断裂1例伴肝脾破裂;肝破裂1例;脾破裂4例;左侧臀上动脉破裂1例。增强CT可直接显示造影剂外溢及脏器破口外伤改变。结论:多层增强CT与单纯平扫CT比较,在显示血管破裂及脏器出血定位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条件的医院可积极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下载PDF
MRI分级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对手术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曾志斌 沈比先 +3 位作者 高德宏 陈胜基 候刚强 钟文新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8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分级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经MRI诊断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01例(135膝)为研究对象,根据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诊断标准分级,与关节镜下探查结果比较。结果 MRI诊断结果为Ⅰ级20个半月板,关节镜下... 目的探讨MRI分级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经MRI诊断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01例(135膝)为研究对象,根据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诊断标准分级,与关节镜下探查结果比较。结果 MRI诊断结果为Ⅰ级20个半月板,关节镜下正常17个,退变3个;MRI诊断Ⅱ级38个半月板,关节镜下正常2个,退变29个,损伤7个;MRI诊断级77个半月板,关节镜下有7个退变,70个损伤。MRI分级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准确率为85.93%(116/135)。MRI诊断Ⅰ级患者20膝均未接受关节镜下手术处理,MRI诊断Ⅱ级患者7膝(18.42%)接受关节镜下手术处理,MRI诊断级患者70膝(90.91%)接受关节镜下手术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分级诊断与关节下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准确性高,经MRI诊断为Ⅰ~Ⅱ级者可行保守治疗,MRI诊断为级者多需接受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分级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下载PDF
经桡动脉途径覆膜支架隔绝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春鹏 姜在波 +2 位作者 庞鹏飞 明建中 单鸿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21-522,共2页
患者男,52岁。上段食管癌切除术后1个月余,肿瘤复发合并伤口感染继发伤口大出血,右上纵隔血肿。再次手术探查发现肿瘤侵及右锁骨下动脉并导致出血,给予缝扎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及离断分支血管,修补出血口,伤口仍有持续少量出血,... 患者男,52岁。上段食管癌切除术后1个月余,肿瘤复发合并伤口感染继发伤口大出血,右上纵隔血肿。再次手术探查发现肿瘤侵及右锁骨下动脉并导致出血,给予缝扎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及离断分支血管,修补出血口,伤口仍有持续少量出血,血红蛋白降至7g/L。第2次术后7d再行第3次手术清创修补锁骨下动脉,仍不能止血,持续少量出血至第3次手术后第3天。由于患者不能耐受第4次手术,决定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途径 覆膜支架 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
下载PDF
MRI扫描对卵巢纤维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慧 阎守芳 +1 位作者 沈比先 谢井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4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MRI扫描对卵巢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检查资料。结果 15例均为单发病灶,边缘清楚、光滑,呈类圆形8例、卵圆形6例、分叶状1例,病灶平均(6.9±2.5)cm,11例直径≥6c... 目的探讨MRI扫描对卵巢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检查资料。结果 15例均为单发病灶,边缘清楚、光滑,呈类圆形8例、卵圆形6例、分叶状1例,病灶平均(6.9±2.5)cm,11例直径≥6cm,4例<6cm;11例为实性肿块,其中4例信号均匀,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低信号;7例直径较大的肿瘤平扫信号不均,以稍长T1、短T2信号为主,内部可见散在的斑片状长T1WI、长TWI2水肿信号区;4例为囊实性肿块,囊壁及内部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低信号,囊壁较厚且不均匀,内壁较光滑,无壁结节,囊性部分呈长T1WI、长T2WI水样信号。增强扫描实性肿块、囊实性肿块的实性部分及囊壁呈均匀的轻度或中度延迟强化,信号强度缓慢上升、持续强化,强化程度弱于子宫肌层,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卵巢纤维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扫描可清晰显示病变特点,在卵巢纤维瘤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纤维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2例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春勤 沈比先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48-450,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有MR、CT影像资料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患者2例,1例行CT平扫及MR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 目的:回顾性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基础,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理证实有MR、CT影像资料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患者2例,1例行CT平扫及MR平扫加增强检查,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其CT及MRI的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例病灶位于左侧臀大肌及臀中肌内,病灶呈分叶状,大部分边缘清晰,CT平扫为等、低密度改变,以低密度为主,其间见不规则条片状、索状等密度影;MRI平扫该肿块信号不均匀,在T1WI、T2WI上肿块内均见不规则条片状、索状低信号区,增强扫描肿块内低信号区域未见强化,病灶内稍高信号区域不同程度强化,以内侧强化为著。1例病灶位于右胸壁第2、3肋间隙内,呈梭形生长,内侧突向胸腔,大部分边缘清晰,CT平扫为稍低密度,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MRI平扫病灶内与纤维化相符合的长T1短T2低信号区,增强扫描不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影像学上主要与一些富于胶原的良性或低度恶性的纤维母细胞性病变作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结缔组织增生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附40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明建中 李海林 +2 位作者 钟文新 毛文萍 黄岸容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5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探索周围型小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评价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方法对4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多层螺旋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40例周围型小肺癌中,腺癌32例、鳞癌5例、小细胞癌3例.。周围型小肺癌的MSCT主要征象... 目的探索周围型小肺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评价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方法对4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多层螺旋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40例周围型小肺癌中,腺癌32例、鳞癌5例、小细胞癌3例.。周围型小肺癌的MSCT主要征象为:深分叶30例、棘状突起25例、空泡征5例、胸膜凹陷征8例、以及血管集束征7例。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征象起着重要作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诊断周围型小肺癌具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技术 肺癌 诊断
下载PDF
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凯 侯刚强 薛水培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6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疑似痛风患者227例,其中108例足踝部疼痛,63例手部疼痛,56例膝关节处疼痛,分别对这三组痛风患者进行双源CT扫描,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 目的探讨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疑似痛风患者227例,其中108例足踝部疼痛,63例手部疼痛,56例膝关节处疼痛,分别对这三组痛风患者进行双源CT扫描,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作为痛风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对图片进行分析详细记录三组的扫描结果,对其所有数据及特异度和灵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8例双侧足部及踝关节疼痛患者中,确诊96例,双源CT诊断的准确度为95.37%,特异度75.00%,灵敏度97.92%;63例双侧手部及腕关节疼痛患者中,确诊痛风50例,双源CT诊断的准确度为88.89%,特异度61.54%,灵敏度96.00%;在56例膝关节处疼痛的患者中,确诊46例,双源CT诊断的准确度为89.28%,特异度80.00%,灵敏度91.30%。结论双源CT作为现在临床上一种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对提高痛风的诊断率有积极意义,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痛风性关节炎 早期诊断 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3D flash增强扫描技术在小听神经肿瘤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大波 侯刚强 +3 位作者 谢井文 姜梅 张刚 张刚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3D flash增强扫描技术在小听神经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听神经瘤患者,分析比较磁共振常规增强扫描及3D flash增强扫描两种成像技术在小听神经肿瘤中的... 目的探讨磁共振3D flash增强扫描技术在小听神经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听神经瘤患者,分析比较磁共振常规增强扫描及3D flash增强扫描两种成像技术在小听神经肿瘤中的诊断应用中的优缺点。结果两种扫描方案所得肿瘤的体积及轮廓无差别;两序列增强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3D flash增强扫描技术在小听神经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3Dflash 增强扫描 听神经瘤
下载PDF
双源CT“双低”技术在头颈CTA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大波 姜梅 +1 位作者 谢井文 冯柳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5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低"技术在头颈CTA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怀疑患有头颈部血管病变并拟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120例,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行双低技术的观察组和行常规CT技术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双源CT"双低"技术在头颈CTA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怀疑患有头颈部血管病变并拟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120例,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行双低技术的观察组和行常规CT技术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和碘总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动脉分叉处及胸锁乳突肌平均CT值和标准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源双低技术获得的图像,不仅可用于临床诊断,而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双低 头颈CTA
下载PDF
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效果及准确度探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郑红 谢井文 黄钢材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技术(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28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128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折患者均实施核磁共振技术、CT诊断,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技术(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128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128例疑似膝关节损伤折患者均实施核磁共振技术、CT诊断,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将核磁共振技术、CT诊断结果和关节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对比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总准确率分别为80.56%、75.00%、79.69%,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总准确率分别为98.15%、95.00%、97.66%,统计发现,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敏感度、总准确率较CT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检查骨质改变、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半月板损伤的准确率(98.64%)相比CT诊断(87.07%)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一致性检测发现,CT的检测值为0.65,提示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中等,MRI的检测值为0.89,提示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结论核磁共振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较CT明显更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膝关节损伤 CT 诊断 价值
下载PDF
介入性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1
18
作者 明建中 毛文萍 +3 位作者 钟文新 陈胜基 黄岸容 保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1802-1803,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行介入综合性治疗的疗效。方法:25例下肢DVT患者进行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综合介入治疗,25例行介入性局部溶栓术,5例行球囊血管成形术,5例行机械碎栓消融术(ATD),4例行支架植入术,10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行介入综合性治疗的疗效。方法:25例下肢DVT患者进行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综合介入治疗,25例行介入性局部溶栓术,5例行球囊血管成形术,5例行机械碎栓消融术(ATD),4例行支架植入术,10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果:25例DVT患者,18例血管即时开通成功,占72%(18/25),随访观察1~24个月,平均6个月,总有效率为92%(23/25),无效6%,平均住院日为10d,本组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综合方法治疗下肢DVT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综合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性局部溶栓术 球囊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两种时机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志斌 沈比先 +3 位作者 陈胜基 侯刚强 钟文新 张建波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4期483-48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8例。A组为发病2 d内行介入栓塞治疗,B组为发病2 d后行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两...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8例。A组为发病2 d内行介入栓塞治疗,B组为发病2 d后行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变化。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B组的78.9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A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复杂动脉瘤行早期介入栓塞治疗优于延时介入栓塞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时机 复杂动脉瘤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表现(附26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银平 肖汉新 +1 位作者 高德宏 陈丽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25-27,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X线及CT表现。资料与方法  2 6例ARDS均行X线检查 ,其中 18例有 2~ 6次胸部X线检查 ,2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 初次检查 ,正常 7例 ,肺纹理增多 8例 ,毛玻璃样表现 11例 ,胸腔积液 6例。复查显... 目的 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X线及CT表现。资料与方法  2 6例ARDS均行X线检查 ,其中 18例有 2~ 6次胸部X线检查 ,2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 初次检查 ,正常 7例 ,肺纹理增多 8例 ,毛玻璃样表现 11例 ,胸腔积液 6例。复查显示随着检查时间不同 ,上述肺内表现逐渐演变 ,数周后可以转归为网格状肺纹理。结论 胸部X线片对于ARDS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X线表现 诊断 CT现 胸部X线片 急性呼吸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