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低O2高CO2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TLR4和NFκB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勇 宫剑 +3 位作者 邵胜敏 柯将琼 王小同 郑国庆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低O_2高CO_2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TLR4和NFκB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低O_2高CO_2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低O_2高CO_22周组(2HH组)和低O_2高CO_24周组(4HH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 目的:探讨慢性低O_2高CO_2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TLR4和NFκB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低O_2高CO_2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低O_2高CO_22周组(2HH组)和低O_2高CO_24周组(4HH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3区细胞TLR4和NFκB的表达,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3区TLR4蛋白的表达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2HH组(CA1:0.1275±0.0242,CA3:0.1156±0.0376),4HH组(CA1:0.1522±0.0187,CA3:0.1427±0.0453),与N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NC组大鼠海马CA1/3区可见NFκB/p65少量表达于胞浆,而模型组可见NFκB/p65在细胞核内不同程度表达,2HH组(CA1:0.1326±0.0324,CA3:0.1301±0.0112),4HH组(CA1:0.1612±0.0428,CA3:0.1578±0.0365),与NC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CA1/3区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与NC组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4HH组为著。结论:TLR4和NFκB激活可能在慢性低O_2高CO_2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核转录因子 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柯将琼 王小同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83-584,共2页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MD)的神经电生理表现特征。方法:对29例运动神经元病进行电生理检测,对所记录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巨大电位、运动单位数量减少检出率高,以拇短展肌、第1骨间肌为著。神经电图中运动神经...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MD)的神经电生理表现特征。方法:对29例运动神经元病进行电生理检测,对所记录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巨大电位、运动单位数量减少检出率高,以拇短展肌、第1骨间肌为著。神经电图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大多属正常范围,少数稍减慢,可见末端潜伏期延长、复合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可在正常低限。结论: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EMG)阳性率高,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肌电图 神经电图 神经源性损害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补体C_3、C_4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联合检测及诊断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玲莉 李光乾 王慧燕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研究小儿脑脊液(CSF)中补体C3、C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与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关系,探索联合检测该3项指标鉴别诊断脑膜炎类型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免疫发光法分别检测37例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1... 目的:研究小儿脑脊液(CSF)中补体C3、C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与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的关系,探索联合检测该3项指标鉴别诊断脑膜炎类型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免疫发光法分别检测37例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12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患儿和11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儿CSF的上述3项指标。结果:3组患儿CSF的3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化脑组TNF-α(含量最高,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他2项指标都是结脑组最高;病脑组补体C3、C4含量大部分低于仪器最低检出限。结论:联合检测CSF补体C3、C4和TNF-α,可以鉴别诊断化脑、结脑和病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补体C3 补体C4 肿瘤坏死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雄 王小同 黄汉津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和lactacystin组,二种制剂分别单侧立体定向注射于中脑前脑束(Middle forebrain bundle);12周龄时灌注取脑分离纹状体,采...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对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毒性作用。方法: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和lactacystin组,二种制剂分别单侧立体定向注射于中脑前脑束(Middle forebrain bundle);12周龄时灌注取脑分离纹状体,采用HPLC法测多巴胺、5-HT及代谢产物,取中脑观察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包涵体样物质形成情况。结果:Lactacystin组同侧黑质区多巴胺细胞数减少51%,并可见泛素染色阳性的类包涵体样物质形成,同侧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浓度分别减少52%、46%和51%,而5-羟色胺(5-HT)及5-羟吲哚乙酸(5-HIAA)浓度无改变。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可引起选择性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并可能导致细胞内异常蛋白质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剂 帕金森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的炎症损伤分子机制及吲哚美辛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皖生 唐乙 +4 位作者 郑余银 宋少华 卢君艳 刘芳 田野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分子机制,并观察吲哚美辛对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吲哚美辛3、6、9mg/kg组,每组6-8只。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分子机制,并观察吲哚美辛对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吲哚美辛3、6、9mg/kg组,每组6-8只。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处死动物,以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范围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分别采用ELISA、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IL-8、IL-1β、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E-selectin)的表达。结果吲哚美辛能明显减小模型大鼠的脑梗死范围,减轻神经损伤症状;预先给予吲哚美辛(6、9mg/kg)可降低脑组织中MPO活性及IL-8、IL-1β、TNF-α的水平,并减少ICAM-1、E-selectin的表达(P〈0.05或0.01)。结论吲哚美辛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介质的表达和释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胞间黏附分子1 E选择素 吲哚美辛 脑缺血
下载PDF
叶酸拮抗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志勇 张雄 王小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9-701,共3页
目的:明确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叶酸的拮抗作用,阐明Bax和Bcl-2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叶酸拮抗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cy处理内皮细胞后,应用末端转移标记技术(TUNEL)以及Annexin V/PI染色加流... 目的:明确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叶酸的拮抗作用,阐明Bax和Bcl-2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叶酸拮抗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cy处理内皮细胞后,应用末端转移标记技术(TUNEL)以及Annexin V/PI染色加流式细胞术了解细胞凋亡状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x、Bcl-2的表达。结果:Hcy能促进细胞凋亡,叶酸具有拮抗作用。Hcy能促进细胞Bax、Bcl-2的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叶酸能减少细胞表达Bax及Bcl-2,下调Bax/Bcl-2比值。结论:Bax、Bcl-2参与了Hcy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以及叶酸拮抗作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叶酸 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蛋白质BAX 蛋白质BCL-2
下载PDF
三种量表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柯将琼 黄健康 +3 位作者 王小同 李勇 郑国庆 林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199-202,共4页
目的对比3种脑出血量表在预测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自发性脑出血患者61例。入院时采用Hemphill等的原始的ICH量表(original ICH score,OICH)及Chenug等的改良的ICH量表(modified ICH s... 目的对比3种脑出血量表在预测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自发性脑出血患者61例。入院时采用Hemphill等的原始的ICH量表(original ICH score,OICH)及Chenug等的改良的ICH量表(modified ICH score,MICH)、新的ICH量表(new ICH score,NICH)进行评分。同时于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分。3个月时进行NIHSS、Barthel指数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3种ICH量表与其他量表评分的相关性;以MRS为标准,对比3种ICH量表评价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①3种ICH量表评分与脑出血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和3个月MRS、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入院时和3个月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MRS量表比较,OICH、MICH、NICH量表判断ICH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73·1%、84·6%、80·8%,特异性分别为80·0%、88·6%、60·0%,符合率分别为77·0%、86·9%、68·9%。结论OICH、MICH、NICH量表评分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3种量表相比,MICH量表对脑出血预后判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损伤严重度评分 预后
下载PDF
c-Jun氨基末端激酶在慢性低O_2高CO_2大鼠海马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勇 邓小龙 +4 位作者 邵胜敏 陈松芳 柯将琼 王小同 郑国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4-918,共5页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慢性低O2高CO2大鼠海马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低O2高CO22周(2WH)组和低O2高CO24周(4WH)组,每组10只。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慢性低O2高CO2大鼠海马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低O2高CO22周(2WH)组和低O2高CO24周(4WH)组,每组10只。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观察海马p-JNKmRNA的转录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p-JNK在海马CA1/CA3区的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CA1/CA3区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NC组相比,低O2高CO22WH、4WH组大鼠寻找站台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游泳总距离增加(P<0.01或P<0.05),且4WH组比2WH组潜伏期延长及游泳总距离增加更加明显(P<0.05);NC组大鼠海马仅见少量JNKmRNA及蛋白表达,低O2高CO2各组较NC组JNK表达明显增加(P<0.01或P<0.05),且4WH组比2WH组增加更明显(P<0.05)。低O2高CO22WH、4WH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NC组(P<0.01或P<0.05),且4WH组比2WH组增多明显(P<0.01)。结论:低O2高CO2能导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可能与激活海马神经细胞内JNK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高碳酸血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学习 记忆 细胞凋亡 海马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的复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勇 郑荣远 +4 位作者 李剑敏 王小同 邵蓓 金嵘 杨学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416,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的遗传背景 (远交系和近交系 )和饲养环境对Wistar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发病率的影响 ,摸索EAE模型制作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方法 :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和LFB染色方法 ,观察不同的遗传背景和饲养环境下豚... 目的 :观察不同的遗传背景 (远交系和近交系 )和饲养环境对Wistar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发病率的影响 ,摸索EAE模型制作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方法 :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和LFB染色方法 ,观察不同的遗传背景和饲养环境下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大鼠EAE的发病情况与中枢神经系统 (CNS)的病理变化。结果 :(1)动物行为学的改变 :各组大鼠EAE发病率、潜伏期和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 ,但近交系组发病大鼠可出现四肢瘫痪。 (2 )病理学改变 :每组发病大鼠CNS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 ;髓鞘染色可见广泛的神经髓鞘变性、脱失 ;而其中近交系组的 5只EAE大鼠髓鞘脱失部位大多局限在炎症改变明显的血管套周围的白质区。结论 :远交系与近交系 ,或清洁级与普通级的Wistar大鼠的EAE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而远交系与近交系的不同遗传背景可能会影响大鼠EAE的体征和病理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炎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 动物模型 遗传学
下载PDF
慢性低O_2高CO_2对大鼠海马Bcl-2、Bax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邵胜敏 陈松芳 +2 位作者 李勇 王小同 黄汉津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低O2高CO2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诱发作用及对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NC)、低O2高CO21周组(1HH)、2周组(2HH)、3周组(3HH)和4周组(4HH)。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细... 目的:探讨慢性低O2高CO2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诱发作用及对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NC)、低O2高CO21周组(1HH)、2周组(2HH)、3周组(3HH)和4周组(4HH)。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以RT-PCR检测海马Bcl-2mRNA和BaxmRNA的表达。结果:随着低O2高CO2时间延长,凋亡指数(AI)及BaxmRNA水平进行性升高;Bcl-2mRNA先升高后下降(均P<0.01)。AI与BaxmRN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14,P<0.01),而与Bcl-2mRNA/BaxmRNA比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05,P<0.01)。结论:慢性低O2高CO2可以诱发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Bcl-2/Bax比值下降是促进凋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低氧 高碳酸血症 凋亡 BCL-2 BAX
下载PDF
IGF-1对Aβ_(25-35)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鹏军 张昱 +1 位作者 冯加纯 邬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β样淀粉蛋白(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及tau蛋白磷酸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TUNEL等检测磷酸化Akt、Akt水平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观察IGF-1对Aβ25-35致PC12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结...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β样淀粉蛋白(Aβ25-35)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及tau蛋白磷酸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TUNEL等检测磷酸化Akt、Akt水平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观察IGF-1对Aβ25-35致PC12细胞的损伤保护作用。结果MTT分析法表明IGF-1保护组的细胞活性显著高于Aβ损伤组(P<0.01),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IGF-1保护组凋亡指数低于Aβ损伤组(P<0.01),IGF-1保护组能使被Aβ下调的磷酸化Akt水平恢复至与对照组相近的水平,总Akt水平基本维持不变。IGF-1保护组tau蛋白在Ser396,Ser20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和总tau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Aβ损伤组。结论IGF-1能降低Aβ的细胞毒性,抑制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的凋亡和tau蛋白磷酸化,这一作用机制是通过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细胞凋亡 TAU蛋白磷酸化 阿尔茨海默病 P13K/AKT
下载PDF
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脑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蓓蕾 王小同 +1 位作者 柯将琼 邹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探讨脉压 (PP)、脉压指数 (PPI)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将 6 7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出血性脑卒中组 ,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检查人员 5 0 0例为对照组 ,分析各组人员的脉压、脉压指数。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PP... 目的 :探讨脉压 (PP)、脉压指数 (PPI)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将 6 74例脑卒中患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出血性脑卒中组 ,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检查人员 5 0 0例为对照组 ,分析各组人员的脉压、脉压指数。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PP、PPI为 (70 .2 7± 17.5 5 )mmHg、(0 .4 6± 0 .0 7)mmHg,出血性脑卒中组PP、PPI为 (70 .6 0± 17.75 )mmHg、(0 .4 5± 0 .0 7)mmHg ,均高于对照组的 (5 0 .95± 10 .6 2 )mmHg、(0 .4 0± 0 .0 6 )mmHg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组PP最大的分布范围在为 70~ 79mmHg,分别占 2 8.0 9%和2 3.5 3% ,对照组PP最大的分布范围在为 5 0~ 5 9mmHg ,占 33.6 0 % ;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组PPI最大的分布范围在 0 .4 0~ 0 .4 9之间 ,分别占 5 1.0 6 %和 5 8.82 % ,对照组PPI最大分布区在 <0 .4 0 ,占 5 2 .4 0 %。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 5 7.0 2 %和 6 2 .75 %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9.4 0 % ;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组高血压患者的PP、PPI亦分别高于对照组。结论 :PP、PPI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 ,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PPI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PP的缺陷 ,能更好地反映脑卒中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指数 脉压 脑卒中 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脑卒中住院患者住院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石玲燕 金嵘 +2 位作者 郑荣远 王小同 韩钊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及其影响因素,为缩短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提供依据。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对2004年1月至12月共1434例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影响住院日的主要因素是:尿路感染、交费...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及其影响因素,为缩短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提供依据。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对2004年1月至12月共1434例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影响住院日的主要因素是:尿路感染、交费方式、心脏疾病、呼吸道感染、言语障碍和住院科室。各个因素与住院日均呈正相关,其中尿路感染的作用强度最强,标准回归系数是0.221。结论:控制院内感染,强化医保管理,提高费用意识和诊疗水平是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住院时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志勇 王小同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叶酸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志勇 张雄 王小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观察叶酸干预治疗高Hcy血症的疗效。方法:脑梗死组患者26例以及非脑梗死对照组患者18例,用酶免分析法检测血浆Hcy水平,放免法测定叶酸浓度。脑梗死组中高Hcy血症患者... 目的: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观察叶酸干预治疗高Hcy血症的疗效。方法:脑梗死组患者26例以及非脑梗死对照组患者18例,用酶免分析法检测血浆Hcy水平,放免法测定叶酸浓度。脑梗死组中高Hcy血症患者给予叶酸5mg,每日3次,连续1周,观察服药前后血浆Hcy水平变化。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叶酸浓度低于对照组,而且伴有颈动脉斑块患者的Hcy浓度高于无颈动脉斑块者;高Hcy血症的脑梗死患者用叶酸治疗1周,血浆Hcy浓度平均下降4μmol/L。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叶酸干预治疗能使高Hcy血症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浓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半胱氨酸 叶酸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与肢体瘫痪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柯将琼 王小同 +1 位作者 黄健康 胡蓓蕾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59-260,263,共3页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EP)在预测脑出血患者瘫痪肢体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7d内进行胫后神经SEP检测,比较健、患侧胫神经P40波幅和潜伏期;在病初和发病3个月后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EP)在预测脑出血患者瘫痪肢体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7d内进行胫后神经SEP检测,比较健、患侧胫神经P40波幅和潜伏期;在病初和发病3个月后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5例患者瘫痪侧肢体胫后神经P40未引出,其余45例患者健、患侧体感诱发电位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发病后的3个月临床观察发现,5例未引出者与Barthel指数有相关性,即日常生活能力有重度功能障碍。其余45例患者患侧P40波幅、潜伏期与病初、3个月后NIHSS评分、病初Bathel指数有相关性;而与3个月后Barthel指数未见相关性。结论:脑出血患者患侧的体感诱发电位改变明显,在预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脑性瘫痪 预后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勇 郑荣远 +4 位作者 王小同 李剑敏 邵蓓 潘建春 杨学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234,i002,共3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探讨EAE大鼠的发病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Wistar大鼠EAE的过程中,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EAE大鼠症状高...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探讨EAE大鼠的发病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Wistar大鼠EAE的过程中,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EAE大鼠症状高峰期时星形胶质细胞开始激活,恢复期时激活达到高峰,而且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未见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结论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EAE大鼠的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星形胶质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下载PDF
慢性低O_2高CO_2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皮层、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勇 邵胜敏 +2 位作者 柯将琼 陈松芳 王小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299-3301,共3页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慢性低O2高CO2大鼠皮层、海马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采用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低O2高CO22周组(2W组)和低O2高CO24周组(4W组),Morris水迷宫测...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慢性低O2高CO2大鼠皮层、海马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采用慢性低O2高CO2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低O2高CO22周组(2W组)和低O2高CO24周组(4W组),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其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层、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2W组、4W组大鼠寻找站台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2W组(28.59±8.35)s,4W组(60.59±17.28)s],游泳总距离增加[2W组(9893.45±1958.16)mm,4W组(18077.57±6878.85)mm],与NC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NC组大鼠皮层、海马可见少量GFAP阳性细胞,2W组、4W组较NC组GFAP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2W组皮层41.24±5.76,海马43.37±4.85;4W组皮层50.70±3.38,海马54.67±5.81;P<0.01或P<0.05)。结论:慢性低O2高CO2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可能与皮层和海马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 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 肺动脉高压 学习记忆
下载PDF
载脂蛋白B、E基因多态性与浙南几种常见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汤丽苑 王小同 +3 位作者 俞康 张怀勤 郑景晨 谭映霞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E(ApoB、E)基因频率与浙南地区几种常见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浙南地区41例Ⅱ型糖尿病、68例高血压病、26例冠心病、40例脑出血、40例脑梗死、23例再生...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E(ApoB、E)基因频率与浙南地区几种常见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浙南地区41例Ⅱ型糖尿病、68例高血压病、26例冠心病、40例脑出血、40例脑梗死、2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60例正常人的ApoB、E基因的多态性。结果:Ⅱ型糖尿病组ApoB基因X+,E-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组X+,E-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X+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冠心病组和高血压病组ApoE基因ε4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组增高(P<0.05)。结论:ApoB、E基因多态性与浙南地区几种常见疾病有密切的相关性,可作为危险因子来早期预测疾病的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B基因 载脂蛋白E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燕 应斌宇 +3 位作者 王小同 蔡月丽 张雄 董其谦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21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进行了动态的监测,并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相关...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21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进行了动态的监测,并与脑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患者第1天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但第3天、第5天分别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脑出血患者血清平均S-100β蛋白含量的峰值出现在脑出血后的第1天。③脑出血后的第1天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与出血量相关(r=0.697,P=0.001)。④脑出血后的第1天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关(r=0.525,P=0.025)。结论:血清S-100β蛋白能作为反映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组织蛋白S—100 血清 脑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