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浓度对红细胞形态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伍亚云 李霞 +3 位作者 郭建华 李春梅 刘俊宏 李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3期1806-1806,I0001,共2页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浓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EDTA-K2血液抗凝管:抽取60例体检者每位静脉血8mL,分别吸取不同量血液加入各不同浓度量的EDTA-K2血液抗凝管内,使用SYSMEX XE-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测...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浓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EDTA-K2血液抗凝管:抽取60例体检者每位静脉血8mL,分别吸取不同量血液加入各不同浓度量的EDTA-K2血液抗凝管内,使用SYSMEX XE-18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测定,并记录各MCV值,取均值;同时将标本分别放置不同时间(0.5、1、3、5、10h)后推片、染色、镜检,计数锯齿状红细胞数所占百分比,取均值。结果 MCV在EDTA-K2浓度为2.24mg/mL时变化最小,其余各组与2.24mg/mL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EDTA-K2抗凝效果在浓度为2.24mg/mL时最适宜;EDTA-K2抗凝血液标本,其红细胞形态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改变,其锯齿状红细胞数与放置时间有关,1h与0.5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h、5h、10h与0.5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DTA-K2抗凝剂的浓度及抗凝血放置时间的不同,可引起红细胞形态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 红细胞形态大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标本放置时间对外周血红细胞和粒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斌 李霞 范恒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647-164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放置时间对外周血红细胞和粒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血液标本采血后,分别放置0.5、5.0、10.0、15.0h后推片染色镜检,计数异常红细胞、异常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取均值。结果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在室温下放置0.5、5.0、10.0、1... 目的探讨不同标本放置时间对外周血红细胞和粒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血液标本采血后,分别放置0.5、5.0、10.0、15.0h后推片染色镜检,计数异常红细胞、异常粒细胞所占百分比,取均值。结果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在室温下放置0.5、5.0、10.0、15.0h后检测的异常红细胞百分比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异常粒细胞百分比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患者血液标本在室温下放置0.5、5.0、10.0、15.0h后检测的异常红细胞百分比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5.0、10.0、15.0h后检测的异常粒细胞百分比之间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放置时间对外周血红细胞、粒细胞形态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置时间 红细胞 粒细胞 形态
下载PDF
不同抗凝剂和温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霞 王进 +1 位作者 周锐 彭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3期3270-327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和温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肝素钠和EDTA-K2抗凝管分别采集医院体检人群血液标本0.5mL:即刻或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分别推片自然干燥后,瑞-姬氏染色镜检,计数每张血片中的异常红细胞(包括棘形红细胞、口...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和温度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肝素钠和EDTA-K2抗凝管分别采集医院体检人群血液标本0.5mL:即刻或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分别推片自然干燥后,瑞-姬氏染色镜检,计数每张血片中的异常红细胞(包括棘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锯齿状红细胞等)百分数(%)。结果肝素钠和EDTA-K2抗凝管血液标本,异常红细胞百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钠和EDTA-K2抗凝管血液标本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素钠和EDTA-K2抗凝血液标本在不同温度下放置不同时间,对红细胞形态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温度 不同放置时间 异常红细胞 影响
下载PDF
分析前质量控制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中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李霞 伍亚云 +1 位作者 郭建华 刘俊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7期938-93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前质量控制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中的重要性。方法抽取临床患者浆膜腔积液28份,分别放置1、3、5、10h后常规分析;细胞计数检查时,计数池充池后放置0、1、3、5min,计数红细胞数量、有核细胞数量,观察其结果的差异。结果红细... 目的探讨分析前质量控制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中的重要性。方法抽取临床患者浆膜腔积液28份,分别放置1、3、5、10h后常规分析;细胞计数检查时,计数池充池后放置0、1、3、5min,计数红细胞数量、有核细胞数量,观察其结果的差异。结果红细胞数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1h与5h及1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核细胞数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混匀与不混匀常规分析,其红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核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数池充池后放置0、1、3、5min,其红细胞数0min与3min及5min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0min与1min、3min与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核细胞计数,0min与3min及5min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min与1min、3min与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浆膜腔积液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常规分析 分析前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