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色苷结构与呈色稳定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梁璐 隋勇 +5 位作者 黄师荣 蔡芳 施建斌 蔡沙 熊添 梅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6-346,共11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膳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更加重视食品安全摄入的问题。花色苷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在当前营养膳食的社会热点下,使其在食用色素及功能食品开发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花色苷具有多个酚羟基,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膳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更加重视食品安全摄入的问题。花色苷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在当前营养膳食的社会热点下,使其在食用色素及功能食品开发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花色苷具有多个酚羟基,存在结构稳定性较差、极易发生降解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导致在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花色苷的呈色多样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该文主要基于花色苷结构与呈色的关系,概述了其基本结构与呈色的相关性,并讨论了不同加工方式对其呈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花色苷与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和果胶等物质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花色苷的稳定性的阐述,为更深入地研究花色苷和开发更安全、更环保的功能食品新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结构 呈色 稳定性
下载PDF
湖北省橡实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3
2
作者 汪兰 程薇 +6 位作者 王少华 乔宇 陈学玲 关健 于巍 廖李 何建军 《绿色科技》 2009年第4期4-6,共3页
橡实是替代粮食的有效资源,我国橡实资源丰富,年产量在600万吨以上。考察了陕西省橡实产业发展经验,分析了湖北省橡实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湖北的橡实资源也很丰富,要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政府必须... 橡实是替代粮食的有效资源,我国橡实资源丰富,年产量在600万吨以上。考察了陕西省橡实产业发展经验,分析了湖北省橡实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湖北的橡实资源也很丰富,要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政府必须大力扶持,加大对橡实产品的科研投入;其次是建好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建设;第三是对橡实进行立体开发。培植龙头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实 现状 建议 湖北省
下载PDF
不同尺寸干燥皮蛋粒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林笑 汪兰 +5 位作者 张依洁 吴文锦 丁安子 熊光权 孙静 杜金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77-81,共5页
以新鲜皮蛋为原料,研究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两种干燥方式对不同尺寸皮蛋粒品质的影响,从复水性,色泽,弹性和硬度等指标对比,经真空冷冻干燥的脱水皮蛋粒品质上要好于热风干燥;对不同尺寸皮蛋粒的热风干燥进行了干燥动力学的研究并绘... 以新鲜皮蛋为原料,研究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两种干燥方式对不同尺寸皮蛋粒品质的影响,从复水性,色泽,弹性和硬度等指标对比,经真空冷冻干燥的脱水皮蛋粒品质上要好于热风干燥;对不同尺寸皮蛋粒的热风干燥进行了干燥动力学的研究并绘制了干燥曲线,发现皮蛋粒尺寸越小,其干燥速率越大。建立了皮蛋粒干燥动力学模型,得出Logarithmic模型对不同尺寸皮蛋粒的拟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干燥曲线 干燥动力学
下载PDF
食品中动物蛋白形成皮克林乳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郝梦 毛书灿 +3 位作者 汪兰 周志 石柳 熊光权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0-430,共11页
近年来,皮克林乳液(PE)在食品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以动物蛋白(乳、肉、蛋类蛋白)稳定的皮克林乳液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综述影响蛋白基皮克林乳液稳定性的因素,形成皮克林乳液的动物蛋白种类,简述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近年来,皮克林乳液(PE)在食品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其中,以动物蛋白(乳、肉、蛋类蛋白)稳定的皮克林乳液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本文综述影响蛋白基皮克林乳液稳定性的因素,形成皮克林乳液的动物蛋白种类,简述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情况。本文为基于动物蛋白质稳定的皮克林乳液的制备提供参考,可扩大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克林乳液 动物蛋白颗粒 应用
下载PDF
小龙虾剥壳技术及虾壳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粟燕 吴伟伦 +6 位作者 汪兰 于巍 孙雪芹 鲍瑜 康峻 吴茜 石柳 《肉类研究》 2023年第8期41-45,共5页
2021年中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达到263.36万t,但约产生100万t/年的小龙虾壳副产物。目前小龙虾加工企业仍主要采用手工方式剥壳,且虾壳等副产物绝大多数用于配制饲料,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针对以上产业问题,本文综述手工剥壳、预... 2021年中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达到263.36万t,但约产生100万t/年的小龙虾壳副产物。目前小龙虾加工企业仍主要采用手工方式剥壳,且虾壳等副产物绝大多数用于配制饲料,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针对以上产业问题,本文综述手工剥壳、预处理剥壳和机械剥壳的小龙虾主要剥壳技术,以及制作饲料和提取活性物质等的虾壳利用情况。本文可为开发安全、高效小龙虾剥壳技术装备和探索小龙虾壳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为促进小龙虾产业链强链延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预处理剥壳 机械剥壳 虾壳利用 甲壳素
下载PDF
夏季克氏原螯虾虾肉和虾壳基本性质研究
6
作者 吴伟伦 夏雨婷 +5 位作者 石钢鹏 汪兰 乔宇 康峻 石柳 吴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5-52,共8页
为了完善克氏原螯虾原料基础数据库,以7、8月捕获的大、中、小三种规格克氏原螯虾为原料,测定虾肉的基本组成、理化性质和虾壳的近似成分及表观结构。结果表明,虾肉中以水分(76.53%~79.22%)和蛋白质(17.63%~19.45%)为主,pH分布在6.88~7... 为了完善克氏原螯虾原料基础数据库,以7、8月捕获的大、中、小三种规格克氏原螯虾为原料,测定虾肉的基本组成、理化性质和虾壳的近似成分及表观结构。结果表明,虾肉中以水分(76.53%~79.22%)和蛋白质(17.63%~19.45%)为主,pH分布在6.88~7.30。虾壳中甲壳素(12.07%~17.43%)和钙(3.31~5.35 g/100 g)含量较高,氢键结构以CO/HN为主(41.33%~47.22%),二级结构以β折叠(35.21%~40.02%)和β转角(29.68%~33.53%)为主。随着捕捞时间和小龙虾规格逐渐增加,小龙虾的得肉率下降,肌纤维间隙减少,持水性上升,弹性和硬度上升,虾壳中蛋白质有序结构比例上升,氢键能和结晶度上升。本研究对基于原料性质的小龙虾运输及加工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虾肉 虾壳 基本组成 理化性质 结构
下载PDF
芦笋粉添加对面团和面条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施建斌 隋勇 +5 位作者 熊添 蔡沙 范传会 陈学玲 王红旗 梅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9,共8页
为了实现芦笋及其副产物的全质化利用,将芦笋通过干燥制备成芦笋粉并用于面条的制备。系统地研究了芦笋粉添加量(0~10%)对混合粉溶剂保持力,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回生值,面条蒸煮时间、吸水率、断条率、损失率、... 为了实现芦笋及其副产物的全质化利用,将芦笋通过干燥制备成芦笋粉并用于面条的制备。系统地研究了芦笋粉添加量(0~10%)对混合粉溶剂保持力,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回生值,面条蒸煮时间、吸水率、断条率、损失率、剪切力、拉伸强度,及蛋白质二级结构和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芦笋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的溶剂保持力增加,蒸馏水、蔗糖、碳酸钠和乳酸SRC在芦笋粉添加量为10%时分别为79.30%、111.92%、99.07%和94.34%;面团的弱化度C1-C2值随芦笋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添加量10%最大,为799.33 mN·m,而回生值C5-C4随芦笋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在添加量10%最小,为1060.33 mN·m。随着芦笋粉添加量的增加面条的蒸煮断条率、吸水率和损失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蒸煮时间、拉伸强度、拉伸距离和剪切力都呈下降的趋势。随着芦笋粉添加量的增加面条中巯基含量逐渐增加,二硫键逐渐降低,在添加量10%时分别为8.37和0.59μmol/g。在芦笋粉添加量8%~10%时血糖生成指数显著降低(P<0.05),但还属于高GI食品。综合芦笋添加对面团特性,面条蒸煮特性、质构特性和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芦笋粉添加量6%时挂面的品质可以接受。该研究将为芦笋副产物全质化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的依据,也为高纤、高活性物质营养面条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粉 面条 蒸煮特性 质构特性 淀粉消化
下载PDF
维生素C对禁食黄颡鱼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汪兰 夏雨婷 +9 位作者 胡澳 陈朗 郭晓嘉 乔宇 吴文锦 石柳 黄云 彭条凤 熊光权 陈胜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禁食暂养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为提升鲜活黄颡鱼耐运性和肌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黄颡鱼分为4组:T0-0(0 mg/L V_(C),暂养0 d)、T0-5(0 mg/L V_(... 【目的】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禁食暂养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为提升鲜活黄颡鱼耐运性和肌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黄颡鱼分为4组:T0-0(0 mg/L V_(C),暂养0 d)、T0-5(0 mg/L V_(C),暂养5 d)、T10-5(10 mg/L V_(C),暂养5 d)、T30-5(30 mg/L V_(C),暂养5 d),每组40尾鱼,检测血清、肌肉的抗氧化物质以及肌肉品质指标。【结果】T5-0组黄颡鱼血清中GSH-PX、CAT、GSH活性以及MDA浓度,肌肉中CAT、GSH活性和MDA浓度显著低于T1-0组(P<0.05);其纤维结构变得紧密,pH下降,白度增加,持水力增加,肌肉品质指标显著升高(P<0.05)。与T0-5及T30-5组相比,T10-5组血清中SOD、CAT、GSH、GSH-PX活性显著较高(P<0.05),MDA浓度较低;肌肉中SOD、GSH活性与血清中结果变化相同;持水力进一步增加。在质构方面,T10-5组剪切力、硬度、弹性、咀嚼性、黏性均高于T0-5组及T30-5组。【结论】添加10 mg/L的V_(C)能进一步显著提高黄颡鱼的抗氧化能力和肌肉品质(P<0.05),但30 mg/L V_(C)添加不利于黄颡鱼肌肉品质的提升,甚至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黄颡鱼 暂养 运输应激 抗氧化能力 肌肉品质
下载PDF
葛根全粉添加对重组米蒸煮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施建斌 隋勇 +4 位作者 熊添 蔡沙 李书艺 邵济民 梅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0期53-60,共8页
为实现葛根的全质化利用,将葛根制成全粉并用于重组米的制备,评价葛根全粉对重组米蒸煮特性、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葛根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重组米的L~*值降低,而ΔE值增加。重组米在葛根全粉添加量为0%时糊化度最低,为... 为实现葛根的全质化利用,将葛根制成全粉并用于重组米的制备,评价葛根全粉对重组米蒸煮特性、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葛根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重组米的L~*值降低,而ΔE值增加。重组米在葛根全粉添加量为0%时糊化度最低,为69.27%,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糊化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碘蓝值随着葛根全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呈减小的趋势,20%时最低,为15.55。不同葛根全粉添加量下重组米蒸煮吸水率无显著性差异,蒸煮吸水率范围为217.84%~235.17%,高于市售原米,但是低于市售重组米;蒸煮损失率和膨胀率都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葛根全粉的添加显著增加重组米的黄酮和多酚含量,添加量20%时分别为3.80 mg/g和2.42 mg/g,相对于原米其含量增加2.62倍和3.56倍。与市售重组米和原米相比,添加葛根全粉后的重组米截面呈蜂窝状,有密集的微孔,重组米的硬度、黏性、弹性和咀嚼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全粉 重组米 蒸煮特性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不同添加量的双孢蘑菇粉对酸奶流变学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鹏伟 刘娅妮 +7 位作者 李然 高虹 范秀芝 殷朝敏 沈汪洋 王展 陈俊豪 史德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61,共8页
为研究双孢蘑菇粉对酸奶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酸奶为原料,探究将不同质量分数(0.0%、1.5%、3.0%、4.5%、6.0%和7.5%)的双孢蘑菇粉(Agaricusbisporus powder,ABP)添加到酸奶中,并对在不同ABP添加量下的酸奶流变学和质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双孢蘑菇粉对酸奶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酸奶为原料,探究将不同质量分数(0.0%、1.5%、3.0%、4.5%、6.0%和7.5%)的双孢蘑菇粉(Agaricusbisporus powder,ABP)添加到酸奶中,并对在不同ABP添加量下的酸奶流变学和质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ABP添加量为1.5%时,酸奶的动态黏弹性、表观黏度、稠度、硬度和内聚性对比对照组均有所降低;而当ABP添加量高于1.5%时,酸奶的动态黏弹性、表观黏度、稠度、硬度和内聚性会随ABP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ABP添加量为0.0%和1.5%的酸奶表现为具有较多空隙的酪蛋白纤维状网络结构,并且随着ABP添加量的增加,纤维网络中的空隙逐渐被ABP颗粒所填充,形成致密连续的空间结构,使酸奶的硬度、粘稠度和稳定性得到增强。综合分析可知,当ABP的添加量为1.5%~3.0%时,可使酸奶具有较好的流变性和质构特性。本研究结果为双孢蘑菇风味乳制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双孢蘑菇 流变学 质构
下载PDF
杀菌方式对即食调味克氏原螯虾尾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怡婷 谭宏渊 +4 位作者 黄丽琪 于巍 乔宇 魏凌云 涂子仪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分析电子束辐照(6 kGy)和高温杀菌(116℃、15 min)两种方式杀菌对即食调味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感官评价、pH、色度、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羰基含量、挥发性成分... 【目的】分析电子束辐照(6 kGy)和高温杀菌(116℃、15 min)两种方式杀菌对即食调味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感官评价、pH、色度、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羰基含量、挥发性成分等指标,分析两种杀菌方式对调味虾尾的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辐照组虾肉亮度L*值、红度a*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5),高温组的挥发性成分气味分布变化较小,至贮藏30 d时仍无明显异味。但辐照组在贮藏过程中硫化成分较高,高温组存在黑变现象,总色差值?E值显著较高高于其两组(P <0.05);辐照组和高温组TVB-N值和羰基含量增长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TBARs值较高,其脂质氧化程度高。【结论】两种杀菌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克氏原螯虾尾贮藏中的感官劣变,辐照组蛋白质和脂质的氧化程度均显著低于高温组。综合考虑,辐照杀菌处理对即食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品质保持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克氏原螯虾尾 品质 电子束辐照 高温杀菌
下载PDF
运前密度和温度驯化对斑点叉尾鮰幼鱼模拟运输的影响
12
作者 李豪华 廖涛 +6 位作者 白婵 邱亮 鉏晓艳 李海蓝 陈丽萍 熊光权 王炬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71,共12页
探究了不同运前驯化方式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幼鱼运输过程中水质、生化参数及组织结构的影响,为其健康运输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控制密度(鱼水质量比分别为1∶2、1∶3、1∶4)和温度(14、19、24℃)两个条件对其先后进行运前... 探究了不同运前驯化方式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幼鱼运输过程中水质、生化参数及组织结构的影响,为其健康运输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控制密度(鱼水质量比分别为1∶2、1∶3、1∶4)和温度(14、19、24℃)两个条件对其先后进行运前密集驯化和温度驯化,随后模拟运输18 h,并考察模拟运输过程中(第0、第2、第6、第18小时)和运后恢复24 h的水质(氨氮、pH)、生化参数[葡萄糖(Glu)、皮质醇(Cor)、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组织结构变化(皮肤、肠道)。结果显示,运前驯化密度1∶4、温度19℃处理组的氨氮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pH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Glu、Cor、LDH、CAT、SOD和MDA优于其他实验组,并且皮肤和肠道结构损伤程度最低。研究表明,运前驯化密度1∶4、温度19℃能够有效提高斑点叉尾鮰幼鱼在有水运输过程中的抗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驯化 密度 温度 模拟运输
下载PDF
3种多酚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效果和机理
13
作者 王晓芸 张婷 +7 位作者 黄剑 石柳 陈胜 郭晓嘉 汪兰 吴文锦 孙卫青 熊光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9,共9页
为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莲房原花青素(lotus seed proanthocyanidins,LSPC)和莲藕多酚提取物(lotus root polyphenol extract,LRPE)3种植物多酚对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的抑菌机理。通过最小抑... 为探讨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莲房原花青素(lotus seed proanthocyanidins,LSPC)和莲藕多酚提取物(lotus root polyphenol extract,LRPE)3种植物多酚对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的抑菌机理。通过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曲线探究3种多酚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效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相对电导率测定、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观察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力、胞外蛋白含量、核酸泄漏、Na^(+)K^(+)-ATP酶活性及膜蛋白荧光等测定,探讨3种多酚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GSE、LRPE、LSPC对腐败希瓦氏菌的MIC分别为31.25、62.25、125.00μg/mL;菌体经3种植物多酚处理后,膜蛋白位置发生改变,荧光强度降低,菌体形态发生改变,表面出现凹陷皱缩,且生长明显被抑制,胞外AKP活力、菌悬液中核酸、胞外蛋白含量、相对电导率及PI摄入量显著增加,Na^(+)K^(+)-ATP酶发生一定程度地失活,导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希瓦氏菌 葡萄籽提取物 莲房原花青素 莲藕多酚提取物 抑菌机理
下载PDF
食盐添加量对预制鲈鱼冷藏保鲜及热加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邵颖 王小红 +6 位作者 吴文锦 李新 熊光权 乔宇 王俊 廖李 汪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0-286,共7页
为研究不同食盐添加量(0~2.0%)对鲈鱼冷藏保鲜及热加工特性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鲈鱼鱼肉的含水率、冰点、变性温度、热焓和比热容等热特性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预制鲈鱼的冰点和含水率随食盐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加... 为研究不同食盐添加量(0~2.0%)对鲈鱼冷藏保鲜及热加工特性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鲈鱼鱼肉的含水率、冰点、变性温度、热焓和比热容等热特性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预制鲈鱼的冰点和含水率随食盐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加热温度50℃附近吸热峰的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及变性热焓随食盐添加量的增加均逐渐降低;70℃附近吸热峰仅明显存在于新鲜鲈鱼样品中,其他食盐添加量条件下70℃附近吸热峰消失;鲈鱼鱼肉的比热容随食盐添加量的增加未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P〉0.05),当鱼肉处于冻结状态、肌球蛋白及肌动蛋白处于变性状态时,2.0%食盐添加量鲈鱼的比热容最高,当鱼肉处于未冻结状态时,1.0%食盐添加量鲈鱼的比热容最高。研究表明:在不同食盐添加量(0~2.0%)条件下,随着食盐添加量的增多,鲈鱼冰点和含水率逐渐下降,肌球蛋白变性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峰高逐渐降低,变性热焓逐渐下降,肌动蛋白峰消失;添加食盐的鲈鱼比热容变化皆小于新鲜鲈鱼(除1.0%食盐添加量)(P〈0.05);在不同食盐添加量(0~2.0%)条件下,未冻结鱼肉的比热容高于冻结鱼肉(P〈0.05),加工后的鱼肉的比热容高于未加工的鱼肉(P〈0.05)。研究结果为预制鲈鱼热加工和低温贮藏的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 变性 温度 差示扫描量热法 盐溶性蛋白质 冰点 热焓 比热容
下载PDF
史氏鲟鱼皮肽的提取、鉴定及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
15
作者 郭露 李海蓝 +5 位作者 鉏晓艳 熊光权 刘文博 赵青 周志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2,共8页
【目的】确定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鱼皮肽最佳酶解条件,了解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探究史氏鲟鱼皮在ACE抑制活性肽段的开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参照国标方法测定鲟鱼皮基本组成成分;以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指标,... 【目的】确定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鱼皮肽最佳酶解条件,了解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探究史氏鲟鱼皮在ACE抑制活性肽段的开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参照国标方法测定鲟鱼皮基本组成成分;以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最适水解酶、加酶量、料液比、温度以及时间确定鲟鱼鱼皮肽最佳酶解条件;使用不同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设备分离纯化鲟鱼皮肽,并比较其ACE抑制率;随后对最优肽组分进行紫外光谱、分子质量范围、肽序列测定和生物学活性预测。【结果与结论】鲟鱼皮干基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组成。确定鲟鱼皮肽最佳酶解条件为使用碱性蛋白酶、酶添加量6000 U/g,料液质量体积比1 g∶5 mL,温度60℃,酶解时间7 h。分离纯化后得到3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鲟鱼皮肽,分别为ASPs-1、ASPs-2和ASPs-3,其中最优肽组分ASPs-1的分子质量范围为172.13~2135.02u,共鉴定获得28条综合得分大于100的肽段,分子质量集中在807.45~1952.96 u;其中GPGGPSGERGPPGPM、GPSGPGGPPGPR、SGPPGFPGSPGPKGE、GPPGKDGQPGHPGPIGPA、GPAGPRGPAGPA五条肽段预测具有ACE抑制功能,水溶性好,无生物学毒性,说明ASPs-1作为ACE抑制剂,有运用于生物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皮肽 酶法提取 分离纯化 鉴定 ACE抑制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超微虾壳粉对草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粟燕 吴伟伦 +6 位作者 石柳 于巍 汪兰 乔宇 黄云 康峻 吴茜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共7页
为提高草鱼鱼糜的凝胶特性,改善其品质,以鲜活草鱼为试验原料,添加虾壳粉,探究不同添加量的虾壳粉(0.25%、0.5%、0.75%、1%、1.25%)对草鱼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凝胶特性、流变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虾壳粉会显著降低草... 为提高草鱼鱼糜的凝胶特性,改善其品质,以鲜活草鱼为试验原料,添加虾壳粉,探究不同添加量的虾壳粉(0.25%、0.5%、0.75%、1%、1.25%)对草鱼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凝胶特性、流变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虾壳粉会显著降低草鱼鱼糜凝胶的白度和色泽评分(P<0.05),但其质构特性显著增大(P<0.05),持水性显著升高(P<0.05),结合水含量显著增加(P<0.05)。感官评价和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当虾壳粉在最适添加量0.5%时,可以显著改善鱼糜凝胶的风味和品质。因此,添加适量虾壳粉能增强鱼糜凝胶的网络结构和持水能力,得到具有较好风味和品质的鱼糜制品,研究结果可为生产高品质的鱼糜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壳粉 草鱼 鱼糜凝胶 凝胶特性 流变性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不同品种莲藕的营养品质变化规律及评价
17
作者 吴宇昊 戴芳 +4 位作者 丛欣 祝振洲 李书艺 梅新 陈学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采收期不同品种莲藕的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5个采收期的4个品种莲藕,测定蛋白质、淀粉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莲藕品质评价模型。结果在采收期内,莲藕淀粉含量呈现先上升... 目的探究不同采收期不同品种莲藕的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5个采收期的4个品种莲藕,测定蛋白质、淀粉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莲藕品质评价模型。结果在采收期内,莲藕淀粉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可溶性糖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反;总酚含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质、膳食纤维等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PC_(1)、PC_(2)、PC_(3)3个主成分因子,特征值依次为2.274、1.933、1.023,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7.170%。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可溶性总糖、淀粉、总酚和总黄酮6个指标可以用来综合评价莲藕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发现,9月采收的八月粉,10月的鄂莲6号,2月的鄂莲10号和鄂莲11号,营养品质较好,优于其他采收期。3月采收的4个品种莲藕的综合营养品质较低。结论在采收期内,4个品种莲藕的营养物质动态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分析方法能够科学评价不同采收期莲藕的综合营养品质,为莲藕育种、加工等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藕 营养品质 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添加不同分子量酶解魔芋葡甘聚糖的冻藏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和结构特性变化
18
作者 郭兵兵 胡澳 +8 位作者 阙凤 吴文锦 熊光权 石柳 陈胜 郭晓嘉 汪超 汪兰 李玮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8-168,共11页
该研究比较了添加三种分子量分别为149.03、118.75和36.48 ku的魔芋葡甘聚糖酶解产物EK1、EK2和EK3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在-18℃冻藏过程中物理、化学和结构特性的变化,通过盐溶性蛋白含量、Ca^(2+)-ATPase活性、总巯基、表面疏水性、粒径... 该研究比较了添加三种分子量分别为149.03、118.75和36.48 ku的魔芋葡甘聚糖酶解产物EK1、EK2和EK3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在-18℃冻藏过程中物理、化学和结构特性的变化,通过盐溶性蛋白含量、Ca^(2+)-ATPase活性、总巯基、表面疏水性、粒径、Zeta电位、SDS-PAGE、紫外和荧光光谱分析其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商业抗冻剂、EK1和EK2相比,冻藏20 d,EK3组的盐溶性蛋白浓度和总巯基含量最大,分别为1.51 mg/mL和19.76×10^(-5)mol/g。与此同时,冻藏30 d,EK3组的Ca^(2+)-ATPase活性含量最大,且表面疏水性和Zeta电位最小,分别为1.31μmol Pi(/mg prot·h)、8689.07和-13.35 mV。冻藏30 d,SDS-PAGE结果表明EK3组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降解程度最小,有利于抑制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冻藏30 d,紫外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EK3组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暴露程度减小,有利于维持蛋白空间结构稳定性。因此,该实验添加小分子量的魔芋葡甘聚糖酶解产物EK3(36.48 ku)对肌原纤维蛋白冷冻保护作用最佳,这为水产品冷冻过程中使用小分子多糖作为抗冻剂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酶解产物 肌原纤维蛋白 冻藏 蛋白特性 小分子量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脱壳及虾仁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汪兰 何建军 +7 位作者 贾喜午 俞静芬 崔燕 吴文锦 李新 丁安子 熊光权 凌建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38-141,147,共5页
为提高小龙虾人工脱壳效率及虾仁的品质,脱壳前对小龙虾采用超高压处理,通过对比不同处理条件下脱壳时间、虾仁得率和虾仁完整性等方面的差异,综合评价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脱壳及虾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较传统手工脱壳能显... 为提高小龙虾人工脱壳效率及虾仁的品质,脱壳前对小龙虾采用超高压处理,通过对比不同处理条件下脱壳时间、虾仁得率和虾仁完整性等方面的差异,综合评价超高压处理对小龙虾脱壳及虾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较传统手工脱壳能显著(p<0.05)缩短小龙虾脱壳时间、提高虾仁得肉率,最佳脱壳条件为300 MPa保压1 min,此条件下脱壳时间较未处理过的脱壳效率提高65.46%,较水煮脱壳工艺提高47.37%。另外,得到的虾肉完整性好,硬度有所增加、耐咀性变大、而弹性变化不明显。研究结果为超高压技术应用于小龙虾的脱壳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小龙虾 脱壳 虾仁性质
下载PDF
5种淡水鱼肌肉热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邵颖 王小红 +7 位作者 吴文锦 李新 熊光权 王海滨 乔宇 王俊 廖李 汪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06-111,共6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名优淡水鱼冷藏保鲜及热加工的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武昌鱼、草鱼、黄颡鱼、鲈鱼和鳜鱼5种新鲜淡水鱼鱼肉的水分含量、冰点、变性温度、变性热焓和比热容并进行品种间的比较。结果发现:5种淡水鱼冰点分布在-0.57^-... 为研究不同品种名优淡水鱼冷藏保鲜及热加工的特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武昌鱼、草鱼、黄颡鱼、鲈鱼和鳜鱼5种新鲜淡水鱼鱼肉的水分含量、冰点、变性温度、变性热焓和比热容并进行品种间的比较。结果发现:5种淡水鱼冰点分布在-0.57^-0.1℃之间;50℃附近热吸收峰起始温度分布在37~41.57℃之间,终止温度分布在60.47~62.33℃之间;变性热焓在1.680 0~2.499 7 J/g之间;70℃附近热吸收峰的起始温度分布在66.33~71.13℃之间,终止温度分布在73.60~82.20℃之间,变性热焓在0.418 0~0.512 2 J/g之间;鱼肉的比热容在1.658 0~3.862 3 J/(g·K)之间。结果表明:在5种新鲜淡水鱼中,武昌鱼水分含量和冰点相对较低;草鱼肌球蛋白和鳜鱼肌动蛋白变性温度和变性热焓相对较高,蛋白质稳定性更高;新鲜鱼肉的比热容高于冻结鱼肉,加工后鱼肉的比热容高于未加工鱼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冰点 变性温度 变性热焓 比热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