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荆州张大冢战国楚墓出土青铜器的成分与金相研究
1
作者 胡飞 闻磊 秦颍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铜盘均采用热锻加工技术。不同类型及使用功能的器物,其合金成分与金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张大冢墓地作为战国中晚期的楚国下等级贵族家族墓地,出土青铜容器也多为素面薄壁,锈蚀较为严重,但其出土青铜器的合金配比、制作技术及机械性能均展现出战国中晚期楚国工匠已经拥有成熟的青铜合金、铸造以及加工技术,也揭示出当时工匠有意识地在青铜明器与实用器的合金技术上存在区别对待,为全面认识东周时期楚都纪南城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都纪南城 张大冢战国楚墓 青铜器 合金成分 金相组织
下载PDF
馆藏蜡笺纸类书画文物保护修复与工艺研究
2
作者 赵晓龙 张晓珑 +1 位作者 陈子繁 周松峦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本研究筛选了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4件蜡笺纸书画文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纸张样品的纤维成分、形貌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确定纸张以皮料纤维为主要成分;对样品颜料组成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推断颜料层元素组成均以铅元素为主,且添加矿... 本研究筛选了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4件蜡笺纸书画文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纸张样品的纤维成分、形貌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确定纸张以皮料纤维为主要成分;对样品颜料组成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推断颜料层元素组成均以铅元素为主,且添加矿物填料。结合现代科技检测技术与传统修复装裱工艺相结合的优势,对4件蜡笺纸书画文物完成了保护修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笺纸 工艺研究 书画保护修复
下载PDF
汉江下游罗汉寺和岳家湾旧石器旷野遗址的年代学研究
3
作者 严文轩 陆成秋 +3 位作者 郭小奇 秦真渝 曹雅堃 孙雪峰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235-248,共14页
近年来,秦岭地区发现了大量旧石器遗址,并开展了年代学研究。但是,秦岭南麓汉江下游地区的旧石器遗址研究相对较少。2018年夏天对汉江下游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在钟祥盆地和江汉平原发现了罗汉寺和岳家湾两处旧石器旷野遗址。两处遗址的剖... 近年来,秦岭地区发现了大量旧石器遗址,并开展了年代学研究。但是,秦岭南麓汉江下游地区的旧石器遗址研究相对较少。2018年夏天对汉江下游地区的野外考察中,在钟祥盆地和江汉平原发现了罗汉寺和岳家湾两处旧石器旷野遗址。两处遗址的剖面出土了较多原地埋藏的石制品,包括石片、石核,以及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手稿、手斧等少量工具。利用石英单片再生剂量法(SAR-OSL)和热转移光释光(TT-OSL)技术,测得罗汉寺两个遗址点对应的文化层年代分别为53—30 ka和187 ka,岳家湾遗址旧石器文化层的年代为172—138 ka。这些年代有效填补了汉江下游地区部分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年代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 旧石器 罗汉寺 岳家湾 单片再生剂量法 热转移光释光
下载PDF
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M126出土铜器科学分析
4
作者 郁永彬 陈丽新 +1 位作者 陈建立 陈坤龙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本文通过科技检测手段对叶家山M126出土铜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分析的10件器物中,有7件为铅锡青铜制成,包括6件容器和1件兵器,有3件锡青铜,全部为容器。这批铜器制作采用块范铸造工艺。祖己爵M126:16为一件商代器物。其他器物分属... 本文通过科技检测手段对叶家山M126出土铜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分析的10件器物中,有7件为铅锡青铜制成,包括6件容器和1件兵器,有3件锡青铜,全部为容器。这批铜器制作采用块范铸造工艺。祖己爵M126:16为一件商代器物。其他器物分属A类和C类普通铅的范畴。其他族属铭文铜器中,一部分器物使用了与曾国铜器相同或相似的矿料,另一部分器物与曾国铜器使用的矿料不同,体现了西周早中期青铜物料流通信息,部分以器物组的形式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叶家山墓地 西周铜器 铅同位素比值
下载PDF
湖北郧阳包包岭遗址2021年发掘简报
5
作者 高黄文 刘颖杰 +3 位作者 陆成秋 孙雪峰 黄旭初 徐静玥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838,共11页
包包岭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郑家河村汉水左岸的Ⅲ级阶地。2021年7-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十堰博物馆、郧阳区博物馆对其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96 m^(2),出土不同类型的石制品341件。石制品原... 包包岭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郑家河村汉水左岸的Ⅲ级阶地。2021年7-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十堰博物馆、郧阳区博物馆对其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96 m^(2),出土不同类型的石制品341件。石制品原料主要为脉石英、粗面岩、石英岩和千枚岩。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手斧等。硬锤打击法是主要的剥片方法,兼有砸击法。测年结果显示,该遗址年代距今至少30万年。包包岭遗址的发现,为探讨古人类于中更新世在汉水上游地区的文化与技术能力和适应生存特点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水流域 包包岭遗址 石制品 旧石器时代早期
下载PDF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M225发掘简报
6
作者 罗运兵 邓超(照片) +5 位作者 余乐(照片) 黄玉洪(绘图) 刘明德(绘图) 赵军 孙俊 张宏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F0002,共8页
郑家湖墓地位于湖北省云梦县楚王城城址东南郊,是一处重要的战国秦汉墓地。202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云梦县博物馆在此联合发掘了一批秦文化墓葬,其中M225木椁板门上发现绘画,有黑、白、红三色,由卷云纹、三角纹和菱形纹组合而成,... 郑家湖墓地位于湖北省云梦县楚王城城址东南郊,是一处重要的战国秦汉墓地。2021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云梦县博物馆在此联合发掘了一批秦文化墓葬,其中M225木椁板门上发现绘画,有黑、白、红三色,由卷云纹、三角纹和菱形纹组合而成,年代为战国晚期。这一发现填补了我国战国时期墓葬绘画类型的历史空白,为研究战国晚期秦文化的葬俗葬仪以及秦、楚文化融合提供了重要材料。M225应是战国末年大一统历史进程中文化乃至族群融合的一个典型墓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家湖墓地 秦文化 葬具绘画
下载PDF
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青铜器表面纹饰的填彩分析
7
作者 高惠婷 郭长江 +2 位作者 韩宾 徐思雯 杨益民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春秋时期青铜器表面装饰技术发展迅速,装饰方法多样,纹样繁复,纹饰中多有填彩现象以凸显其表面图案的装饰性,但目前与此相关的科技分析较少——相关研究多围绕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含义展开,尤其是白色填彩的分析仍处于空白。湖北随州枣树... 春秋时期青铜器表面装饰技术发展迅速,装饰方法多样,纹样繁复,纹饰中多有填彩现象以凸显其表面图案的装饰性,但目前与此相关的科技分析较少——相关研究多围绕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含义展开,尤其是白色填彩的分析仍处于空白。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是春秋时期诸侯国曾国的一处高等级贵族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本研究使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X射线衍射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手段,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表面纹饰阴线中的白色填充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石英和某种黏土矿物混合而成。该研究为东周时期青铜器表面纹饰的填彩工艺提供了新的证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林墓地 曾国 青铜器 填白
下载PDF
以夹口山遗址发掘为中心 湖北当阳九里岗遗址群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探索
8
作者 钟倩(文/图) 向其芳(文/图) 李杭(文/图) 《大众考古》 2024年第7期20-29,共10页
九里岗位于江汉平原西部边缘与荆山南部余脉交会的山前地带,行政区划上属于湖北当阳庙前镇井岗村、烟集村、旭光村。九里岗由一条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5公里的主岗及其延展的众多支岗组成,北至庙前镇北小烟墩,南至胡家咀,东至漳... 九里岗位于江汉平原西部边缘与荆山南部余脉交会的山前地带,行政区划上属于湖北当阳庙前镇井岗村、烟集村、旭光村。九里岗由一条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4.5公里的主岗及其延展的众多支岗组成,北至庙前镇北小烟墩,南至胡家咀,东至漳河,西、南部至漳河支流瓦窑河,面积约16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发掘 遗址群 新石器时代 山前地带 行政区划 庙前 漳河 过渡阶段
下载PDF
湖北当阳王家洲出土的东汉画像砖
9
作者 张婷(文/图) 向其芳(文/图) 王明强(文/图) 《大众考古》 2024年第7期49-54,共6页
2022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当阳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当阳河溶镇王家洲抢救性发掘了7座墓葬。其中M7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券顶砖室墓,方向323°,墓圹长2.7米,宽1.7米,深0.7米。墓室内长2.2米,内宽1.3米,高1.03米。墓道设... 2022年1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当阳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当阳河溶镇王家洲抢救性发掘了7座墓葬。其中M7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券顶砖室墓,方向323°,墓圹长2.7米,宽1.7米,深0.7米。墓室内长2.2米,内宽1.3米,高1.03米。墓道设在墓坑的北端,墓道长4.55米,宽1.05米。墓内出土有陶鼎、陶罐、陶仓、铜钱、画像砖和空心砖等重要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砖 抢救性发掘 砖室墓 河溶镇 陶鼎 券顶 陶仓 空心砖
下载PDF
关中地区史前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运兵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94,共6页
关键词 动物考古学 考古学研究 关中地区 史前 半坡遗址 考古学史 基础资料 出土
下载PDF
清代翡翠的化学成分及谱学特征研究
11
作者 刘欣欣 钟倩 +2 位作者 王雁琳 包德清 舒骏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3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清代翡翠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其研究较少,近年有些商家以B货、C货翡翠冒充清代翡翠,并尝试混淆视听。本文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激光拉曼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 清代翡翠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其研究较少,近年有些商家以B货、C货翡翠冒充清代翡翠,并尝试混淆视听。本文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激光拉曼光谱仪、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腾冲某地出土的清代翡翠样品进行测试分析。LA-ICP-MS结果显示清代翡翠样品中Sr/Ba大于1,Eu正异常。拉曼光谱显示深绿色样品含有绿辉石,XRD显示深绿色样品主要矿物是硬玉和次要矿物是绿辉石。红外光谱显示所有样品均在2923 cm-1和2852 cm-1处存在蜡的吸收峰,没有胶及染料,说明非现代B货、C货翡翠。经过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计算,蜡的含量较少,可能是通过加工时上蜡的步骤引入。扫描电子显微镜Mapping显示有机物C聚集在矿物裂隙中。三维荧光光谱结果显示,所有样品的荧光中心主要集中425 nm(λex)/460 nm(λem)附近,次要集中在370 nm(λex)/433 nm(λem)附近。经测试石蜡的三维荧光中心与清代翡翠的主要荧光中心相同,次要荧光中心为土壤腐殖酸。本文清代翡翠样品是以硬玉为主的天然A货翡翠,含有蜡并且由蜡和土壤腐殖酸共同导致了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翡翠 三维荧光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X射线粉末衍射 等离子质谱仪
下载PDF
湖北沙洋新村东周墓地出土玉器材质特征及产地溯源初探
12
作者 钟倩 周青 +3 位作者 舒骏 刘欣欣 江旭东 徐行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3年第6期112-123,共12页
湖北沙洋新村墓地2020年出土了一批具有明显楚式风格的战国中晚期玉器,包括玉璜、玉环、玉瑬、玉佩、玉管、玉珠等。本文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XRF)、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红外光谱(IR)和激光拉曼光谱(Raman)等无损-... 湖北沙洋新村墓地2020年出土了一批具有明显楚式风格的战国中晚期玉器,包括玉璜、玉环、玉瑬、玉佩、玉管、玉珠等。本文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XRF)、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红外光谱(IR)和激光拉曼光谱(Raman)等无损-近无损测试方法,对36件(套)出土玉器的材质特征展开化学成分和振动光谱分析,并对其来源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新村墓地出土的36件(套)玉器中有4件软玉、19件(套)云母玉、3件玛瑙、2件骨质材料和8件(套)玻璃。其中1件青白玉环“海鸥状”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较低的稀土总量以及Eu负异常、Ce轻微负异常反映玉料可能源于新疆、青海或甘肃,含大量星点状石墨次要矿物的软玉可能产自新疆、青海或辽宁。玉器材料中云母玉比例约55%,造型多样,尺寸普遍较大,但多质地不佳、工艺粗糙,Si含量偏高,K含量略偏低,玉料内部残留溶蚀状云母斑晶,推测应为一种交代成因的湖北本地原料。蜻蜓眼式珠有铅钡玻璃和钠钙玻璃两种类型,前者以高Pb(8.12%~14.77%)、Ba(14.49%~20.08%)、Cu(4.51%~7.56%)为特征,为湖北本地制作;后者以高Na(Na 2 O:10.9%~11.9%)、Ca(CaO:5.84%~6.25%)、Sb(1.75%~2.28%)为特征,系西方传入。新村墓地的软玉璜出自下大夫墓M1,云母质玉器、玛瑙器、玻璃器均出自夫人墓M2,这些传统意义上非“真玉”材料的使用反映了墓主人囿于财力、地位而选择以石代玉进行随葬的用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村墓地 东周玉器 材质特征 产地溯源
下载PDF
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M27出土铜器科学分析研究
13
作者 郁永彬 陈丽新 +4 位作者 黄凤春 常怀颖 陈坤龙 梅建军 陈建立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0,共7页
本文通过科技检测手段对叶家山M27出土铜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件容器类器物中,有9件锡青铜,8件铅锡青铜;成组合的器物有些是分别制作的,有些是使用相同配比的金属料制作的。这批铜器制作全部采用铸造工艺,有铸造、铸后受热两种组... 本文通过科技检测手段对叶家山M27出土铜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件容器类器物中,有9件锡青铜,8件铅锡青铜;成组合的器物有些是分别制作的,有些是使用相同配比的金属料制作的。这批铜器制作全部采用铸造工艺,有铸造、铸后受热两种组织形态,其中有8件器物本体样品显示为铸态组织,有9件为铸后受热组织。经分析的9件铜容器样品中所含的铅均为普通铅;戈父癸簋M27∶28纹饰、造型和铅同位素比值特征,可以判定其是通过掠夺、受赐、“分器”、賵赙等方式流通到叶家山M27的;其他器物分属A类和C类普通铅的范畴,其他族属铭文铜器中,一部分器物使用了与曾国铜器相同或相似的矿料,另一部分器物与曾国铜器使用的矿料不同,体现了西周早中期青铜物料流通方面的重要信息,部分是以器物组的形式流通的。部分器物使用了低熔点焊料焊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叶家山墓地 西周铜器 铅同位素比值
原文传递
湖北郧阳乔家院墓地出土东周青铜器金属物料变迁研究
14
作者 张吉 丁静玉 +2 位作者 黄旭初 黄凤春 陈建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对湖北郧阳乔家院墓地30件青铜器进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初步明确鄂西北地区公元前6至前4世纪铅物料演替规律。中原地区三类铅资源演替次序在乔家院墓地皆有体现,M4:12浴缶焊料与M5:8鼎是两类中原来源铅料在江汉地区的最早实例。与此同... 对湖北郧阳乔家院墓地30件青铜器进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初步明确鄂西北地区公元前6至前4世纪铅物料演替规律。中原地区三类铅资源演替次序在乔家院墓地皆有体现,M4:12浴缶焊料与M5:8鼎是两类中原来源铅料在江汉地区的最早实例。与此同时南方各类铅料也仍然行用,从而在豫南、鄂北地区形成与中原铅长期共存、不断消长的格局。在楚势力衰弱的春秋晚期,中原铅一度增多,进入战国后又有所减退。乔家院出土巴蜀式兵器的铅同位素比值与本地楚式器及成都平原同期青铜器皆能吻合,反映江汉平原与成都平原所用金属物料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郧阳 乔家院墓地 东周 金属物料 铅同位素
原文传递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出土漆器整理与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一 黄凤春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9,共10页
湖北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至少有63座墓葬发现了漆器或漆器残片,许多漆器的器形、纹样可辨。经过科学发掘和整理,可以确认的器类主要有圆盘、豆、禁、觚(及棒形器)、杯、盾、弓、铜漆木复合壶等。叶家山墓地出土漆器,是近年来西周漆器最... 湖北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至少有63座墓葬发现了漆器或漆器残片,许多漆器的器形、纹样可辨。经过科学发掘和整理,可以确认的器类主要有圆盘、豆、禁、觚(及棒形器)、杯、盾、弓、铜漆木复合壶等。叶家山墓地出土漆器,是近年来西周漆器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为研究西周时期漆器的形制、功能、器用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家山墓地 漆器 纹样 形制
原文传递
虎溪山汉简《食方》考释丛札
16
作者 高一致 黄开心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3期92-100,172,共10页
本文对虎溪山汉简《食方》内容提出了六则文字考释和订补意见,主要探讨了“芮”“乾”“搯”“资”“靡”“湅”“薦”等几个字的释读以及“腩炙”“酿”等烹饪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简文所涉及的我国古代饮食文化做了进一步阐释。
关键词 虎溪山汉简 食方 饮食文化
下载PDF
考古发掘现场的公众考古活动机制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康予虎 甘甜 吕峰 《中国文化遗产》 2022年第2期52-57,共6页
近年随着国家对考古学科重视程度的提高,公众对考古工作的认知也愈加主动和热情。考古发掘现场是公众了解和认识考古工作的最直接窗口,但目前对考古现场如何开展公众参与的理论和研究较少。因此,如何做好考古发掘现场的公众考古活动是... 近年随着国家对考古学科重视程度的提高,公众对考古工作的认知也愈加主动和热情。考古发掘现场是公众了解和认识考古工作的最直接窗口,但目前对考古现场如何开展公众参与的理论和研究较少。因此,如何做好考古发掘现场的公众考古活动是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事实。通过分析和研究公众考古的内容和形式,结合发掘现场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开展公众考古活动因素的条件指标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制订活动开展的预案策划和流程,建立并完善安全、空间、管理、宣传等相关模块,筹备各个模块功能的配套设施和物资,并根据活动受众对考古学认识的不同程度和参加活动的目的,进一步细化相应服务标准来满足不同需求和理念的公众。通过发掘现场公众考古活动的开展,在考古学者与公众之间构建一个良性的双向互动的桥梁,让考古学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发掘现场 公众考古 指标体系
下载PDF
考古学视域下周代邓国“南土”政治地位变化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先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37-43,共7页
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包括邓国在内的多个诸侯先后被封于“南土”。邓国自武王克商后始封,至公元前678年为楚国所灭,历300余年。其政治地位在西周早期得以确立,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前段较为稳固,西周晚期后段至春秋早... 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包括邓国在内的多个诸侯先后被封于“南土”。邓国自武王克商后始封,至公元前678年为楚国所灭,历300余年。其政治地位在西周早期得以确立,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前段较为稳固,西周晚期后段至春秋早期前段受到楚国的威胁虽有所削弱,但地位依然较高,春秋早期后段随着楚国北上争霸的强势崛起,邓国地位迅速衰落并最终亡于楚。传世及出土铭文青铜器和发现的邓国考古学文化遗存见证了这一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国政治地位 变化 南土
下载PDF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M362出土木牍初探
19
作者 李天虹 罗运兵 赵军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88,共6页
2023年12月发掘的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M362是一座西汉初期墓葬,葬具为一棺一椁,椁室分为棺室和头箱两部分。现存随葬器物14件(组),其中头箱出土漆杯3件、奁1件,木梳、篦各1件,竹笥1件,陶器4件,车构件1组。棺内尸骨腐朽,仅在相当于尸体腰... 2023年12月发掘的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M362是一座西汉初期墓葬,葬具为一棺一椁,椁室分为棺室和头箱两部分。现存随葬器物14件(组),其中头箱出土漆杯3件、奁1件,木梳、篦各1件,竹笥1件,陶器4件,车构件1组。棺内尸骨腐朽,仅在相当于尸体腰部的两侧分别出土木牍、尺1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云梦 随葬器物 西汉初期 葬具 郑家 墓地 发掘
原文传递
2022年湖北郧阳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考古收获 被引量:2
20
作者 陆成秋 万晓峰 +5 位作者 谢守军 黄旭初 柳毅 邢松 高星 柳印毅(摄影)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F0002,共6页
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北岸,曲远河口西边(封二,1、2)。东北距青曲镇约10公里,东距郧阳城区约40公里。地理位置北纬32°50′30″,东经110°35′131″,海拔高程160~287米。遗址因... 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坐落于汉江北岸,曲远河口西边(封二,1、2)。东北距青曲镇约10公里,东距郧阳城区约40公里。地理位置北纬32°50′30″,东经110°35′131″,海拔高程160~287米。遗址因于1989、1990年发现两具直立人头骨化石(简称“郧县人”)而闻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郧县人 湖北省十堰市 考古收获 直立人 郧阳 青曲 海拔高程 学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