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腺癌组织P53,P63和P73蛋白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荣 贺降福 +2 位作者 朱尤庆 吕永红 肖绍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416-2420,共5页
目的:探讨P53,P63和P73蛋白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2例胃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P53,P63和P73蛋白表达情况.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湖北地区汉族人.其中,癌肿位于胃远端(胃窦、胃角)51例,胃近端... 目的:探讨P53,P63和P73蛋白表达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2例胃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P53,P63和P73蛋白表达情况.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湖北地区汉族人.其中,癌肿位于胃远端(胃窦、胃角)51例,胃近端(胃底、胃体)21例;肠型GAC 44例、弥漫型28例;高分化腺癌20例、中分化腺癌29例、低分化和未分化腺癌23例;TNM分期:Ⅰ和Ⅱ期13例,Ⅲ和Ⅳ期59例.结果:胃腺癌组织中P53,P63和P7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X2=4.72,P<0.05; X2=5.51,P<0.05;X2=9.75,P<0.01);胃窦/胃角腺癌与胃底/胃体腺癌组织P53蛋白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弥漫型胃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肠型胃腺癌(X2=4.68,P<0.05);在低分化腺癌与高中分化腺癌之间以及Ⅲ,Ⅳ期腺癌与Ⅰ,Ⅱ期胃腺癌之间的表达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X2=7.06,P<0.05;X2=3.95, P<0.05).P63蛋白在低分化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X2=7.36,P<0.05);在胃窦/胃角腺癌与胃底/胃体腺癌之间、在弥漫型与肠型胃腺癌之间、在Ⅰ,Ⅱ期胃腺癌与Ⅲ,Ⅳ期腺癌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73蛋白在Ⅰ,Ⅱ期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Ⅲ,Ⅳ期腺癌(X2=4.14,P<0.05),在胃窦/胃角腺癌与胃底/胃体腺癌之间、在弥漫型与肠型胃腺癌之间、在高、中及低分化胃腺癌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在P53蛋白阳性与阴性表达的胃腺癌之间,P63和P73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53,P63和P73过度表达与胃腺癌的发生相关联,但并无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53 P63 P73蛋白 基因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外疾病关联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友才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0年第3期138-140,共3页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通过慢性炎症性免疫反应,引起感染局部和远处损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外疾病如部分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病以及肝性脑病均有一定关联。现将其与胃外疾病的关联及可能的机制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通过慢性炎症性免疫反应,引起感染局部和远处损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外疾病如部分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病以及肝性脑病均有一定关联。现将其与胃外疾病的关联及可能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心血管疾病 胃疾病 自身免疫病
下载PDF
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26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程超 程鲲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4期100-100,共1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 目的探讨骨水泥双极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随访6~24个月,疗效满意。以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及生活自理情况为观察指标,优13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84%。无1例因手术并发症死亡。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不稳定骨折能显著降低骨折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快,能早期下地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双极人工股骨头 骨水泥型
下载PDF
CA724、CA125、CA199、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8
4
作者 朱珊玲 王浩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临床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67例为结直肠癌组,同期159例结直肠良性病变为对照...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结直肠癌诊断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临床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67例为结直肠癌组,同期159例结直肠良性病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A724、CA125、CA199、CEA血清水平及异常率,比较4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方法学评价指标。结果:两组4种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及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肿瘤标志物中CEA有较高的灵敏度(68.7%)、约登指数(0.586)、阳性预测值(73.0%)及阴性预测值(87.9%);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86.6%)、约登指数(0.688)及阴性预测值(93.9%)。结论:CA724、CA125、CA199、CE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结直肠癌 糖类抗原724(CA724) 糖类抗原125(CA125) 糖类抗原199(CA199) 癌胚抗原(CEA)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珊玲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23期3605-3606,共2页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因发病急、病程快、病情重、病死率高,一直以来是临床研究所探讨的课题。胆石性、酒精性、代谢性等多种致病因素参与AP的发生。轻症AP在临床较为多见,占急性胰腺炎的90%-95%。但若不积极治疗则...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因发病急、病程快、病情重、病死率高,一直以来是临床研究所探讨的课题。胆石性、酒精性、代谢性等多种致病因素参与AP的发生。轻症AP在临床较为多见,占急性胰腺炎的90%-95%。但若不积极治疗则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SAP起病急、病情凶险复杂,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中20%~25%的患者临床上病情重,可出现局部或全身并发症,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SAP的诊治观念几经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奥曲肽 乌司他丁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肖绍树 周学斌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脾动脉栓塞 肝硬化 门脉高压 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再出血危险的预测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学斌 肖绍树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与再出血 预测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护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红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B07期314-314,共1页
目的通过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中医辨证施护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12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观察组运用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生活起居等中医辨证护理模式,并和对... 目的通过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中医辨证施护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12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观察组运用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生活起居等中医辨证护理模式,并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辨证施护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红 肖绍树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06-508,共3页
慢性乙型肝类患者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只能抑制乙型肝类病毒复制来实现阻止和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理和延长存活时间。需长期用药,对于乙型肝类肝硬化患者则需终生抗病毒冶疗。随着... 慢性乙型肝类患者口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只能抑制乙型肝类病毒复制来实现阻止和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理和延长存活时间。需长期用药,对于乙型肝类肝硬化患者则需终生抗病毒冶疗。随着病例数量不断增多和用药时间的延长,常见的和少见的不良反应时有报道,在个体上表现不一,有的不良事件比较严重。现就批准上市的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5种核苷(酸)类抗乙型肝类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病毒药物 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 核苷 肝硬化患者 乙型肝类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因与发病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祥金 杨晋辉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49-1051,共3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以非化脓性中小胆管破坏为主要组织学特征,在中老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8。PBC于1851年首次由英国Addison和Gull描述,1876年法国的Ha...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以非化脓性中小胆管破坏为主要组织学特征,在中老年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8。PBC于1851年首次由英国Addison和Gull描述,1876年法国的Hanot进一步报道;因本病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和皮肤黄疣,故将其命名为“黄疣性胆汁性肝硬化”。1950年Ahrens等根据本病的病理学和临床特点,命名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沿用至今。近两年来我们对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发现PBC占有一定的比例。目前医学研究对该病的认识也有了很大进展,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但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现将近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性肝硬化 病因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外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友才 贺降福 邓长生 《中国综合临床》 2000年第9期643-644,共2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外疾病 心血管病 自身免疫病
原文传递
内镜下套扎或注射硬化剂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肖绍树 朱珊玲 +6 位作者 刘荣 叶俊 陈红 纪昌林 刘洋 胡志勇 贺降福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或注射硬化剂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6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其中33例选择内镜下套扎或注射硬化剂联合抗病毒治疗(联合治疗组),另32例单纯选择内镜下套扎或注...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或注射硬化剂联合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影响。方法 6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其中33例选择内镜下套扎或注射硬化剂联合抗病毒治疗(联合治疗组),另32例单纯选择内镜下套扎或注射硬化剂治疗(未经抗病毒治疗组)。随访6~48个月,平均26.5个月。观察食管曲张静脉复发及再出血和肝功能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静脉曲张复发率为12.50%(4/32),出血率为6.25%(2/32);未经抗病毒治疗组患者静脉曲张复发率为30.00%(9/30),出血率为20.00%(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2,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按Child-Pugh评分标准,平均分为(7.0±0.8),未抗病毒治疗组患者平均分为(9.0±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或注射硬化剂联合抗病毒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套扎术 抗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