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方位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厚盼 周顺华 +6 位作者 喻昶 任保平 王晓娟 高晴 熊萌 仲美琪 彭清华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6期76-79,共4页
医学研究生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医学人才的重要储备。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医学相关学科的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培养高层次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提升中医学术型研究生的... 医学研究生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医学人才的重要储备。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医学相关学科的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培养高层次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提升中医学术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高层次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课题。文章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研究所为例,在培养中医诊断学学术型研究生过程中,通过实验室结合可共享数字化学术资源为主的开放式共享平台,联合产学研合作、学科竞赛及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探讨了提升中医诊断学学术型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可行性,旨在为该教育模式的推广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 科研能力 中医诊断学 学术型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基于新医科理念构建中医药膳学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光宇 李亮 谢梦洲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2期37-40,共4页
为提高中医药膳学实训教学质量,培养医、药、膳、化、工相互渗透,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实用型现代化中医人才。此研究分析总结了中医药膳学实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四新及新医科”理念,构建、探索中医药膳学实训教学体系,以期... 为提高中医药膳学实训教学质量,培养医、药、膳、化、工相互渗透,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实用型现代化中医人才。此研究分析总结了中医药膳学实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四新及新医科”理念,构建、探索中医药膳学实训教学体系,以期满足当今社会发展对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实用型、现代化中医类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膳学 四新建设 新医科 实训教学体系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模式下提升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中医诊断实训》课程教学质量探索
3
作者 宋厚盼 喻昶 +6 位作者 周顺华 任保平 熊萌 王晓娟 高晴 仲美琪 彭清华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3期86-89,共4页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中医诊断实训》是《中医诊断学》的分支课程,以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往往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临...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中医诊断实训》是《中医诊断学》的分支课程,以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往往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临床技能学习的需求。随着中医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发展,多元化、多途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提升中医学本科生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科本科教学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中医诊断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实训 多元化教学 实践技能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4
作者 曾梅艳 任保平 +6 位作者 喻昶 周顺华 仲美琪 熊萌 高晴 王晓娟 宋厚盼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7期76-79,共4页
《中医学概论》是中医药高等院校非中医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中医学基础课程,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领域的不断进步,《中医学概论》教育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本文通过研究... 《中医学概论》是中医药高等院校非中医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中医学基础课程,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领域的不断进步,《中医学概论》教育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本文通过研究与分析传统的《中医学概论》教学模式所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例如更新教材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实验实训教学、重视学生反馈和教学评估、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加强政策支持等,旨在提高《中医学概论》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中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概论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育质量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肠梗阻近十年相关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隆采玲 张嘉文 +2 位作者 熊航锋 陈飞 宋厚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84-1092,共9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对“中医治疗肠梗阻”近10年的参考文献开展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了解中医药领域内肠梗阻研究较活跃的作者和单位、肠梗阻研究的关键词,为未来中医药治疗肠梗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 目的基于CiteSpace对“中医治疗肠梗阻”近10年的参考文献开展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了解中医药领域内肠梗阻研究较活跃的作者和单位、肠梗阻研究的关键词,为未来中医药治疗肠梗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为数据源,检索2011-2021年发表的中医治疗肠梗阻领域的中文文献,并应用CiteSpace 5.8.R1版软件对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72篇,近10年来,发文量整体趋势为逐年减少,表明在中医治疗肠梗阻方面的研究日趋完善。中医治疗肠梗阻领域的研究内容集中于探讨各种中医相关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通过临床治疗经验不断完善中医治疗肠梗阻的体系;中医治疗肠梗阻研究领域热点词有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中药灌肠、中西医结合治疗、大承气汤、不完全性肠梗阻、保留灌肠治疗、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肠梗阻大多联合西医治疗,主要起调理作用,大承气汤是中医治疗肠梗阻的经典方。机构间合作关系较独立,缺乏跨省交流合作,地域性较明显。结论中医治疗肠梗阻领域的研究逐步趋向完善,尤其在肠梗阻的中医学病因病机、中医药诊治方面已较为成熟,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开展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中医学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下载PDF
铁死亡机制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干预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潘单依 刘旺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90-96,共7页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由大脑局部血流中断引起的脑血管疾病。缺血侧脑组织的快速有效再生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关键措施,但在再生和复流过程中存在再灌注损伤的风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作用机制复... 缺血性中风是一种由大脑局部血流中断引起的脑血管疾病。缺血侧脑组织的快速有效再生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关键措施,但在再生和复流过程中存在再灌注损伤的风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作用机制复杂,其过程涉及多种病理环节及信号通路。铁死亡(ferroptosis)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新型非凋亡性细胞死亡形式,脂质过氧化与铁超载是铁死亡的重要环节,而线粒体铁蛋白可能在铁死亡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以中医药干预铁死亡可能是未来治疗CIRI的新方向。本文简要综述了铁死亡的特点及发生机制,探讨中医药干预细胞铁死亡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提升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脑缺血再灌注 线粒体铁蛋白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药影响TGF-β/Smads信号通路防治冠心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荆晓朔 林轶 +3 位作者 唐金保 汪顺伟 李亮 资源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11期2056-2059,共4页
冠心病(CHD)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现阶段中医药在防治CHD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干预TGF-β/Smads信号通路及对CHD的防治作用进行综述,发现目前中医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CHD且疗效良... 冠心病(CHD)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现阶段中医药在防治CHD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干预TGF-β/Smads信号通路及对CHD的防治作用进行综述,发现目前中医药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治疗CHD且疗效良好,提出中医药可通过调控TGF-β/Smads信号通路防治CHD,其机制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调节心肌纤维化等相关;进一步为中医药在CHD方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纤维化 动脉粥样硬化 TGF-β/Smads信号通路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中医科研实验室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8
作者 李亮 宋厚盼 +4 位作者 刘吉勇 陈光宇 李鑫 曹建中 谢梦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234-236,共3页
分析中医科研实验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比如中医科研课时少且难以理解、实际应用困难、价值认同少及教学模式落后等,通过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手段,构建中医科研实验室教学及实践体系。以中医诊断学研究生为主,建立科研小班制制... 分析中医科研实验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比如中医科研课时少且难以理解、实际应用困难、价值认同少及教学模式落后等,通过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手段,构建中医科研实验室教学及实践体系。以中医诊断学研究生为主,建立科研小班制制度;构建中医科研方法学教学体系;加强对中医药研究仪器应用教学;加强分子生物学、病理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使用开放性考题,完善中医科研考试制度,突破中医科研实验室教学的瓶颈。以上改进措施既介绍了先进的中医科研知识内容,又拓展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中医科研的热情。由此可见,中医科研实验室教学及实践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改善中医科研实验室教学现状,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医科研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实验室 教学 科研
下载PDF
中医诊断科研实验室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影响
9
作者 李亮 宋厚盼 +4 位作者 刘吉勇 陈光宇 李鑫 曹建中 谢梦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150-152,157,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诊断科研实验室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18年至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科研实验室参与实验的学生210名及教师90名为研究对象。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科研实验室内增设中国传统文化宣传长廊。对实验... 目的探讨中医诊断科研实验室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建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18年至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科研实验室参与实验的学生210名及教师90名为研究对象。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科研实验室内增设中国传统文化宣传长廊。对实验室学生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实验室教学、科研的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比较学生与教师的相关态度。结果共发放300份问卷调查,回收288份(学生200份,教师88份),回收率96.0%。学生与教师比较,在是否有利于科研实验室教学、是否有利于中医诊断科研实验室文化建设、是否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科研的理解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中医传统文化宣传对于科研实验室教学及文化建设很有必要,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 科研实验室 中国传统文化 建设
下载PDF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宋厚盼 李亮 +3 位作者 谢梦洲 刘旺华 简维雄 彭清华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4期74-78,共5页
研究生是国家高层次人才,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力量。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中医学专业研究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中医基础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包括科研基础薄弱,院校培养机制有待加强和完善,科研思维和意... 研究生是国家高层次人才,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力量。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中医学专业研究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中医基础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面临诸多问题,包括科研基础薄弱,院校培养机制有待加强和完善,科研思维和意识有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为改善这一现状,现提出以下应对措施:改革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学科建设、创新培养机制,加强自我管理、建立考核制度,加强规范培训、强调入室安全。旨在为深入推进我国中医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学术型研究生 科研能力 科研思维 中医学
下载PDF
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宝新 李鑫 +4 位作者 谷捷 彭璐 袁振仪 蔡雄 范伏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主要中医证型流病学分布规律,为其临床辨证论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内科就诊且确诊为类风湿性关... 目的:研究分析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主要中医证型流病学分布规律,为其临床辨证论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内科就诊且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历资料299例。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中医证型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79.679,P=0.000)。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在性别(P=0.217)、病程(P=0.804)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年龄(P=0.012)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年龄方面:年龄〈4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依次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40~6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痰瘀互结证;年龄〉60岁的患者,证型分布为寒湿痹阻证〉肝肾阴虚证〉湿热痹阻证〉肾气虚寒证〉痰瘀互结证。结论: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证型为寒湿痹阻证,其次为湿热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痰瘀互结证相对较少。年龄可能是影响湖南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型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证候 证型规律 湖南地区
下载PDF
微课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和评价 被引量:22
12
作者 宋厚盼 黄惠勇 +4 位作者 凌智 李如意 魏艳霞 李鑫 蔡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95-97,共3页
中医学是源于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它不仅涵盖了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而且还涉及到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中医诊断学是我校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我校所有本科专业均开设了该课程。该课程知识点... 中医学是源于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它不仅涵盖了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而且还涉及到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中医诊断学是我校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我校所有本科专业均开设了该课程。该课程知识点多、信息量大、内容零散、包含许多中医术语,传统灌输式授课法容易给学生带来枯燥乏味、抽象繁杂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中医诊断学 教学研究
下载PDF
湖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邝涛 李鑫 +9 位作者 王宝新 魏艳霞 王莘智 李如意 余黄合 宋厚盼 范伏元 刘平安 黄惠勇 蔡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索湖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医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的关系,为RA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就诊且确诊为RA病历资料299例。采用Epidata 3.... 目的探索湖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医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的关系,为RA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就诊且确诊为RA病历资料299例。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RA中医证型与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肝功能等临床检测指标关系。结果血沉:湿热痹阻证血沉表达水平与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类风湿因子:各证型间的类风湿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湿热痹阻证表达水平与寒湿痹阻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肝功能:RA各证型球蛋白平均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值,白球比均低于正常值,但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中医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存在一定关系,血沉是潜在的湿热痹阻证与肝肾阴虚证辨证指标,C反应蛋白是潜在的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辨证指标,但其临床检验效能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寒湿痹阻证 类风湿因子 血沉 C反应蛋白 肝功能 湖南
下载PDF
《中医诊断学》教学研究新思路探索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宋厚盼 黄惠勇 +6 位作者 谷捷 李鑫 魏艳霞 余黄合 李如意 彭彩云 蔡雄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19期108-110,共3页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为了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型医学人才,需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作者从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数字化色诊、数字化舌诊、数字化脉诊、中医辨证软件的使用和开展《中医...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为了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型医学人才,需与时俱进地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作者从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数字化色诊、数字化舌诊、数字化脉诊、中医辨证软件的使用和开展《中医诊断学》网络慕课等方面探索了《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通过新的教学方法,旨在培育出适应时代要求的中医专业学生,为中医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 PBL 数字化教学 慕课
下载PDF
Seminar-案例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宋厚盼 曾梅艳 +2 位作者 黄惠勇 凌智 简维雄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8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将Seminar-案例教学法运用于"中医诊断学"教学,并探究其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法比较,Seminar-案例教学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接受Seminar-案例教学法的班级期末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接受... 将Seminar-案例教学法运用于"中医诊断学"教学,并探究其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法比较,Seminar-案例教学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接受Seminar-案例教学法的班级期末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接受传统教学的班级。Seminar-案例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辨证思维能力,提升"中医诊断学"教学质量,值得中医药高等院校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NAR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中医诊断学 教学研究
下载PDF
从癌痛程度评分探讨对中医计量诊断学的认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文 周小青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140-1142,共3页
比较中医癌痛与西医癌痛评估方法与治疗的异同,从癌痛诊疗过程中症的规范化、证的规范化和病的规范化探讨其计量诊断学规范化研究,促进中医症状描述朝量化、可视化、规范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临床与科研。
关键词 癌痛 症状量化 计量诊断学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微小核糖核酸干预胃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越 陈成 +3 位作者 谢梦洲 雷慧珺 李亮 李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862-866,共5页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在胃癌等多种肿瘤的致癌机制、肿瘤发生环境和抑癌作用等方面,miRNA通过影响相关细胞信号通路和...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的重要调控因子,在胃癌等多种肿瘤的致癌机制、肿瘤发生环境和抑癌作用等方面,miRNA通过影响相关细胞信号通路和调控靶向基因的方式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中医药通过调节miRNA干预胃癌的作用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医药通过miRNA介导胃癌肿瘤细胞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医药可以针对胃癌特异性miRNA进行有效干预;中医药通过miRNA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总结miRNA对胃癌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和分析中医药调节miRNA干预胃癌的机制,明确了miRNA在胃癌诊断、治疗中的重要性,为中医药防治胃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核糖核酸 中医药 细胞信号通路 靶向基因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精准医学影响下的中医计量诊断模型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赖丽娜 周小青 郑彩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263-1266,共4页
中医诊断自古就有"量"的概念,但多以描述为主,缺乏数据,从而增加其模糊性。为此诸多学者从宏观症状、体征的量化等方面着手,结合计算机及统计学方法对中医诊断的计量化发展进行了探索。但由于对体质因素、地理环境因素、时令... 中医诊断自古就有"量"的概念,但多以描述为主,缺乏数据,从而增加其模糊性。为此诸多学者从宏观症状、体征的量化等方面着手,结合计算机及统计学方法对中医诊断的计量化发展进行了探索。但由于对体质因素、地理环境因素、时令因素等"三因"及西医微观诊断的忽略,中医计量诊断发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其精准化进展。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契合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其精准、个性化特点及相应的科学技术发展对中医计量诊断发展提出更精准化要求,同时也为"三因"及西医微观诊断融合进中医计量诊断提供了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西医疾病系统特点提出西医病名—表型—中医病名—辨证的诊断模型,使得中医计量诊断进一步精准化,令中医计量诊断在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的同时适应时代要求,推进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中医计量诊断 诊断模型 精准化 三因 西医微观诊断
下载PDF
基于双心医学和病证结合探讨冠心病焦虑抑郁状态及中医药干预研究
19
作者 张书萌 陈伶利 +4 位作者 陈宇霞 罗佳敏 肖清玄 陈杏 李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9-2044,共6页
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高发病率已成为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冠心病和焦虑抑郁状态的研究发现,两者在病理功能和机制方面存在相互影响。文章从西医双心医学和中医病证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冠心病与焦虑抑郁之间的联系,并通过... 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的高发病率已成为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冠心病和焦虑抑郁状态的研究发现,两者在病理功能和机制方面存在相互影响。文章从西医双心医学和中医病证结合的角度出发探讨冠心病与焦虑抑郁之间的联系,并通过梳理和总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焦虑抑郁状态在病证结合方面的特色及优势,进一步讨论其临床分型及中医药干预研究,以期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焦虑抑郁状态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抑郁状态 双心医学 病证结合
原文传递
中医数字人体学的初步构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小青 曾逸笛 +3 位作者 梁昊 周昊 吴岚 陈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5-17,共3页
人类从未停止探索自身奥秘的脚步,作为当前生物医学研究热点的数字人体学亦在其中,但尚缺乏从中医角度认识人体的系统理论。鉴于此,本文提出中医数字人体学,并从基本内容、层次关系、未来发展及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阐释,提出可能取得进... 人类从未停止探索自身奥秘的脚步,作为当前生物医学研究热点的数字人体学亦在其中,但尚缺乏从中医角度认识人体的系统理论。鉴于此,本文提出中医数字人体学,并从基本内容、层次关系、未来发展及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阐释,提出可能取得进展的方向,以期为精确认识人体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体学 中医 内涵 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