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屈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易诗杰 何芸 +1 位作者 赵君尧 龚红林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5-49,共5页
屈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核心价值和深刻内涵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意义重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比较多,但专题聚焦于屈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实践路径的探究较少。屈原爱国... 屈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核心价值和深刻内涵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意义重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比较多,但专题聚焦于屈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实践路径的探究较少。屈原爱国精神形成的重要源流地高校——湖南理工学院,以课内教学、课外活动、文化熏陶、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五个维度为融入路径,促进屈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屈原文化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一种马克思主义诠释学何以可能?——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思考
2
作者 江午奇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4,共10页
以俞吾金、曹可建、朱世群等为代表的学者开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研究新方向,但同时也遭遇了以潘德荣、王金福等为代表的学者的强烈质疑。由于开拓者们未能从根基上充分思考马克思主义与诠释学的融合问题,未能深入探讨中国文化元素... 以俞吾金、曹可建、朱世群等为代表的学者开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研究新方向,但同时也遭遇了以潘德荣、王金福等为代表的学者的强烈质疑。由于开拓者们未能从根基上充分思考马克思主义与诠释学的融合问题,未能深入探讨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问题以及未能给予反对者之质疑以有力回应,也由于开拓者和反对者双方都对“诠释学”的使用缺乏统一标准,这种新的研究方向显得举步维艰。马克思主义是否是一种诠释学?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一方面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要求对诠释学的类型以及诠释学之所以为诠释学的标准进行考察。尽管马克思主义有其自身的解释理论,但其并未论及诠释学的基本问题(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关系问题),因而并不构成一种诠释学。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诠释学如果是可能的,则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诠释学、中国文化元素之间建立根本性联系。以马克思主义解释理论为基础,揭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实践”、诠释学的核心概念“理解”以及中国哲学核心概念“诚”的原初统一性,并在此基础上处理诠释学的基本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诠释学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诠释学 实践 理解 解释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遵循
3
作者 粟锋 蒋什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56-164,336,共10页
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使命,以“改变世界”的历史主动精神绘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恢宏画卷。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相统一,历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初步探索、深入拓展、创新发展和全面推进,促生“两次结合”、“两个... 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使命,以“改变世界”的历史主动精神绘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恢宏画卷。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相统一,历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初步探索、深入拓展、创新发展和全面推进,促生“两次结合”、“两个结合”和“三次飞跃”,始终坚持党领导人民的主体协同、贯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凸显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主动担当。要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规律性与主动性相统一的维度贯彻“六个坚持”,在新征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两个结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六个坚持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学理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维度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大健 史佩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66-78,共13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和谐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秉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极其透彻地阐明了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之间相联相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其和谐生态...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和谐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始终秉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极其透彻地阐明了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之间相联相生的辩证统一关系,其和谐生态观从中得以充分彰显;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以人和自然、人和人以及人和社会的循环发展、不断繁荣为根本宗旨,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正确价值取向,其生态发展观从中得以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新的实践、新的创造,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其呈现出思想观念尚滞后、生活方式尚陈旧、工业污染尚犹存、生态环境尚脆弱的现实境遇。基于此,应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引领,重点从自然观、价值观、生产观和生活观等方面来把握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文明 学理思考
下载PDF
从“自由人联合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与逻辑
5
作者 粟锋 《甘肃理论学刊》 2023年第1期58-66,F0002,共10页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自身稳固的世界观,对国际关系研究没有理论贡献。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具有观照共同体演进的思想传统。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洞察现代国际社会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演化逻辑,...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自身稳固的世界观,对国际关系研究没有理论贡献。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具有观照共同体演进的思想传统。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洞察现代国际社会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演化逻辑,指出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是“自由人联合体”,明确了共同体演进的目标与归宿。此后,苏联把建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作为共同体演进的实践原则,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学者则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国际霸权凸显对共同体演进的价值关怀。为广泛凝聚共识,推动实现共同体演进的时代跨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方案,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化进程,为构建具有世界历史普遍性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筑牢了本体论和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人联合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关系理论 共同体思想
下载PDF
论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6
作者 任向阳 李斯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基于对人生经历的感悟,李达顺应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在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各派宣传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宣传在社会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宣传策略以及实现宣传自由与社会进步的途径,并以自身实践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宣传... 基于对人生经历的感悟,李达顺应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在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各派宣传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宣传在社会革命过程中的地位、宣传策略以及实现宣传自由与社会进步的途径,并以自身实践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中国化作出重要历史贡献。研究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中国化的探索及其历史贡献,对促进当前宣传事业的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均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宣传思想 宣传策略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原著融入“原理”课的现实问题、解决方案及实施路径——以“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的教学为例
7
作者 江午奇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2期40-45,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之中,结合“原著”讲“原理”,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原理、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原著”融入“原理”遇到一系列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之中,结合“原著”讲“原理”,帮助学生深刻领悟原理、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原著”融入“原理”遇到一系列现实问题,如“原著”融入“原理”的具体方式、如何把握“原著”融入的量与质、如何处理教学时量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等。作为马克思主义与阐释学思想的一种融合,“马克思主义阐释理论”为解决前述问题、夯实“原理”课教学的学理基础提供了一种方案。这一方案的主要特点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需要深入挖掘“原理”的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并就教学资料、教学素材的量与质做精心选择和把握。不仅如此,这一方案还需要以“问题化+对话式”的方式来实施。“问题化”不仅是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注重问题提法、问题以授课内容为中心的系统化和逻辑化;“对话式”也不是师生之间的随意对话,而是在辩证法视域下师生之间发生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原著 马克思主义阐释理论 “问题化+对话式”教学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迪
8
作者 何爱爱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1期301-309,342,共10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站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指明了无产阶级贫困治理的途径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诠释... 马克思恩格斯的贫困治理思想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站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指明了无产阶级贫困治理的途径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诠释了无产阶级贫困治理的取向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贫困治理思想的现实启示表征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夯实物质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贫困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探析
9
作者 杜艳艳 易添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6,共3页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需要将“点线面”相结合织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之矩阵,将“议题案例”相结合阐明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之旨理,以数字技术赋能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之样态,将“体验笃行”相结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需要将“点线面”相结合织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之矩阵,将“议题案例”相结合阐明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之旨理,以数字技术赋能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之样态,将“体验笃行”相结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课程教学
下载PDF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时代诉求、现实问题与实践进路——基于湖南10所高校的调研
10
作者 刘小华 李康 《云梦学刊》 2024年第3期116-124,共9页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国家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绿色化”发展的现实之需,是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应然之举。对湖南10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开展调研的结果表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认知不到位、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联...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国家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绿色化”发展的现实之需,是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应然之举。对湖南10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开展调研的结果表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认知不到位、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联动未建立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生态认知、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构建多维联动教育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时代诉求 现实问题 实践进路
下载PDF
论青年网络文化消费主义的现实症候、动因及其应对
11
作者 粟锋 蒋什 《东南传播》 2024年第7期94-96,共3页
数字化生存时代,青年群体日益成为网络文化消费主义的目标受众和需求创造者。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在现实表现上侧重以“娱乐至死”追求感官刺激、以“流量至上”谋求个人利益、以“虚拟社交”寻求情感满足。青年网络文化消费主义的风靡在... 数字化生存时代,青年群体日益成为网络文化消费主义的目标受众和需求创造者。网络文化消费主义在现实表现上侧重以“娱乐至死”追求感官刺激、以“流量至上”谋求个人利益、以“虚拟社交”寻求情感满足。青年网络文化消费主义的风靡在生产关系的层面受到资本逻辑主导,在生产力层面受到数智技术传播平台化的牵引,其实质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霸权和消费思潮的渗透。要从网络治理、文化引领和网络素养培育三个方面靶向施策,持续推动网络生态规范化,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使新时代青年养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消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网络文化消费 消费主义 数字化生存 虚拟社交 资本逻辑
下载PDF
查尔斯·泰勒的多元文化主义及其现代价值
12
作者 吴军 《云梦学刊》 2016年第6期69-72,共4页
查尔斯·泰勒针对自由主义的缺陷,以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多样性和城邦共同体学说及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分析为理论基础,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在区别普遍主义政治和差异政治的基础上,力图克服文化中心主义,构建起以... 查尔斯·泰勒针对自由主义的缺陷,以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多样性和城邦共同体学说及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分析为理论基础,对自由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在区别普遍主义政治和差异政治的基础上,力图克服文化中心主义,构建起以承认和宽容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主义,对现代政治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斯·泰勒 多元文化主义 承认 价值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应秉持的道德理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柏林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6,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应秉持的道德理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益至上,即志愿者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时应将社会公共利益放在首位,以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和维护为最高价值目标。从本质上看,公益至上追求的是社会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应秉持的道德理性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益至上,即志愿者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时应将社会公共利益放在首位,以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和维护为最高价值目标。从本质上看,公益至上追求的是社会发展成果能够最大化、最公平地为社会全体成员享用。其价值取向之确立,依据于共享发展理念,依赖于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和渴望及基于此形成的公共责任意识。二是无私奉献。本质而言,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奉献与志愿服务具有内在同一性,或者说,奉献是志愿服务的内在规定性,没有奉献就无所谓志愿服务。这就内在地、逻辑地规定了奉献是志愿服务应秉持的最根本的道德理念和应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原则规范,它要求志愿者不仅具有济世利民的道德情怀,而且具有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三是仁爱为怀,即要尊重志愿服务对象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尊重志愿服务对象的自尊心,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具有一种“到心”的道德责任感。四是诚信无妄,即志愿者应真心实意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不应以谎言骗人,不应说一些不能兑现或无用的大话,不应面诺背违、阳非阴是、口惠而实不至,时时事事均要体现求真求实精神,做到对志愿服务事业真心实干、全心全意、精益求精。五是知恩图报,即志愿服务对象在接受志愿服务走出困境后,应出于对社会的感激之情积极回报社会,甚至尽自己所能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这是基于人的社会公益责任和义务而产生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长远地看,提倡知恩图报是志愿服务的社会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出来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志愿服务 公益至上 无私奉献 仁爱为怀 诚信无妄 知恩图报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治理的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柏林 陈东利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37,共8页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党和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治理方面积累了甚为丰富的经验,其中比较突出的经验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党建引领的治理路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导引方式,全方位多维度的外部...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党和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治理方面积累了甚为丰富的经验,其中比较突出的经验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党建引领的治理路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导引方式,全方位多维度的外部监管机制,“三位一体”的内部治理模式。为了充分发挥慈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在总结和推广以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以推进慈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基本方向、以新时代慈善治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治理 外部监管 经验 展望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中的农民主体作用、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基于湖南岳阳乡村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立新 罗鹏 《云梦学刊》 2020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因素,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当前农民对乡村振兴关注度和支持度较高,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成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但现实中,农民主体作用也受到诸如农业综合效益较低...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因素,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当前农民对乡村振兴关注度和支持度较高,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成为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但现实中,农民主体作用也受到诸如农业综合效益较低、农民自身思想文化和能力素质不高、管理机制滞后及基础条件薄弱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需要党委、政府综合施策,采取完善乡村治理、健全政策扶持、建立引导机制、补齐短板缺陷、加强培育培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尊重、引导、激励和支持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激发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作用 制约因素 路径选择
下载PDF
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16
作者 李姗 李大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55-63,共9页
民族主义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希望国强民富的态度、情感和信念,它主要包含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三大类别;民族主义具有双面性,既有积极理性的一面,又有消极非理性的一面,它会对大学生产生正向性与负向性的影响;高校应... 民族主义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希望国强民富的态度、情感和信念,它主要包含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三大类别;民族主义具有双面性,既有积极理性的一面,又有消极非理性的一面,它会对大学生产生正向性与负向性的影响;高校应对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从观念重塑、理论浸润、文化濡染、网络管控和实践涵育等几个方面积极寻求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民族主义思潮 大学生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湖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2
17
作者 鲁涛 杨佩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33-36,共4页
将湖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使命,更是对党中央“讲好思政课”嘱托的积极回应。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兼容并包的开明风格,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是湖湘红色文... 将湖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使命,更是对党中央“讲好思政课”嘱托的积极回应。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兼容并包的开明风格,敢为人先的革新精神,是湖湘红色文化资源最为突出的精神特征。湖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吸引力,推进课程教学实践。教师应充分利用湖南的红色作品、湖南红色文化遗迹和数字化湖南红色文化资源,采用恰当的融入方式,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从而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红色文化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政课教学
下载PDF
赛博女性主义视野下身份的技术建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春枝 《长沙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45-49,共5页
在赛博女性主义看来,技术对身体的重建有利于实现身份建构,女性身体和身份的重建有利于人们平等意识的增强,并可能以此实现性别平等。技术对身体重建而产生赛博格身体,赛博格身体内含着赛博格身份,能帮助女性建立起有效的团结,实现性别... 在赛博女性主义看来,技术对身体的重建有利于实现身份建构,女性身体和身份的重建有利于人们平等意识的增强,并可能以此实现性别平等。技术对身体重建而产生赛博格身体,赛博格身体内含着赛博格身份,能帮助女性建立起有效的团结,实现性别平等的政治理想。虚拟空间里产生了虚拟身体和虚拟身份,虚拟赛博格身份成为女性的新身份,能催化产生真实的赛博格女性,有助于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赛博空间里的多重身份和替身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是自我的一部分,可以满足女性的心理需要,还能使女性在赛博空间里的身份得以重塑。技术对身份的建构还表现在网络话语权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网络话语权的性别不平等,增强女性在网络中发声的力量,凸显女性的话语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女性主义 身份建构 身体重建 性别平等
下载PDF
论高校“以文化人”的多维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素红 《纺织服装教育》 2017年第6期431-435,共5页
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所在。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以文化人"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先进的校园文化润育人... 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所在。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以文化人"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先进的校园文化润育人,以系统的课堂文化引领人,以多彩的社团文化塑造人,以健康的网络文化感染人,是高校培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以文化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多维路径
下载PDF
爱国主义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初探
20
作者 杜艳艳 《创新教育研究》 2022年第11期2925-2929,共5页
爱国主义教育制度体系建设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引导公民爱国主义行为走向理性、科学的有效措施,爱国主义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应当以解决现有制度建设的问题为出发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主要从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 爱国主义教育制度体系建设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引导公民爱国主义行为走向理性、科学的有效措施,爱国主义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应当以解决现有制度建设的问题为出发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主要从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总体要求,制定建设规划,开展制度清理,从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及社会规范等几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制度体系 内涵 构成 完善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