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INR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许贤彬 卢旭升 +2 位作者 陈尔周 林旭城 李春来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644-64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10月发生血栓栓塞事件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110例未发...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10月发生血栓栓塞事件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110例未发生血栓栓塞事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对观察组INR值表达分布情况进行观察;采用ROC曲线分析INR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NR、年龄、左心房增大≥40mm、左心室射血分数<50%、高血压、慢性肾病、心功能分级为导致冠心病合并AF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与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因素与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NR值<1.5有6例(5.00%)、1.5~1.99有4例(3.33%)、2.0~2.49有20例(16.67%)、≥2.5有90例(75.00%)。INR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敏感度为77.5%、特异度100.0%、AUC为0.915、最佳临界值为2.35。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其INR属于导致其发生血栓栓塞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血栓栓塞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一定价值,如INR较高发生血栓栓塞与不良心血管事件概率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凝血酶原时间 房颤 血栓栓塞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奕权 庄曼茹 +1 位作者 李春来 张文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4期666-669,共4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相关血清血管新生因子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水平变化;发病频率及发病持续时间;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纤维蛋白、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O、NOS及VEGF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血清NO、NOS及VEGF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发病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病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1%高于对照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相关血清血管新生因子指标水平,进而促使机体建立冠脉侧支循环,降低患者的发病频率、缩短患者的发病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麝香保心丸 血液流变学 血管新生 血液黏度 血管皮生长因子 一氧化氮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许贤彬 庄曼茹 +3 位作者 吴平彬 李春来 林锐波 林卓茂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4期2094-2097,共4页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未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冠状动脉CT...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未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冠状动脉CTA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变部位及病变部位以远血管情况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状动脉CTA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89%、93.85%、92.98%、88.41%,对前降支的诊断能力最强.CTA对梗死相关病变以远血管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关(r=0.8123,P<0.01),且与梗死相关动脉是否再通无关(x2=0.0086,P>0.05).结论 冠状动脉CTA能够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动脉再通,初步评价梗死相关病变以远相关血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诊断
下载PDF
基于胸痛中心协同救治网络转运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肝素预处理疗效研究
4
作者 林旭城 陈兰 +1 位作者 林锐波 许贤彬 《大医生》 2022年第2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胸痛中心协同救治网络转运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前肝素预处理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3... 目的探讨基于胸痛中心协同救治网络转运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前肝素预处理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3例,予100 IU/kg肝素联合常规治疗)、B组(33例,予3000 IU肝素联合常规治疗)和C组[34例,予常规治疗(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围手术期相关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指标、不良事件[发病后12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死亡、术后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结果A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优于B组、C组(P<0.05);治疗后,A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超敏肌钙蛋白(TNT-HSST)均高于B组与C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B组与C组(P<0.05);治疗后,A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高于B组与C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低于B组与C组(P<0.05);3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胸痛中心协同救治网络的转运PCI患者术前100 IU/kg剂量肝素预处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灌注及围术期生化指标水平,提高心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肝素
下载PDF
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术后应用那曲肝素抗凝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春来 许贤彬 +2 位作者 陈娜 吴平彬 蔡文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40-1241,1245,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术后使用那曲肝素抗凝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复杂冠脉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使用那曲肝素分为非抗凝组和抗凝组,每组各5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经介入治疗前后心肌... 目的探讨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术后使用那曲肝素抗凝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复杂冠脉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使用那曲肝素分为非抗凝组和抗凝组,每组各5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经介入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3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前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无明显差别,介入治疗后24 h内,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手术前有所升高,且非抗凝组升高较抗凝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3个月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别,而抗凝组侧支闭塞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非抗凝组(P<0.05);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总体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冠脉病变经介入治疗术后使用那曲肝素抗凝可明显降低侧支闭塞和病死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介入 心血管事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缺血后适应对单支动脉闭塞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林锐波 许贤彬 +2 位作者 李春来 谢宜 吴平彬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C)对单支动脉闭塞性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签法将150 例于2014 年3 月至2017年9 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动...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C)对单支动脉闭塞性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签法将150 例于2014 年3 月至2017年9 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单支动脉闭塞性AMI患者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观察组于再灌注开始1 min内实施IPOC策略,对照组再灌注开始6 min内不施加干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恢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PCI治疗后测定外周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T,hs-cTnT)峰值,于入院时及术后3 个月检测血浆N 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记录随访3 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较对照组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3级患者比例明显升高,cTFC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停搏等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治疗后CK-MB、cTnI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NT-proBNP 浓度降低,LVEF 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 个月内,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18.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POC能够显著加快AMI患者急诊PCI治疗中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保护心肌损伤,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缺血后适应 再灌注心律失常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替罗非班对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许贤彬 李春来 +2 位作者 林锐波 陈淑真 吴平彬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潮州市中心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潮州市中心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n=40)与低剂量组(n=40)。两组均采取PCI治疗,术后1 h静脉注射替罗非班,随后常规剂量组连续静脉注射常规剂量替罗非班,低剂量组静脉注射低剂量替罗非班。比较两组PCI治疗前及后30 d、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治疗前及治疗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浓度、PCI治疗后30 d及治疗后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靶血管重建、再次心肌梗死、病死、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1)PCI治疗后30 d、6个月两组LVEF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I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LVE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BNP及CRP血清浓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CI治疗后30 d低剂量组MACE发生率(12.50%)与常规剂量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CI治疗后6个月低剂量组MACE发生率(20.00%)与常规剂量组(1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低剂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常规剂量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替罗非班治疗ST段回落不良急性心肌梗死均可有效改善患者LVEF,降低BNP及CRP血清浓度,减少PCI治疗后MACE发生率,且低剂量替罗非班还可有效降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利于保证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介入治疗 ST段回落不良 左心室射血分数 脑钠肽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春来 胡恺 +2 位作者 陈淑真 许贤彬 吴平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12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40例,均为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IABP治疗;对照组20例继续常规药物...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40例,均为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IABP治疗;对照组20例继续常规药物治疗,不予IABP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20例患者住院期间3例死亡,5例自动出院,其余12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对照组中5例死亡,10例自动出院,5例症状改善.左心功能不全加重、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治疗组也低于对照组;下肢动脉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疗程短于对照组.结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对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确切,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疗效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左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胡恺 许贤彬 +1 位作者 庄曼茹 卢旭升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8期1041-1042,共2页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AMI合并H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辛伐他汀治疗...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AMI合并H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以及血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SV、 CO、 LVEF、 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 TG、 TC、 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AMI合并HF患者,可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调节血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辛伐他汀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下载PDF
抗焦虑抑郁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锐波 钟桂锦 +2 位作者 卢旭升 许贤彬 吴平彬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抗焦虑抑郁治疗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纳入在潮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病房及门诊就诊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降压联合安慰... 目的:研究抗焦虑抑郁治疗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纳入在潮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病房及门诊就诊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降压联合安慰剂方案,试验组于其基础治疗予以度洛西汀联合地西泮方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坐位血压疗效、动态血压、同型半胱氨酸以及CRP。结果:实验组SAS、SDS评分、d SBP、d DBP、n SBP、n DBP、同型半胱氨酸、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坐位血压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比80%,P<0.05)。结论:在常规降压基础上予以度洛西汀以及地西泮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可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产生显著疗效,获得良好降压效果,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焦虑抑郁 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 影响
下载PDF
造影剂肾病对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旭升 许贤彬 +2 位作者 杨平珍 林锐波 吴平彬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连续入选于潮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 目的探讨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连续入选于潮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患者455例,并进行1年随访。根据是否发生CIN分两组,比较其临床特点及1年随访病死率。结果 455例患者中,男316例,女139例,发生CIN32例(7.0%);CIN组中高龄患者(>75岁)10例(31.6%),吸烟患者17例(55.1%),糖尿病患者17例(55.4%),急性心肌梗死伴休克患者5例(17.4%);CIN患者与非CIN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与非CIN组SYNTAX积分[(34.6±11.6)分vs.(21.6±7.8)分,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37.5%±9.87%vs.43.76%±3.45%,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IN组在随访期间病死率显著高于非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N是冠心病并发心衰患者1年死亡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IN的发生与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1年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造影剂肾病 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恺 庄曼茹 +2 位作者 吴平彬 许贤斌 林锐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5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AP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OSA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口服抗心... 目的观察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nCAPA)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OSA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nCAPA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采用Polysmith监测系统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夜间睡眠时最快心率(HR)、夜间睡眠时最慢HR、最低血氧饱和度(SaO_2low)、SaO_2<90%占夜间睡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TSaO_2<90%)等相关指标,采用GWE-10动态心电图记录仪检测两组患者夜间睡眠期间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夜间睡眠时最慢HR、SaO_2low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夜间睡眠时最快HR、AHI、TSTSaO_2<90%及夜间心律失常发生次数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nCAPA治疗OSA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OSAS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快速定量检测D-二聚体在筛查急性胸痛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春来 林锐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的定量检查在筛查常规急性胸痛病变中的意义。方法取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院就诊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150例,均进行D-二聚体检查,将相关检查结果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再与患者最后确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得出D-... 目的探讨D-二聚体的定量检查在筛查常规急性胸痛病变中的意义。方法取自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院就诊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150例,均进行D-二聚体检查,将相关检查结果数据进行分类分析,再与患者最后确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得出D-二聚体与急性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等相关疾病的关联大小。结果D-二聚体定量值与常见血管病,例如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有一定相关性,其中,急性心肌梗死D-二聚体定量值最低,主动脉夹层次之,肺动脉栓塞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在常规的急性胸痛患者中,急查D-二聚体对初步筛查常见血管病变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夹层 肺动脉栓塞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状动脉慢血流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春来 许贤彬 吴平彬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slow coronary flow phenomenon,SCF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冠状动...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slow coronary flow phenomenon,SCF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且合并有SCFP的38例作为SCFP组。同时,选取经造影检查未合并SCFP且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化法定量测定血清LDL-C浓度,比较两组不同危险因素亚组男、女血清LDL-C浓度。结果 SCFP组吸烟、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亚组男、女LDL-C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LDL-C在SCFP发生中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早期介入干预治疗缺血性心肌病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春来 许贤彬 +1 位作者 吴平彬 黄至斌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缺血性心肌病(ICM)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预后。方法:2007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02例,其中58例为治疗组,行冠脉造影并行冠脉介入干预治疗,44例为对照组,虽有介入指征,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行...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缺血性心肌病(ICM)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预后。方法:2007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02例,其中58例为治疗组,行冠脉造影并行冠脉介入干预治疗,44例为对照组,虽有介入指征,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行介入干预,两组患者均获正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及LVEF值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1年内急性左心衰、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干预对缺血性心肌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及生存率,且时间越早,疗效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缺血性心肌病 冬眠心肌 支架
下载PDF
改良的TR-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娜 林锐波 李楚红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的TR-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于心血管内科接受TRI治疗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改良组(n=100)和常规组(n=1... 目的:探究改良的TR-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于心血管内科接受TRI治疗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改良组(n=100)和常规组(n=100).对常规组实施动脉充气止血绑带进行止血,对改良组应用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无菌纱布敷料进行止血.对两组的住院时间、压迫止血时间、患者的舒适度、静脉回流障碍、压迫侧大拇指血氧饱和度、压迫处局部皮肤坏死情况以及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组相比,改良组的住院时间、压迫止血时间、静脉回流障碍、压迫处皮肤坏死情况以及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相比,改良组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压迫处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行TRI术采取改良的TR-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止血效果显著,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 弹力绷带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关联探讨
17
作者 李春来 庄曼茹 +2 位作者 许贤彬 吴平彬 李楚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9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红细胞体积大小有无关联。方法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在院就诊、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102例;均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常规检查,根据同型半胱氨酸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异常组主要选取同型半胱氨酸...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红细胞体积大小有无关联。方法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在院就诊、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102例;均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常规检查,根据同型半胱氨酸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异常组主要选取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病人,根据国内外公认的分类标准将异常组为轻、中、重度三组;将正常组及异常备组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大小分类列出,并计算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红细胞体积和异常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85.3fl vs92.3、96.4、97.8fl,P〈0.05);轻度升高组红细胞体积与中度升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92.3fl vs96.4fl,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红细胞体积相对越大。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红细胞体积大小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红细胞体积 心脑血管病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对红细胞的影响
18
作者 李春来 庄曼茹 +2 位作者 许贤彬 吴平彬 李楚红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对人体血液系统中红细胞的影响。方法:取自我院就诊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150例,均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常规检查,将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检查结果及红细胞检查的相关数据: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对人体血液系统中红细胞的影响。方法:取自我院就诊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150例,均进行同型半胱氨酸及血常规检查,将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检查结果及红细胞检查的相关数据: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V)、红细胞压积(HCT)、沉降率(ESR)、分布宽度(RDW)等,分别用表格的形成陈列,再将同型半胱氨酸,按测定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异常组主要选取增高组,异常组又按分类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三组,而后将患者正常组及异常各组的红细胞各类指标分类列出,并计算平均值,进行比较,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组与异常组中,轻中度增高组各组之间,红细胞的各类指标中,RBC、HGB、MCHV、HCT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MCV、RDW、ESR数据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型半胱氨酸的值增高,MCV、RDW、ESR相应值增大。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影响红细胞的MCV、RDW、ESR,存在正相关,但不影响红细胞的RBC、HGB、MCHV、H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红细胞系列 心脑血管病
下载PDF
抗抑郁药物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钟桂锦 林锐波 《海峡药学》 2017年第5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降压疗效及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根据是否服用抗抑郁药物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降压疗效及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根据是否服用抗抑郁药物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度洛西汀+地西泮抗焦虑抑郁治疗。对比两组降压疗效及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降压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可有效改善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进而有利于降压效果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焦虑抑郁症状 抗抑郁药物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比索洛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鸿 蔡文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22期3435-3438,共4页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Bisoprolol Fumarate)联合依那普利(Enalapril maleate tablets)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Bisoprolol Fumarate)联合依那普利(Enalapril maleate tablets)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依那 普利5 ~ 10mg,每日2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服药方案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2.5~5 mg,每日1次口服,以4周为1个疗程.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尿常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并且记录患者服药期间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3.4,P<0.05).两组患者在本研究过程中未出现心脑事件,也未发现低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依那普利 比索洛尔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