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学脊柱脂肪指数对腰椎后路器械融合术后深部手术部位感染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静杰 于超 +3 位作者 张贺庆 丁岩 魏晓东 王磊升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脊柱脂肪指数(SAI)对腰椎后路器械融合术后深部手术部位感染(DSS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腰椎后路器械融合术后发生DSSI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3∶1比例抽取同期在该院行腰椎后路...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脊柱脂肪指数(SAI)对腰椎后路器械融合术后深部手术部位感染(DSS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腰椎后路器械融合术后发生DSSI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3∶1比例抽取同期在该院行腰椎后路器械融合术后无DSSI的9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腰椎中矢状位T2加权MRI图像上测量患者皮下脂肪厚度和SAI值,观察两组患者皮下脂肪厚度和SAI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平衡其他临床资料后,观察SAI与DSSI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皮下脂肪厚度和SA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糖尿病、ASA分级、术前类固醇、术前免疫抑制剂、非手术部位感染史、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I≥0.45、年龄≥75岁、ASA分级>2级、术后引流时间>3 d、手术节段>2节段是DSSI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SAI是腰椎后路器械融合术后DSSI的风险因素,可用于术前手术患者的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内固定术 深部手术部位感染 脊柱脂肪指数 核磁共振 风险因素
下载PDF
以循证为依据的"一病一品"康复护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晓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8期3396-3400,共5页
目的探讨以循证为依据的"一病一品"康复护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以循证为依据的"一病一品"康复护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烟台市烟台山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疾病常规护理, 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循证为依据实施"一病一品"康复护理模式, 分别运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和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于干预前后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疾病自护能力、脊柱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脊柱功能指数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脊柱功能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循证为依据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一病一品"模式的康复护理, 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自护能力, 改善患者脊柱功能, 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一病一品 循证 康复护理 脊柱功能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于超 王佳茜 王磊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91-0194,共4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水平。公众更加关注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脊柱压缩性骨折。据相关统计,2010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增至1140万人,每年增加75万人,到2025年将增至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水平。公众更加关注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脊柱压缩性骨折。据相关统计,2010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增至1140万人,每年增加75万人,到2025年将增至15.303亿人。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使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种病临床上很难治疗。通常,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止痛、增加骨密度和脊柱稳定性等干预措施,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治疗方案,不同的治疗方案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对此,本文将研究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合适的治疗依据,加快疾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双通道内镜下腰椎管内硬膜下神经鞘瘤摘除术1例
4
作者 樊晓光 刘东 +1 位作者 张贺庆 王磊升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709-710,共2页
患者男, 65岁, 因"右下肢麻痛、无力3个月"于2023年11月14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麻木、疼痛、无力, 以小腿外侧麻木、疼痛明显, 久站及长时间行走时症状加重, 伴跛行。患者无明显腰痛、活动受限, 无夜间痛,... 患者男, 65岁, 因"右下肢麻痛、无力3个月"于2023年11月14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麻木、疼痛、无力, 以小腿外侧麻木、疼痛明显, 久站及长时间行走时症状加重, 伴跛行。患者无明显腰痛、活动受限, 无夜间痛, 无低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在当地医院行腰椎MRI检查示"L_(2/3)水平椎管内占位, 考虑神经源性肿瘤", 建议至上级医院治疗。我院脊柱外二科以"腰椎管内肿瘤"收治。患者既往身体健康, 无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史。专科检查:腰椎棘突及椎旁无明显压痛, 活动无受限。右小腿外侧皮肤浅感觉减退, 右下肢肌张力正常, 右胫前肌、背伸肌肌力4级。右侧直腿抬高试验(-), 右侧股神经牵拉试验(-), 右侧膝反射(+), 右侧踝反射(+)。双侧Babinski征(-)。腰椎增强MRI检查显示L_(2/3)水平椎管内占位, 考虑神经源性肿瘤, 神经纤维瘤可能性大, 不除外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入院诊断为腰椎管内肿瘤。术前使用聚乳酸材料, 用3D打印机打印出完整的腰椎模型, 依据病变部位瘤体大小在腰椎模型上反复模拟切除椎板范围, 精准规划减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肿瘤 腰椎 神经鞘瘤 3D打印 双通道内镜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微创手术临床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樊晓光 张淇 +4 位作者 吕世桥 沈炳华 王静杰 丁岩 王磊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51-1356,共6页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与微创通道下椎间盘切除(minimally invasive tubular discectomy,MIT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8月166例...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椎间盘切除(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UBE)与微创通道下椎间盘切除(minimally invasive tubular discectomy,MIT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8月166例于本院行单节段微创腰椎间盘突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50例采用UBE,116例采用MITD。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UBE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MITD组[(107.9±19.0)min vs(63.2±11.0)min,P<0.05],但是,UBE组切口长度[(2.0±0.2)cm vs(2.8±0.3)cm,P<0.05]、术中透视次数[(2.7±0.8)次vs(3.2±1.1)次,P<0.05]、术中失血量[(30.8±15.6)ml vs(42.0±22.3)ml,P<0.05]、住院时间[(8.7±2.1)d vs(10.2±3.9)d,P<0.05]均显著少于MITD组。两组下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5.7±3.5)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VAS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1、6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隙高度、椎管占位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减少(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UBE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症可以取得与MITD相似的临床疗效,但UBE创伤更小,术中透视次数更少,住院时间进一步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术 通道椎间盘切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