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顷网格与公里网格红外相机监测方案比较--以广西弄岗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林建忠 李生强 +4 位作者 汪国海 施泽攀 刘佳 王振兴 周岐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103,共12页
比较研究并评估红外相机在不同抽样方案中监测差异性和优缺点,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监测性能和特征,从而为红外相机抽样方案的有效选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公顷网格抽样方案和公里网... 比较研究并评估红外相机在不同抽样方案中监测差异性和优缺点,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监测性能和特征,从而为红外相机抽样方案的有效选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公顷网格抽样方案和公里网格抽样方案分别布设35台和32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及林下鸟类进行连续监测。对比分析2种抽样方案对应季节的监测数据发现:(1)在相同相机有效监测日内,公里网格抽样方案更快速获取兽类物种信息;(2)虽然2种抽样方案监测的物种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监测到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3)公里网格抽样方案易于获取大中型兽类的物种信息,独立有效照片的利用率较高,而公顷网格抽样方案相机拍摄率较高,主要表现在小型兽类的拍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鸟兽多样性 抽样方案 喀斯特石山生境
下载PDF
广西灵渠流域青冈栎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仕艳 谢强 +3 位作者 黄丽娟 黄庆 冯学宇 苏华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173,共12页
为了解灵渠流域青冈栎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在对其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和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对青冈栎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主要物种的生态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解灵渠流域青冈栎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在对其进行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利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和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对青冈栎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主要物种的生态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重要值较大的物种,其生态位宽度一般较大,但两者大小在排序上并不完全一致。2)乔木层的青冈栎、清香木和灌木层的红背山麻杆、檵木的生态位宽度较大。3)在青冈栎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相似性均集中在较低水平(生态位重叠值:乔木层物种为0.1~0.4,灌木层物种为0~0.2;生态位相似性值:乔木层物种为0.2~0.5,灌木层物种为0~0.4),表明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相似度不高。4)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大但重叠值不一定高,生态位宽度小重叠值不一定低。5)生态位重叠值大的物种,生态位相似性一般也大。青冈栎群落属于地带性顶级群落,物种间竞争不激烈,种间关系和谐,但物种更新缓慢有衰退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栎 生态位 多样性 种群 植被恢复 灵渠流域
下载PDF
广西猫儿山毛竹林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3
作者 林叶 马姜明 +4 位作者 黄柳欣 张惠 董淑龙 何昕诺 丁苏雅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第6期21-27,共7页
为了解猫儿山毛竹林区系特征,提高毛竹林的合理开发利用率,通过样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对猫儿山毛竹林维管植物的区系成分进行研究,并与常绿阔叶林进行区系成分对比,结果表明:(1)面积6000 m^(2)的不同坡向毛竹林样方中共记录... 为了解猫儿山毛竹林区系特征,提高毛竹林的合理开发利用率,通过样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对猫儿山毛竹林维管植物的区系成分进行研究,并与常绿阔叶林进行区系成分对比,结果表明:(1)面积6000 m^(2)的不同坡向毛竹林样方中共记录到维管植物87科178属245种,其中阴坡共有52科78属97种,半阴坡共有50科82属98种,半阳坡共有52科91属124种,阳坡共有57科90属119种,面积1200 m^(2)的半阳坡常绿阔叶林样方内共记录到维管植物49科83属117种。相同立地条件下,样方面积相等的常绿阔叶林维管植物的科属种数略少于毛竹林,但常绿阔叶林的科属种分布区成分均比毛竹林更复杂;(2)广西猫儿山毛竹林和常绿阔叶林维管植物科属种均以热带成分为主。常绿阔叶林维管植物的科属种区系成分中世界广布占比低于毛竹林,泛热带在热带成分中的占比低于毛竹林。常绿阔叶林维管植物科和属的R/T值差距小于毛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植物区系 常绿阔叶林 猫儿山
下载PDF
广西南亚热带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潘小梅 李明金 +3 位作者 杨章旗 马姜明 零天旺 颜培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6-143,共8页
为揭示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动态变化规律,通过样方法对广西4种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植物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共记录到的128种植物分别隶属于58科93属,科的分布主要集中在... 为揭示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动态变化规律,通过样方法对广西4种不同林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植物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共记录到的128种植物分别隶属于58科93属,科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单属科和小科,属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小属和单种属;(2)林下植物区系均以热带成分为主;(3)通过不同林龄植物属区系结构示意图发现:热带成分>亚洲成分>温带成分>世界广布成分,且热带性质成分远多于其他的性质成分;(4)科与属的R/T值显示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的科和属均为热带性质,且R/T值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马尾松人工林 R/T值 广西南亚热带
下载PDF
广西穿洞天坑苔藓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奕杏 唐启明 薛跃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111,共8页
为探究典型发育中期的天坑苔藓植物多样性特点,采用野外调查法对广西穿洞天坑苔藓植物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穿洞天坑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优势类群明显,共有苔藓植物96种(包括亚种、变种),隶属33科57属。在物种组成上,具有丰... 为探究典型发育中期的天坑苔藓植物多样性特点,采用野外调查法对广西穿洞天坑苔藓植物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穿洞天坑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优势类群明显,共有苔藓植物96种(包括亚种、变种),隶属33科57属。在物种组成上,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单种科14个,占总科数42.42%;单种属40个,占总属数70.18%。苔藓植物包括8种生活型,以交织型、丛集型为主,具有较高的生活型多样性。生活型分布格局从天坑上部耐旱的丛集型至天坑底部喜湿扇型。生态类型呈现多样性,天坑内包含4种不同生长基质的苔藓生态类型,以土生型苔藓和石生型苔藓为主。在垂直高度上,穿洞天坑苔藓植物丰富度变化明显,不同高度物种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部、底部、上部,呈现天坑中部苔藓植物最多、上部和底部相对较少的分布式样,这种明显的分层变化与穿洞天坑生境异质性存在密切联系。作为喀斯特地貌区乡土植物现代避难所之一,穿洞天坑同样保存着非维管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因此建议对这类发育中期的负地形(天坑)给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多样性 生活型 穿洞天坑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辛文杰 马姜明 王永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0-212,共13页
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监测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及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2001、2006、2015、2019年桂林市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绿度(NDVI)、湿度(... 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监测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及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2001、2006、2015、2019年桂林市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4个指标集成为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桂林市2001—2019年2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监测。结果表明:RSEI能够较好地指示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单一指标因子中干度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大,热度最小;2001—2019年桂林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RSEI均值由0.51增至0.65,增幅达27.45%,60.10%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在变好,并以变好一个等级为主;20年间各区县生态环境状况均得到改善,其中全州县、灌阳县的改善情况最为突出,RSEI均值分别提升0.184、0.182,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等级面积占比分别增加38.42%、35.27%;桂林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其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功能区划的调控有重要关系,阳朔县生态环境质量中差和较差等级的分布占据了其生态空间功能区,生态环境监测及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主成分分析 桂林市
下载PDF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谷博 陈志林 +2 位作者 韦晓 覃若燕 周善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4-152,共9页
通过样线采集法和枯枝落叶筛选法采集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标本,经鉴定共8亚科52属98种,其中广西新纪录种4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特征;在跨界分布型中,“东洋... 通过样线采集法和枯枝落叶筛选法采集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标本,经鉴定共8亚科52属98种,其中广西新纪录种4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特征;在跨界分布型中,“东洋界+古北界”分布型所占比例最大,说明该保护区的蚂蚁区系与古北界关系最密切;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划分中,保护区的蚂蚁区系具有典型的华南区特征;在跨区分布型中,“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分布型所占比例最大,说明该保护区的蚂蚁区系与华中区和西南区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科 动物地理区 东洋界 区系
下载PDF
草珊瑚内生真菌SgG4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韦坚芬 邓志勇 +5 位作者 邓业成 骆海玉 蒙思妤 徐紫薇 施瑶 梁文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2,共8页
对草珊瑚内生真菌卷曲木霉Trichoderma spirale SgG4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进行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SgG4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并结合活性追踪对发酵产物的活性萃取物进行活性物质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 对草珊瑚内生真菌卷曲木霉Trichoderma spirale SgG4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进行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SgG4发酵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并结合活性追踪对发酵产物的活性萃取物进行活性物质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谱和质谱技术对活性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抗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该萃取物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EC 50值为0.0002~2.4757 g/L,其中对甘蔗凤梨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好。从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出1个抑菌活性化合物,鉴定为木霉酸(trichoderma acid)。木霉酸在0.1 g/L时,对13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茶轮斑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甘蔗凤梨病菌和白绢病菌的抑菌率为100%,对其余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率为21.43%~85.71%。可见,木霉酸的抑菌活性较好且抗菌谱广,在微生物源杀菌剂方面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内生真菌 卷曲木霉 抗菌活性 活性物质
下载PDF
广西恩城黑叶猴的日活动节律及活动时间分配
9
作者 王景 黄乘明 +6 位作者 范鹏来 赵家新 黄容 李文华 李俊 姚维 周岐海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1-698,共8页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为喀斯特石山生境特有的珍稀濒危非人灵长类动物,其种群面临严重的人为干扰,栖息地严重破碎化。2019年7月—2020年6月,以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群黑叶猴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其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为喀斯特石山生境特有的珍稀濒危非人灵长类动物,其种群面临严重的人为干扰,栖息地严重破碎化。2019年7月—2020年6月,以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群黑叶猴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其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数据来探究黑叶猴对破碎化石山生境的行为适应。结果表明:恩城黑叶猴日活动高峰出现在07:00—11:00和18:00—19:00。各活动的高峰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与旱季相比,雨季上午的觅食高峰期提前约1 h,而下午的觅食高峰期延后约1 h,上午和下午的移动高峰期均提前约2 h。在恩城黑叶猴的日活动时间分配中,用于休息、觅食和移动的时间分别占日活动时间分配的42.81%、26.72%和27.00%,仅有2.30%和1.16%的时间用于理毛和其他行为。除理毛行为外,恩城黑叶猴用于其他行为的时间比例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旱季用于理毛的时间明显高于雨季。研究结果可为破碎化生境中黑叶猴的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活动节律 时间分配 季节性差异 破碎化生境
下载PDF
植物生长期根部病害生防菌筛选方法改进及其装置研制
10
作者 黄植清 刘莹儿 +3 位作者 黄名丽 陈英绘 尚常花 陆祖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15,共16页
为克服室内筛选生防菌的方法往往忽略植物基础作用的弊端,本文比较双重培养法、液体介质筛选法和种苗基质筛选法的优劣,并在改进种苗基质筛选法的基础上研制新装置。该装置由耐高温(135℃)、高压(0.15 MPa)的500 mL PP组培瓶改装而成。... 为克服室内筛选生防菌的方法往往忽略植物基础作用的弊端,本文比较双重培养法、液体介质筛选法和种苗基质筛选法的优劣,并在改进种苗基质筛选法的基础上研制新装置。该装置由耐高温(135℃)、高压(0.15 MPa)的500 mL PP组培瓶改装而成。组培瓶的柱状空间分为植物种植区、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培养区,各区间以0.45μm硝酸纤维滤膜隔阻。植物种植区敞口、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培养区以盖子密闭。本文装置以近似自然条件的植物根系分泌物和土壤渗出物作为基质筛选候选生防菌,获得的结果更可信;以菌体密度的变化反映病原菌和候选生防菌的拮抗效果,容易检测。该装置构造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用于各种植物根部病原菌生防菌的批量筛选,但不适用于植物叶片、茎秆病害的生防菌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生防菌 筛选 铜绿假单胞菌 拮抗
下载PDF
广西新记录种井冈两头蛇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11
作者 梁雅婷 黄紫丹 +2 位作者 杨瑞刚 武正军 陈泽柠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194,共9页
井冈两头蛇Calamaria jinggangensis Cai,2023隶属游蛇科Colubridae,目前仅记录分布在江西井冈山。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龙胜县黄沙镇采集到2号疑似井冈两头蛇的样本(标本号GXNU20210909007和GXNU20220613012... 井冈两头蛇Calamaria jinggangensis Cai,2023隶属游蛇科Colubridae,目前仅记录分布在江西井冈山。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龙胜县黄沙镇采集到2号疑似井冈两头蛇的样本(标本号GXNU20210909007和GXNU20220613012)。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桂林采集的两头蛇样本与井冈两头蛇地模标本聚为一支,并且2号标本与井冈两头蛇的遗传距离为0.005~0.030,小于同属内其他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0.052~0.237)。经过形态学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确认该2号标本为两头蛇属Calamaria的井冈两头蛇C.jinggangensis。此发现为该物种在广西的新记录,为井冈两头蛇的地理分布和系统发育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两头蛇 遗传距离 系统发育 形态鉴定
下载PDF
广西䗛目昆虫名录
12
作者 张倩文 何美莲 +1 位作者 李珊 边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88,共19页
䗛目昆虫因其拟态现象、断肢再生、孤雌生殖、防御机制等特殊行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查阅文献整理出广西䗛目昆虫名录,共6科7亚科38属88种2亚种,并提供了每个种的相关文献记录、分布地点、模式产地、模式标本及保存地、两性标本和... 䗛目昆虫因其拟态现象、断肢再生、孤雌生殖、防御机制等特殊行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查阅文献整理出广西䗛目昆虫名录,共6科7亚科38属88种2亚种,并提供了每个种的相关文献记录、分布地点、模式产地、模式标本及保存地、两性标本和卵等信息。与前人研究相比,新名录新增了13种2亚种,并按照亚科、属和种分类阶元以及拉丁字母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归纳,为广西䗛目昆虫的分类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䗛目 名录
下载PDF
广西弄岗熊猴的雨季游走行为与栖息地的利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钰慧 周岐海 黄中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4-121,共8页
开展游走行为与栖息地利用的研究对探讨灵长类的栖息地适应策略有重要意义。从2012年7月至9月,对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石山中的一群熊猴Macaca assamensis进行跟踪和观察,收集游走行为及栖息地利用的数据以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熊猴... 开展游走行为与栖息地利用的研究对探讨灵长类的栖息地适应策略有重要意义。从2012年7月至9月,对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石山中的一群熊猴Macaca assamensis进行跟踪和观察,收集游走行为及栖息地利用的数据以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熊猴的平均日游走距离为(784.3±137.6)m。分析显示熊猴的日游走距离与嫩叶采食量成正比,与果实采食量成反比,说明食物资源的数量和空间分布是影响熊猴游走行为的主要因素。熊猴对不同山体部位的选择有明显差异,崖壁的利用比例最大(45.5%±24.3%),其次为山坡(28.2%±26.6%),再次为山顶(16.7%±20.8%),最后为平地(9.6%±13.5%)。熊猴对山体利用表现出的行为策略可能是在取食利益与捕食风险中权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猴 游走距离 栖息地利用 雨季
下载PDF
互花米草与3种本地红树植物叶片化感潜力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段琳琳 梁士楚 +1 位作者 李富荣 周巧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为揭示化感作用在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与本地红树植物竞争关系中的影响,本研究以萝卜为受体,用培养皿法比较互花米草与3种本地红树植物叶片化感潜力大小。结果表明:各植物浸提液对受体植物不同检测指标的化感效应不一致。木榄浸提液在0... 为揭示化感作用在湿地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与本地红树植物竞争关系中的影响,本研究以萝卜为受体,用培养皿法比较互花米草与3种本地红树植物叶片化感潜力大小。结果表明:各植物浸提液对受体植物不同检测指标的化感效应不一致。木榄浸提液在0.2g·mL-1浓度下对萝卜种子萌发抑制率达最大值34.3%,但并不显著,而互花米草的高浓度浸提液均明显抑制萝卜种子萌发,且高于其他2种红树植物。4种植物浸提液对萝卜根长生长均在高浓度时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浸提液浓度为0.2g·mL-1时,桐花树对萝卜幼苗根长的化感抑制作用达最大76.4%,而对幼苗苗高则普遍表现为化感促进效应。在萝卜幼苗鲜质量方面,互花米草和秋茄表现为促进作用,而木榄和桐花树的化感效应表现出"高抑低促"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化感作用 红树植物 生物入侵 湿地
下载PDF
广西弄岗熊猴的雨季活动时间分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钰慧 陈泽柠 +1 位作者 黄中豪 周岐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86,共7页
2012年7—9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山森林中的1群熊猴Macaca assamensis进行观察,收集猴群的行为数据以探讨影响其活动时间分配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熊猴(n=14)的活动行为类型以休息为主,占活动时间分配的40.9%&... 2012年7—9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山森林中的1群熊猴Macaca assamensis进行观察,收集猴群的行为数据以探讨影响其活动时间分配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熊猴(n=14)的活动行为类型以休息为主,占活动时间分配的40.9%±21.6%;其次为觅食行为,占29.9%±19.4%;再次为移动行为,占19.8%±5.0%;最后是理毛、玩耍以及其他行为,分别为7.1%±5.8%、1.4%±2.5%和1.1%±1.3%。猴群的休息时间与其采食嫩叶和芸香竹Bonia saxatilis的时间比例呈正相关,与觅食果实的比例和食物种类多样性呈负相关;觅食时间与觅食嫩叶和芸香竹的比例呈负相关,与觅食果实比例和食物种类多样性呈正相关关系。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嫩叶在食物中的比例是影响熊猴休息时间分配的主要因素,果实的觅食比例是影响猴群觅食时间分配的主要因素。广西石山森林中熊猴的活动时间分配主要受食物因素的影响,与猴群的主要食物种类芸香竹的数量和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猴 活动时间分配 喀斯特森林 雨季
下载PDF
纳米催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检测环境污染物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温桂清 梁爱惠 蒋治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9-215,共17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分析手段,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识别能力强和选择性好等优点。SERS技术的灵敏度和重现性高度依赖于其基底的性质,是目前SERS定量研究的热点。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本文综述了纳...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分析手段,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识别能力强和选择性好等优点。SERS技术的灵敏度和重现性高度依赖于其基底的性质,是目前SERS定量研究的热点。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本文综述了纳米金、纳米银、复合纳米材料等SERS分析测定中常用纳米溶胶基底的特性及其制备方法,重点介绍SERS技术结合适配体反应、免疫反应以及包括分子印迹、微流控、薄层扫描等多种技术在内的其他反应作为提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手段用于环境污染物分析的研究现状,概括了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碳量子点、共价有机框架(COF)、金属有机框架(MOF)等纳米尺寸物质的催化性能和制备方法,结合纳米酶的催化作用和分子反应放大SERS信号,构建的纳米溶胶SERS定量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优点。本文主要针对基底制备、纳米催化等SERS定量研究的热点及其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希望对SERS定量分析理论研究、SERS技术的应用拓展提供积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基底 纳米溶胶 催化放大 污染物分析
下载PDF
2009-2018年桂林市生态足迹动态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倩 马姜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8-188,共11页
桂林市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厘清其生态足迹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能有效促进桂林市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分析2009—2018年桂林市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揭示影响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因素。研究... 桂林市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厘清其生态足迹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能有效促进桂林市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分析2009—2018年桂林市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揭示影响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8年桂林市人均生态承载力较稳定。人均生态足迹先增大后减小,2015年达到峰值1.859 hm 2/人;人均生态赤字先增大后减小,生态系统因资源过度消耗出现超负荷运行。2)2009—2018年桂林市人均生态足迹广度基本保持不变,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先增大后减小,2015年达最大值,研究期间人均生态足迹深度均大于1。3)存量流量利用比与生态压力指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存量流量利用比在2014年出现峰值,生态压力指数在2017年达到峰值。4)城市规模对生态足迹起显著逆向驱动作用。经济发展和社会消费对生态足迹起正向驱动作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影响显著,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生态足迹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生态足迹 偏最小二乘法 可持续发展 驱动机制 桂林市
下载PDF
济源太行山猕猴种群数量和保护现状 被引量:8
18
作者 付文 任宝平 +5 位作者 林建忠 栾科 王朋程 王宾 黎大勇 周岐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2,共8页
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为我国特有的猕猴亚种,也是我国灵长类动物中分布纬度最高的物种,仅分布于河南与山西两省交界的太行山与中条山南端地区。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为了掌握保护区内猕猴的种群现状和威胁因素,采用文... 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为我国特有的猕猴亚种,也是我国灵长类动物中分布纬度最高的物种,仅分布于河南与山西两省交界的太行山与中条山南端地区。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为了掌握保护区内猕猴的种群现状和威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查阅、访问调查和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太行山猕猴的种群数量、分布以及种群结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21群猕猴,种群数量为1680~1820只,另有1群确定分布但个体数量不明;平均猴群大小为83±23.9只,主要集中在黄楝树、九里沟、天坛山、五龙口4个林区内;猴群的年龄组成中,成年个体占45.5%,亚成体占12.8%,青少年个体(1~3岁)占24.9%,婴幼猴(0~1岁)占16.8%。研究结果表明,近10余年来太行山猕猴的数量和分布有所增长,栖息地破碎化、较为频繁的人为干扰是太行山猕猴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种群数量 分布 栖息地破碎化 威胁因素
下载PDF
近30年全球锰污染植物修复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官晓金 赵珂艺 +4 位作者 刘世玲 李艺 于方明 李春明 刘可慧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57,共14页
采用CiteSpace 5.7 R3可视化软件,对来自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过去30年锰污染植物修复领域满足检索条件的2047条相关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近30年来,国际锰污染植物修复研究领域经历了萌芽探索、缓慢增长和快速增... 采用CiteSpace 5.7 R3可视化软件,对来自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过去30年锰污染植物修复领域满足检索条件的2047条相关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近30年来,国际锰污染植物修复研究领域经历了萌芽探索、缓慢增长和快速增长3个时期,发文量分别占总发文量的3.9%、27.2%和68.9%。2)国家间的合作较为紧密,而机构和作者之间的合作较为松散。3)该领域在3个时期展现出不同的研究热点,且研究主题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重金属迁移”“生物浓缩”“植物毒害”“粮食安全”“风险评估”是目前的研究前沿问题,并有望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所得研究结果揭示了国际锰污染植物修复的整体框架和发展脉络,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污染 植物修复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知识基础
下载PDF
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研究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珂艺 张宁宁 +4 位作者 薛洁怡 李广娈 李艺 于方明 刘可慧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1-209,共19页
本文采用CiteSpace 5.8 R3软件对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提取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HHMs)研究领域中满足条件的5 281条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发文量,HHMs可分为萌芽期、积累期和繁荣期3个时期。2)贡献最大的国家/地区... 本文采用CiteSpace 5.8 R3软件对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提取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HHMs)研究领域中满足条件的5 281条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发文量,HHMs可分为萌芽期、积累期和繁荣期3个时期。2)贡献最大的国家/地区、机构和作者分别是中国、中国科学院、Guillaume Echevarria和Lena Q Ma。3)热点主题分别从萌芽期的HHMs(尤其是Ni超富集植物)的分布、筛选以及对重金属(HMs)的耐受、毒性应激的研究,到积累期更多新的HHMs的报道、热门超富集植物的HMs富集机制、超富集植物与农作物对HMs富集差异的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再到新超富集植物的报道、多重金属超富集、As和Cd超富集植物、超富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修复机制、强化修复技术和机制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研究。4)3个时期的研究分别获得了9、8、7个代表性的知识域支撑。5)关键词突现分析表明,最近5年的研究热点主要涉及HMs超富集的数量变异及其遗传机制、Cd超富集植物、HMs的化学形态及其分布、超富集植物的抗氧化机制和修复强化技术等,它们有望在未来继续得到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超富集植物 研究热点 知识基础 CITESPA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