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气候安全影响的思考 被引量:39
1
作者 王玉洁 周波涛 +1 位作者 任玉玉 孙丞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0-758,共9页
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5次评估报告以及国内相关科学研究成果,使用最新的观测资料凝练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关认识;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候承载力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气候风险。研究发现:1961—2015年我... 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5次评估报告以及国内相关科学研究成果,使用最新的观测资料凝练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关认识;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候承载力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给我国带来的气候风险。研究发现:1961—2015年我国平均高温日数增加了28.4%,暴雨日数增加了8.2%。21世纪以来,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强度明显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承载力将发生明显变化,未来面临的气候风险将加大。因此,保障我国气候安全,需要科学认识气候,提高气候风险意识;主动适应气候,提高应对极端事件能力;努力保护气候,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IPCC 气候风险 气候安全 策略选择
下载PDF
气候变化知识传播之思考
2
作者 王玉洁 陈克垚 +2 位作者 周波涛 李威 朱飚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本文试图从经典的大众传播学基本理论和模式入手,梳理现有气候变化知识产品的编制方式、主要传播途径和相关实践经验,以期为未来气候变化信息传播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分析表明:气候变化知识传播过程应遵循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并充分考... 本文试图从经典的大众传播学基本理论和模式入手,梳理现有气候变化知识产品的编制方式、主要传播途径和相关实践经验,以期为未来气候变化信息传播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分析表明:气候变化知识传播过程应遵循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并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知识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交叉性特点;在信息采集方面,应注重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在展示方式方面,应注重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精练性和通俗性;在传播途径方面,除传统的大众媒介外,还需要注重利用新兴的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发挥人际关系网络作用;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知识传播的理论、模式和实践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知识传播 实践
下载PDF
近42a黄河源区生长季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及其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3
作者 郭俊琴 汪治桂 王素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0-215,共6页
利用1971—2012年黄河源区5个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应用修定的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区域内各站植被生长季(4—10月)NPP,分析了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探讨了黄河源区NPP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及各气象要素对源区NPP变化的贡... 利用1971—2012年黄河源区5个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应用修定的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区域内各站植被生长季(4—10月)NPP,分析了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探讨了黄河源区NPP对各气象因子的敏感性及各气象要素对源区NPP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42 a来黄河源区NPP在生长季平均以125.1 kg·hm-2·a-1·10a-1呈逐年上升趋势,期间存在10 a主周期变化和5 a^6 a的次周期变化;源区NPP多年来在空间变化中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具有由南向北、自东到西NPP依次减小的分布特征;黄河源区NPP对最高气温、日照和降水量的敏感性最强,而对风速、相对湿度和最低气温的敏感性相对较弱;气象因子对源区NPP的总和贡献西北部大于东南部,这与NPP多年相对变化的地域分布特点是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生长季 气象因子 敏感性 影响程度 黄河源区
下载PDF
陇中黄土高原LAS在非均匀下垫面的观测优势及其在区域陆面模式验证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郝小翠 张强 +1 位作者 杨泽粟 黄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7-1064,共8页
目前通用的通量观测技术涡动相关仪(EC)在区域陆面模式验证中存在能量不闭合和空间代表性有限的问题,寻求改进EC观测热通量的新技术是提高陆面模式验证效果的关键环节,大孔径闪烁仪(LAS)的出现有效改善了这一现状。基于黄土高原定西站2... 目前通用的通量观测技术涡动相关仪(EC)在区域陆面模式验证中存在能量不闭合和空间代表性有限的问题,寻求改进EC观测热通量的新技术是提高陆面模式验证效果的关键环节,大孔径闪烁仪(LAS)的出现有效改善了这一现状。基于黄土高原定西站2010年1月和6月的同步综合观测资料以及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陆面过程模式CLM的模拟数据,分析研究了LAS对EC观测地表能量不平衡问题的改进以及LAS对EC在区域陆面模式验证中的提高,结果表明:LAS可有效解决EC观测存在的地表能量不平衡问题,提高EC的地表能量闭合度,在非均匀下垫面LAS观测优势突出;利用LAS观测的感热通量进行区域陆面模式的验证,能够很大程度地避免EC能量不闭合和空间尺度不匹配在验证中造成的偏差,LAS观测更适合于大尺度模拟的验证,验证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径闪烁仪(LAS) 涡动相关仪(EC) 陆面通用模式(CLM) 非均匀下垫面 模式验证
下载PDF
甘肃省风速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飙 李春华 +1 位作者 马鹏里 陆登荣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0-96,共7页
近年来,我国风能资源开发增长迅速,甘肃省风能资源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为降低风电企业投资的风险,需要对当地多年的风速状况进行评估。文中选用甘肃省79个台站1976年至2010年35年的风速资料,30个台站的历史沿革资料,采用T检验法、SNHT(... 近年来,我国风能资源开发增长迅速,甘肃省风能资源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为降低风电企业投资的风险,需要对当地多年的风速状况进行评估。文中选用甘肃省79个台站1976年至2010年35年的风速资料,30个台站的历史沿革资料,采用T检验法、SNHT(Standard Normal Homogeneity Test)方法及经验正交分解方法(EOF)对甘肃省风速资料进行分析。T检验表明,甘肃省79个站35年的风速资料有3.98%的存在非均一性;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各地风速除陇中及定西部分地区略有上升外,大部分地区风速呈下降趋势,包括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且下降趋势较明显,其中河西祁连山区风速下降在0.13m/s.10a~0.26m/s.10a之间,河西东部地形平坦区域风速下降在0.13m/s.10a以下;陇南及陇东大部分地区风速下降在0.13m/s.10a以下。甘肃台站风速每十年变化量与本站1976~2010年平均风速比较结果显示:除陇中及定西部分地区风速略有上升,每十年上升在5%~10%之间外,河西祁连山区风速每十年下降在5%~15%之间,河西东部地形平坦区域风速每十年下降在5%以下;陇南及陇东大部分地区风速每十年下降在5%~10%之间。这是今后风电场投资必须要考虑与防范的风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 T检验 SNHT方法 EOF分解 减小 甘肃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s on Maize Yield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0
6
作者 贾建英 郭建平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6期169-174,共6页
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production data of maize of 10 stations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1961 to 2006,the primary climatic factors influencing maize yield in different region were studies by the method of ... 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production data of maize of 10 stations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1961 to 2006,the primary climatic factors influencing maize yield in different region were studies by the method of Baier yields model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maize in Heilongjiang and Jilin Province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temperatures,with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d,the meteorological yield of maize increased.The meteorological yield of maize in Liaoning Province was mainly affected by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duration,and different regions had different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AST Climate change Yield of maize
下载PDF
前秋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国阳 任保华 +2 位作者 郑建秋 董祝雷 徐迪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94,共11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哈德莱环流中心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秋季纽芬兰东南侧的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与东亚冬季风联系在1970s中后期发生明显年代际突变,由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哈德莱环流中心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秋季纽芬兰东南侧的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与东亚冬季风联系在1970s中后期发生明显年代际突变,由1948—1976(P1)显著正相关变为1980—2012(P2)时段的不显著负相关。同时,与湾延区海温相联系的环流系统在P1和P2时段改变明显:P1时段湾延区海温偏高,冬季500 hPa位势高度场乌拉尔以东地区为大范围显著正异常,日本上空东亚大槽加深,东亚沿岸产生显著偏北风;而P2时段湾延区海温偏高,贝加尔湖上空为不显著负异常位势高度,东亚大槽区为弱的正异常,东亚沿岸有不显著偏南风异常。造成该突变的可能原因是P1时段湾延区海温偏高容易激发出北大西洋到东亚"正、负、正、负"的异常波列,且该异常中心与正位相欧亚遥相关(EU)波列的异常中心位置基本一致,位相叠加加强了正EU,进而造成东亚冬季风的异常强劲。而P2阶段从西欧到东亚沿岸呈现不显著的类似负位相EU波列,且异常中心与EU波列的异常中心位置有偏差,导致其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相对于P1阶段发生了由显著正相关到不显著负相关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 东亚冬季风 年代际变化 欧亚遥相关型
下载PDF
CMIP5模式对EU、WP遥相关型的模拟评估和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卢国阳 任保华 +1 位作者 马鹏里 郑建秋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2-766,共15页
基于国际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历史试验输出资料和情景模拟试验结果,评估了14个耦合模式对北半球冬季影响东亚冬季气候的遥相关型——欧亚型(EU)和西太平洋型(WP)的模拟能力以及其对局地气温、降水影响的模拟效果,并预估未来EU... 基于国际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历史试验输出资料和情景模拟试验结果,评估了14个耦合模式对北半球冬季影响东亚冬季气候的遥相关型——欧亚型(EU)和西太平洋型(WP)的模拟能力以及其对局地气温、降水影响的模拟效果,并预估未来EU和WP变化。结果表明:(1)模式对EU、WP信号的整体年际变率有一定模拟技巧,对空间模态特征的模拟能较好再现遥相关的异常中心,但也存在一定的位置偏差。(2)模式和多模式集合能再现EU与东亚以及西北太平洋地区表面气温的负相关性,但对我国华北以及黄淮流域降水负相关性模拟能力较差,且低估EU与东亚地区气温、降水的关系。(3)各模式对WP与东亚—西太平洋区相关性的南负北正分布均有较好模拟能力,空间相关系数为0.5~0.9;多数模式能再现WP与降水在鄂霍次克海的正相关性,但对于我国大陆至西太平洋的负相关性模拟能力较弱,且各模式对WP和东亚地区表面气温关系的模拟优于其与降水的关系。(4)对EU、WP遥相关整体模拟能力S评分可知,CSIRO-Mk3.6.0对EU整体评估能力最强,CNRM-CM5对WP综合评估能力最好;而Had CM3整体评分较低。(5)RCP4.5情景下,EU和WP在未来略趋于负位相发展;EU与东亚气温相关范围向东南移动,与降水相关不显著;WP与气温相关范围高纬西撤、低纬东移,与降水相关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模式 遥相关 区域气候 模式评估
下载PDF
东北地区近46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8
9
作者 贾建英 郭建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115,共7页
利用东北三省70个基本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近46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区近46年平均气温线性增温速率为0.36℃/10 a,其中冬季增温最显著,其次为春季,秋季,夏季... 利用东北三省70个基本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近46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区近46年平均气温线性增温速率为0.36℃/10 a,其中冬季增温最显著,其次为春季,秋季,夏季,地域特征表现为黑龙江省气温升高幅度最大,其次为吉林省,辽宁省。以1987年为界划为两个时期,此前为冷期,此后为暖期,1980年代末发生了显著升温过程,此后一直为持续升温。全区最低气温增温速率为0.51℃/10a,最高气温为0.24℃/10a,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是最高气温增温速率的2倍左右。降水量变化不明显,整体上有减少的趋势,日照时数整体呈现出逐渐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11h/1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气候变化 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原文传递
近55年来河西地区沙尘暴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振荣 李红英 +1 位作者 瞿汶 王窈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6-81,共6页
根据河西地区15个地面气象站近55年沙尘暴观测资料,运用线性拟合、Mann-Kendall方法进行趋势和突变分析。分析表明:近55年河西地区沙尘暴季、年递减趋势显著。年沙尘暴日数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年最大值出现在民勤(25.5d)。河西各区域沙尘... 根据河西地区15个地面气象站近55年沙尘暴观测资料,运用线性拟合、Mann-Kendall方法进行趋势和突变分析。分析表明:近55年河西地区沙尘暴季、年递减趋势显著。年沙尘暴日数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年最大值出现在民勤(25.5d)。河西各区域沙尘暴日数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减少突变。沙尘暴日数与大风日数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平均气温存在显著负相关。气候变暖,大风日数减少,是造成沙尘暴日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时空分布 突变分析 河西地区
原文传递
两种尺寸蒸渗计测量实际蒸散差异性试验研究
11
作者 杨启国 杨兴国 +5 位作者 张旭东 马鹏里 刘宏谊 李晓峰 党选发 孔令旺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7-174,共8页
利用试验资料,对蒸散面积2m^2和4m^2两种尺寸蒸渗计测量蒸散量的差异及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m^2蒸渗计与4m^2蒸渗计所测蒸散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2m^2蒸渗计所测蒸散量总体要略偏大,日蒸散量平均偏大4%,月蒸散量平均偏大10%,年... 利用试验资料,对蒸散面积2m^2和4m^2两种尺寸蒸渗计测量蒸散量的差异及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m^2蒸渗计与4m^2蒸渗计所测蒸散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2m^2蒸渗计所测蒸散量总体要略偏大,日蒸散量平均偏大4%,月蒸散量平均偏大10%,年蒸散量相对偏大5%;典型天气条件下,2m^2蒸渗计和4m^2蒸渗计所测蒸散量的日变化过程基本相同,小时蒸散量的差异表现为晴天时白天显著偏大、夜晚略有偏小,阴天时白天略偏大、夜晚较接近,雨天时白天、夜晚均非常接近的特征。晴天和阴天时,2m^2蒸渗计比4m^2蒸渗计测量日蒸散量分别偏大1.78mm和0.12mm,雨天时偏小0.11mm;2m^2蒸渗计比4m^2蒸渗计测量蒸散量总体偏大的原因,主要是2m^2蒸渗计土壤温度显著高于4m^2蒸渗计和建造时间不同导致土体内部土壤湿度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渗计 蒸散量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差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