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9县市重点人群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海霞 曹永琴 张育新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了解甘肃省 9县、市重点人群 (小学生、育龄妇女 )对碘缺乏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相应的行为 ,以制定高效、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甘肃省 9县、市的 999名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及 1 0 0 5名育龄妇女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目的 了解甘肃省 9县、市重点人群 (小学生、育龄妇女 )对碘缺乏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相应的行为 ,以制定高效、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甘肃省 9县、市的 999名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及 1 0 0 5名育龄妇女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缺碘致智力损伤、缺碘致甲状腺肿、碘盐是碘缺乏病主要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为 2 7 5 %、5 9 7%、70 3 % ,育龄妇女分别为 3 3 3 %、5 3 6%、5 9 0 %。学生碘缺乏病知识来源于教师、电视、医生、父母的比率为 5 2 8%、3 4 3 %、2 7 9%、2 1 1 % ,育龄妇女的碘缺乏病知识来源于村医、电视、宣传单、亲戚朋友的比率分别是 4 4 8%、3 1 2 %、2 6 0 %、2 2 5 %。有 70 0 %左右的学生和育龄妇女不知道缺碘能够造成智力损伤 ,4 0 0 %的育龄妇女不知道食用碘盐是主要的预防措施。结论 重点人群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知晓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人群 碘缺乏病 健康教育 现状调查
下载PDF
甘肃省两所高校医学新生及居民碘缺乏病知信行调查
2
作者 王涛 费秀兰 +3 位作者 钱明 王燕玲 郑菁 李青林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4年第6期530-534,共5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两所高校医学新生及居民碘缺乏病(IDD)知识和防治行为状况,为确定今后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方向和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长沙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问卷星平台形成“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通过微信转发方式进行问... 目的了解甘肃省两所高校医学新生及居民碘缺乏病(IDD)知识和防治行为状况,为确定今后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方向和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长沙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问卷星平台形成“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通过微信转发方式进行问卷推送,问卷的内容设置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碘缺乏病的危害与防治、个人生活习惯等,分析学生与居民IDD知识、信息来源与IDD防治行为现状。结果本次调查共计收回1213份有效答卷。学生对碘缺乏引起死胎、甲状腺肿、智力低下及孕妇流产的危害知晓率在26.8%~92.7%之间,居民的知晓率在26.3%~78.3%之间;学生与居民对缺碘最严重危害为智力低下的知晓率分别为46.1%和28.6%;学生与居民对缺碘地区保持人群碘营养适宜方法是坚持购买和吃加碘盐的知晓率分别为65.9%和69.1%;学生对最需要保持碘营养适宜的重点人群是婴幼儿、儿童、孕妇及哺乳妇女的知晓率在63.7%~87.0%之间,居民的知晓率在57.8%~76.5%之间;学生获取IDD知识前三位的渠道分别为电视、课本、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居民获取IDD知识前三位的渠道分别为电视、医务工作者、报纸或杂志;94.0%的家庭食用加碘食盐,2.1%的家庭食用未加碘食盐,3.9%的家庭同时食用加碘盐与未加碘盐;学生每周/月食用方便面与富碘食物的比例均高于居民。结论甘肃省两所高校医学新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总体高于居民,但仍缺乏全面、系统性的认知,高校医学生及居民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均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缺乏病 健康教育 知信行
原文传递
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何健 陈晓燕 +4 位作者 鱼素琴 邵建赟 陈国华 柏淑英 王燕玲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评价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3、2016、2017年,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每年在甘肃省抽取16~19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作为项目县,每个项目县抽取3个乡(镇),进行饮... 目的评价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2013、2016、2017年,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每年在甘肃省抽取16~19个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作为项目县,每个项目县抽取3个乡(镇),进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大众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校抽取4~6年级学生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每个乡(镇)抽取3个行政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在每个乡(镇)抽取中心小学校5年级1个班的30~50名学生,及学校所在地家庭主妇15~30名,进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5年级小学生与家庭主妇健康教育干预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总的知晓率分别为89.55%(28164/31452)、86.61%(14976/17292),较干预前[53.40%(16518/30933)、51.88%(8925/17202)]显著提高(x2=1586.16、4886.16,P均<0.05);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6.15和34.73个百分点.结论甘肃省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短缺和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等薄弱环节,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低氟砖茶对甘肃省阿克塞县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地区人群的干预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柏淑英 徐吉敏 +3 位作者 道列提 贾将信 刘美丽 王蔚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观察低氟砖茶的人群干预效果,为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在甘肃省阿克塞县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选取有5~12岁儿童的哈萨克族家庭86户.分成两组:46户为干预组,投放低氟砖茶;40户为对照组,仍饮普通... 目的观察低氟砖茶的人群干预效果,为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在甘肃省阿克塞县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选取有5~12岁儿童的哈萨克族家庭86户.分成两组:46户为干预组,投放低氟砖茶;40户为对照组,仍饮普通砖茶。在干预前及干预期间,监测干预组、对照组饮水、茶水、砖茶、尿的含氟量,通过茶水含氟量计算干预组、对照组成人和儿童日均总摄氟量;干预前对8~15岁在校哈萨克族儿童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基线调查。干预结束后对于预组、对照组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饮水、茶水、砖茶及尿液样品含氟量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结果干预前、干预42个月时,居民饮水含氟量分别为0.36、0.50mg/L。成人及儿童日总摄氟量,干预组(成人:4.39、5.12、5.38、4.49mg,儿童:1.90、2.23、2.33、1.94mg),明显低于对照组(成人:8.42、9.07、8.35、7.92,儿童:3.65、3.93、3.62、3.43mg)。监测低氟砖茶、市售砖茶各4批,4批低氟砖茶平均含氟量除第2批(530.4mg/kg)较高外、其余3批(239.3、222.88、154.7mg/kg)均低于市售砖茶(366.9、412.2、286.0、379.6mg/kg),4批共21份低氟茶样中有16份含氟量符合茶氟国家标准(〈300mg/kg),合格率为76.19%(16/21),4批市售砖茶21份茶样只有5份合格,合格率为23_80%(5/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1.52,P〈0.01)。干预12、36、42个月时,干预组成人(1.84、1.23、1.77mg/L)和儿童尿氟(1.55、0.65、1.10mg/L)均低于对照组(成人:3.37、3.68、3.02mg/L,儿童:2.64、1.64、2.62mg/L),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4、2.43,3.91、3.29,2.31、4.42,P〈0.01或〈0.05)。儿童氟斑牙基线调查的检出率为69.02%(127/184),干预后干预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44.83%(13/29)]明显低于对照组[71.88%(23/32);X^2=4.60,P〈0.05]。结论饮低氟砖茶可降低饮砖茶人群总氟摄入量,减轻机体氟负荷和高氟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干预性研究 结果评价
原文传递
2017-2021年甘肃省尿碘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分析
5
作者 孙玮 窦瑜贵 +4 位作者 王燕玲 郑菁 朱小南 曹永琴 张润平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8-501,共4页
目的评价甘肃省尿碘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Z比分法和不确定度分析评价甘肃省2017-2021年尿碘实验室外质控考核结果(数据采集自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果2017-2021年全省尿碘实验室累及考核参与率为100.0%(473/47... 目的评价甘肃省尿碘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Z比分法和不确定度分析评价甘肃省2017-2021年尿碘实验室外质控考核结果(数据采集自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果2017-2021年全省尿碘实验室累及考核参与率为100.0%(473/473),反馈率为99.8%(472/473),合格率为91.9%(434/472)。2017-2021年考核合格率分别为82.7%(62/75)、93.9%(93/99)、94.9%(93/98)、92.0%(92/100)和94.0%(94/100)。省、市、县考核合格率分别为5/5、98.6%(69/70)和90.7%(360/397)。全省实验室间│Z│≤2、2<│Z│<3和│Z│≥3的比例分别为84.5%(399/472)、9.3%(44/472)和6.2%(29/472),全省实验室内│Z│≤2、2<│Z│<3和│Z│≥3的比例分别为88.6%(418/472)、9.1%(43/472)和2.3%(11/472)。年度实验室间│Z│分值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0,P=0.002),│Z│≤2的比例从2017年的66.7%(50/75)升高到2021年的90.0%(90/100)。省级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的│Z│分值均≤2;市级和县级实验室间│Z│≤2的比例分别为91.4%(64/70)和83.1%(330/397),实验室内│Z│≤2的比例分别为92.9%(65/70)和87.7%(348/397)。省、市、县级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Z│分值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省两种浓度质控盲样的外质控考核结果均在不确定度范围内的比例为89.2%(421/472)。其中,2017-2021年分别为81.3%(61/75)、91.9%(91/99)、84.7%(83/98)、92.0%(92/100)和94.0%(9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9,P=0.021);省、市、县级实验室分别为5/5、95.7%(67/70)和87.9%(349/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0,P=0.023)。结论通过对甘肃省所有建成的尿碘实验室开展持续的外质控考核,各级尿碘实验室检测能力总体不断提高,但今后仍需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提升尿碘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外质控
原文传递
甘肃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模式研究
6
作者 吴得海 陈晓燕 +6 位作者 何爱伟 王燕玲 费秀兰 陈国华 李青林 高佩媛 何琼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模式。方法2021年3月,对符合《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标准、有明显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且愿意接受治疗的甘肃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开展个体化治疗,分析治疗模式及效果。结果甘肃省6711例... 目的了解甘肃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个体化治疗模式。方法2021年3月,对符合《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标准、有明显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且愿意接受治疗的甘肃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开展个体化治疗,分析治疗模式及效果。结果甘肃省6711例大骨节病患者个体化治疗后,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9.76%(655/6711)、74.70%(5013/6711)、15.54%(1043/6711),总有效率为84.46%(5668/6711)。不同临床分度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P<0.001)。选择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最多(98.26%,6594/6711),物理疗法次之(23.60%,1584/6711),局部药物治疗(15.48%,1039/6711)、针灸(15.45%,1037/6711)、按摩(14.39%,966/6711)的患者相对较少。患者多采用单一方法治疗(59.48%,3992/6711)或2种方法联合治疗(20.73%,1391/6711);不同治疗方法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51,P<0.001),以3种方法联合治疗总有效率最高(92.73%,816/880)。药物治疗与中医适宜技术+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分别为86.43%(3765/4356)和81.13%(1887/2326);而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总有效率相对较低(55.17%,16/29)。59.29%(3979/6711)的患者单纯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其中80.32%(3196/3979)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63.94%(2544/3979)使用中成药,52.25%(2079/3979)使用软骨保护剂类药物,39.86%(1586/3979)使用维生素类辅助治疗药物。消炎镇痛类药物中,双氯酚酸钠(50.46%,2008/3979)和布洛芬(29.20%,1162/3979)使用相对较多;服用布洛芬不良反应发生率(24.96%,290/1162)高于双氯酚酸钠(2.49%,50/2008)。结论甘肃省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个体化治疗规模大、方法多、药物选择性强、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个体化治疗模式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2004—2007年甘肃省秦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监测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鱼素琴 王文龙 +4 位作者 贾将信 陈晓燕 邵建赟 柏淑英 王蔚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掌握甘肃省秦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变化及防治措施落实进度,为制订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4—2007年调查甘肃省秦安县降氟改水落实情况及工程质量.并选择秦安县安伏乡安伏村为病情监测点,采集水源水和居民饮... 目的掌握甘肃省秦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变化及防治措施落实进度,为制订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4—2007年调查甘肃省秦安县降氟改水落实情况及工程质量.并选择秦安县安伏乡安伏村为病情监测点,采集水源水和居民饮用水水样,采集8~12岁儿童尿样,水、尿氟测定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结果截至2007年。秦安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已全部改水,正常使用的改水工程占81.15%(99/122),停用、报废的工程占18.85%(23/122)。2004—2007年监测的改水工程数分别为24、81、9、8个,其中2004年水氟为〉1.0~2.0mg/L的工程有13个;2005年水氟为〉1.0~2.0mg/L的工程有15个,〉2.0~4.0mg/L的工程有5个;2006年水氟为〉1.0~2.0mg/L的工程有2个;各年度均无水氟〉4.0mg/L的改水工程。2006和2007年安伏村水源水和居民户饮用水含氟量均在1.0mg/L以下。2004—2007年儿童尿氟均≥1.5mg/L,儿童恒牙氟斑牙检出率平均为34.47%(354/1027),氟斑牙指数为0.65。结论甘肃省秦安县降氟改水工程报废和水氟超标现象较普遍,儿童氟斑牙病情尚未达到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 氟化物中毒 监测
原文传递
2019-2020年甘肃省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柏淑英 窦瑜贵 +2 位作者 陈国华 陈晓燕 孙玮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4-489,共6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流行范围,准确掌握饮茶型地氟病患者信息,为推广低氟砖茶和开展患者救助救治提供依据。方法2019-2020年,根据《饮茶型地氟病流行现状调查方案(2019)》和前期掌握的甘肃省相关情况,选择甘肃... 目的分析甘肃省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流行范围,准确掌握饮茶型地氟病患者信息,为推广低氟砖茶和开展患者救助救治提供依据。方法2019-2020年,根据《饮茶型地氟病流行现状调查方案(2019)》和前期掌握的甘肃省相关情况,选择甘肃省12个历史有饮用砖茶习惯的县(市)作为调查点,对全部具有饮用砖茶习惯的村进行横断面调查(包括调查村饮用水氟含量、茶氟含量、人群茶氟摄入量、8~12岁儿童氟斑牙病情和尿氟含量、成人氟骨症病情和尿氟含量),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覆盖12个县(市)的125个乡(镇),共调查860个村的8625户居民。采集饮用水水样1672份,村级水氟含量范围为0.01~1.81 mg/L,筛查出水氟含量>1.0 mg/L的村6个;共采集各种茶样3664份,总体氟含量均值为481.33 mg/kg,范围为31.88~1643.40 mg/kg;有1076份茶样氟含量≤300 mg/kg,砖茶氟含量合格率为29.37%(1076/3664)。12个县(市)有92个乡(镇)的496个村仍在饮用砖茶,村砖茶饮用率为57.67%(496/860),年人均砖茶消耗量为1.21 kg,成人日均茶氟摄入量为1.57 mg/d。在玛曲县、阿克塞县、天祝县和肃南县4个县发现有13个乡(镇)的31个村成人日均茶氟摄入量>3.5 mg,涉及常住人口5272户15272人。在上述31个村检出氟斑牙患者65例,氟斑牙检出率为3.50%(65/1856),主要为极轻和轻度病例;采集儿童尿样326份,尿氟中位数为1.44 mg/L。对2189名成人进行了氟骨症病情临床调查,有明确氟骨症临床症状和(或)体征的123名患者进行了骨和关节的X线检查,检出X线氟骨症病例7例,检出率为0.32%(7/2189),其中轻度4例、重度3例;采集成人尿样83份,成人尿氟中位数为1.83 mg/L。确定中度病区村2个,分别是天祝县安远镇野狐湾村和抓喜秀龙镇南泥沟村;确定轻度病区村4个,分别是天祝县抓喜秀龙镇代乾村、大红沟镇西顶村、旦马乡土塔村和阿克塞县阿克旗乡安南坝村。结论甘肃传统的饮茶型地氟病流行区大部分已达到控制水平,但局部地区茶氟暴露风险依然存在,亟待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氟斑牙 氟骨症
原文传递
2006年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项目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鱼素琴 廖永健 邵建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了解2006年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氟分布和降氟改水工程现状。方法在18个病区县(市、区)对未改水病区村进行高氟水源筛查,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县(市、区)所建设的全部改水工程进行监督、检测,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 目的了解2006年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氟分布和降氟改水工程现状。方法在18个病区县(市、区)对未改水病区村进行高氟水源筛查,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县(市、区)所建设的全部改水工程进行监督、检测,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结果共筛查18个县(市、区)、1252个村的不同类型饮用水水源6260处,水氟≤1.0mg/L的占63.50%(3975/6260),水氟〉1.0mg/L的占36.50%(2285/6260)。调查16个县(市、区)的各类改水工程997处,正常供水工程占95.49%(952/997),间歇供水工程和已报废工程分别占3.11%(31/997)和1.40%(14/997)。检测983处工程水源水,水氟均值合格工程占91.76%(902/983),水氟均值超标工程占8.24%(81/983);检测934处工程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氟均值合格工程分别占92.08%(860/934)和91.97%(859/934),水氟均值超标工程分别占7.92%(74/934)和8.03%(75/934)。降氟改水工程以打井和集流水窖为主,水源类型主要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主。结论在调查的县(市、区)中,仍有部分村水源水氟超标,少部分改水工程报废或间歇运行,少部分改水工程不符合防病要求,氟危害依然存在,须尽快落实降氟改水措施和加强降氟改水工程的维护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饮水 数据收集
原文传递
甘肃省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点流行地区边销茶饮用现况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柏淑英 孙玮 +2 位作者 陈晓燕 窦瑜贵 陈国华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54-658,共5页
目的全面掌握甘肃省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饮茶型地氟病)的流行范围、地理特征和受威胁人群等基础资料。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按照《2019年饮茶型地氟病流行现状调查方案》和前期掌握的甘肃省各市(州)居民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 目的全面掌握甘肃省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饮茶型地氟病)的流行范围、地理特征和受威胁人群等基础资料。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按照《2019年饮茶型地氟病流行现状调查方案》和前期掌握的甘肃省各市(州)居民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选择有饮用边销茶习惯人群分布的甘南州、武威市、酒泉市、张掖市4个市(州)的12个县(市)作为调查地点。调查内容包括各县(市)温度、海拔、乡(镇)数、行政村(居民委员会,以村计)数、所辖人口数、民族构成、生产方式、边销茶饮用情况、茶氟含量等。茶氟含量检测参照《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并进行氟含量超标与否(>300 mg/kg为超标)的评价。结果调查地点年平均温度范围为0.2~12.7℃,除舟曲县外,其余11个县(市)年平均温度均<10℃;平均海拔高度范围为1200~4874 m,海拔高度>3000 m的县有6个(玛曲、天祝、肃北、肃南、阿克塞、碌曲)。12个县(市)总人口数为1051843人,有饮用边销茶习惯的少数民族492597人,占46.83%(492597/1051843);其中,藏族474620人,裕固族10152人,蒙古族4660人,哈萨克族3165人。在125个乡(镇)的860个村进行了边销茶饮用情况调查,调查率为79.48%(860/1082),村边销茶饮用率为57.67%(496/860),户边销茶饮用率为42.41%(3658/8625);从生产方式来看,阿克塞、肃北、玛曲、碌曲、肃南5个牧业县和半农半牧的天祝县的村和户边销茶饮用率均>95%。共检测茶样3664份,茶氟含量均值为481.33 mg/kg,有2588份茶样氟含量>300 mg/kg,占70.63%(2588/3664)。结论甘肃省仍存在大量饮用边销茶的人群,主要分布在阿克塞、肃北、玛曲、碌曲、肃南等低温、高海拔牧业县,受饮茶型地氟病威胁最大的民族为藏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生产方式
原文传递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春 张鹏 +1 位作者 杨元成 柏淑英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简称天祝县)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流行范围,准确掌握饮茶型地氟病患者信息,为推广普及低氟砖茶和开展患者救助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2020年按照《2019年甘肃省饮茶型地氟病流行现状调查方案》... 目的分析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简称天祝县)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流行范围,准确掌握饮茶型地氟病患者信息,为推广普及低氟砖茶和开展患者救助救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2020年按照《2019年甘肃省饮茶型地氟病流行现状调查方案》,在天祝县具有饮用砖茶习惯的行政村,采集当地居民生活饮用水检测水氟含量,每村抽取10户家庭,入户调查登记每户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及砖茶饮用情况,并采集砖茶样品,测定氟含量。同时对调查村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对调查村25周岁以上(不包括25周岁)常住成人进行骨关节症状、体征临床检查,对有明确氟骨症临床症状或体征的患者进行骨和关节的X线检查,并采集尿样检测尿氟含量。水氟、茶氟、尿氟含量检测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氟斑牙诊断采用《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氟骨症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结果共采集水样161份,水氟含量为0.07~0.68 mg/L,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1.0 mg/L);采集砖茶样品1644份,16周岁以上常住人口年人均砖茶消耗量为1.05 kg。不同品牌茶氟含量均值范围为601.99~991.38 mg/kg;根据茶氟检测结果,筛查出日均茶氟摄入量>3.5 mg/d的行政村16个,旦马乡土塔村最低(4.91 mg/d),毛藏乡华山村最高(18.98 mg/d);调查14个行政村的8~12岁常住儿童253人,查出氟斑牙极轻度3例、轻度2例、中度1例,总体氟斑牙检出率为4.74%(12/253);对15个行政村25周岁以上(不包括25周岁)常住成人(3100人)进行骨关节症状、体征临床检查,对有明确氟骨症临床症状或体征的患者(104例)进行骨和关节的X线检查,诊断氟骨症患者6例,其中轻度3例、重度3例,年龄在56~76岁;共采集尿样3100份,调查村尿氟均值范围为0.73~4.74 mg/L。按照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判定及划分标准,判定旦马乡土塔村、大红沟镇西顶村、抓喜秀龙镇代乾村为饮茶型地氟病轻病区村,抓喜秀龙镇南泥沟村为饮茶型地氟病中病区村。结论甘肃省天祝县有饮茶型地氟病流行,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含量 氟中毒
原文传递
2006年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调查
12
作者 鱼素琴 邵建赟 +4 位作者 廖永建 王文龙 柏淑英 任永贵 贾将信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分布和改水降氟工程运行现状。方法2006年在甘肃省地氟病病区,对未改水村进行水源水氟检测;对已改水村进行降氟改水工程运行情况调查和水氟测定;在已查出的高氟村,对儿童进行氟斑牙和... 目的了解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分布和改水降氟工程运行现状。方法2006年在甘肃省地氟病病区,对未改水村进行水源水氟检测;对已改水村进行降氟改水工程运行情况调查和水氟测定;在已查出的高氟村,对儿童进行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调查。水氟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调查采用Dean法,氟骨症诊断执行《地方性氟骨症临床分度诊断》(GB16396—1996)标准。结果共调查了26个县、1997个村的不同类型饮用水源,水源水含氟量〉1.0mg/L的村占29.94%(598/1997)。共调查各类改水工程1215处,能正常供水的工程占工程总数的94.90%(1153/1215),间歇供水工程和已报废工程分别占工程总数的2.96%(36/1215)和2.14%(26/1215)。出厂水水氟均值≤1.0mg/L的工程占检测工程数的90.79%(1084/1194),末梢水水氟均值≤1.0mg/L的工程占检测工程数的91.75%(1068/1164)。共检查8~12岁儿童86390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2.47%(19414/86390)。共检查16岁以上成人142211人,临床Ⅱ度及以上氟骨症检出率为4.20%(5967/142211)。结论甘肃省少部分病区高氟水源依然存在。降氟改水工程报废和超标现象普遍;部分病区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尚在流行,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应加大改水力度,提高防病改水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 氟化物 氟中毒 氟骨症 数据收集
原文传递
2006年甘肃省地方性砷中毒调查结果分析
13
作者 柏淑英 格鹏飞 +4 位作者 邵建赟 王文龙 贾将信 任永贵 徐吉敏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5-657,共3页
目的了解2006年甘肃省饮水高砷区分布范围和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状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饮用水高砷水源筛查方案,选择甘肃省12个县(区)进行饮用水含砷量筛查,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砷,皮肤病变... 目的了解2006年甘肃省饮水高砷区分布范围和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状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饮用水高砷水源筛查方案,选择甘肃省12个县(区)进行饮用水含砷量筛查,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砷,皮肤病变按《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进行诊断。结果12个筛查县共调查145个乡540个村,采集水样11360份。检测出〉0.05mg/L的高砷水源22处,占筛查水源数的0.19%(12/11360),其中夏河县洒索玛村1眼冷泉水水砷最高,为0.97mg/L。对筛查出的17个高砷村进行了砷中毒病情调查,夏河县的4个村有病人检出,其中王格塘汪塘、完肯、完安昂村检出率均〈10%。水砷最高的洒索玛村病情较重,检出率为49.68%(77/155),检出鲍文氏病变者1例,年龄范围为2~82岁。该村汉、回、藏3个民族混居,以汉族检出率最高为81.25%(13/16),回族次之为50.56%(45/89),藏族最低为38.00%(19/50)。其余13个村未检出阳性体征者。结论甘肃省高砷水源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局部病区病情较重,并存在冷泉型地方型砷中毒病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饮水 数据收集
原文传递
汶川地震对甘肃省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的影响
14
作者 格鹏飞 廖永建 +4 位作者 王新华 刘俊娓 邵建赟 陈晓燕 王燕玲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5-656,共2页
目的探讨地震对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的潜在影响。方法于地震后100天,选择文县、西和县、两当县、成县、徽县和舟曲县等6个县开展饮用水砷含量现况调查,各县采泉水、井水和地表水等水源类型水样共40份,并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水砷检... 目的探讨地震对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的潜在影响。方法于地震后100天,选择文县、西和县、两当县、成县、徽县和舟曲县等6个县开展饮用水砷含量现况调查,各县采泉水、井水和地表水等水源类型水样共40份,并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水砷检测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结果 240份水样分布在6县29个乡镇的64个村,水砷含量≥0.01mg/L水样9份占3.75%(9/240),受威胁人口为1691人,≥0.05mg/L水样的3份占33.3%(3/9),井水2份、泉水6份、溪水1份。在文县和两当县各有18处和21处泉水水源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地震灾区局部有发生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的潜在危险性,应建立健全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方性砷中毒 饮水卫生
原文传递
2021年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分析
15
作者 费秀兰 陈晓燕 +3 位作者 王燕玲 陈国华 何爱伟 李萍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掌握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评估防控效果,为高效、规范指导大骨节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3-11月,在甘肃省大骨节病病区分布的7个市(州)、37个县(区)以行政村(社区,以下简称村)为单位调查全省大骨节病病区范围、防控措施... 目的掌握甘肃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评估防控效果,为高效、规范指导大骨节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3-11月,在甘肃省大骨节病病区分布的7个市(州)、37个县(区)以行政村(社区,以下简称村)为单位调查全省大骨节病病区范围、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分析7~12周岁常住儿童与成人大骨节病病情;并评估大骨节病防控措施效果。结果甘肃省大骨节病病区分布在7个市(州)、37个县(区)、373个乡镇的3769个村,覆盖人口4413197人。2021年全省大骨节病病区退耕还林2640813亩、改种经济作物1964137亩,分别占原有耕地面积的19.68%和14.64%;病区搬迁28792人,占常住人口的0.65%;7~12周岁儿童易地育人22942人,占7~12周岁常住儿童的8.90%;在3554个病区村发放了6~24月龄儿童营养包,占全部病区村的94.30%。7~12周岁儿童临床疑似病例检出率为0.10%(262/257786),分布在庆阳市(0.21%,222/103502)、定西市(0.15%,36/23478)和临夏回族自治州(0.03%,4/12423),经X线检查均为阴性。成人大骨节病现症患者检出率为0.58%(25391/4413197),Ⅰ、Ⅱ、Ⅲ度大骨节病检出率分别为0.32%(14210/4413197)、0.17%(7643/4413197)、0.08%(3538/4413197),检出率以平凉市和庆阳市最高(0.81%);成人大骨节病患者平均年龄为62.7岁,以46岁及以上人群为主(97.41%,24733/25391);男女性别比为1.00∶1.02(12598∶12793);临床分度以Ⅰ度为主(55.96%,14210/25391);民族分布以汉族居多(97.54%,24766/25391),职业以农民为主(99.21%,25190/25391)。结论甘肃省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病区全部达到消除标准,综合防控措施效果显著;成人大骨节病现症患者仍较多,需在综合防控基础上增加对现症患者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成人 儿童 综合防控
原文传递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地区碘缺乏病干预期内出生的儿童智力状况调查
16
作者 何爱伟 尹莉梅 +5 位作者 王燕玲 李青林 朱小南 费秀兰 郑菁 曹永琴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农村地区10~12岁儿童智力状况。方法2019年9-11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临夏州8个县(市)开展10~12岁儿童智力状况调查。采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农村版)进行儿童智力测验并运用常模计算其智商(... 目的了解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临夏州)农村地区10~12岁儿童智力状况。方法2019年9-11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临夏州8个县(市)开展10~12岁儿童智力状况调查。采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农村版)进行儿童智力测验并运用常模计算其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用以评价儿童智力水平。结果共对临夏州1721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IQ均值为103.2。其中,智力低下(≤69)占1.0%(18/1721),边缘(70~79)占3.0%(52/1721),中下(80~89)占8.4%(144/1721),中等(90~109)占56.6%(974/1721),中上(110~119)占21.9%(377/1721),优秀(120~129)占7.8%(135/1721),极优秀(≥130)占1.2%(21/1721)。10、11、12岁儿童各有635、598、488名,IQ均值分别为106.1、103.3和99.2;男、女童各有919、802名,IQ均值分别为102.9和103.4。结论2019年临夏州农村地区10~12岁儿童智力达到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智力 碘缺乏 贫困地区
原文传递
甘肃省6~12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影响因素及不同甲状腺容积校正方法比较
17
作者 徐利花 费秀兰 +4 位作者 陈发青 李青林 孙玮 王涛 王燕玲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7-921,987,共6页
目的 分析甘肃省6~12岁儿童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因素,探讨适宜的甲状腺容积校正方法。方法 根据甘肃省2019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选择碘营养适宜的武威市凉州区和平凉市崆峒区作为调查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非寄宿制6~12岁儿童(地... 目的 分析甘肃省6~12岁儿童甲状腺容积的影响因素,探讨适宜的甲状腺容积校正方法。方法 根据甘肃省2019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选择碘营养适宜的武威市凉州区和平凉市崆峒区作为调查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非寄宿制6~12岁儿童(地区、性别比例均衡),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甲状腺容积、尿碘和所在家庭食用盐盐碘。分析儿童甲状腺容积影响因素,比较体质容积指数(body mass volume index, BMIV)、体表面积容积指数(body surface area volume index, BSAV)、体重身高容积指数(weight height volume index, WHVI)、身高容积指数1(height volume index1, HVI1)和身高容积指数2(height volume index2, HVI2)对甲状腺容积校正的效果。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甲状腺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37,P=0.403)。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身高、体重、BMI、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 BSA)、年龄、尿碘与甲状腺容积均呈正相关(均P<0.001)。其中,BSA与甲状腺容积相关性最强(r=0.787)。分位数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BSA对甲状腺容积整体分布均有影响。通过身高、体重与校正后甲状腺容积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BSAV可最大程度减小身高、体重对甲状腺容积的影响。结论 年龄和BSA均影响甲状腺容积。BSAV对儿童甲状腺容积校正效果较好,建议将其作为儿童甲状腺容积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甲状腺容积 影响因素 校正方法
原文传递
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倩 李菁 +2 位作者 马海昀 邵建赟 张格祥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95-999,共5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监测结果, 了解甘肃省各地地氟病流行现况及改水工程的运转情况, 结合对改水措施的综合评价, 为甘肃省地氟病防控措施和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建议。方法 2014 - 2017年, 采用单... 目的分析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区监测结果, 了解甘肃省各地地氟病流行现况及改水工程的运转情况, 结合对改水措施的综合评价, 为甘肃省地氟病防控措施和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建议。方法 2014 - 2017年,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 在甘肃省选择张掖、武威、临夏、天水、平凉、庆阳6个病区市作为监测点, 每个市抽取3个病区村作为固定监测村。采集饮用水水样测定水氟, 调查改水工程运转情况, 以及检查8 ~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 2014 - 2017年, 各年度水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 = 1.397, P > 0.05);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在84.62% ~ 100.00%, 2017年已改水村所有改水工程水氟均合格, 4个未改水村中有3个村水氟均值超标。共检查8 ~ 12岁儿童4 901人, 氟斑牙总检出率为38.93%(1 908/4 901), 氟斑牙指数为0.64, 呈氟斑牙轻度流行, 各年度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29.47%(262/889)、47.24%(735/1 556)、46.60%(700/1 502)、22.12%(211/954)。结论甘肃省改水工程运转良好, 部分未改水村存在水氟超标现象;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氟中毒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建议加强改水工程运转监测以及后期维护, 尽快在未改水村落实改水工程, 解决未改水村居民饮用水氟含量超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 氟中毒 监测 流行强度
原文传递
2021年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青林 何爱伟 +3 位作者 王燕玲 陈国华 陈晓燕 费秀兰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93-898,共6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流行态势,科学评价改水降氟工程对该病的防治成效。方法将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按不同生态类型划分为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陇南秦岭中山峡谷区、河西沙漠戈壁区和甘... 目的了解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流行态势,科学评价改水降氟工程对该病的防治成效。方法将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按不同生态类型划分为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陇南秦岭中山峡谷区、河西沙漠戈壁区和甘南高寒草原草甸区5个区域。2021年,对5个区域中所有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的基本情况、改水降氟工程运转情况、饮用水水氟含量(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及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Dean法)进行调查,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等国家标准进行判定。结果共监测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2000个,其中已有1999个病区村实施改水降氟工程,工程覆盖率为99.95%(1999/2000)。所有改水降氟工程均正常运转,无间歇运转和报废工程。共对34616名8~12岁儿童开展氟斑牙病情调查,氟斑牙检出率为4.18%(1448/34616),氟斑牙指数为0.09。不同年龄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7,P<0.001);不同生态类型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11,P<0.001)。8~12岁儿童氟斑牙指数与儿童所处区域历史水氟含量显著相关(r=0.29,P=0.042);河西沙漠戈壁区改水时间与当地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显著相关(r=-0.48,P=0.023)。结论2021年甘肃省所有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的疾病防治情况均已达到国家控制标准,但由于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特征各异及水源分布变化,仍需进一步加强对所有病区村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的监测,巩固现有防治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改水降氟工程 生态类型区 氟中毒
原文传递
2011年甘肃省克山病病情调查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萍 廖永建 +5 位作者 格鹏飞 邵建赟 鱼素琴 谢晓艳 陈国华 陈晓燕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调查甘肃省克山病病情,为科学指导克山病预防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2011年,依据《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试行)》,甘肃省在开展克山病病例搜索的基础上,从6个县的12个乡镇中选择12个村作为监测点。对每个监测点内全部常... 目的:调查甘肃省克山病病情,为科学指导克山病预防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2011年,依据《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试行)》,甘肃省在开展克山病病例搜索的基础上,从6个县的12个乡镇中选择12个村作为监测点。对每个监测点内全部常住人口进行临床检查,描记12导联心电图,克山病疑似病例拍摄2 m距离后前位X 线胸片,同时调查居民经济收入及主食结构等情况。克山病诊断依据为《克山病诊断标准》(WS/T 210-2011)。结果共调查5484人,心电图异常845人,异常率为15.41%;拍摄X 线胸片196例,心脏增大61例,其中轻度增大22例,中度增大21例,重度增大18例;检出克山病患者243例,总检出率为4.43%,其中慢型克山病31例,检出率为0.56%;潜在型克山病212例,检出率为3.87%。30岁以下病例47例,占19.34%,其中潜在型克山病46例,慢型克山病1例。克山病病例心电图异常以 ST-T 改变多见,占22.68%(71/31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占16.29%(51/313);低电压占12.46%(39/313);左前分支阻滞占6.71%(21/313)。病区居民人均年收入1763元;主食中面粉占87%,大米占5%。结论甘肃省克山病以潜在型克山病为主,患者有相当部分是30岁以下,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小年龄段的克山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监测 病情 检出率 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