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破布木属植物药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庞克坚 唐萍 +2 位作者 魏沣 杨新洲 唐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421-2428,共8页
目的:为我国破布木属Cordia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国破布木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我国破布木属植物共有6种,分别为破布木C.dichotoma Forst.f.、橙花破布木C.subcordata... 目的:为我国破布木属Cordia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国破布木属植物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我国破布木属植物共有6种,分别为破布木C.dichotoma Forst.f.、橙花破布木C.subcordata Lam.、二叉破布木C.furcans Johnst.、台湾破布木C.cumingiana Vidal、越南破布木C.cochinchinensis Gagnep.和毛叶破布木C.myxa L.。我国破布木属植物富含黄酮类、挥发油类、酚类、脂肪酸类和类胡萝卜素类等化合物,主要具有抗癌、肝脏/心脏保护、抗溃疡、抗氧化、抗炎、镇痛、免疫调节、杀虫、抗菌、抗病毒、降血糖和降血脂等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开发价值。但其相关研究还缺少单体化合物、药理作用机制、毒理学方面的研究;且研究对象主要为破布木、毛叶破布木以及橙花破布木,缺少对二叉破布木、台湾破布木和越南破布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布木属 资源分布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祖卡木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候艳敏 徐梅 +6 位作者 张丽娟 李俞瑶 周文欣 王航宇 王金辉 刘冬 张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3-371,共9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祖卡木颗粒(zukamu granules,ZKMG)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内实验验证预测结果。方法数据库检索ZKMG活性化合物、靶点以及潜在的支气管哮喘靶点,用ZKMG以及支气管哮喘的交集靶点构建药...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祖卡木颗粒(zukamu granules,ZKMG)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内实验验证预测结果。方法数据库检索ZKMG活性化合物、靶点以及潜在的支气管哮喘靶点,用ZKMG以及支气管哮喘的交集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PPI),采用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富集分析,并通过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分子对接。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建立支气管哮喘模型,经体内实验验证ZKMG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结果ZKMG中含有194种潜在活性成分,关键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关键靶点有176个,靶点主要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信号传导、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血管生成,通过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MAPK等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发挥治疗作用。结论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与对应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体内实验验证,ZKMG可改善支气管哮喘肺部炎症情况以及氧化应激水平,能够下调p-p38、p-ERK1/2、p-IκBα以及NF-κBp65的表达。ZKMG对支气管哮喘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卡木颗粒 卵清蛋白 支气管哮喘 NF-κB/MAPK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新疆毛菊苣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苏林洁 邹楠 +3 位作者 赫翠 陈卫军 秦冬梅 蔡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29-1436,共8页
目的探讨新疆毛菊苣乙酸乙酯萃取物(CEE)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95%乙醇浸提得毛菊苣根部提取物;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得CEE;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CEE小剂量组(150 g·kg^(-1))、CEE中剂量组(300 g·... 目的探讨新疆毛菊苣乙酸乙酯萃取物(CEE)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95%乙醇浸提得毛菊苣根部提取物;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得CEE;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CEE小剂量组(150 g·kg^(-1))、CEE中剂量组(300 g·kg^(-1))、CEE大剂量组(600 g·kg^(-1))和二甲双胍组(300 mg·kg^(-1));正常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00 mg·kg^(-1)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以5 d为间隔测定血糖值;实验期末对小鼠进行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实验;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INS)、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小鼠造模成功率为88.57%,死亡率为11.43%。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体质量均呈下降趋势,四氧嘧啶对小鼠体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药物干预后,CEE对糖尿病小鼠体质量有明显的影响;根据糖耐量实验结果表明,CEE能明显降低小鼠血糖值(P<0.05或P<0.01),提高小鼠的糖耐量,并且大剂量组效果比中剂量组更佳;胰岛素耐量实验结果表明,大剂量CEE可明显增加小鼠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耐量;血糖水平检测结果表明,CEE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P<0.05或P<0.01),呈剂量依赖性;血清测定结果表明,CEE各剂量组均能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的INS和HDL-C的水平,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的MDA、NO、TG、TC、LDL-C的水平,其中CEE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EE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同时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菊苣乙酸乙酯萃取物 四氧嘧啶 糖尿病 血糖
下载PDF
温里祛寒中药方剂抗寒活性成分筛选及药效学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卫贺 苗艳丰 +3 位作者 张静 李照雪 王晓琴 张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8-497,共10页
目的基于中医“治寒以热”辨证理论和温里祛寒方剂温中散寒的功效,对温里祛寒方中抗寒活性成分筛选并进行体外药效学验证。方法基于大数据分析温里祛寒方剂药材分布特性;通过系统药理学方法进行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和关键靶点的富集分析... 目的基于中医“治寒以热”辨证理论和温里祛寒方剂温中散寒的功效,对温里祛寒方中抗寒活性成分筛选并进行体外药效学验证。方法基于大数据分析温里祛寒方剂药材分布特性;通过系统药理学方法进行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和关键靶点的富集分析。建立体外BCPAP细胞低温联合缺氧模型,通过代表成分的细胞活力及调控活性氧水平、抗凋亡/坏死情况进行体外药效学验证。结果共收集到温里祛寒方剂147方,涉及中药材153味,药性主要为温/热、辛/苦,归脾肾肝经,具有生热、发散风寒之功效;药材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参与细胞对外界物质及环境刺激的反应、体温调节等生物过程和HIF-1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甲状腺激素合成等信号通路的调节。体外药效学结果显示,代表成分阿魏酸、姜黄素、肉桂醛、6-姜酚、甘草苷能够有效抑制低温联合缺氧诱导BCPAP细胞活力的降低,改善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和凋亡/坏死情况(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合能<-5.0 kcal·mol^(-1))。结论温里祛寒方剂及其活性成分能够帮助机体应对低温刺激,其抗寒作用与改善包括甲状腺在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里祛寒方剂 大数据 成药性评价 抗寒 缺氧损伤 BCPAP细胞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五倍子抗炎、抗菌活性指导下的有效成分分离与抗口腔溃疡网络药理学评价 被引量:18
5
作者 齐云云 温鹏 +4 位作者 于诗怡 李全凯 李晓娟 陈文 韩博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0-628,共9页
目的寻找五倍子(GallaChinensis,GCE)中具有抗口腔溃疡的活性成分,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1)利用柱层析分离五倍子中的成分,并建立五倍子化合物库。预测五倍子化合物潜在靶点并构建可视化相互作用网络。(2)二倍稀释法测定各组分最... 目的寻找五倍子(GallaChinensis,GCE)中具有抗口腔溃疡的活性成分,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1)利用柱层析分离五倍子中的成分,并建立五倍子化合物库。预测五倍子化合物潜在靶点并构建可视化相互作用网络。(2)二倍稀释法测定各组分最小抑菌浓度(MIC),牛津杯法测定活性组分的抑菌圈及药物敏感性。(3)分析各组分在口腔溃疡大鼠体内干预过程中的疗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溃疡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结果(1)将五倍子中化合物分离为GCE-1、GCE-2、GCE-3三段组分,经LC-MS分析得到7个成分,其中3个成分与口腔溃疡治疗的靶点相关。(2)GCE-2段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MIC均为5 mg·mL-1。(3)与其他组分相比,GCE-2治疗效果最好,组织中TNF-α、IL-1β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溃疡组织病理状态改变。结论GCE-2具有较好的抗口腔溃疡活性。本工作系统分析五倍子治疗口腔溃疡的物质基础及可能作用机制,为五倍子在抗炎、抗菌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多酚 口腔溃疡 系统药理学 活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促黑色素合成分子的结构相似性筛选潜在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被引量:6
6
作者 丁琼 于兰 +3 位作者 罗林 黄思露 王晓琴 张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2-770,共9页
目的白癜风是一种色素沉着减退性皮肤病,因发病机制复杂,治愈率低,需要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本文拟根据已报道的促黑色素生成化合物分子结构去筛选新的化合物分子。方法收集PubMed中已报道促黑色素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在in silico水平根据2... 目的白癜风是一种色素沉着减退性皮肤病,因发病机制复杂,治愈率低,需要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本文拟根据已报道的促黑色素生成化合物分子结构去筛选新的化合物分子。方法收集PubMed中已报道促黑色素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在in silico水平根据2D结构相似性聚类与Tanimoto相似性评分、2D QSAR和分子对接筛选能促进黑色素生成的化合物。在in vitro水平建立B16F10促黑色素生成细胞模型,通过对比促黑色素生成量效关系,酪氨酸酶活性,以及黑色素生成途径的基因表达情况综合评价潜在活性分子。结果共收集47个促黑色素生成的化合物并最终筛选出Ermanin,Tamarixetin,Quercetin 3,4’-dimethyl ether,这3个化合物均能引起B16F10细胞黑色素积累,对比黑色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活性,3个化合物中Ermanin效果最好;qPCR结果显示Ermanin可以显著增强TYR和MITF基因的表达且与同浓度阳性药8-MOP组比具有显著性(P<0.05),Tamarixetin可以增强TYR,TRP-1,DCT,MITF基因的表达,Quercetin 3,4′-dimethyl ether高浓度组能增强TYR,DCT基因的表达。结论以Ermanin为代表的甲氧基黄酮化合物具有促黑色素生成而有望作为治疗白癜风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黑色素 Ermanin Tamarixetin Quercetin 3 4’-dimethyl ether
下载PDF
蒙药哈日-沙布嘎(铁杆蒿)的质量标准提升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小红 庞克坚 +4 位作者 唐辉 张虹 魏沣 刘乐乐 姜国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6-541,共6页
目的:提升蒙药哈日-沙布嘎(铁杆蒿)的质量标准,为全面评价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哈日-沙布嘎进行外观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药材中的东莨菪苷、绿原酸、咖啡酸、东莨菪内酯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进行定性鉴别;... 目的:提升蒙药哈日-沙布嘎(铁杆蒿)的质量标准,为全面评价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哈日-沙布嘎进行外观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药材中的东莨菪苷、绿原酸、咖啡酸、东莨菪内酯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进行定性鉴别;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药材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并对药材的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进行检查。结果:哈日-沙布嘎药材茎呈类圆柱形,表面呈紫色或紫褐色或青褐色;叶呈卵形或矩圆状卵形,气香;花黄色,头状花序,近球形或半球形;粉末呈绿色或黄绿色,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薄壁细胞簇晶棱尖锐,螺纹导管众多,偶见具缘纹孔导管,木纤维多成束存在。TLC结果显示,供试品在与5种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东莨菪苷、绿原酸、咖啡酸、东莨菪内酯、3,5-二咖啡酰奎宁酸的质量浓度分别在85.60~428.00、10.16~101.60、10.20~102.00、40.84~408.40、40.80~408.0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9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3.00%(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07%、99.66%、98.37%、97.78%、98.40%(RSD均小于3.00%,n=6)。10批药材样品中上述5种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0.36%~1.23%、0.09%~0.51%、0.04%~0.13%、0.61%~1.13%、0.12%~1.11%;水分、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25%、5.86%、26.50%。结论:该研究在哈日-沙布嘎原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显微鉴别、TLC鉴别、含量测定以及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等检查项,方法精密、准确、稳定性良好,能够为更加科学、规范地评价该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哈日-沙布嘎(铁杆蒿)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东莨菪苷 绿原酸 咖啡酸 东莨菪内酯 3 5-二咖啡酰奎宁酸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方法从临床药物和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筛选潜在抗COVID-19病毒药物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天一 于兰 张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6-383,共8页
目的从现有临床药物和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中筛选潜在抗COVID-19病毒药物。方法通过数据库与文献挖掘收集临床抗逆转录病毒、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肺炎链球菌药物及天然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分子对接筛选特异性作用于COVID-19主蛋白酶Mpro及... 目的从现有临床药物和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中筛选潜在抗COVID-19病毒药物。方法通过数据库与文献挖掘收集临床抗逆转录病毒、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肺炎链球菌药物及天然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分子对接筛选特异性作用于COVID-19主蛋白酶Mpro及宿主关键受体ACE2上的潜在治疗药物。结果根据分子对接评分,提出以下几种潜在有效药物:1)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除洛匹那韦与利托那韦外,阿巴卡韦、奈非那韦和氨苯那韦可能有效;2)抗菌药物奥司他韦可能有效,西司他丁与亚胺培南(泰能)可能有效;3)天然小分子化合物紫草素、姜黄素及穿心莲内酯可能有效。结论本研究通过分子对接预测作用于COVID-19主蛋白酶Mpro及关键受体ACE2上的潜在药物,为寻找临床潜在有效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分子对接 Mpro ACE2 潜在药物 天然小分子
下载PDF
清热功效指引下的新疆软紫草活性分子筛选与解热镇静作用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钦荣 张波 陈韩英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7-785,共9页
目的新疆软紫草性寒味苦,主清热凉血,基于此功效本文从系统药理学角度虚拟筛选其成药性分子并评价代表化合物的解热镇静作用。方法基于TCMSP等数据库构建软紫草成分库,通过admet SAR法筛选成药性较佳的活性分子,基于bSDTNBI法预测靶标... 目的新疆软紫草性寒味苦,主清热凉血,基于此功效本文从系统药理学角度虚拟筛选其成药性分子并评价代表化合物的解热镇静作用。方法基于TCMSP等数据库构建软紫草成分库,通过admet SAR法筛选成药性较佳的活性分子,基于bSDTNBI法预测靶标并构建网络关系,通过MCODE拓扑学分析关键靶点及通路,autoDOCK验证了紫草主要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可能存在的机制。建立2,4-二硝基苯酚(DNP,25 mg·kg^(-1))诱导的血热证小鼠模型,测定小鼠体温、饮水量、尿液量、粪便含水量及凝血功能指标,行为学体系评价代表化合物的镇静作用,包括自主活动、体温、睡眠作用,旷场实验分析运动轨迹。结果根据ADME性质以OB 30%,DL>0.18及CYP450代谢酶综合打分筛选出排名前20的活性分子,主要活性代表分子为紫草素(SK),涉及神经配体-受体关系和癌症等通路,MCODE分析显示紫草与OPRK1,GABRG2等中枢神经靶点密切相关,进一步药靶互作指出SK可与GABRG2等稳定结合。体内药效学结果表明SK组小鼠饮水量减少、尿液量和粪便含水量增加;SK显著降低了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及体温且具有量效一致性,缩短了睡眠潜伏期,显著延长了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P<0.01);旷场实验指出SK显著降低了DNP小鼠的运动总距离和平均速度,并显示了其运动轨迹的减少(P<0.01)。结论清热功效指引下的新疆软紫草成药性分子以萘醌类紫草素为主,其具有一定的中枢性解热与部分中枢抑制作用,具体表现在SK可有效抑制血热引起的中枢兴奋,且这一作用与γ-氨基丁酸受体(GABA)突触后抑制及阿片受体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软紫草 紫草素 中枢解热 镇静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蒙药乌日格斯图-阿日查(刺柏叶)的质量标准提升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小红 庞克坚 +4 位作者 唐辉 张虹 管辉 魏沣 唐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949-1955,共7页
目的:为完善蒙药乌日格斯图-阿日查(刺柏叶)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采集地的10批乌日格斯图-阿日查药材为样品,对其进行性状观察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样品中的异槲皮苷、槲皮苷、穗花杉双黄酮、竹柏双黄酮A和... 目的:为完善蒙药乌日格斯图-阿日查(刺柏叶)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采集地的10批乌日格斯图-阿日查药材为样品,对其进行性状观察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样品中的异槲皮苷、槲皮苷、穗花杉双黄酮、竹柏双黄酮A和扁柏双黄酮进行定性鉴别;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中的相关方法测定样品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重金属的含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结果:乌日格斯图-阿日查粉末呈绿色或黄绿色,管胞呈多角形,紧密排列成纵行;气孔为不等式;表皮细胞为近长方形;厚壁细胞呈类长方形,壁连珠状增厚。TLC结果显示,供试品在与上述5种成分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10批样品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7.37%-11.18%、0.75%-2.98%、16.55%-26.42%,平均值分别为8.51%、1.27%、22.35%;铅、砷、镉、汞、铜含量分别为2.00-5.44、0.65-1.65、0.044-0.100、0.034-0.160、4.59-6.79 mg/kg,平均值分别为3.73、0.97、0.078、0.061、5.23 mg/kg。异槲皮苷、槲皮苷、穗花杉双黄酮、竹柏双黄酮A、扁柏双黄酮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98-20.02、49.99-199.96、19.94-99.96、9.99-40.00、20.20-159.98μg/mL(r均大于0.9997);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3.0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2%-102.96%,RSD为1.21%-1.88%(n=6)。10批样品中上述5种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89-0.379、1.379-4.250、1.077-2.026、0.162-0.423、0.0169-0.1170 mg/g。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蒙药乌日格斯图-阿日查药材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暂规定其总灰分不得超过10.22%,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53%,醇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17.88%,重金属铅不得超过5 mg/kg,砷不得超过2 mg/kg,镉不得超过0.3 mg/kg,汞不得超过0.2 mg/kg,铜不得超过2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乌日格斯图-阿日查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槲皮苷 穗花杉双黄酮 竹柏双黄酮A
下载PDF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11
作者 秦冬梅 姚佳 +4 位作者 孟凌宇 侯金秋 孙文宁 蔡钢 冀祖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12-1319,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软紫草根[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AE]不同提取物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凋亡作用,并通过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验证其抗肝癌作用,初步探究AE提取物的抗肝癌作用。方法首先采用MTT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A... 目的研究新疆软紫草根[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AE]不同提取物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凋亡作用,并通过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验证其抗肝癌作用,初步探究AE提取物的抗肝癌作用。方法首先采用MTT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AE各提取物对HepG2细胞的抗增殖以及促凋亡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了细胞中Bcl-2凋亡家族蛋白的表达水平,综合上述实验结果,筛选出促凋亡作用明显的提取物进行抗小鼠原位肝癌的实验,评价了给药前后原位肝癌小鼠的脏器指数、肝功能指标及组织切片。结果随着AE提取物极性的降低,对HepG2细胞抗增殖、促凋亡作用增强,AE石油醚部位(AEP)抗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最明显;在AEP剂量为1.56μg·L^(-1)时,Bcl-2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Bad蛋白表达水平在AEP剂量为3.125μg·L^(-1)时明显上调(P<0.05)。动物实验验证了AEP可以改善肝功能,减缓肝癌发展进程的作用。结论研究表明AEP对肝细胞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挥该作用与调节Bcl-2家族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软紫草 抗肝癌 HEPG2 BCL-2家族 凋亡 原位肝癌模型
下载PDF
人工种植条件下新疆紫草主要光合特征的变化研究
12
作者 王翔飞 潘旭东 +1 位作者 高茹燕 谭勇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紫草人工种植环境中的光合作用规律及对低海拔环境的适应能力。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人工种植一年生新疆紫草不同月份的光合参数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7月份新疆紫草还处在高海拔高湿低温的"... 目的:了解新疆紫草人工种植环境中的光合作用规律及对低海拔环境的适应能力。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人工种植一年生新疆紫草不同月份的光合参数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7月份新疆紫草还处在高海拔高湿低温的"环境记忆"中,并未完全适应新的环境;8月份之后新疆紫草已调整了自身利用光能的策略,基本适应了低海拔地区的高温低湿环境。结论:新疆紫草对于低海拔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低海拔地区有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的可能。但由于新疆紫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周期十分漫长,主要有效成分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低海拔环境下的越冬条件及后期的适应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草 人工种植 光合特征
下载PDF
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究红花黄色素对不同月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梦玉 郑艳杰 +2 位作者 叶红霞 王春辉 胡艳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的 采用3、6、9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模型,明确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 SY)对不同疾病时期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究SY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作用机制。方法 行为学实验观察SY对... 目的 采用3、6、9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模型,明确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 SY)对不同疾病时期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究SY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作用机制。方法 行为学实验观察SY对不同月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ELISA研究SY对不同月龄小鼠皮层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小胶质细胞活化标志蛋白,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SY提高了3、6、9月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脑组织中IL-6的含量,提高TGF-β1的含量;诱导各月龄小鼠脑组织中精氨酸酶-1(arginase-1, Arg-1)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下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TLR4)以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与3、9月龄小鼠相比,SY对6月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效果最佳。SY通过诱导APP/PS1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TREM2的表达,抑制TLR4/NF-κB通路激活,促进小胶质细胞表型向抗炎型转变,减轻慢性神经炎症反应,改善各月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阿尔茨海默病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学习记忆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毛菊苣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丽萍 秦冬梅 +1 位作者 苏林洁 高月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9-375,共7页
目的研究毛菊苣根乙酸乙酯萃取物(CGEA)对大鼠急性肝损伤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阳性对照组(Sulfasalazine,100 mg·kg^(-1))和CGEA高、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毛菊苣根乙酸乙酯萃取物(CGEA)对大鼠急性肝损伤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柳氮磺吡啶肠溶片阳性对照组(Sulfasalazine,100 mg·kg^(-1))和CGEA高、低剂量组(150、100 mg·kg^(-1)),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30%TNBS-40%乙醇溶液灌肠(60 mg·kg^(-1)),同时皮下注射含体积分数40%CCl4的橄榄油溶液2 mL·kg^(-1),一周2次,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合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CGEA制备成水混悬液,按照CGEA高剂量组(150 mg·kg^(-1)),CGEA低剂量组(100 mg·kg^(-1))连续灌胃大鼠14 d,每日1次。14 d后,处死大鼠并取血清及肝脾组织,计算肝脾指数,检测大鼠血清相关指标;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脾指数明显上升(P<0.01);血清中AST、ALT、AKP、γ-GT和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遭到破坏,炎性细胞浸润;结肠组织结构杂乱,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现象。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肝脾指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AST、ALT、AKP、γ-GT和MDA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给药组肝肠组织破坏程度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结论CGEA可以减轻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合并急性肝损伤程度,对其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菊苣 乙酸乙酯萃取物 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肝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基于血液中炎症因子网络评价地黄的抗热射病作用
15
作者 冀欣业 马绍壮 +2 位作者 张晏源 王晓琴 张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4-651,共8页
目的热射病(HS)是高温高湿环境引起急性热损伤的一种复杂疾病,其发生发展与血液中多种炎症因子密切相关,清热凉血药地黄潜在抗热射病作用尚不明确。方法中国知网、PubMed跨库检索“热射病,Heat stroke”文献,在统计学指导下人工挖掘HS... 目的热射病(HS)是高温高湿环境引起急性热损伤的一种复杂疾病,其发生发展与血液中多种炎症因子密切相关,清热凉血药地黄潜在抗热射病作用尚不明确。方法中国知网、PubMed跨库检索“热射病,Heat stroke”文献,在统计学指导下人工挖掘HS显著性变化的血液炎症因子标志物并构建无标网络(Scale-free-network);收集地黄的活性成分,预测相关靶点并将其与热射病血液炎症因子网络进行关联分析;人工气候箱制作热射病小鼠模型:温度41℃±0.5℃,相对湿度60%±5%,评价地黄粗提物抗HS药效,q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分子对接进行药-靶关联验证。结果地黄与热射病之间的相关生物学过程和通路主要集中在炎症反应和凋亡反应。生物学验证结果显示,地黄能够延长热射病小鼠的生存时间,提高小鼠的生存率,减轻肝肾肿胀等急性反应,显著改善肝脏和肾脏的损伤(P<0.05)。qRT-PCR结果显示地黄粗提物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因子IL-6、IL-1β、IL-17A、NF-κB、TNF-α的mRNA的表达水平(P<0.05),发挥抗炎作用,这些因子在热射病血液炎症因子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关键蛋白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地黄具有抗热射病的药理活性,作用于热射病血液中炎症因子网络的中心区域,可以改善热射病引起的小鼠肝脏和肾脏损伤、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炎症因子网络 地黄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虎克毛冠菊的化学成分研究及2种成分的HPLC法测定
16
作者 张亦婷 周永科 +1 位作者 庞克坚 杨新洲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8-35,共8页
目的系统提取、分离和纯化虎克毛冠菊中的化学成分,从中筛选出2种主要成分,作为质量标志物对15批虎克毛冠菊药材进行HPLC质量分数测定。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柱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对虎克毛冠菊乙醇提取物进行分... 目的系统提取、分离和纯化虎克毛冠菊中的化学成分,从中筛选出2种主要成分,作为质量标志物对15批虎克毛冠菊药材进行HPLC质量分数测定。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柱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对虎克毛冠菊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方法(UV、IR、MS、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选取质量分数最高的2种主要成分鸢尾苷、鸢尾甲苷A(质量分数≥98%)作为对照品,采用Gemini-NX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2%甲酸(B)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65 nm。对15批虎克毛冠菊药材中鸢尾苷、鸢尾甲苷A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从虎克毛冠菊中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鸢尾甲苷A(1)、鸢尾苷(2)、鸢尾新苷B(3)、野鸢尾苷(4)、鸢尾苷元(5)、野鸢尾苷元(6)、毛蕊异黄酮(7)、鸢尾甲黄素B(8),其中鸢尾苷、鸢尾甲苷A的质量分数最高。15批虎克毛冠菊药材中鸢尾苷、鸢尾甲苷A质量分数分别为37.26~53.80 mg/g、29.39~39.44 mg/g。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5批虎克毛冠菊药材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拟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鸢尾苷质量分数不低于3.8%,鸢尾甲苷A质量分数不低于3.0%,为虎克毛冠菊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克毛冠菊 化学成分 异黄酮 HPLC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对SCOP诱导小鼠认知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17
作者 齐妍强 叶红霞 +5 位作者 王妍又 李霞 贺颖西 田卉 李乐 胡艳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8-1865,共8页
目的 研究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 SY)对氢溴酸东莨菪碱(scopolamine hydrobromide, SCOP)诱导的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方法 6月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odel组、SY-H组、SY-M组、SY-L组、石杉碱甲(huperzi... 目的 研究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 SY)对氢溴酸东莨菪碱(scopolamine hydrobromide, SCOP)诱导的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方法 6月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odel组、SY-H组、SY-M组、SY-L组、石杉碱甲(huperzine-A)组,每组12只。采用SCOP建立记忆障碍模型,通过行为学实验评价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ELISA试剂盒测定小鼠皮层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突触可塑性及BDNF/TrkB/CRE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Model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海马和皮层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形态趋于完整,正常神经元数量升高;皮层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显著改善,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量升高,脑组织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激活。结论 SY能显著改善SCOP诱导的认知障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激活BDNF/TrkB/CREB信号通路,调节突触可塑性,改善神经元损伤,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红花黄色素 氢溴酸东莨菪碱 胆碱能神经系统 BDNF/TrkB/CREB通路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Yuanzhi (Polygalae Radix) extract on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induced depression in rats: modulation of the NLRP3 inflammasome and NF-κB pathway
18
作者 CHEN Yuzhen ZHAO Yongzhi +4 位作者 ZHANG Yiwen CHEN Fang Iqbal Choudhary Muhammad LIU Xinmin JIANG Ning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84-194,共1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Yuanzhi(Polygalae Radix;PR)aqueous extract on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induced depression rat model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Methods A total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f Yuanzhi(Polygalae Radix;PR)aqueous extract on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induced depression rat models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Methods A total of 40 male Sprague Dawley(SD)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model;low dose of PR(PR-L;0.5 g/kg);high dose of PR(PR-H;1 g/kg);and fluoxetine(10 mg/kg)groups;with 8 rats in each group.Except for the rats in control group;those in the other four groups underwent CUMS-induced depression modeling.PR and fluoxetine were administered intragastrically once daily;30 min prior to the CUMS procedure;for 14 consecu-tive days until the behavioral tests were performed.After CUMS modeling;the 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open field test(OFT);novelty-suppressed feeding test(NSFT);forced swim test(FST);and tail suspension test(TST)were employed to assess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PR on the mitigation of depressive-like behaviors in rat models.Additionally;th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was utilized to quantify the serum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interleukin(IL)-6;and IL-1βin the rats.Western blot analysis was al-so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cyclooxygenase-2(COX-2);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ASC);and caspase-1 in the hippocampal tissues of the rats.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 positive(Iba-1+)cells in the dentate gyrus(DG)of rats with CUMS-induced depression.Results(i)Treatment with PR-H and fluoxetin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enhancements in both the total distance and time the rats moved during tests(P<0.01 and P<0.05;respectively).Post-administration of PR-H and fluoxetine also led t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u-crose preference among rats(P<0.05).Besides;PR-L;PR-H;and fluoxetine treatment markedly decreased the latency of ingestion(P<0.05;P<0.05;and P<0.01;respectively).As observed from the FST;PR-L;PR-H;and fluoxetine presented antidepressant effects on rats with CUMS-induced depression;leading to the reduction in time of their immobility(P<0.05;P<0.01;and P<0.01;respectively).The results of TST indicated reduced immobility time in rats receiving PR-H and fluoxetine treatment as well(P<0.01).(ii)Rats in model group showed an increase in the levels of Iba-1+microglia in their left and right brains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 group(P<0.01).However;such increase was negated post PR treatment(P<0.01).Treatment with PR-L;PR-H;and fluoxetine considerably reduced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TNF-α;IL-1β;and IL-6;P<0.01).In addition;treatment of PR-L and PR-H ef-fectively counteracted the elevated levels of NLRP3;ASC;and caspase-1;and markedly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hosphorylated p65(p-p65);COX-2;and iNOS in rats’hip-pocampus(P<0.01).Conclusion Collectively;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R exerts an antidepressant effect on rats with CUMS-induced depression partially through the modulation of the NLRP3 and NF-κB signaling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ON Yuanzhi(Polygalae Radix)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Neuroinflammatory
下载PDF
毛菊苣的保肝作用及其机制
19
作者 高月锋 秦冬梅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1-77,共7页
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et Huet)是菊科菊苣属植物。它是一种原产于欧洲和亚洲的植物。在中国,它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常被维吾尔医学用于治疗肝脏疾病。从毛菊苣抗肝纤维化、抗肝损害、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et Huet)是菊科菊苣属植物。它是一种原产于欧洲和亚洲的植物。在中国,它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常被维吾尔医学用于治疗肝脏疾病。从毛菊苣抗肝纤维化、抗肝损害、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四个方面综述了其肝保护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毛菊苣保肝作用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菊苣 肝纤维化 脂肪肝 肝损伤
下载PDF
毛菊苣正丁醇部位调节肠道菌群-肠-肝轴防治大鼠慢性肝病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聪 邹楠 +4 位作者 袁今奇 姚佳 苏林洁 韩畅 秦冬梅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8-1115,共8页
目的探讨毛菊苣正丁醇部位是否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肠-肝轴防治慢性肝病。方法采用5%三硝基苯磺酸(TNBS)-80%乙醇(EtOH)以60 mg·kg^(-1)的剂量对大鼠进行长期灌肠,构建由肠道损伤导致的肝损伤模型,每周灌肠2次,连续12周,第13周时,... 目的探讨毛菊苣正丁醇部位是否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肠-肝轴防治慢性肝病。方法采用5%三硝基苯磺酸(TNBS)-80%乙醇(EtOH)以60 mg·kg^(-1)的剂量对大鼠进行长期灌肠,构建由肠道损伤导致的肝损伤模型,每周灌肠2次,连续12周,第13周时,分组给药:毛菊苣正丁醇部位小剂量组(100 mg·kg^(-1))、毛菊苣正丁醇部位大剂量组(150 mg·kg^(-1))、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组(100 mg·kg^(-1))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治疗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每天给药1次。2周后,将大鼠安乐死,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白蛋白(ALB)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肠道和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肝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4、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采用16SrDNA对粪便进行测序,分析微生物种类。体外实验分析毛菊苣正丁醇部位对青春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毛菊苣正丁醇部位干预后:①毛菊苣正丁醇部位小剂量组血清ALT和γ-GT水平显著降低(P<0.05),LDH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血清ALT、γ-GT、LDH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小剂量组AST和ALB水平均没有得到改善;②大、小剂量组肝肠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均减轻、病理状态得到改善;③大剂量组肝组织匀浆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④大剂量组厚壁菌门、颤螺菌属和瘤胃球菌属的丰度升高,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降低,肠道菌群接近正常水平;⑤体外实验毛菊苣正丁醇部位浓度在0~0.0975 mg·mL^(-1)时,可促进青春双歧杆菌生长,基本不影响嗜酸乳杆菌生长。结论毛菊苣正丁醇部位防治由肠道炎症诱导的肝损伤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恢复肠道屏障,从而改善“肠-肝轴”,最终减轻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菊苣 慢性肝病 肠道菌群-肠-肝轴 炎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