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32
篇文章
<
1
2
…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球定位系统在海上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毛锋
张会元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给出了在海上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动态测量的数学模型及其精度.研究表明,采用伪距和载波相位组合模型进行海上动态定位,可以满足大部分海上定位的精度要求.用GPS和测深仪对海底三维坐标进行了动态测定,建立了海底数字地形模型,联机...
给出了在海上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动态测量的数学模型及其精度.研究表明,采用伪距和载波相位组合模型进行海上动态定位,可以满足大部分海上定位的精度要求.用GPS和测深仪对海底三维坐标进行了动态测定,建立了海底数字地形模型,联机自动绘制出海底立体图和等值线图.试验证实,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并提出了建立区域海底数据库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海上石油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
31
2
作者
纪友亮
张世奇
李红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97-104,共8页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讨论了影响陆相湖盆地层层序发育的4大因素。将东营凹陷第三系划分出2个层序6个体系域。确定出湖盆中湖侵体系域存在4种类型,并建立了它们的发育模式。最后,利用古地磁资料,确定出了第1层序的缓慢沉积段,并对深...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讨论了影响陆相湖盆地层层序发育的4大因素。将东营凹陷第三系划分出2个层序6个体系域。确定出湖盆中湖侵体系域存在4种类型,并建立了它们的发育模式。最后,利用古地磁资料,确定出了第1层序的缓慢沉积段,并对深水环境准层序的划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湖盆
层序地层学
体系域
准层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戴启德
狄明信
+3 位作者
国景星
李继红
何立琨
贾俊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8-18,共11页
本文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和化验分析等资料,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沉积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认为该时期发育冲积扇和河流2种沉积相类型,河流相可细分为4种亚相7种微相。通过单井和连井剖面相分析,研究了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并编制...
本文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和化验分析等资料,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沉积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认为该时期发育冲积扇和河流2种沉积相类型,河流相可细分为4种亚相7种微相。通过单井和连井剖面相分析,研究了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并编制出各时期的沉积相平面图,分析了物源区及古河流流向,指出了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河流
冲积扇
亚相
微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系统论研究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
12
4
作者
徐怀民
任怀强
信荃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共3页
含油气系统的概念是近年来提出并应用于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它是含油气盆地中赋存油气的客观地质实体。以辩证唯物论原理为指导,从含油气盆地与油气成藏基本条件出发,探讨食油气系统的组成、层次和内在规律,提出:不同尺度的系统具有...
含油气系统的概念是近年来提出并应用于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它是含油气盆地中赋存油气的客观地质实体。以辩证唯物论原理为指导,从含油气盆地与油气成藏基本条件出发,探讨食油气系统的组成、层次和内在规律,提出:不同尺度的系统具有不同结构;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紧密相关;环境是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必要土壤;必须引入时间概念来考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系统具有层次性,各层次系统的成藏要素都具有整体性。认为含油气系统的研究应该以系统论的方法进行,通过建立和恢复系统的原型来确定其特征及油气藏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油气藏
结构
层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国景星
戴启德
+1 位作者
狄明信
李继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45-153,共9页
利用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及分析化验资料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首先从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砂体形态、电性特征、地震反射等方面论证馆陶组上段为山麓洪积相和河流相沉积,其中...
利用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及分析化验资料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首先从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砂体形态、电性特征、地震反射等方面论证馆陶组上段为山麓洪积相和河流相沉积,其中它们又可进一步细分为10种亚相或微相。其次,详细论述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同时还指出了油气分布与沉积相带的关系。此外,本文还指出馆陶组上段沉积期的物源方向、河流流向、最终汇水区及当时的古气候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济阳坳陷
馆陶组上段
曲流河
辫状河
古地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断陷湖盆沉积体系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
17
6
作者
信荃麟
朱筱敏
+1 位作者
郑清
张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5期11-17,共7页
渤海湾盆地中常见沉积体系的断陷湖盆地质结构决定了沉积体系的分布。沉积体系的分布具有环状不对称的特点。在断陷湖盆陡坡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体系;中央深水区发育深水浊积扇体系及湖相暗色泥岩;缓坡发育三角洲、滩坝、碳酸盐岩...
渤海湾盆地中常见沉积体系的断陷湖盆地质结构决定了沉积体系的分布。沉积体系的分布具有环状不对称的特点。在断陷湖盆陡坡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体系;中央深水区发育深水浊积扇体系及湖相暗色泥岩;缓坡发育三角洲、滩坝、碳酸盐岩隆沉积体系。渤海湾断陷湖盆的演化可以划分成早期断陷阶段、中期强烈断拗阶段和晚期衰亡阶段。在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沉积体系的分布既有差异性又有一定的继承性,从而建立了盆地发育不同阶段的沉积体系分布模式。渤海湾盆地油气分布与沉积体系展布密切相关,今后的油气勘探应重点考虑地层和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下第三系
沉积体系
油气
断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的纵向演化规律
被引量:
3
7
作者
狄明信
戴启德
国景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46-51,共6页
本文根据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砂体厚度和测井曲线特征等资料,对4口岩心井进行了沉积相分析,详细研究了不同时期的河流类型及沉积相的演化规律,从而认为济阳凹陷上第三系沉积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的冲积扇-辫状河阶段,中期的辫状河—...
本文根据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砂体厚度和测井曲线特征等资料,对4口岩心井进行了沉积相分析,详细研究了不同时期的河流类型及沉积相的演化规律,从而认为济阳凹陷上第三系沉积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的冲积扇-辫状河阶段,中期的辫状河—低弯度曲流河阶段及晚期的高弯度曲流河阶段,同时分析了不同砂体的油气储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冲积扇
辫状河
曲流河
储集性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
16
8
作者
纪友亮
冷胜荣
陈丽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6期8-15,共8页
利用孢粉、微量元素、微古生物、有机质类型和岩石矿物资料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的古气候、古水介质、古水深及物源进行了分析,利用岩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和电性资料等对沉积相待征进行了研究,将其划分出曲流河、辫状三角洲、三角洲...
利用孢粉、微量元素、微古生物、有机质类型和岩石矿物资料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的古气候、古水介质、古水深及物源进行了分析,利用岩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和电性资料等对沉积相待征进行了研究,将其划分出曲流河、辫状三角洲、三角洲、湖底扇、风暴相等六种沉积相类型,并总结出湖泊沉积体系、冲积扇-辫状河将状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及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湖泊体系三种沉积相模式,三种沉积相模式反映了该凹陷在侏罗统沉积时期的主要沉积相的组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沉积相
吐哈盆地
侏罗纪
储集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鲁盆地陆家堡西部凹陷上侏罗统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卫海
查明
+2 位作者
朱筱敏
雷安贵
苍瑞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54-160,共7页
本文运用地质、地震和测井等资料对陆西凹陷上侏罗统沉积体系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该区上侏罗统发育了近岸水下扇、三角洲和以凹陷中古隆起为沉积背景的高垒斜坡扇等3种沉积体系,其中近岸水下扇为上侏罗统分布最普遍的沉积类型,构成本...
本文运用地质、地震和测井等资料对陆西凹陷上侏罗统沉积体系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该区上侏罗统发育了近岸水下扇、三角洲和以凹陷中古隆起为沉积背景的高垒斜坡扇等3种沉积体系,其中近岸水下扇为上侏罗统分布最普遍的沉积类型,构成本区主要储层,高垒斜坡扇是与水下古隆起有关的由滑塌作用形成的重力流沉积体,构成本区极富特色的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西凹陷
沉积体系
近岸水下扇
三角洲
高垒斜坡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河流相沉积的粒度特征
被引量:
12
10
作者
狄明信
戴启德
白光勇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1-5,共5页
讨论了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河流沉积的粒度特征,在对14口岩心井300块样品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粒度参数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出不同微相的概率曲线特征,并利用C-M图、萨胡判别式和粒度离散图研究了河流类...
讨论了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河流沉积的粒度特征,在对14口岩心井300块样品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粒度参数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出不同微相的概率曲线特征,并利用C-M图、萨胡判别式和粒度离散图研究了河流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河流,其粒度在垂向上的变化速率不同,直接影响到砂体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砂岩
粒度分析
概率曲线
非均质性
济阳坳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东湾盆地南部下第三系构造岩相分析
被引量:
10
11
作者
陈清华
刘泽容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2期9-13,共5页
辽东湾盆地由辽西凹陷、辽西低凸起、辽中凹陷、辽东凸起、辽东凹陷五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其下第三系地层包括东上段、东下段、沙一、沙二、沙三与沙四段,发育有九种沉积相、三大沉积体系,根据沉积与构造的配置关系,该区构造岩相带...
辽东湾盆地由辽西凹陷、辽西低凸起、辽中凹陷、辽东凸起、辽东凹陷五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其下第三系地层包括东上段、东下段、沙一、沙二、沙三与沙四段,发育有九种沉积相、三大沉积体系,根据沉积与构造的配置关系,该区构造岩相带可以划分为五种构造岩相带,如低凸起滨浅湖滩坝型构造岩相带,陡岸半深湖近学水下扇构造岩相带等.构造对沉积的控制规律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不同构造带发育不同的沉积体系,同生断层两侧发育不同的沉积相类型,构造运动的强弱控制沉积体系的发育与分布,不同的构造演化史控制着沉积充填史。受构造岩相双重控制,辽中凹陷的洼中断隆带与坡上断隆带为该区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沉积
构造岩相带
第三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东新泰盘车沟剖面寒武系硅质层成因
被引量:
4
12
作者
狄明信
马玉新
田海芹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A00期1-5,共5页
利用野外地质资料和室内分析资料,从成因类型和形成机理方面对盘车沟寒武系剖面中硅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镘头组下部的硅质层是同生期生物化学作用成因的,形成于潮下低能浅水环境;中、下寒武统与泥质共生的硅质层是成岩期呈分...
利用野外地质资料和室内分析资料,从成因类型和形成机理方面对盘车沟寒武系剖面中硅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镘头组下部的硅质层是同生期生物化学作用成因的,形成于潮下低能浅水环境;中、下寒武统与泥质共生的硅质层是成岩期呈分散状的硅质沉积物溶解、聚集、交代成因的。在硅质形成过程中,粘土矿物对SiO2胶体质点起着吸附和提供部分氧化硅的作用。张夏组顶部硅质层是经过白云岩化作用之后交代成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层
生物化学沉积
粘土矿物
白云岩化
寒武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压实流盆地流体势场与油气运聚关系
被引量:
27
13
作者
查明
陈发景
张一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针对压实流盆地“离心流”水动力场性质,以东营凹陷为例,描述了压实流盆地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沙三段流体势的分布;结合运移地球化学证据。
关键词
压实流
充体势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储层特征及天然气藏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
2
14
作者
徐樟有
戴启德
+2 位作者
狄明信
李继红
国景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5期1-5,共5页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是胜利油田的主要产油气层段之一,也是今后进一步进行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主力目的层位。本文从上第三系储层的类型及其展布规律、岩性、储集物性、微观孔隙结构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天然气储层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是胜利油田的主要产油气层段之一,也是今后进一步进行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主力目的层位。本文从上第三系储层的类型及其展布规律、岩性、储集物性、微观孔隙结构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天然气储层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天然气藏的形成条件及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天然气对储层储集物性的要求比石油更具广泛性;天然气藏的形成除必须具备一定的储层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受控于生成运移条件、盖层条件及一定构造背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储集层
济阳坳陷
早第三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孤东油田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储层非均质模式研究
被引量:
6
15
作者
戴启德
狄明信
+2 位作者
白光勇
刘仁君
魏荷花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5期1-7,共7页
从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砂体展布等方面。详细讨论了孤东油田上第三系馆陶组不同沉积微相的非均质性,并结合油田开发特征,建立了辫状河心滩、曲流河边滩、河道充填及河道边缘4类主要储层的非均质模式,其中心滩、边滩砂体属中等非...
从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砂体展布等方面。详细讨论了孤东油田上第三系馆陶组不同沉积微相的非均质性,并结合油田开发特征,建立了辫状河心滩、曲流河边滩、河道充填及河道边缘4类主要储层的非均质模式,其中心滩、边滩砂体属中等非均质性储层,是油田开发最有利的油层;河道充填砂体属中偏强非均质性储层,是油田开发较有利的油层;河道边缘砂体则属较强的非均质性储层,属较差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储集层
非均质性
沉积模式
孤东油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田海芹
汪红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贵州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学,在寒武系识别出了10个层序边界,划分出了9个(三级)层序及25个体系域,其中,寒武系的底界面和顶界面,以及中下寒武统间的较大沉积间断面为Ⅰ类层序边界,其余为Ⅱ类层序边界,论述...
研究了贵州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学,在寒武系识别出了10个层序边界,划分出了9个(三级)层序及25个体系域,其中,寒武系的底界面和顶界面,以及中下寒武统间的较大沉积间断面为Ⅰ类层序边界,其余为Ⅱ类层序边界,论述了该区的沉积演化史,指出金顶山期、高台期是同生断层剧烈活动的两个时期;牛蹄塘期(及明心寺早期)的南方海域基本上是统一的;台地、台地斜坡、广海盆地三大沉积区的格局形成于金顶山期,加强于高台期,稳定、发育于中晚寒武世。止于寒武纪末期,该区的两个沉积模式:一为巨大的坡缓底平的海域沉积模式;为牛蹄塘组层序及明心寺组层序发育时期的沉积模式;二为台地-(台地)斜坡-(广海)盆地沉积模式,为寒武纪金顶山期后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有比云南梅树村地区下寒武统渔户村组更老的地层,其东南海槽可能是浅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
层序地层学
沉积模式
贵州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积盆地中石油初次运移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
2
17
作者
熊继辉
金强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1期107-115,共9页
根据油气初次运移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本文指出沉积盆地中的石油初次运移是以分离的相态与水一起或单独排出生油岩的,其动力是高压异常等因素,只有生油岩孔隙中烃类饱和度超过临界值(10%~20%)时,初次运移才实现。本文介绍了初次运移现...
根据油气初次运移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本文指出沉积盆地中的石油初次运移是以分离的相态与水一起或单独排出生油岩的,其动力是高压异常等因素,只有生油岩孔隙中烃类饱和度超过临界值(10%~20%)时,初次运移才实现。本文介绍了初次运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对生油潜力不同的生油岩排烃过程、通道和效率作了论述,引入了初次运移的两相流动概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石油初次运移
生油岩
烃饱和度
数值模拟
油气资源预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清坳陷下第三系地震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
4
18
作者
杨国权
陈景达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8-15,共8页
对临清坳陷东部勘探程度低的地区进行了研究,综合构造、沉积、测井等理论资料对本区的地震相、沉积相及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地震地层学的划分原则,确立了下第三系超层序及其间的三个层序六个亚层序,并对其特征作了...
对临清坳陷东部勘探程度低的地区进行了研究,综合构造、沉积、测井等理论资料对本区的地震相、沉积相及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地震地层学的划分原则,确立了下第三系超层序及其间的三个层序六个亚层序,并对其特征作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沉积理论,把双断式盆地的沉积背景划成了五个地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数十种地震相单元。参考了古地理环境,引用了速度、岩性的解释方法研究了沉积相解释,运用测井曲线对沉积相进行了验证;用构造沉积理论分析了沙三段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沙四、沙三和沙二层序的沉积相平面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学
地震相
沉积构造
第三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雾迷山组叠层石的环境意义
被引量:
3
19
作者
周丽清
赵澂林
刘孟慧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3期11-20,共10页
叠层石广泛见于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雾迷山组,文中将其分为六种类型:核形石、凝块石、层状叠层石、波状叠层石、锥状叠层石和柱状叠层石。叠层石形态的变化由前向后代表由低能向高能的环境转变,其中以层状叠层石在雾迷山组最为丰富。研究表...
叠层石广泛见于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雾迷山组,文中将其分为六种类型:核形石、凝块石、层状叠层石、波状叠层石、锥状叠层石和柱状叠层石。叠层石形态的变化由前向后代表由低能向高能的环境转变,其中以层状叠层石在雾迷山组最为丰富。研究表明,在当时无捕食动物与钻孔动物存在的情况下,大多数叠层石发育于潮下带环境。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主要出现在潮下高能带的下部,少量见于受保护的潮间环境。潮下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以其色深、纹层密集、缺乏干裂收缩缝和窗格状组构区别于潮间带。锥柱状叠层石出现于潮间带和潮下高能带的上部;潮间带的锥柱状叠层石可能因暴露干裂而继承性地有壁,但潮下带的却可能没有。核形石和凝块石占据着泻湖和水下凹地(生物丘之间的低洼地或废弃潮汐沟道)等低能环境。燕山西段的叠层石罕见于潮上带和波基面之下的潮下低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系
叠层石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莘县凹陷下第三系生油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
3
20
作者
蒋有录
刘国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1期1-7,共7页
根据莘县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岩的发育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凹陷内下第三系生油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沙三中下段是本区主力生油层,其有机质的丰度和类型.可与好生油凹陷相媲美.但由于生油层埋藏较浅,地温梯度偏低,致使各生油层有机质的成...
根据莘县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岩的发育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凹陷内下第三系生油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沙三中下段是本区主力生油层,其有机质的丰度和类型.可与好生油凹陷相媲美.但由于生油层埋藏较浅,地温梯度偏低,致使各生油层有机质的成熟度明显比好生油凹陷低,主要生油层目前仍处于低成熟—成熟演化阶段.主要油源区集中在禹城、梁水镇等深洼陷区,它们控制着下第三系油气最有远景地区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岩
有机质丰度
第三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定位系统在海上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毛锋
张会元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1期130-134,共5页
文摘
给出了在海上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动态测量的数学模型及其精度.研究表明,采用伪距和载波相位组合模型进行海上动态定位,可以满足大部分海上定位的精度要求.用GPS和测深仪对海底三维坐标进行了动态测定,建立了海底数字地形模型,联机自动绘制出海底立体图和等值线图.试验证实,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并提出了建立区域海底数据库的设想.
关键词
GPS
海上石油勘探
Keywords
Offshore measurement
Kinematic measurement: Offshore positioning: Mathematical model
分类号
TE9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
31
2
作者
纪友亮
张世奇
李红南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97-104,共8页
文摘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讨论了影响陆相湖盆地层层序发育的4大因素。将东营凹陷第三系划分出2个层序6个体系域。确定出湖盆中湖侵体系域存在4种类型,并建立了它们的发育模式。最后,利用古地磁资料,确定出了第1层序的缓慢沉积段,并对深水环境准层序的划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陆相湖盆
层序地层学
体系域
准层序
Keywords
lake bas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system tract
parasequence
分类号
P539.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戴启德
狄明信
国景星
李继红
何立琨
贾俊德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胜利
石油
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8-18,共11页
文摘
本文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和化验分析等资料,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沉积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认为该时期发育冲积扇和河流2种沉积相类型,河流相可细分为4种亚相7种微相。通过单井和连井剖面相分析,研究了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并编制出各时期的沉积相平面图,分析了物源区及古河流流向,指出了有利的油气储集相带。
关键词
沉积相
河流
冲积扇
亚相
微相
Keywords
sedimentary facies
river
alluvial fan
subfacies
microfacie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系统论研究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
12
4
作者
徐怀民
任怀强
信荃麟
机构
山东省东营市
石油大学勘探系
石油
大学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共3页
文摘
含油气系统的概念是近年来提出并应用于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它是含油气盆地中赋存油气的客观地质实体。以辩证唯物论原理为指导,从含油气盆地与油气成藏基本条件出发,探讨食油气系统的组成、层次和内在规律,提出:不同尺度的系统具有不同结构;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紧密相关;环境是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必要土壤;必须引入时间概念来考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系统具有层次性,各层次系统的成藏要素都具有整体性。认为含油气系统的研究应该以系统论的方法进行,通过建立和恢复系统的原型来确定其特征及油气藏分布规律。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油气藏
结构
层次
Keywords
Petroliferous basin, Oil and gas reservoir, System, Scope, Research, Method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国景星
戴启德
狄明信
李继红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45-153,共9页
文摘
利用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及分析化验资料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首先从岩性、沉积结构和构造、砂体形态、电性特征、地震反射等方面论证馆陶组上段为山麓洪积相和河流相沉积,其中它们又可进一步细分为10种亚相或微相。其次,详细论述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同时还指出了油气分布与沉积相带的关系。此外,本文还指出馆陶组上段沉积期的物源方向、河流流向、最终汇水区及当时的古气候条件等。
关键词
沉积相
济阳坳陷
馆陶组上段
曲流河
辫状河
古地理
Keywords
sedimentary facies
Jiyang depression
upper member of the Guantao Formation
meandering stream
braided river
paleogeography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断陷湖盆沉积体系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
17
6
作者
信荃麟
朱筱敏
郑清
张杰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5期11-17,共7页
文摘
渤海湾盆地中常见沉积体系的断陷湖盆地质结构决定了沉积体系的分布。沉积体系的分布具有环状不对称的特点。在断陷湖盆陡坡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体系;中央深水区发育深水浊积扇体系及湖相暗色泥岩;缓坡发育三角洲、滩坝、碳酸盐岩隆沉积体系。渤海湾断陷湖盆的演化可以划分成早期断陷阶段、中期强烈断拗阶段和晚期衰亡阶段。在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沉积体系的分布既有差异性又有一定的继承性,从而建立了盆地发育不同阶段的沉积体系分布模式。渤海湾盆地油气分布与沉积体系展布密切相关,今后的油气勘探应重点考虑地层和岩性油气藏。
关键词
盆地
下第三系
沉积体系
油气
断陷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的纵向演化规律
被引量:
3
7
作者
狄明信
戴启德
国景星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46-51,共6页
文摘
本文根据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砂体厚度和测井曲线特征等资料,对4口岩心井进行了沉积相分析,详细研究了不同时期的河流类型及沉积相的演化规律,从而认为济阳凹陷上第三系沉积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的冲积扇-辫状河阶段,中期的辫状河—低弯度曲流河阶段及晚期的高弯度曲流河阶段,同时分析了不同砂体的油气储集性能。
关键词
沉积相
冲积扇
辫状河
曲流河
储集性能
Keywords
sedimentary facies
alluvial fan
braided river
meader river
reservoir propertie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
16
8
作者
纪友亮
冷胜荣
陈丽华
机构
山东东营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6期8-15,共8页
基金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八五"科技重点攻关课题
文摘
利用孢粉、微量元素、微古生物、有机质类型和岩石矿物资料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的古气候、古水介质、古水深及物源进行了分析,利用岩心及分析化验资料和电性资料等对沉积相待征进行了研究,将其划分出曲流河、辫状三角洲、三角洲、湖底扇、风暴相等六种沉积相类型,并总结出湖泊沉积体系、冲积扇-辫状河将状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及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湖泊体系三种沉积相模式,三种沉积相模式反映了该凹陷在侏罗统沉积时期的主要沉积相的组合特征。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沉积相
吐哈盆地
侏罗纪
储集层
Keywords
Sedimentary enviroment
Sedimentarv facies
Facies models
Tuha basi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34.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鲁盆地陆家堡西部凹陷上侏罗统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张卫海
查明
朱筱敏
雷安贵
苍瑞波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石油
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
系
辽河油田研究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54-160,共7页
文摘
本文运用地质、地震和测井等资料对陆西凹陷上侏罗统沉积体系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该区上侏罗统发育了近岸水下扇、三角洲和以凹陷中古隆起为沉积背景的高垒斜坡扇等3种沉积体系,其中近岸水下扇为上侏罗统分布最普遍的沉积类型,构成本区主要储层,高垒斜坡扇是与水下古隆起有关的由滑塌作用形成的重力流沉积体,构成本区极富特色的沉积体系。
关键词
陆西凹陷
沉积体系
近岸水下扇
三角洲
高垒斜坡扇
Keywords
Luxi hollow
sedimentary system
offshore underwater fans
delta
high-horst slope fan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河流相沉积的粒度特征
被引量:
12
10
作者
狄明信
戴启德
白光勇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2期1-5,共5页
文摘
讨论了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河流沉积的粒度特征,在对14口岩心井300块样品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粒度参数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出不同微相的概率曲线特征,并利用C-M图、萨胡判别式和粒度离散图研究了河流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河流,其粒度在垂向上的变化速率不同,直接影响到砂体的非均质性.
关键词
河流相
砂岩
粒度分析
概率曲线
非均质性
济阳坳陷
Keywords
Fluvial facies
Sandstone
Grainsize analysis
Probability graph
Anisotropy
Jiyang depressio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东湾盆地南部下第三系构造岩相分析
被引量:
10
11
作者
陈清华
刘泽容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2期9-13,共5页
文摘
辽东湾盆地由辽西凹陷、辽西低凸起、辽中凹陷、辽东凸起、辽东凹陷五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其下第三系地层包括东上段、东下段、沙一、沙二、沙三与沙四段,发育有九种沉积相、三大沉积体系,根据沉积与构造的配置关系,该区构造岩相带可以划分为五种构造岩相带,如低凸起滨浅湖滩坝型构造岩相带,陡岸半深湖近学水下扇构造岩相带等.构造对沉积的控制规律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不同构造带发育不同的沉积体系,同生断层两侧发育不同的沉积相类型,构造运动的强弱控制沉积体系的发育与分布,不同的构造演化史控制着沉积充填史。受构造岩相双重控制,辽中凹陷的洼中断隆带与坡上断隆带为该区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地区。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沉积
构造岩相带
第三纪
Keywords
Structural feature,Depositional system,Tecto-facies analysis: Oil andgas prospection
分类号
P534.6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东新泰盘车沟剖面寒武系硅质层成因
被引量:
4
12
作者
狄明信
马玉新
田海芹
机构
山东东营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A00期1-5,共5页
文摘
利用野外地质资料和室内分析资料,从成因类型和形成机理方面对盘车沟寒武系剖面中硅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镘头组下部的硅质层是同生期生物化学作用成因的,形成于潮下低能浅水环境;中、下寒武统与泥质共生的硅质层是成岩期呈分散状的硅质沉积物溶解、聚集、交代成因的。在硅质形成过程中,粘土矿物对SiO2胶体质点起着吸附和提供部分氧化硅的作用。张夏组顶部硅质层是经过白云岩化作用之后交代成因的。
关键词
硅质层
生物化学沉积
粘土矿物
白云岩化
寒武系
Keywords
Siliceous rock, Biochemical deposit, Clay mineral. Silicification dolomitization
分类号
P534.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压实流盆地流体势场与油气运聚关系
被引量:
27
13
作者
查明
陈发景
张一伟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能源
系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3-110,共8页
文摘
针对压实流盆地“离心流”水动力场性质,以东营凹陷为例,描述了压实流盆地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沙三段流体势的分布;结合运移地球化学证据。
关键词
压实流
充体势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储层特征及天然气藏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
2
14
作者
徐樟有
戴启德
狄明信
李继红
国景星
机构
山东东营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5期1-5,共5页
文摘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是胜利油田的主要产油气层段之一,也是今后进一步进行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主力目的层位。本文从上第三系储层的类型及其展布规律、岩性、储集物性、微观孔隙结构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天然气储层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天然气藏的形成条件及天然气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天然气对储层储集物性的要求比石油更具广泛性;天然气藏的形成除必须具备一定的储层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受控于生成运移条件、盖层条件及一定构造背景等。
关键词
天然气
储集层
济阳坳陷
早第三纪
Keywords
Natural gas
Reservoir
Cap rock:Late tertiary periods
Jiyangdepressio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孤东油田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储层非均质模式研究
被引量:
6
15
作者
戴启德
狄明信
白光勇
刘仁君
魏荷花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5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八五"项目
文摘
从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砂体展布等方面。详细讨论了孤东油田上第三系馆陶组不同沉积微相的非均质性,并结合油田开发特征,建立了辫状河心滩、曲流河边滩、河道充填及河道边缘4类主要储层的非均质模式,其中心滩、边滩砂体属中等非均质性储层,是油田开发最有利的油层;河道充填砂体属中偏强非均质性储层,是油田开发较有利的油层;河道边缘砂体则属较强的非均质性储层,属较差油层。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储集层
非均质性
沉积模式
孤东油田
Keywords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Reservoirs
Heterogeneity
Sedimentary medel
Gudong oilfield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3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田海芹
汪红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南方寒武系和奥陶系岩石及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项目
文摘
研究了贵州地区寒武系露头剖面的层序地层学,在寒武系识别出了10个层序边界,划分出了9个(三级)层序及25个体系域,其中,寒武系的底界面和顶界面,以及中下寒武统间的较大沉积间断面为Ⅰ类层序边界,其余为Ⅱ类层序边界,论述了该区的沉积演化史,指出金顶山期、高台期是同生断层剧烈活动的两个时期;牛蹄塘期(及明心寺早期)的南方海域基本上是统一的;台地、台地斜坡、广海盆地三大沉积区的格局形成于金顶山期,加强于高台期,稳定、发育于中晚寒武世。止于寒武纪末期,该区的两个沉积模式:一为巨大的坡缓底平的海域沉积模式;为牛蹄塘组层序及明心寺组层序发育时期的沉积模式;二为台地-(台地)斜坡-(广海)盆地沉积模式,为寒武纪金顶山期后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有比云南梅树村地区下寒武统渔户村组更老的地层,其东南海槽可能是浅海。
关键词
寒武系
层序地层学
沉积模式
贵州省
Keywords
Cambr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Depositional model
Guizhou province
分类号
P534.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积盆地中石油初次运移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
2
17
作者
熊继辉
金强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1期107-115,共9页
文摘
根据油气初次运移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本文指出沉积盆地中的石油初次运移是以分离的相态与水一起或单独排出生油岩的,其动力是高压异常等因素,只有生油岩孔隙中烃类饱和度超过临界值(10%~20%)时,初次运移才实现。本文介绍了初次运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对生油潜力不同的生油岩排烃过程、通道和效率作了论述,引入了初次运移的两相流动概念和方法。
关键词
沉积盆地
石油初次运移
生油岩
烃饱和度
数值模拟
油气资源预测
Keywords
Sedimentary basins
Crude oil
Primary migration
Source rocks
Hydrocarbon saturation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Estimation ofhydrocarbon resources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清坳陷下第三系地震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
4
18
作者
杨国权
陈景达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8-15,共8页
文摘
对临清坳陷东部勘探程度低的地区进行了研究,综合构造、沉积、测井等理论资料对本区的地震相、沉积相及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根据地震地层学的划分原则,确立了下第三系超层序及其间的三个层序六个亚层序,并对其特征作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沉积理论,把双断式盆地的沉积背景划成了五个地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数十种地震相单元。参考了古地理环境,引用了速度、岩性的解释方法研究了沉积相解释,运用测井曲线对沉积相进行了验证;用构造沉积理论分析了沙三段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沙四、沙三和沙二层序的沉积相平面图。
关键词
地层学
地震相
沉积构造
第三纪
Keywords
Seismic stratigraphy:Seismic sequence, Seismic facies: Depositionalstructure:Linqing depression
分类号
P534.6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雾迷山组叠层石的环境意义
被引量:
3
19
作者
周丽清
赵澂林
刘孟慧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3期11-20,共10页
文摘
叠层石广泛见于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雾迷山组,文中将其分为六种类型:核形石、凝块石、层状叠层石、波状叠层石、锥状叠层石和柱状叠层石。叠层石形态的变化由前向后代表由低能向高能的环境转变,其中以层状叠层石在雾迷山组最为丰富。研究表明,在当时无捕食动物与钻孔动物存在的情况下,大多数叠层石发育于潮下带环境。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主要出现在潮下高能带的下部,少量见于受保护的潮间环境。潮下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以其色深、纹层密集、缺乏干裂收缩缝和窗格状组构区别于潮间带。锥柱状叠层石出现于潮间带和潮下高能带的上部;潮间带的锥柱状叠层石可能因暴露干裂而继承性地有壁,但潮下带的却可能没有。核形石和凝块石占据着泻湖和水下凹地(生物丘之间的低洼地或废弃潮汐沟道)等低能环境。燕山西段的叠层石罕见于潮上带和波基面之下的潮下低能带。
关键词
前寒武系
叠层石
沉积环境
Keywords
Scdimentary environment
Scdimontology
Precambrian age
Stromatolite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莘县凹陷下第三系生油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
3
20
作者
蒋有录
刘国华
机构
石油大学勘探系
胜利油田地科院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1期1-7,共7页
文摘
根据莘县凹陷下第三系生油岩的发育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凹陷内下第三系生油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沙三中下段是本区主力生油层,其有机质的丰度和类型.可与好生油凹陷相媲美.但由于生油层埋藏较浅,地温梯度偏低,致使各生油层有机质的成熟度明显比好生油凹陷低,主要生油层目前仍处于低成熟—成熟演化阶段.主要油源区集中在禹城、梁水镇等深洼陷区,它们控制着下第三系油气最有远景地区的分布.
关键词
生油岩
有机质丰度
第三纪
Keywords
Source rock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 Thermal maturation of organic matter: Geotemperature gradient: Maturity: Shenxian sag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球定位系统在海上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毛锋
张会元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
纪友亮
张世奇
李红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沉积相研究
戴启德
狄明信
国景星
李继红
何立琨
贾俊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用系统论研究含油气系统
徐怀民
任怀强
信荃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沉积相研究
国景星
戴启德
狄明信
李继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断陷湖盆沉积体系与油气分布
信荃麟
朱筱敏
郑清
张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的纵向演化规律
狄明信
戴启德
国景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沉积特征研究
纪友亮
冷胜荣
陈丽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开鲁盆地陆家堡西部凹陷上侏罗统沉积体系研究
张卫海
查明
朱筱敏
雷安贵
苍瑞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河流相沉积的粒度特征
狄明信
戴启德
白光勇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辽东湾盆地南部下第三系构造岩相分析
陈清华
刘泽容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山东新泰盘车沟剖面寒武系硅质层成因
狄明信
马玉新
田海芹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压实流盆地流体势场与油气运聚关系
查明
陈发景
张一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6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储层特征及天然气藏形成条件分析
徐樟有
戴启德
狄明信
李继红
国景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孤东油田上第三系馆陶组上段储层非均质模式研究
戴启德
狄明信
白光勇
刘仁君
魏荷花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贵州地区寒武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田海芹
汪红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沉积盆地中石油初次运移研究的进展
熊继辉
金强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临清坳陷下第三系地震地层学研究
杨国权
陈景达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雾迷山组叠层石的环境意义
周丽清
赵澂林
刘孟慧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莘县凹陷下第三系生油条件的探讨
蒋有录
刘国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