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合并肺毛霉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莹莹 郑浩 +3 位作者 陈彩 郑湧智 阮琰 李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9-773,共5页
目的提高对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合并肺毛霉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例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患儿诱导化疗后合并肺毛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岁女童,确诊B-ALL,诱导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合并肺部感染、脓气胸,临床... 目的提高对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合并肺毛霉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例急性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患儿诱导化疗后合并肺毛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岁女童,确诊B-ALL,诱导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合并肺部感染、脓气胸,临床表现为胸痛、咯血,肺部CT提示右下肺实变,多次痰及胸水培养阴性。气胸第22天胸水行感染病原高通量测序发现毛霉菌,随后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病原学诊断。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滴、普通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治疗。第55天拔除胸腔引流管,并序贯口服泊沙康唑。治疗2月余后复查肺部CT提示右下肺实变病灶缩小;纤维支气管镜下见右中间段支气管干肉芽增生。遂行镜下氩气刀清理。之后序贯口服泊沙康唑,并继续按白血病化疗方案治疗。10个月后复查肺部病灶较前明显吸收。结论肺毛霉菌病具有血管侵袭性,恶性度高,感染病原高通量测序有助于早期诊断,以两性霉素B脂质体为主导的药物及手术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肺毛霉菌病 二代测序 两性霉素B脂质体 泊沙康唑
下载PDF
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后继发急性白血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
作者 潘丽丽 李健 +2 位作者 乐少华 郑浩 郑湧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治疗后继发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例EB病毒相关HLH(EBV-HLH)患儿在接受化疗后继发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性,分别为4岁、7岁,均接受HLH-2004方案化疗,依...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治疗后继发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例EB病毒相关HLH(EBV-HLH)患儿在接受化疗后继发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性,分别为4岁、7岁,均接受HLH-2004方案化疗,依托泊苷(VP16)的累积量分别为1500mg/m^2及3900mg/m^2;例1于首次化疗18个月后继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予维甲酸加柔红霉素诱导化疗后达完全缓解(CR),此后规则化疗,随访30个月,持续CR;例2于首次化疗50个月后继发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予化疗后达CR,但于诊断急性白血病15个月后复发,继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再次达CR,此后随访1年,持续CR。2例患儿加文献报道13例HLH接受化疗后继发急性白2血病患儿,共15例患儿,男10例、女5例,中位年龄2岁6个月(4个月~19岁),VP16的累积剂量中位数3900mg/m(400~20975mg/m^2),HLH与继发白血病的间隔中位时间24个月(6~72个月)。15例患儿中,5例M3,只接受化疗,均无病存活;10例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3例接受化疗(1例死亡、2例不明),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存活、3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HLH治疗后继发的急性白血病多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接受维甲酸为基础的联合化疗,预后良好;而其他类型急性白血病预后差,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性 急性白血病 依托泊苷
下载PDF
儿童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35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郑湧智 乐少华 +12 位作者 郑浩 华雪玲 陈再生 郑灵 陈彩 李梅 蔡春霞 杨景辉 陈以乔 高琴丽 陈莹莹 李健 胡建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3-1130,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BL/B-A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3月到2017年9月本院共诊断35例BL初诊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在35例中5例放弃治疗,1例未化疗即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9例接受中华医学会儿... 目的:探讨儿童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BL/B-A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3月到2017年9月本院共诊断35例BL初诊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在35例中5例放弃治疗,1例未化疗即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9例接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制定的儿童和青少年成熟B淋巴非霍奇金淋巴瘤方案(CCCG-B-NHL)治疗至少2疗程化疗.结果:男31例,女4例,男∶女为7.75∶1,初诊中位年龄5(2.0-11)岁.常见的肿瘤浸润部位包括:腹腔(特别是回盲部)21例(60.00%),骨髓21例(60.00%),颌面部10例(28.57%),中枢神经系统6例(17.4%).根据St.Jude分期系统临床分期为:Ⅱ期6例(17.14%),Ⅲ期8例(22.86%),Ⅳ期(包括伯基特白血病)21例(60.00%);21例Ⅳ期患儿均有骨髓浸润,其中17例骨髓幼稚细胞数超过25%.疗效及预后分析显示,中位随访23.4(5.3-86.4)个月,5例复发,复发率17.24%(5/29),中位复发时间为5.7(3.9-7.2)个月;2年总体生存率(0S)为79.2%±7.6%,无进展生存率(PFS)为78.3%±7.9%.单因素分析显示,LDH>2N、Ⅳ期(骨髓浸润)、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和2个疗程未达完全缓解(CR)组的2年0S及PFS显著低于LDH≤2N、Ⅱ+Ⅲ期、中枢神经系统无浸润和2疗程达CR组(P值分别为:0.015、0.015、0.019、0.000);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2个疗程化疗后未达CR是儿童BL/B-AL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HR0.034,95%CI:0.03-0.407).结论:儿童BL/B-AL多见于男性、学龄期,临床进展快,病情凶险,就诊时已多为晚期,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多见;高剂量、短疗程化疗效果显著,但如果2个疗程化疗后未达CR则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白血病 儿童 预后分析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湧智 李健 胡建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93-897,共5页
目的探讨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MYH9-RD)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同一家系2例MYH9-R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先证者(男,1岁5个月)及其父亲(30岁)均有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内包涵体,先证者... 目的探讨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MYH9-RD)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同一家系2例MYH9-R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先证者(男,1岁5个月)及其父亲(30岁)均有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内包涵体,先证者之父还存在神经性耳聋,均曾误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接受激素治疗无效.先证者及其父亲存在MYH9基因c.4270G>A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改变p.D1424N,为错义突变.国内已报道48个家系MYH9-RD,38个有基因测序结果,其中c.4270G>A(p.D1424N)为国内报道最多的MYH9基因突变类型.结论结合细胞形态学及基因检测有利于MYH9-RD的早期诊断,c.4270G>A(p.D1424N)为国内最为常见的MYH9基因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性肌球蛋白重链9基因相关疾病 巨大血小板减少症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儿童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湧智 李健 胡建达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9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5...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5例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4岁(1~11岁),均明确诊断恶性血液病并接受化疗。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超过1周[80%(20/25)]、中性粒细胞缺乏超过1周[68%(17/25)]及留置中心静脉导管[48%(12/25)]为常见易感因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且予抗单胞菌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以及抗真菌均治疗无效。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菌株均对复方磺胺甲唑、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敏感。血培养报告前有3例患儿因感染性休克、肺出血呼吸衰竭死亡;血培养报告后,治疗调整为复方磺胺甲唑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每天200~260 mg/kg)或左氧氟沙星抗感染,18例治愈,2例因基础病疗效不佳死亡,2例因肺出血死亡。总病死率为28%(7/25),因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相关死亡率为20%(5/25)。结论儿童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血流感染病死率高,而较好的基础疾病控制以及恰当的抗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血液病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血流感染 儿童 预后
原文传递
水流动力学注射PD-L1质粒在清髓预处理小鼠移植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帆 李乃农 +1 位作者 杨凤娥 陈元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2-1437,共6页
目的:建立水流动力学法表达PD-L1质粒小鼠模型并探讨清髓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质粒扩增提取,应用尾静脉水流动力学注射法、门静脉胶原酶灌流分离肝细胞技术、RT-PCR、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检测PD-L1的表达和功能;利用动物模... 目的:建立水流动力学法表达PD-L1质粒小鼠模型并探讨清髓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质粒扩增提取,应用尾静脉水流动力学注射法、门静脉胶原酶灌流分离肝细胞技术、RT-PCR、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检测PD-L1的表达和功能;利用动物模型了解化疗清髓或放射清髓对水流动力学注射PD-L1质粒表达的影响。结果:通过尾静脉大体积快速注射PD-L1质粒,在注射后8 h出现PD-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24 h达峰值,7 d后回归基线;血清PD-L1在注射后24 h就达到了100μg/ml左右,7 d后达峰值,21 d内均保持高表达,1个月后回归基线;水流动力学注射所表达的PD-L1功能与文献报道一致;在各个时间点放/化疗清髓组与未预处理且转染的对照组相比PD-L1表达并无显著性差别;通过该方法注射表达PD-L1的小鼠移植后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鼠清髓预处理对水流动力学注射PD-L1表达并无影响,注射PD-L1质粒可有效应用于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水流动力学法 PD-L1质粒 清髓预处理
下载PDF
应用白消安联合氟达拉滨预处理方案建立小鼠半相合骨髓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乃农 胡晚育 +3 位作者 李晓帆 杨雯 陈萍 陈元仲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0,共3页
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成为治愈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1].但是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高,是引起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GVHD的小鼠模型绝大部分是以全身照射(TBI)为预处理方案,而且多数是... 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成为治愈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1].但是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率高,是引起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GVHD的小鼠模型绝大部分是以全身照射(TBI)为预处理方案,而且多数是MHC完全不相合的移植模型,不能很好地模拟临床半相合骨髓移植(BMT)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半相合骨髓移植 预处理方案 小鼠模型 氟达拉滨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消安 应用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合并结核性脑膜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勇 郑湧智 +4 位作者 乐少华 华雪玲 李健 宋睿 胡建达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7期419-422,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合并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4年9月收治的1例ALL维持化疗中合并肺结核及TB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性,11...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合并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4年9月收治的1例ALL维持化疗中合并肺结核及TBM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性,11岁,确诊ALL 27个月,维持化疗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予抗感染、抗真菌及甲泼尼龙治疗后,体温一度正常;1个月后再次发热,伴咳嗽、头痛,予抗感染、抗真菌治疗无好转,头痛加剧,并出现颈项强直,肺部CT示上肺及下肺背段炎症,脑脊液结核TB-DNA、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均阳性,确诊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予规则抗结核治疗1.5年,病情治愈.结论 儿童ALL合并TBM的早期诊断是难点,及时、长疗程抗结核治疗,适当兼顾白血病化疗,仍可取得较好的抗结核病疗效,且不影响白血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结核 儿童
原文传递
伴第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9
作者 陈莹莹 郑湧智 +4 位作者 华雪玲 郑浩 陈再生 李健 乐少华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2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伴第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iAMP21)的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确诊并按照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CCCG-ALL-2015... 目的探讨伴第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iAMP21)的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确诊并按照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CCCG-ALL-2015)方案化疗的233例B-ALL患儿资料。采用ETV6-RUNX1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患儿化疗前骨髓液iAMP21是否阳性,并依此将患儿分为iAMP21组和非iAMP21组。iAMP21组患儿均接受CCCG-ALL-2015中危组方案诱导化疗,非iAMP21组患儿依据临床危险度接受不同强度化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伴iAMP21患儿疗效及预后。结果233例B-ALL患儿中检出伴iAMP21患儿5例(2.1%)。iAMP21组中位血红蛋白浓度高于非iAMP21组[99 g/L(71~148 g/L)比74 g/L(30~156 g/L);U=268.50,P=0.043];iAMP21组5例和非iAMP21组228例中分别有4例和53例表现为骨关节疼痛,两组骨关节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P=0.017);两组中不同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肝脾大患儿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iAMP21的5例患儿中,伴CRLF2高表达1例,伴IKZF1第1号至第8号外显子杂合缺失1例,此2例患儿巩固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仍未转阴,遂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余3例伴iAMP21患儿诱导缓解治疗后MRD均转阴。至2021年10月末次随访,5例伴iAMP21患儿均无病生存。结论伴iAMP21的儿童B-ALL发病率约2%,患儿易出现骨关节疼痛症状,贫血程度相对较轻,经积极治疗后部分患儿效果仍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B细胞 染色体 21对 染色体畸变 儿童
原文传递
伴ABL1激酶区T315I突变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潘丽丽 乐少华 +1 位作者 李健 郑湧智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9年第9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伴有ABL1激酶区T315I突变的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伴有ABL1激酶区T315I突变CML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儿经伊马替尼及达沙... 目的探讨伴有ABL1激酶区T315I突变的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伴有ABL1激酶区T315I突变CML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儿经伊马替尼及达沙替尼治疗,BCR-ABLIS值下降后复升,疾病进展至加速期,同时ABL1激酶区检出T315I突变,改用高三尖杉酯碱化疗,病情好转,但最终因无法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疾病进展至CML急变期,半年后死亡。结论伴ABL1激酶区T315I突变的儿童CML预后不良,在无法获得普纳替尼治疗的情况下,化疗后尽快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突变 BCR-ABL融合基因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MCT1在鼻咽癌病人外周血MDSC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娜 蓝瑞隆 钟光贤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检测单羧酸转运体1(MCT1)在鼻咽癌病人和正常人外周血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病人和正常人外周血各10例,红细胞裂解液处理后,采用BD FACSAriaⅢ流式细胞仪分选出MDSC(CD11b^... 目的检测单羧酸转运体1(MCT1)在鼻咽癌病人和正常人外周血髓系抑制性细胞(MDS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病人和正常人外周血各10例,红细胞裂解液处理后,采用BD FACSAriaⅢ流式细胞仪分选出MDSC(CD11b^+CD33^+HLA-DR^-),q-PCR检测比较两组MCT1 mRNA水平的差异。结果鼻咽癌病人外周血中MDSC的比例(19.77±4.77)%显著高于正常人(0.84±0.18)%,P<0.001;且前者MCT1 mRNA水平(4.05±0.56)为后者(2.15±0.33)的1.88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病人外周血中的MDSC可能是凭借其在数量上的优势及能量代谢上的特性,更好地发挥免疫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T1 MDSC 鼻咽癌 能量代谢 免疫抑制
下载PDF
DLC-1基因甲基化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及地西他滨对DLC-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付海英 周华蓉 +2 位作者 晏建国 陈聪杰 沈建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2-417,共6页
目的检测肝癌缺失基因(DLC-1)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异常甲基化情况及异常甲基化对MDS患者DLC-1基因的表达影响;探讨DLC-1基因甲基化对MDS的临床意义及MDS的表观遗传学药物地西他滨对DLC-1基因的表达影响。方法选取福... 目的检测肝癌缺失基因(DLC-1)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异常甲基化情况及异常甲基化对MDS患者DLC-1基因的表达影响;探讨DLC-1基因甲基化对MDS的临床意义及MDS的表观遗传学药物地西他滨对DLC-1基因的表达影响。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内科2013至2015年收治的43例MDS患者,采用甲基特异性PCR法(MSP)定性检测MDS患者DIC基因甲基化状态,荧光实时定量PCR(RTFQ-PCR)检测MDS患者DLC-1基因的表达情况;根据MDS的世界卫生组织(WHO)预后积分系统(WPSS积分)标准及危险度分组将MDS患者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5组(n=0、8、7、18、10),探讨DLC-1基因甲基化对MDS患者的临床意义。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PCR(BSP)法定量检测地西他滨作用前、后MDS患者DLC-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FQ-PCR检测MDS患者用药前、后DLC-1基因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MDS患者DLC-1基因的甲基化比例为55.16%(22/43),DLC-1基因甲基化阳性患者骨髓DLC-1基因mRNA的表达(0.32±0.06)显著低于DLC-1基因甲基化阴性患者(0.91±0.11)(P=0.008)。对于MDS患者,危险度分层中、高危患者的DLC-1基因甲基化率为21/35,明显高于低危患者的1/8(P=0.006)。8例采用含地西他滨治疗方案(地西他滨20 mg/m^2,共5 d,28 d为1疗程,4疗程以上)的患者治疗前、后的DLC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57.50%±5.11%和14.13%±2.07%(P=0.010),DLC-1基因mRNA表达分别为0.28±0.06和0.67±0.08(P=0.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LC-1基因甲基化在MDS患者中较为常见,且可能与不良预后相关;表观遗传学治疗药物地西他滨可逆转MDS患者DLC-1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使DLC-1基因表达上调,恢复其活性,可能是地西他滨治疗MDS患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甲基化 表观基因组 DLC-1基因 地西他滨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伴TP53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老年患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华蓉 林艳娟 +8 位作者 朱志娟 杨婷 陈志哲 陈森 赵玉婷 钱丹妮 彭重龙 涂佳彬 杨铭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9年第9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伴TP53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老年患者的效果及预后。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6年10月收治的1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allo-HSCT治疗的伴TP53突变MDS老年患者的...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伴TP53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老年患者的效果及预后。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6年10月收治的1例接受地西他滨联合allo-HSCT治疗的伴TP53突变MDS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5岁,入院检查诊断为MDS伴原始细胞增多Ⅱ型。地西他滨治疗1个疗程后缓解,4个疗程时TP53突变转阴,7个月后复发,TP53突变仍为阴性,但检测到CCNB3、HOXC11、RP1L1和DNAH7等基因突变;桥接2个疗程地西他滨再次缓解,行同胞供者全相合allo-HSCT。于移植后第151天发现二次复发,经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无效,移植后第239天因病情进展、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地西他滨对于伴TP53突变的高危MDS患者有良好效果,但疗效持续时间较短,虽TP53突变被抑制,但新突变的产生可能导致复发,allo-HSCT对伴TP53突变MDS老年患者的不良预后并无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基因 p53 老年人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地西他滨
原文传递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湧智 李健 +12 位作者 华雪玲 郑浩 陈再生 郑灵 陈彩 李梅 蔡春霞 杨景辉 陈以乔 陈莹莹 高琴丽 乐少华 胡建达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10期595-599,共5页
目的 探讨ABVD方案治疗儿童霍奇金淋巴瘤(HL)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0例HL患儿的临床资料.20例HL患儿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初诊中位年龄6.5岁(3~12岁);病理类型... 目的 探讨ABVD方案治疗儿童霍奇金淋巴瘤(HL)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0例HL患儿的临床资料.20例HL患儿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初诊中位年龄6.5岁(3~12岁);病理类型:结节样淋巴细胞为主型HL(NLPHL)1例,经典型HL(cHL)19例(混合细胞型9例,结节硬化型9例,富于淋巴细胞型1例);按照Ann Arbor分期系统,Ⅰ期1例,Ⅱ期4例,Ⅲ期10例,Ⅳ期5例;低危组3例,中危组7例,高危组10例;有B症状9例.所有患儿均采用ABVD方案化疗.结果 20例患儿均完成所有化疗疗程.2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有效率100%(20/20),其中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8例;疗程结束后评估,CR 19例,1例于6个疗程结束时评估有残留病灶.随访至2018年2月,临床CR 18例,复发2例(均为高危组);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10.1~87.9个月),总生存率100%(20/20),预计5年无治疗失败生存(FFTF)率(89.1±7.3)%.结论 儿童cHL根据危险度分层接受ABVD方案治疗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均较好,低危组、中危组患儿即使2个疗程后未达CR、不放疗,预后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霍奇金 儿童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