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某肉兔场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嘉 陈美珍 +4 位作者 林旋 温福利 陈仁锋 胡玲英 王寿昆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1,I0001,共4页
为预防兔球虫病提供依据,采集福州郊区某肉兔场不同日龄肉兔粪便样本587份,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计数法对该场兔球虫感染率、OPG值、球虫卵囊在兔群中的分布、球虫种类及优势种等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场兔球虫平... 为预防兔球虫病提供依据,采集福州郊区某肉兔场不同日龄肉兔粪便样本587份,采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和麦克马斯特计数法对该场兔球虫感染率、OPG值、球虫卵囊在兔群中的分布、球虫种类及优势种等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该场兔球虫平均感染率为85.86%,平均OPG值为11 865,个体OPG最高达466 000;OPG值在兔群中呈负二项分布。调查共检测出13种艾美耳球虫,均为混合感染,以纳格浦尔艾美耳球虫(E.nagpurensis)、穿孔艾美耳球虫(E.perforans)、大型艾美耳球虫(E.magna)和盲肠艾美耳球虫(E.coecicola)为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球虫病 感染率 OPG值 麦克马斯特计数法
下载PDF
福建省蛇源蛔虫cox1基因扩增与种系遗传发育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潇航 王诗晨 +5 位作者 李诗艺 贺金峪 张龙 宋肇程 黄志坚 殷光文 《中国动物检疫》 2021年第9期99-103,共5页
为探究福建省蛇蛔虫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及种群遗传关系,在原临床诊断、病理组织学研究基础上,对送检分离的蛇蛔虫进一步使用引物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I区片段(cox1)进行扩增分析,并与NCBI登录的物种数据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源自福建... 为探究福建省蛇蛔虫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及种群遗传关系,在原临床诊断、病理组织学研究基础上,对送检分离的蛇蛔虫进一步使用引物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I区片段(cox1)进行扩增分析,并与NCBI登录的物种数据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源自福建省的蛇蛔虫在分子生物学上与蛇丝状蛔虫(Ophidascaris filaria)、狮弓首蛔虫、鸡蛔虫等具有较高的同源相似性,同源性在90%以上,其中与蛇丝状蛔虫同源性最高为99.1%。本次对福建省蛇蛔虫分子生物鉴定的研究,为了解蛇蛔虫的生物分子遗传演化以及开展蛇蛔虫病临床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蛔虫 cox1基因 分子遗传 福建省
下载PDF
福建省蛇舌形虫18S rRNA基因的扩增及虫种鉴定
3
作者 宋肇程 黄潇航 +2 位作者 夏锡锐 黄志坚 殷光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2-115,I0016,共5页
以我国福建省三明市某蛇场的病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剖检,观察其器官组织病变,并从体腔中分离得到1对寄生虫成虫,经过剖检观察初步怀疑为舌形虫病。提取虫体和肠道结节DNA,利用18S rRNA基因特异性的引物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经琼脂... 以我国福建省三明市某蛇场的病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剖检,观察其器官组织病变,并从体腔中分离得到1对寄生虫成虫,经过剖检观察初步怀疑为舌形虫病。提取虫体和肠道结节DNA,利用18S rRNA基因特异性的引物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目的条带,切胶回收纯化,连接转化培养得到单菌落。对菌落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显示:病蛇肺脏、肠道病变严重有肿大、淤血和大量结节。经测序得到序列总长均为770 bp,与NCBI公布的相关舌形虫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三明蛇场得到的舌形虫成虫和肠道结节的DNA序列与EU370434.1(Raillietiella sp.1 BMR-2008 strain C129);AY744887.1(Raillietiella sp.MCZ DNA101107)的相似性为99.74%;与KC904945.1(Raillietiella orientalis)的相似性为97.40%;与JX088397.2(Linguatula serrate isolate NoDog1)的相似性为93.51%。表明此次分离的舟山眼镜蛇舌形虫属于Raillietiella属舌形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眼镜蛇 舌形虫 18S rRNA基因序列 人兽共患病
下载PDF
福建省蛇源裂头蚴的分子鉴定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肇程 陈育琪 +4 位作者 黄潇航 魏坤亚 张龙 殷光文 黄志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5,共9页
裂头蚴病是由于裂头蚴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为了对福建省养殖蛇类的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鉴定虫种,对采自福建省三明市、漳州市和南平市等地蛇场的蛇类进行剖检,分离得到了裂头蚴,记录寄生部位和数量。提取裂头蚴虫体基因组,采... 裂头蚴病是由于裂头蚴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为了对福建省养殖蛇类的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鉴定虫种,对采自福建省三明市、漳州市和南平市等地蛇场的蛇类进行剖检,分离得到了裂头蚴,记录寄生部位和数量。提取裂头蚴虫体基因组,采用PCR对虫体ITS、NAD4和COX3基因进行了扩增。同时,将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连接到pEASY-Blunt Simple载体上,转化Trans I-T1感受态细胞,培养得到单菌落,对菌落进行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公布的裂头蚴ITS、NAD4和COX3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测定突变率和位点,并且进行样本之间的同源性分析和测定遗传距离。结果发现,三明市、漳州市和南平市某蛇场裂头蚴的感染率分别为75%、20%和0。分离到的裂头蚴ITS基因序列长为1360 bp~1380 bp,与NCBI中Spirometra erinaceieuropaei(FJ886747.1)的ITS基因同源性为95.70%~98.68%,样本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16;分离到的裂头蚴NAD4基因序列长为356 bp~650 bp,与NCBI中Spirometra erinaceieuropaei(HM475076.1)的NAD4基因同源性为96.73%~100%,样本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41;分离到的裂头蚴COX3基因序列总长为379 bp~408 bp,与NCBI中Spirometra erinaceieuropaei(HM475033.1)的COX3基因同源性为98.94%~100%,样本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8。结果表明,此次分离得到的裂头蚴虫体的ITS基因、NAD4基因和COX3基因与欧猥迭宫绦虫裂头蚴同源性较近,证明此次分离的蛇源裂头蚴属于欧猥迭宫绦虫裂头蚴。同时,经过对各虫体间NAD4和COX3基因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的裂头蚴虫体在进化树上存在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源裂头蚴 内部转录间隔区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单位4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Ⅲ亚基
下载PDF
福建某獭兔场兔艾美耳球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美珍 张嘉 +6 位作者 王寿昆 林旋 陈仁锋 胡玲英 陈林柳 谢兆文 温福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04-2209,共6页
为掌握福建某规模化獭兔场兔球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McMaster’s method)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漂浮法,对采集的494份獭兔粪便样品中兔球虫感染情况和卵囊种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该獭兔场兔球虫总感染率和平均每克粪... 为掌握福建某规模化獭兔场兔球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McMaster’s method)和饱和氯化钠溶液漂浮法,对采集的494份獭兔粪便样品中兔球虫感染情况和卵囊种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该獭兔场兔球虫总感染率和平均每克粪便卵囊数(OPG值)分别为87.45%和2.56×104,各日龄段均有感染,其中以40日龄左右兔和65日龄左右兔感染率最高,分别达98.61%和98.95%;30日龄以下哺乳仔兔感染率和OPG值均最低,分别为19.23%和331,且该场兔球虫卵囊的OPG值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本次调查共检出11种兔艾美耳球虫,均为混合感染,感染球虫种类多为3~7种;其中感染比例最高的4种兔球虫依次为穿孔艾美耳球虫(20.15%)、中型艾美耳球虫(16.79%)、小型艾美耳球虫(13.94%)和大型艾美耳球虫(1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獭兔 艾美耳球虫 OPG值 感染率
下载PDF
丁酸梭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黄潇航 张龙 +3 位作者 胡奇林 黄志坚 殷光文 江和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2-17,共6页
近年来,在探索抗生素养殖替代品的研究中,益生菌在动物生态养殖方面的开发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猪、鸡等重要经济动物的养殖临床试验中,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起到调控动物肠道菌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促进动物个体增重等作用,并... 近年来,在探索抗生素养殖替代品的研究中,益生菌在动物生态养殖方面的开发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猪、鸡等重要经济动物的养殖临床试验中,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起到调控动物肠道菌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促进动物个体增重等作用,并且该菌能够与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其他益生菌发挥较好的协同促进作用。本文就丁酸梭菌作为饲料生态添加剂在目前动物养殖领域的应用做一综述,借鉴枯草芽孢杆菌等益生菌的开发经验,展望其研发趋势与市场开发前景,为该类益生菌未来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益生菌 抗氧化 畜牧兽医
下载PDF
联合使用药物对澳洲龙纹斑鱼种感染小瓜虫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土炎 罗钦 +6 位作者 饶秋华 林旋 刘洋 任丽花 涂杰峰 王寿昆 张志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1-454,共4页
淡水鱼类小瓜虫病(白点病)是由多子小瓜虫(I.multiifliis)引发的一种重要原虫病,其对澳洲龙纹斑(M.peelii peelii)苗种阶段鱼体有强致病力,可导致澳洲龙纹斑苗种全部死亡。为合理用药防控澳洲龙纹斑苗种培育阶段小瓜虫感染,本实验选取... 淡水鱼类小瓜虫病(白点病)是由多子小瓜虫(I.multiifliis)引发的一种重要原虫病,其对澳洲龙纹斑(M.peelii peelii)苗种阶段鱼体有强致病力,可导致澳洲龙纹斑苗种全部死亡。为合理用药防控澳洲龙纹斑苗种培育阶段小瓜虫感染,本实验选取平均体重为14.94±3.28 g,平均体长为11.57±2.20 cm的澳洲龙纹斑鱼种,自然感染小瓜虫后,采取具有抗小瓜虫、抗继发感染和促进上皮组织收敛愈合的3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小瓜虫感染率、感染强度和鱼种死亡率等指标,观察和评估联合使用药物对澳洲龙纹斑鱼种小瓜虫病防控效果。结果显示,药物实验组澳洲龙纹斑鱼种60 d内发生零星死亡,总死亡率为5.6%;对照组感染小瓜虫后陆续死亡,感染后第11 d感染率上升为100%,死亡率达50%,第16 d时澳洲龙纹斑鱼种全部死亡。实验组澳洲龙纹斑鱼种鳃部、背鳍和体表皮肤小瓜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参照本研究联合使用药物可有效控制澳洲龙纹斑苗种感染小瓜虫,使澳洲龙纹斑苗种小瓜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本研究结果对澳洲龙纹斑苗种小瓜虫病防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子小瓜虫 澳洲龙纹斑鱼种 感染率 感染强度 联合用药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潇航 施远妮 +3 位作者 符云芳 江和基 黄志坚 殷光文 《贵州畜牧兽医》 2020年第4期49-51,共3页
基因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等优点,作为1种新型的快速检验检测技术被应用于动物疫病的检测诊断,并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检测效果。文章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的设计原理、基本特点以及在多领域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的开发现状,... 基因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等优点,作为1种新型的快速检验检测技术被应用于动物疫病的检测诊断,并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检测效果。文章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的设计原理、基本特点以及在多领域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的开发现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为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核酸杂交技术 疫病诊断
下载PDF
采用Mini-Flotac和PCR方法检测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 被引量:6
9
作者 范克伟 张宁 +11 位作者 孙晓双 杨飞 魏涛 陈小丽 唐耀 傅文源 陈腾腾 陈志颖 刘佳悦 吴然 黄翠琴 周东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5-199,共5页
为调查福建地区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研究采集福州动物园和龙岩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动物粪便样品共70份(包含28种动物种类),采用Mini-Flotac检测方法对粪便样品进行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同时采用基于SSU rRNA序列的PCR... 为调查福建地区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研究采集福州动物园和龙岩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所动物粪便样品共70份(包含28种动物种类),采用Mini-Flotac检测方法对粪便样品进行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同时采用基于SSU rRNA序列的PCR扩增方法对粪便样品进行芽囊原虫检测,并对获得的阳性分离株进行基因亚型分析。Mini-Flotac检测结果显示,70份样品中寄生虫阳性粪便为42份,总感染率为60.00%,感染强度(EPG或OPG值)范围为100~34 800。PCR扩增结果显示,70份样品中共检测到芽囊原虫阳性分离株10个,感染率为14.3%(10/70),阳性样品分别为猕猴、赤猴、孔雀粪便样品各1份以及梅花鹿源样品7份;进一步的基因亚型分析结果显示,扩增的10份芽囊原虫阳性样品来源于5个基因亚型,分别为ST1(1)、ST3(1)、ST6(1)、ST10(6)及ST14(1),其中ST1、ST3和ST6为人兽共患亚型,ST10和ST14为动物特异性亚型,且ST10在梅花鹿中感染普遍。研究结果提示福建圈养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较严重,且存在人兽共患基因亚型芽囊原虫风险。研究结果为福建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Mini-Flotac 肠道寄生虫 芽囊原虫 福建
下载PDF
两栖动物棒状线虫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黄潇航 李诗艺 +6 位作者 贺金峪 王诗晨 李永霞 李梦蕊 张龙 黄志坚 殷光文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208,共7页
棒状线虫是一类报道寄生于两栖类、爬行类呼吸系统的线虫,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小杆目,棒状科,在全球南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均有感染野生两栖动物报道。该类线虫对蛙类、蟾蜍等两栖动物规模化养殖业的破坏性较强,潜在的生产风险不容忽视... 棒状线虫是一类报道寄生于两栖类、爬行类呼吸系统的线虫,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小杆目,棒状科,在全球南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均有感染野生两栖动物报道。该类线虫对蛙类、蟾蜍等两栖动物规模化养殖业的破坏性较强,潜在的生产风险不容忽视。本文将从近年来国内外已报道的对两栖动物棒状线虫的种类、感染途径、流行概况、临床发病特征、遗传研究、现有检测技术、临床治疗、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为该类寄生虫在两栖动物中的防治及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线虫 流行趋势 防控
下载PDF
弓形虫对雄性动物生殖功能的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世豪 林晓凤 +3 位作者 张露 黄志坚 殷光文 王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5-119,共5页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胞内寄生原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温血动物,严重危害人类及各种温血动物的健康。研究表明,弓形虫感染雄性动物会导致生殖系统的多方面损伤,包括组织器官损伤、激素代谢紊乱、细胞代谢调节等多方...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胞内寄生原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温血动物,严重危害人类及各种温血动物的健康。研究表明,弓形虫感染雄性动物会导致生殖系统的多方面损伤,包括组织器官损伤、激素代谢紊乱、细胞代谢调节等多方面稳态维护指标的改变以及精子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尽管近年来多项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对弓形虫感染引起的雄性动物生殖障碍机制进行了探究,但弓形虫损害生殖机能的机制依旧不清晰。论文通过对近年来弓形虫对生殖细胞致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弓形虫感染可能对雄性动物生殖机能造成的影响和分子机制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弓形虫病 生殖功能 不育 雄性动物
下载PDF
肉桂醛对雄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影响
12
作者 游尤金 吴韦 +3 位作者 程俊玮 吴祥荣 黄志坚 王磊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第6期36-37,40,共3页
本文总结肉桂醛对雄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影响部分的研究内容,为肉桂醛的广泛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肉桂醛 雄性哺乳动物 生殖系统
下载PDF
实验猕猴感染弓形虫及衣原体血清学检测
13
作者 黄翠琴 陈仁锋 +3 位作者 王琨 温福利 王寿昆 杨小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为了解福建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感染情况,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对123只实验猕猴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IgG)和衣原体抗体(IgG)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的抗体总阳... 为了解福建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感染情况,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IHA)对123只实验猕猴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IgG)和衣原体抗体(IgG)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猕猴弓形虫和衣原体的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4.88%(6/123)和3.25%(4/123),弓形虫与衣原体抗体滴度的方差值均小于平均值,说明其滴度分布为均匀分布。试验结果对实验猕猴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衣原体 实验猕猴 血清学检测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与哺乳动物生殖激素的关系
14
作者 杨洋 董黎黎 +3 位作者 曾企辉 胡宇豪 魏世豪 王磊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5,共5页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gondii)是一种顶复门原虫,入侵机制复杂,严重威胁全球畜牧业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弓形虫感染会导致哺乳动物的多种生殖激素水平变化,如睾酮、孕酮和催乳素等。同时,生殖激素水平也会影响弓形虫的入侵及繁殖...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gondii)是一种顶复门原虫,入侵机制复杂,严重威胁全球畜牧业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弓形虫感染会导致哺乳动物的多种生殖激素水平变化,如睾酮、孕酮和催乳素等。同时,生殖激素水平也会影响弓形虫的入侵及繁殖能力。因此,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弓形虫感染与哺乳动物生殖激素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进一步研究重组激素治疗弓形虫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哺乳动物 生殖激素 合成 入侵
下载PDF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免疫原性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胡玲英 张念章 +4 位作者 王金磊 林旋 周东辉 朱兴全 王寿昆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3-668,共6页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可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给全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致密颗粒(dense granule)分泌的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GRAs)参与调节纳虫泡(parasitophorous v...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可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给全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致密颗粒(dense granule)分泌的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GRAs)参与调节纳虫泡(parasitophorous vacuole,PV)及纳虫泡膜(parasitophorous vacuole membrane,PVM)的形成并能维持其结构稳定性,部分GRAs可参与宿主细胞的转录。近几年来,不断发现了多种新的GRA蛋白家族新成员,并随着对该家族成员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GRAs是研制抗弓形虫疫苗的候选分子之一。本文综述了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免疫原性研究的新进展,旨在为研究弓形虫致病机理和研发新的抗弓形虫疫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弓形虫病 致密颗粒蛋白(GRAs) 纳虫泡 纳虫泡膜 分子疫苗
下载PDF
澳洲龙纹斑鱼种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罗钦 罗土炎 +3 位作者 林旋 陈荣枝 王寿昆 翁伯琦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1,共5页
在福建山区养殖条件下,进行澳洲龙纹斑Maccullochella peelii peeli鱼种的饲养试验。澳洲龙纹斑鱼种的平均体重和全长分别为(1.29±0.23)g和(4.56±0.30)cm;试验期水温22~28℃,投喂粗蛋白51.2%的商品饲料。经97d培育,澳洲龙纹... 在福建山区养殖条件下,进行澳洲龙纹斑Maccullochella peelii peeli鱼种的饲养试验。澳洲龙纹斑鱼种的平均体重和全长分别为(1.29±0.23)g和(4.56±0.30)cm;试验期水温22~28℃,投喂粗蛋白51.2%的商品饲料。经97d培育,澳洲龙纹斑鱼种的平均体重和全长分别达(12.84±1.30)g和(10.03±0.36)cm。澳洲龙纹斑鱼种体重和全长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37%和0.81%;该鱼种体重与全长的最优回归方程为幂函数方程W=0.016L^(2.884)。以Gompertz非线性生长模型算得澳洲龙纹斑鱼种体重和全长生长拐点分别为11.8g和8.5cm,拐点日龄分别为170d和149d;全长生长拐点日龄的出现先于体重生长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龙纹斑 鱼种 生长特性
下载PDF
三重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与ELISA检测弓形虫的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东岳 黄翠琴 +4 位作者 王琨 温福利 岳良平 王寿昆 林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6-481,共6页
目的选取弓形虫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多拷贝基因529bp重复序列、ITS-1序列和B1基因作为real-timePCR检测的靶基因,建立检测弓形虫的三重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并且与ELISA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将529bp重复序列、B1基因、... 目的选取弓形虫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多拷贝基因529bp重复序列、ITS-1序列和B1基因作为real-timePCR检测的靶基因,建立检测弓形虫的三重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并且与ELISA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将529bp重复序列、B1基因、ITS-1序列的选定扩增序列进行克隆、测序构建标准品;将构建的3个标准品放在一个体系中进行扩增,进行三重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529bp、ITS-1和B1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均为0.998,并且扩增效率均为96.724%,扩增片段的Tm值分别为86.5±0.5℃、78.8±0.5℃、83.1±0.5℃;构建的三重SYBR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试验表明,529bp、ITS-1和B1有特异性的溶解曲线峰值分别是86.2℃、78.9℃和83.3℃,阴性对照无扩增曲线;敏感性试验表明,529bp、ITS-1和B1序列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73copies/μL、123copies/μL、和135copies/μL;Tm值的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0.13%;ELISA检测猪弓形虫IgG抗体的阳性率41.72%,ELISA与荧光定量PCR检测核酸阳性符合率为53.44%(P<0.01)。结论建立弓形虫三重SYBR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 RH株弓形虫 溶解曲线 重组质粒
下载PDF
海带粗多糖对斜带石斑鱼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文武 殷光文 +4 位作者 林希 黄志坚 林建斌 江和基 朱庆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64,共6页
为了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海带粗多糖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血清指标的影响,作者选取规格一致的健康斜带石斑鱼120尾(平均体质量为90 g±2.6 g,平均体长为15 cm±2.25 cm),均匀分为4组,每组设两个重复,每个重... 为了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海带粗多糖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血清指标的影响,作者选取规格一致的健康斜带石斑鱼120尾(平均体质量为90 g±2.6 g,平均体长为15 cm±2.25 cm),均匀分为4组,每组设两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海带粗多糖,试验0.5%组、1.0%组、1.5%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1.5%的海带粗多糖。经过48 d的喂养后,测定各组斜带石斑鱼血清中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尿素(UREA)、肌酐(CRE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溶菌酶(Lysozyme,LZM)、过氧化物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补体3(Complement3,C3)、补体4(Complement 4,C4)等水平。结果表明,海带粗多糖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血清中IL-2、IL-6、IFN-α、TP水平,及LZM、CAT和SOD酶活性;降低C3、C4含量,及UREA、CREA水平和ALP酶活性;对AST和ALT酶活性影响不大。在3种添加比中,以0.5%的海带粗多糖添加剂量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粗多糖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细胞因子 血清生化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菠萝蛋白酶部分酶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志坚 董瑞兰 +1 位作者 罗刚 江和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62-66,共5页
通过菠萝蛋白酶的最佳吸收峰、酶的浓度及大小,红外光谱分析和酶活性的测定,研究菠萝蛋白酶的部分性质。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具有热稳定性,其大小约为28.8kD,且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7.5。Fe2+对菠萝蛋白酶有激活作用,Zn2+、Cu2+低浓... 通过菠萝蛋白酶的最佳吸收峰、酶的浓度及大小,红外光谱分析和酶活性的测定,研究菠萝蛋白酶的部分性质。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具有热稳定性,其大小约为28.8kD,且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7.5。Fe2+对菠萝蛋白酶有激活作用,Zn2+、Cu2+低浓度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NaCl对菠萝蛋白酶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KCl对酶反应影响不大,MgSO4·7H2O和无水CaCl2对菠萝蛋白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菠萝蛋白酶经pH2.5胃蛋白酶和pH3.2胃蛋白酶作用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其酶活力都呈下降的趋势。其中,pH2.5条件下的胃蛋白酶对菠萝蛋白酶活力的影响较大。表明在模拟猪胃条件下pH2.5胃蛋白酶对菠萝蛋白酶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蛋白酶 金属离子 胃蛋白酶
下载PDF
牡蛎粗多糖对免疫应激仔猪炎性细胞因子和PPARγ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刚 黄志坚 +1 位作者 陈腾腾 江和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3-488,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牡蛎粗多糖对脂多糖(LPS)刺激仔猪产生的免疫应激是否有缓解作用。选取30头(28±1)日龄的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阉公仔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即空白对照组,免疫应激对照组,牡蛎粗多糖高、... 本试验旨在研究牡蛎粗多糖对脂多糖(LPS)刺激仔猪产生的免疫应激是否有缓解作用。选取30头(28±1)日龄的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阉公仔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即空白对照组,免疫应激对照组,牡蛎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头猪。空白对照组和免疫应激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牡蛎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饲喂添加1.2%、0.8%、0.5%牡蛎粗多糖的基础日粮。试验饲养30d后,免疫应激对照组、牡蛎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按体重腹腔注射100μg·kg-1的LPS,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于注射后3h采血,ELISA检测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剖检取肝、脾、肾上腺、淋巴结和胸腺,用RT-PCR检测PPARγmRNA的相对转录量。结果显示,应激对照组较其它各组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均有显著提高(P<0.05),牡蛎粗多糖低、中剂量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2组和空白对照组与高剂量组相比IL-6与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牡蛎粗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肝、脾、肾上腺和胸腺PPARγmRNA的相对转录量较应激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但是淋巴结PPARγmRNA的相对转录量高于应激对照组,且低、中剂量组PPARγmRNA的相对转录量较高剂量组更趋于生理状态下空白对照组的相对转录量。LPS作为免疫原可引起断奶仔猪产生免疫应激反应,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牡蛎粗多糖可以缓解免疫应激,且添加量在0.5%到0.8%区间时缓解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粗多糖 免疫应激 PPARΓ 断奶仔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