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员7000 m高空缺氧耐力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王丽萍 温冬青 +6 位作者 于立华 涂磊 施维茹 张岩 王桂友 顾昭 薛利豪 《空军航空医学》 2023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 通过收集整理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进行急性缺氧耐力检查的飞行员的相关数据,分析探讨可能与飞行员缺氧耐力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航空生理训练的男性飞行员414人,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急性缺氧耐力与其相... 目的 通过收集整理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进行急性缺氧耐力检查的飞行员的相关数据,分析探讨可能与飞行员缺氧耐力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航空生理训练的男性飞行员414人,应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急性缺氧耐力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414名飞行员均完成缺氧耐力检查,总体平均缺氧耐受时间为325.1 s(95%CI:320.1~330.1),缺氧耐受时间大于360s的占56%,180~360s的占44%,2组飞行员血氧饱和度降至70%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差异(HR=3.890,95%CI:3.049~4.964,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吸烟>0~5年者较不吸烟者对缺氧耐受时间有统计学差异(HR=0.577,95%CI:0.361~0.923,P=0.022);5 500 m 1 min血氧对缺氧耐受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HR=0.922,95%CI:0.863~0.985,P=0.017),其他变量对缺氧耐受时间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飞行员急性缺氧耐力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制定提高飞行员缺氧耐力的可行性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缺氧 缺氧耐力 影响因素 有效意识时间 COX风险模型 飞行员
下载PDF
飞行人员生理功能人机适配性的初步探讨
2
作者 张慧变 姚钦 +5 位作者 卜伟平 苏芳 王丽萍 王璐 赵显亮 刘琳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793-796,共4页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生理功能与现飞机种适配性现状,为飞行人员机种分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283名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机种飞行人员生理功能与现飞机种的适配性。结果在飞行过程中,出现过心肺功能不良症状心...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生理功能与现飞机种适配性现状,为飞行人员机种分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283名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机种飞行人员生理功能与现飞机种的适配性。结果在飞行过程中,出现过心肺功能不良症状心率加快、气短乏力、呼吸困难、胸闷等的飞行人员有40例(14.13%),出现过前庭功能不良晕机病的飞行人员有52例(18.37%),发生过视觉功能不良症状看不清天地线、地形等的飞行人员有37例(13.07%),出现过听觉功能不良症状听不清指令、耳气压不良的飞行人员分别有86例(30.39%)、179例(63.25%),出现过加速度耐力不良的飞行人员有86例(30.39%),出现过缺氧症状的飞行人员有11例(3.89%)。心肺功能不良、视觉功能不良、听觉功能不良、耳气压不良在直升机、运输机、轰炸机、歼击机飞行人员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晕机病、加速度耐力不良在直升机、运输机、轰炸机、歼击机飞行人员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歼击机飞行人员晕机病发生率高于直升机及运输机飞行人员,歼击机飞行人员加速度耐力不良发生率高于直升机、运输机、轰炸机飞行人员(P均<0.05)。结论不同机种对飞行人员生理功能要求不同,因此在进行飞行人员机种分配时应考虑飞行人员生理功能指标与飞机机种适配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人员 生理功能 飞机机种 适配性 问卷调查法
下载PDF
2003—2020年直升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慧变 姚钦 +8 位作者 苏芳 贾辰龙 王丽萍 赵显亮 王璐 陈珊 于飞 张琳 刘琳 《空军航空医学》 2023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分析2003—2020年直升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谱变化规律及年代、年龄分布特点,增加航卫保障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直升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资料,统计分析各年代、年龄段医学停飞疾病顺位,医学停... 目的分析2003—2020年直升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谱变化规律及年代、年龄分布特点,增加航卫保障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直升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资料,统计分析各年代、年龄段医学停飞疾病顺位,医学停飞疾病的构成比及年代、年龄分布特点。结果2003—2020年直升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144例,飞行人员因运动系统疾病医学停飞人数最多,医学停飞前10名的疾病是头痛、眩晕、眼底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高血压、屈光不正、颈椎病、晕厥、抑郁症;与2003—2020年歼击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疾病谱比较,直升机飞行人员因运动系统疾病、眼科疾病所致医学停飞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歼击机飞行人员(χ^(2)=4.182、4.381,P=0.041、0.036),因心血管系统疾病所致医学停飞的构成比显著低于歼击机飞行人员(χ^(2)=10.486,P=0.001),其他系统疾病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003—2011年比较,2012—2020年因眼科疾病所致医学停飞的构成比有所上升(χ^(2)=6.329,P=0.012),因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医学停飞的构成比有所下降(χ^(2)=5.777,P=0.016);直升机飞行人员医学停飞平均年龄(34.31±5.42)岁,停飞年龄主要集中在30~39岁。结论直升机飞行人员因运动系统疾病、眼科疾病所致医学停飞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歼击机飞行人员,应重点关注直升机飞行人员颈腰椎病、膝关节病、眼底疾病、屈光不正等疾病的预防和保健,进一步提高直升机飞行人员的航卫保障水平,从而延长飞行年限、提高飞行人员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航空医学鉴定 疾病谱 航卫保障 飞行人员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下器械训练可有效促成热习服
4
作者 王丽萍 于立华 +7 位作者 张慧变 施维茹 张岩 温冬青 王桂友 顾昭 涂磊 薛利豪 《空军航空医学》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监测训练过程中的人体生理指标,探讨高温高湿环境器械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热习服方法是否能有效应对热应激。方法24名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器械组、HIIT组和对照组。器械组连续10 ... 目的本研究通过监测训练过程中的人体生理指标,探讨高温高湿环境器械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热习服方法是否能有效应对热应激。方法24名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器械组、HIIT组和对照组。器械组连续10 d完成9次器械训练(90 min/次),HIIT组连续10 d完成9次HIIT训练(40 min/次),2组均在第6天休息。所有志愿者在习服前和习服后分别在环境为35℃、相对湿度70%的舱室内完成热应激测试。在热习服训练和热应激测试过程中,全程记录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心率。结果在习服后的热应激测试中器械组和HIIT组的直肠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和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和习服前热应激测试(P<0.05);在热习服训练中,器械组的直肠温度在第3天开始下降,第5~10天基本下降到一定水平(38.1℃~38.2℃)后保持不变,而HIIT组的直肠温度在第8天下降,第8~10天维持在38.4℃~38.5℃;HIIT组出汗率高于器械组(t=2.289~4.795,P≤0.001~0.038),但组内出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T_(2)=0.301+0.984 T1+0.01 HRmax(R^(2)=0.578,P<0.001)。结论器械训练可有效提高人体对热应激的耐受性,为进一步提高飞行员耐热能力提供可行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习服 器械训练 高强度间歇训练 热耐受力
下载PDF
飞行人员坚持体能锻炼应对热应激的初步探讨
5
作者 王丽萍 于立华 +6 位作者 施维茹 张岩 温冬青 顾昭 涂磊 王桂友 薛利豪 《空军航空医学》 2022年第4期136-138,共3页
目的通过在35X3,相对湿度70%的高温舱中进行热应激测试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热耐受能力的评估。方法选择17名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的工作人员,锻炼员8名为试验组,另外9名为对照组,在高温舱中进行热负荷运动(以75 W功率蹬自行车120 min,转速维... 目的通过在35X3,相对湿度70%的高温舱中进行热应激测试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热耐受能力的评估。方法选择17名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的工作人员,锻炼员8名为试验组,另外9名为对照组,在高温舱中进行热负荷运动(以75 W功率蹬自行车120 min,转速维持在60〜70 r/min),监测并记录其核心温度、皮肤温度、心率、出汗量等数据。结果2组平均皮肤温度增长率、心率增长率、达到最大心率时间、出汗率和热应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温增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坚持体能锻炼可有效应对热应激,提高热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能锻炼 热负荷 热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