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5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旧金山加州大学为例浅谈神经科学博士生培养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亚周 陈良为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67-269,27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如何培养具有强烈内在驱动力的"专而全"的神经科学博士。方法分析当代神经科学的发展对神经科学博士的要求,我国神经科学博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的神经科学培养制度。结果我国目前大多数神经科... 目的初步探讨如何培养具有强烈内在驱动力的"专而全"的神经科学博士。方法分析当代神经科学的发展对神经科学博士的要求,我国神经科学博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的神经科学培养制度。结果我国目前大多数神经科学博士存在内在驱动力不足和知识结构偏窄的缺憾。旧金山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培养中的课程设置、实验室轮转、资格考试和高强度的科学研究等制度有利于上述两点的培养。结论 "以学生为本"和"以学术为本",培养学生对学术的强烈追求感和"专而全"的知识结构,是神经科学博士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博士研究生 神经科学
下载PDF
人胚胎海马发育的形态学研究──Ⅱ.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5
2
作者 邓锦波 蔡琰 +4 位作者 邱建勇 鞠躬 戴洪 孙晓江 王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利用H-E和Nissl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法、Golgi镀银法及透射电镜技术,对60例6周至足月人胚胎海马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均由未分化细胞转化而来。未分化细... 利用H-E和Nissl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法、Golgi镀银法及透射电镜技术,对60例6周至足月人胚胎海马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神经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均由未分化细胞转化而来。未分化细胞、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在对硝酸银的嗜染性、免疫细胞化学特征及超微结构特征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别。神经细胞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细胞,主要有锥体细胞、颗粒细胞和篮状细胞等。星形胶质细胞和放射状胶质细胞为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未分化细胞体积小、球形、胞质少,为NSE及GFAP阴性,硝酸银镀染也不着色;透射电镜下未分化细胞核异染色质丰富,胞质内缺乏特化的细胞器,但糖原含量丰富。胚胎早期室管膜神经上皮细胞及由此迁徙而来的中间层细胞均由未分化细胞构成。星状胶质细胞和放射状胶质细胞出现较早,第11周开始出现于室管膜下的室床及海马伞部;随胎龄增加,单位面积垦状胶质细胞数量增加,17周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并且均匀分布于海马各个部位与区域。15周后中间层细胞陆续开始分化为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到足月胚胎锥体层及颗粒层不再有未分化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发育 形态学 神经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分化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NGF、NT-3、BDNF及CNTF)和受体trkA、trkB、trkC在正常大鼠脊髓和胳鼠脊髓移植体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长满 杨青峰 +2 位作者 鄂玲玲 单文戈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NGF家族(NGF、NT-3、BDNF)和非NGF家族的CNTF以及NGF家族因子受体trkA、trkB、trkC在正常大鼠脊髓腰段的分布和胎鼠脊髓移植体在移植后4周的表达。在正常大鼠脊髓腰段,各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反应物...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NGF家族(NGF、NT-3、BDNF)和非NGF家族的CNTF以及NGF家族因子受体trkA、trkB、trkC在正常大鼠脊髓腰段的分布和胎鼠脊髓移植体在移植后4周的表达。在正常大鼠脊髓腰段,各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反应物主要存在于脊髓灰质,特别是前角的运动神经元。但在脊髓后角的分布稍有不同,BDNF阳性细胞的胞浆染色较深,胞核不染色;而NT-3的胞核染色较胞浆为深,核仁不染色。在胎鼠脊髓移植体,NGF、BDNF、CNTF和NT-3及受体trkA、trkB、trkC均有不同程度的染色。本实验结果揭示了在正常大鼠脊髓神经元内各神经营养因子及受体的表达,提示神经营养因子除具有靶源性来源以外,还有神经元自分泌的产物。而在胎鼠移植体内和其周围组织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在移植体内的移植细胞自分泌和成鼠脊髓损伤的刺激所引起的,这在移植体的存活和发育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 脊髓移植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胚胎小鼠下丘脑培养状态SRIF神经元的发生──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浩 梁喆 鞠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206,I003,共6页
目的 研究胚胎小鼠下丘脑培养状态下 SRIF神经元的发生。 方法 采用原代分离培养的方法 ,将胚胎小鼠下丘脑进行体外分散细胞培养 ,观察了下丘脑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 ,并且对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作生长抑素 (SRI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阳... 目的 研究胚胎小鼠下丘脑培养状态下 SRIF神经元的发生。 方法 采用原代分离培养的方法 ,将胚胎小鼠下丘脑进行体外分散细胞培养 ,观察了下丘脑细胞的生长分化过程 ,并且对培养不同时间的细胞作生长抑素 (SRIF)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阳性神经元记数 ,各种形态神经元所占的百分比统计。 结果 胚胎小鼠下丘脑SRIF阳性神经元在体外生长发育不同时间细胞指数不同 :7d时为 2 4± 1.5 2 ,10 d时为 34± 2 .2 0 ,12 d时为 34±3.30 ,14d时为 10 4± 6 .32 ,16 d时为 6 8± 5 .34 ,2 0 d时为 2 9± 1.5 4,其中在培养 14d时 ,SRIF阳性神经元达到高峰 ,以后出现下降趋势。而且神经元的形态、单极、双极、多极神经元的数目以及突起呈色深浅在发育过程中也有较大的变化 ,各种占比例较大神经元出现的时期也不一样 ,其中 ,单极在培养 10、14、16 d时分别占 5 2 .3%、6 0 .0 %、43.3%。双极在培养 10、14、16 d时分别占 30 .7%、2 0 .7%、30 .1%。多极神经元在培养 7、12、2 0 d时分别占 81.5 %、90 .1%、6 7.3%。 结论  (1)在培养状态下 ,下丘脑不同核区的细胞发育速度不同 ,并且随时间点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 ;(2 )不同类型的 SRIF神经元的发育随着不同的时间点呈现出不同比例很可能反映一些 SRIF神经元的功能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下丘脑 细胞培养 SRIF神经元
下载PDF
大鼠前脑室管膜上5-羟色胺能神经纤维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5
作者 张遐 鞠躬 段晓勤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4-379,共6页
本文用ABC或PAP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呈色法,对成年大鼠前脑室管膜上5-HT能神经纤维丛(5-HT-SEP)的特征和分布进行了研究。5-HT-SEP由3类纤维组成:散在的粗纤维(直径约0.9μm)、较多的中等纤维(直径约0.4μm)及... 本文用ABC或PAP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呈色法,对成年大鼠前脑室管膜上5-HT能神经纤维丛(5-HT-SEP)的特征和分布进行了研究。5-HT-SEP由3类纤维组成:散在的粗纤维(直径约0.9μm)、较多的中等纤维(直径约0.4μm)及大量细纤维(直径约0.1μm)。虽然前脑室管膜各部均有SEP,但其密度及3类纤维的分布却不完全相同。室管膜细胞纤毛密度与SEP密度的一致提示,SEP可能参与对纤毛活动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管膜 5-羟色胺 神经纤维 免疫
下载PDF
创造性思维是科学发现中的实在因素——垂体前叶肽能神经支配研究中的一些体会
6
作者 刘少君 郭照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17-21,29,共6页
脑下垂体前叶是动物机体内分泌的主要腺体。它的细胞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全身内分泌腺、皮肤色素细胞的功能活动及骨骼肌肉的生长。垂体前叶受下丘脑的调节和控制,这种调节控制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来实现的。这个假说由Green和Harris提出后... 脑下垂体前叶是动物机体内分泌的主要腺体。它的细胞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全身内分泌腺、皮肤色素细胞的功能活动及骨骼肌肉的生长。垂体前叶受下丘脑的调节和控制,这种调节控制是通过垂体门脉系统来实现的。这个假说由Green和Harris提出后,已得到充分的证明,成为当代神经内分泌学的基础理论。关于垂体前叶是否存在神经支配问题,前人一直持否态度。一些权威性的教科书中写道:“虽然交感节后纤维,也许也有付交感纤维出现在腺垂体,它们除对血管活性有关外,无有其它功能,垂体前叶远侧部实质细胞没有任何神经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现 创造性思维 神经支配
下载PDF
建构主义理论在神经科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7
作者 王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年第9期875-877,共3页
神经科学的特点是多学科高度交叉并且发展迅速。针对此特点,为避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神经科学基础二教学的严重束缚,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西方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的主导过程,又兼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 神经科学的特点是多学科高度交叉并且发展迅速。针对此特点,为避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神经科学基础二教学的严重束缚,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西方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的主导过程,又兼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基础 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包裹嗅神经鞘细胞促进脊髓轴突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孟晓梅 王春婷 +6 位作者 游思维 刘惠玲 杨浩 焦西英 刘飞 史明 鞠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 (FG)包裹嗅神经鞘细胞 (OECs)植于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断端间隙内对损伤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16只 ,行脊髓T11节段全横断术。FG OECs组于间隙内移植FG包裹的OECs ,FG对照组移植等量的FG ,O...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 (FG)包裹嗅神经鞘细胞 (OECs)植于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断端间隙内对损伤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16只 ,行脊髓T11节段全横断术。FG OECs组于间隙内移植FG包裹的OECs ,FG对照组移植等量的FG ,OECs对照组移植等量DF12 OECs悬液 ,单纯全切对照组未做任何移植 ,每组动物 4只。术后 2周处死动物 ,脊髓损伤区冰冻水平切片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OECs的存活及迁移 ,并行抗神经丝 (NF)和生长相关蛋白 4 3(GAP 4 3)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OECs及单纯全切对照组脊髓两断端连接较差 ,而FG对照组及FG OECs组两断端连接良好。FG、OECs及单纯全切对照组损伤区可见少量NF及GAP 4 3免疫反应纤维 ;FG OECs组间隙内OECs大量存活 ,并迁移至两侧脊髓实质内 ,大量NF及GAP 4 3免疫反应纤维通过间隙。 结论 FG包裹的OECs可在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断端间隙内存活并迁移至脊髓实质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嗅神经鞘细胞 脊髓轴突再生 实验 脊髓全横断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大鼠腰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对外伤性疼痛刺激的反应及其与神经元关系的免疫电镜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辉 段丽 +3 位作者 贾轶 刘莹莹 林英华 饶志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186,共5页
本研究采用抗缝隙连接蛋白 43 ( Cx43 )和抗缝隙连接蛋白 3 2 ( Cx3 2 )免疫电镜双标记方法 ,观察了一侧胫、腓骨骨折后大鼠腰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发现 ,在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结合区域存在... 本研究采用抗缝隙连接蛋白 43 ( Cx43 )和抗缝隙连接蛋白 3 2 ( Cx3 2 )免疫电镜双标记方法 ,观察了一侧胫、腓骨骨折后大鼠腰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发现 ,在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结合区域存在着如下的超微结构 :( 1)轴突终末直接与星形胶质细胞突起 ( Cx43阳性 )形成一种突触样结构 ;( 2 )由神经元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及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形成的“三方突触结构”;( 3 )星形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 ;( 4 )新发现的由一侧的神经元( Cx3 2阳性 )和另一侧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 ( Cx43阳性 )组成的一种超微结构 ,骨折后此结构数目显著增高 ,可能是缝隙连接的同源结构 ,暂称为异源性缝隙连接。结果提示 :异源性缝隙连接结构可被疼痛刺激激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腰髓背角 星形胶质细胞 外伤性疼痛刺激 神经元 免疫电镜
下载PDF
神经营养素在小鼠脾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宏 伯音 +2 位作者 周长满 鞠躬 范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4-378,I009,共6页
为了解神经营养素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神经营养素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进行小鼠脾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种神经营养素的免疫反应均存在于脾内... 为了解神经营养素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神经营养素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进行小鼠脾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种神经营养素的免疫反应均存在于脾内,但分布特点各不相同。NGF主要分布于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外层、边缘区(MZ)和红髓(RP)的巨噬细胞样和淋巴细胞样细胞;BDNF除具有与NGF相似的分布特点外,还见于脾淋巴小结生发中心的淋巴细胞样细胞;NT-3则存在于白、红髓的网状细胞样细胞。这一结果提示,脾的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均可能产生神经营养素,并提示不同类型的神经营养素对免疫系统有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成年大鼠嗅神经鞘细胞纯化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浩 鞠冬阳 +3 位作者 李静雯 程希平 游思维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嗅神经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是目前用于神经再生研究较为理想的移植细胞,为了建立一种可以有效获得高纯度、高均一性的OECs培养方法,本实验采用2. 5月的大鼠嗅球为实验材料进行OECs培养,同时结合OECs的生物学特点在培... 嗅神经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是目前用于神经再生研究较为理想的移植细胞,为了建立一种可以有效获得高纯度、高均一性的OECs培养方法,本实验采用2. 5月的大鼠嗅球为实验材料进行OECs培养,同时结合OECs的生物学特点在培养8d后,通过用硝酸纤维素膜吸附p75抗体,再对培养的OECs进行免疫亲和吸附和对成纤维细胞进行补体杀伤来纯化OECs, 在纯化后分别对培养2、4、6、8d的OECs进行p75免疫组化染色和纯度鉴定。实验结果发现,本研究采用的OECs纯化培养方法所获得OECs纯度在4个不同培养时间点都达到98%以上,说明此方法是一种高效率的纯化培养OEC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大鼠 嗅神经鞘细胞 纯化培养 细胞培养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神经移植
下载PDF
人胚胎海马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Ⅴ.室管膜的发生 被引量:6
12
作者 邓锦波 蔡琰 +4 位作者 邱建勇 鞠躬 苏敏 孙晓江 张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运用HE和Nissl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对60例6周至足月的人胚胎海马室管膜上皮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胚胎发育过程中室管膜发生了剧烈变化。最早室管层神经上皮细胞为假复层柱状,随着未分化细胞向外迁徙,海马室管... 运用HE和Nissl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对60例6周至足月的人胚胎海马室管膜上皮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胚胎发育过程中室管膜发生了剧烈变化。最早室管层神经上皮细胞为假复层柱状,随着未分化细胞向外迁徙,海马室管膜层神经上皮细胞迅速增殖,形成复层上皮。当室管膜层细胞停止迁徙时,室管膜开始向假复层柱状及单层柱状上皮转变。电镜观察,胚胎早期神经上皮细胞由未分化细胞构成;其特点是,细胞质内各种特化细胞器匮乏,但糖原丰富。15周左右未分化细胞开始向长突细胞及室管膜细胞分化。长突细胞电子密度高,底部有细长突起,表面有微绒毛,胞质内微丝丰富;而室管膜细胞电子密度低,底部无突起,但表面有丰富的纤毛。对长突细胞及免疫组化染色的GFAP阳性细胞进行形态和发育特征的比较,提示两者属同一类细胞。扫描电镜下,15周前室管膜表面微绒毛较多,以后纤毛逐步发育,大量密集纤毛布满于室管膜表面。此外,还能见到一类接触脑脊液神经元,这类神经元可为多极或双极,并有突起伸入室管膜上皮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人胚胎 发育 室管膜 形态学 发生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下丘脑CRH神经元兴奋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宏 邱建勇 +1 位作者 王浩军 鞠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9,共6页
为证明下丘脑产生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与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中枢作用有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通过观察即早基因c-fos的表达,对IL-6和TNFα经脑室引入后对下... 为证明下丘脑产生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与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中枢作用有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通过观察即早基因c-fos的表达,对IL-6和TNFα经脑室引入后对下丘脑CRH神经元的兴奋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脑室注射IL-6或TNFα5h后,下丘脑室旁核小细胞部出现强烈Fos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法显示,两种细胞因子诱导的Fos表达细胞中均有许多细胞同时呈现CRH免疫反应。相比之下,双标细胞数量在IL-6引入者较TNFα引入者多。该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丘脑 CRH 神经元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AChRAb与培养神经元nAChR免疫结合反应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睿 李柱一 +1 位作者 许汉鹏 王者晋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 从离体细胞水平对重症肌无力 ( MG)患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 ( CNS)受损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从 MG患者和正常人血中提取 Ig G。体外培养新生 SD大鼠皮层、脑干、海马神经元 ,同时培养 TE-6 71细胞株作阳性对照 ,然后其与神经元特... 目的 从离体细胞水平对重症肌无力 ( MG)患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 ( CNS)受损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从 MG患者和正常人血中提取 Ig G。体外培养新生 SD大鼠皮层、脑干、海马神经元 ,同时培养 TE-6 71细胞株作阳性对照 ,然后其与神经元特异性抗体及胆碱能神经元特异性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双标记 ,观察其免疫结合反应。结果 MG患者 Ig G可与离体培养的皮层、脑干、海马神经元及 TE6 71免疫结合 ,而正常人血中提取的Ig G则否。结论  MG患者外周 Ig G( ACh RAb)可与离体培养的神经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 n ACh R)结合 ,是MG患者 CNS受损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神经细胞 细胞培养 神经-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荧光双标记
下载PDF
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小鼠脾脏的分布及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宏 邱建勇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10,共5页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GAP-43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在成年小鼠脾脏的分布及其性质。结果显示,GAP43样免疫反应阳性纤维不仅广泛分布于脾内血管周围,还存在于白髓、红髓的淋巴细胞之间。应用6-羟多巴(6-OHDA)损毁儿茶酚胺能神经后...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GAP-43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在成年小鼠脾脏的分布及其性质。结果显示,GAP43样免疫反应阳性纤维不仅广泛分布于脾内血管周围,还存在于白髓、红髓的淋巴细胞之间。应用6-羟多巴(6-OHDA)损毁儿茶酚胺能神经后,TH、NPY免疫组化染色不能显示任何阳性神经纤维,而GAP-43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尚有部分存留.它们多位于较大的血管周围,较直且平滑、膨体少。此结果表明,成熟小鼠脾内绝大部分单胺能神经纤维和少部分非单胺能神经纤维含有GAP-43,是具有可塑性的神经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P-43 神经纤维 免疫组织化学 分布 性质
下载PDF
脑红蛋白在大鼠眼球中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耀宇 刘惠玲 +4 位作者 童绎 白华 王宗华 杨薇 邸玉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脑红蛋白(NGB)在正常大鼠眼球中的分布。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了NGB在正常大鼠眼球中的分布和定位。结果NGB主要存在于视网膜中,在虹膜、睫状体和视神经中亦有一定量的表达,在眼球内的其他组织中则没有表达。该蛋白在所... 目的探讨脑红蛋白(NGB)在正常大鼠眼球中的分布。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了NGB在正常大鼠眼球中的分布和定位。结果NGB主要存在于视网膜中,在虹膜、睫状体和视神经中亦有一定量的表达,在眼球内的其他组织中则没有表达。该蛋白在所有神经元中均有高强度的表达,但不存在于视网膜的色素细胞层中。其中,在视网膜的丛状层和光感受器的内节中分布最多,这与视网膜的耗氧部位线粒体的亚细胞定位基本一致。结论NGB可能是一种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很相似的呼吸蛋白,在视网膜的氧供和氧消耗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与许多视网膜缺血缺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红蛋白 视网膜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脊髓神经干细胞对小鼠视网膜移植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孟晋宏 罗娜 鞠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 研究原代培养的脊髓神经干细胞在小鼠视网膜的整合和分化情况。 方法 利用细胞培养和体内移植技术 ,将原代脊髓神经干细胞 (NSC)移植到不同年龄小鼠的视网膜 ,并对移植后细胞的整合及分化情况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结果 ... 目的 研究原代培养的脊髓神经干细胞在小鼠视网膜的整合和分化情况。 方法 利用细胞培养和体内移植技术 ,将原代脊髓神经干细胞 (NSC)移植到不同年龄小鼠的视网膜 ,并对移植后细胞的整合及分化情况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结果  1 移植的NSC对组织的整合能力随宿主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2 移植的NSC在宿主视网膜内可以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 结论 脊髓原代NSC移植到小鼠视网膜后的整合和分化均受内外因素的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移植 脊髓 神经干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整合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应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研究大鼠海马CA1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雷革胜 万业宏 +2 位作者 王玉英 朱俊玲 胡三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53-1156,共4页
目的 :建立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 ,初步观察大鼠海马CA1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方法 :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 ,结合脑片膜片钳记录 ,对健康SD大鼠海马CA1细胞电生理特性进行观察 ,并分析影响记录成功的主要因素 .结果 :红外可视膜片钳... 目的 :建立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技术 ,初步观察大鼠海马CA1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方法 :应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 ,结合脑片膜片钳记录 ,对健康SD大鼠海马CA1细胞电生理特性进行观察 ,并分析影响记录成功的主要因素 .结果 :红外可视膜片钳技术可实时观察到脑细胞形态结构 ,有助于对封接过程的判断 .大鼠海马脑片CA1细胞可分为多种类型 .生理条件下 ,锥体细胞处于静息或自发低频状态 ,具有膜阻抗低、频率适应现象、后放电等特点 ;中间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高、膜阻抗高、无频率适应现象 .结论 :红外可视膜片钳技术克服了盲法膜片钳的缺陷 ,实现了实时、直视的特点 ,可操作性强 .应用该项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微分干涉相差 膜片钳 CA1神经元 电生理
下载PDF
高渗刺激后大鼠视上核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反应及其相互关系的光、电镜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段丽 申晶 +3 位作者 袁华 张萍 曹荣 饶志仁 《神经科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尾静脉注射高渗盐水(9%NaCl,5.5ml/kg)后,视上核(SON)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可塑性反应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技术,观察刺激后15,45,90,180和360minSON内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蛋白32(Cx32)的... 目的探讨大鼠尾静脉注射高渗盐水(9%NaCl,5.5ml/kg)后,视上核(SON)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可塑性反应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技术,观察刺激后15,45,90,180和360minSON内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蛋白32(Cx32)的变化及超微结构。结果光镜下观察到Cx43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在15min出现,45min达到高峰;Cx32阳性神经元90min达到高峰。电镜下在SON内,观察到下列四种超微结构:(1)突触样结构(synapselikestructure),位于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Cx43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之间;(2)三成分的突触复合体(tripartitesynapticstructure),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靠近此突触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共同组成;(3)同源性缝隙连接(gapjunction,GJ),位于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之间,两侧均为Cx43;(4)“异源性缝隙连接样结构”(heterotypicgapjunctions,HGJ),是由Cx32阳性神经元和Cx43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组成的一种超微结构。结论高渗刺激后,SON内Cx43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Cx32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前者出现和高峰的时间早于神经元;两者之间的HGJ数量明显增加,其他结构的数量变化不明显,因此两者可能是通过HGJ进行快速的信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刺激 视上核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缝隙连接
下载PDF
哮喘豚鼠肺内MAPK的磷酸化及神经可塑性变化研究(英文) 被引量:6
20
作者 楚东岭 宋俊峰 +2 位作者 饶志仁 邱建勇 金发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9期1378-1379,T001,共3页
目的探讨豚鼠哮喘后肺内神经可塑性变化及其发生部位。方法成年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观察小鼠肺内ERK1/2和E1K的磷酸化变化。结果哮喘组肺内ERK1/2和E1K发生了显著的磷酸化改变,从肺内支气管到终末细... 目的探讨豚鼠哮喘后肺内神经可塑性变化及其发生部位。方法成年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哮喘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发观察小鼠肺内ERK1/2和E1K的磷酸化变化。结果哮喘组肺内ERK1/2和E1K发生了显著的磷酸化改变,从肺内支气管到终末细支气管均有较密集的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以平滑肌外层和黏膜下层为主。此外,哮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哮喘发病与肺内ERK1/2和E1K的磷酸化改变密切相关,并可能是导致哮喘持续发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豚鼠 MAPK 磷酸化 神经可塑性交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