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春峰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75-79,共5页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金春峰陆象山哲学思想是心学思想。和王阳明一样,其哲学的基本命师题是“心即理”。朱熹讲“性即理”,不讲“心即理”,故学术界常认为朱陆为理学中两大对立的学派。“朱陆异同”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题目。实际...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金春峰陆象山哲学思想是心学思想。和王阳明一样,其哲学的基本命师题是“心即理”。朱熹讲“性即理”,不讲“心即理”,故学术界常认为朱陆为理学中两大对立的学派。“朱陆异同”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题目。实际上,朱熹的基本观点是心学,不过心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哲学 陆象山 朱熹思想 心即理 道德本心 意识系统 天地生物之心 本体 “本心” 意识状态
下载PDF
ChatGPT给国际中文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北京语言大学与美国中文教师学会联合论坛专家观点汇辑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利 史中琦 +15 位作者 崔希亮 笪骏 田野 梁霞 谢小庆 郦帅 王静 陈丽霞 杜京喆 李佩泽 刘小龙 史金生 张劲松 萧峰 饶高琦 胡星雨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1-315,共25页
拥抱国际中文教育的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的大变革已经箭在弦上,而语言教育则有可能成为变革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国际中文教育界应该认真研究这一发展形势,大胆改革传统... 拥抱国际中文教育的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的大变革已经箭在弦上,而语言教育则有可能成为变革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国际中文教育界应该认真研究这一发展形势,大胆改革传统模式,做到四个“充分”,为拥抱国际中文教育的人工智能时代做好准备。一是充分抓住人工智能给国际中文教育带来的巨大机遇。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对于国际中文教育而言,有“危”有“机”,而“危”是次要的、相对的,“机”是主要的、绝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教师 人工智能技术 中文教育 北京语言大学 专家观点 强人工智能 GPT CHAT
原文传递
胡适与林语堂 被引量:6
3
作者 周质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81,共21页
关键词 林语堂 胡适 自由主义 人类历史 中国思想史 独立自主 民主自由 同中有异
下载PDF
“打鬼”与“招魂”:胡适钱穆的共识与分歧 被引量:4
4
作者 周质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38,共14页
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胡适(1891-1962)和钱穆(1895-1990)是两个标志性的人物,都是“综贯百家,上下千载”的“通儒”。1963年,周法高发表《论汉学界的代表人物》,将胡适与钱穆分别列为当时“台湾汉学界”与“香港汉学界”的“代表人物”,... 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胡适(1891-1962)和钱穆(1895-1990)是两个标志性的人物,都是“综贯百家,上下千载”的“通儒”。1963年,周法高发表《论汉学界的代表人物》,将胡适与钱穆分别列为当时“台湾汉学界”与“香港汉学界”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中国思想史、文学史、先秦诸子年代的考订等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胡适 中国思想史 招魂 代表人物 汉学界 先秦诸子 标志性
下载PDF
"难进""易退"的胡适大使岁月述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质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1938年,胡适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其所追求的独立和自由的妥协,是牺牲个人的独立自由来为国家服务,是实际的参与救国 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对胡适使美四年的历史有所评说,但所用资料仅限于胡适的日记、书信、电稿及... 1938年,胡适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对其所追求的独立和自由的妥协,是牺牲个人的独立自由来为国家服务,是实际的参与救国 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对胡适使美四年的历史有所评说,但所用资料仅限于胡适的日记、书信、电稿及当时国内报刊的报导,而时当时美国方面的反应,则鲜有论述 作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我们不但要从中国的角度来了解胡适的贡献,而且必须审视美国人对他的态度和看法,这样才能对其有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关关系 学者大使 胡适
下载PDF
胡适论辛亥革命与孙中山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质平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6期11-22,共12页
孙中山是民主中国的创建者;胡适在相当的程度上,赋予了这个新生的中国以学术上和语文上的新意义。辛亥革命若不能继之以新文化运动,孙中山所创建的民国将少了许多新意和光彩;而胡适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若没有辛亥革命成功在前,其收... 孙中山是民主中国的创建者;胡适在相当的程度上,赋予了这个新生的中国以学术上和语文上的新意义。辛亥革命若不能继之以新文化运动,孙中山所创建的民国将少了许多新意和光彩;而胡适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若没有辛亥革命成功在前,其收效和影响也绝不至如日后之神速与深远。孙中山和胡适,—主政治,—主文化,前后呼应,相辅相成。本文拟在这个框架下,就胡适中英文的著作,来审视他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孙中山 辛亥革命 知难行易 民主 自由
下载PDF
汉语教学的理念、内容与方法之我见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质平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8年第2期8-14,共7页
一、先准后快 过去三十年来,美国汉语教学界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法的研究上都有可观的成绩。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渐渐地由传统句型语法的操练转向语言的实际运用。在这个转变中听说能力的训练受到重视,而"听说领先,读写跟进"的授课程... 一、先准后快 过去三十年来,美国汉语教学界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法的研究上都有可观的成绩。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渐渐地由传统句型语法的操练转向语言的实际运用。在这个转变中听说能力的训练受到重视,而"听说领先,读写跟进"的授课程序也渐渐地为大家所接受。早期课堂中逐句翻译的教法已经成了上世纪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内容 听说能力 听说领先 三十年 教学法 语言 语法
下载PDF
变动中的晚近中国传统文化(1400-1900) 被引量:5
8
作者 艾尔曼 曹新宇 张安琪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文考察了中华帝国晚期的科举制度及其演变和转化,认为明清科举制度是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智识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政治交汇点,它支持了前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再生产。文章进而指出中国传统学术和科举制度的终结,及其被现... 本文考察了中华帝国晚期的科举制度及其演变和转化,认为明清科举制度是中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智识生活中最具活力的政治交汇点,它支持了前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再生产。文章进而指出中国传统学术和科举制度的终结,及其被现代教育所取代的历史复杂性。科举的终结,更意味着连接传统士人价值观、帝国的文化活力和精英士绅地位之间的社会文化纽带的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经学 现代教育 士绅社会
原文传递
明武宗与豹房 被引量:5
9
作者 盖杰民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8年第3期12-19,共8页
十六世纪初年,明朝皇城发生了一大变故,武宗皇帝迁出禁城大内,住进皇城西北的豹房。由正德三年(1508年)起,至十六年(1521年)帝崩之时止,豹房实为武宗起居及处理朝政之所。
关键词 明武宗 《明史》 十六世纪 实录 毛奇龄 宫殿 军事 嘉靖 乾隆京城全图 文臣
原文传递
金钱万能:明清间中国帝制晚期的商业、经典与品位 被引量:2
10
作者 艾尔曼 陆海默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7-171,共15页
明代晚期的全球贸易和消费取向悄然影响着中国文人在园业、绘画、书籍和古物等方面的品位。这一消费嗜好一直膨胀至18世纪以后。比如,晚明至清初的园业主们就生活在一个白银由新世界流向中国,换取丝绸、瓷器、茶叶和玉器等消费品的时代... 明代晚期的全球贸易和消费取向悄然影响着中国文人在园业、绘画、书籍和古物等方面的品位。这一消费嗜好一直膨胀至18世纪以后。比如,晚明至清初的园业主们就生活在一个白银由新世界流向中国,换取丝绸、瓷器、茶叶和玉器等消费品的时代。棉花在南方沿海诸省的农业改革中取代了稻米种植,促使明朝经济进一步转型;日本白银的渗入也使16世纪的货币经济得到空前发展。明代中国无意间面向了全球市场,其文学、艺术的发展轨迹将从此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清代 商业 消费 经典 品位
原文传递
中外戏剧的传统与革新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友工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一记得幼年,初次听到西洋交响乐唱片,总觉得其音色复杂,音量宏伟,真是有海洋的气势。偶而有机会亲眼看到乐团的表演,更觉得这样大的场面,想来演奏的音乐必是好的。后来久居国外,听交响乐的机会多了,渐渐有了选择。
关键词 十九世纪 写实传统 演出 写实主义 古典舞蹈 音乐 保存 十八世纪 复古 美感经验
原文传递
张郎郎诗作二首
12
作者 张郎郎 《诗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60,共1页
恍惚 我在走,影子贴在脚上, 一会长,一会短, 冲向前边,又落到后面。 心里很高兴。
关键词 诗作 《恍惚》 恍惚 文学
原文传递
从“文苑”之文到“淑世”之文——《新唐书》列传对“文”的重新定义
13
作者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19年第1期171-174,共4页
为了向今年荣休、并斩获唐奖汉学奖的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先生表示敬意,我想在开头援引他发表在美国学刊《唐代研究》(T’ang Studies)25周年纪念刊物上的一篇文章,以他对已佚唐代诗集的研究作为我这次演讲的引子。宇文所安先生在文... 为了向今年荣休、并斩获唐奖汉学奖的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先生表示敬意,我想在开头援引他发表在美国学刊《唐代研究》(T’ang Studies)25周年纪念刊物上的一篇文章,以他对已佚唐代诗集的研究作为我这次演讲的引子。宇文所安先生在文章中深度剖析了审美价值观的历史形成过程如何推动了经典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 《新唐书》 文学史叙事 唐代文人 重新定义
原文传递
现代希伯来译文
14
作者 浦安迪 《华西语文学刊》 2010年第2期35+408-35+408,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