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文学的维度性 被引量:8
1
作者 苏源熙 生安锋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世界文学问题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刊特邀请国内外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就这个话题各抒己见,作为对这个老话题的新认识。苏源熙将文学置于空间之下考察,描述了世界文学的不同维度,他认为世界文学的经典性与非经典性是相对的... 世界文学问题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刊特邀请国内外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就这个话题各抒己见,作为对这个老话题的新认识。苏源熙将文学置于空间之下考察,描述了世界文学的不同维度,他认为世界文学的经典性与非经典性是相对的。普契纳作为《诺顿世界文学选》的主编,试图从可能的世界理论之角度,致力于研究具体的、能够突出文学创造整体世界的体裁,其中包括创世文学和科幻小说。在分析文学本体时,他提出了三个术语:参照、规模和模型,并参照这一范畴解释了文学作品中世界的状况。王宁认为,世界文学为不同国家和不同语境的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窗口,并通过这一窗口来了解世界。世界文学绝不应当是各民族文学的简单总汇,它应该是各民族文学杰作的集大成者。一部文学作品成为世界文学必须经过翻译的中介,在另一个或另一些国家和民族的语言中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鲜活的影响力。同样,对文学的研究和评价也应当依循世界性的标准。但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不同语言应该有不同版本的世界文学。马汉广则强调了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的世界性意义,今天我们重提世界文学这个话题,致力于探讨它的文化语境、立论基础以及现实意义,由此我们才能界定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它的内涵与外延等等。李铭则从中国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实践探讨了其与世界文学的内在联系。本期这一组专题讨论文章的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讨论世界文学,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对我们重新认识世界文学的意义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全球化 翻译 比较文学 经典性
下载PDF
从边缘到主流:美国的越裔文学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龙海 张英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79-89,3,共11页
美国越裔文学很大程度上是越南战争的结果。本文围绕越南战争给美国越裔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身份危机,以越裔族群为主要关注点,探讨越裔文学中的战争和身份主题。通过梳理国内外越裔文学研究现状,提出:随着1.5代越裔作家的不断壮大和优秀... 美国越裔文学很大程度上是越南战争的结果。本文围绕越南战争给美国越裔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身份危机,以越裔族群为主要关注点,探讨越裔文学中的战争和身份主题。通过梳理国内外越裔文学研究现状,提出:随着1.5代越裔作家的不断壮大和优秀越裔作品的出现,越裔文学开始迈入美国文学正典化进程,同时越裔文学研究正在成为亚裔文学研究的新生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战争 越裔文学 战争主题 身份主题
下载PDF
美国东方主义语境下的华人形象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龙海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0年第1期43-50,共8页
一谈起美国华裔文学,有个话题无法避开,那就是美国历史上的华人形象。美国白人社会因种族优越感而歧视中国人,通过想象,利用文学作品和电影等编故事似的捏造出形形色色的华人形象,故意将中国刻板形象化,使得这些负面。
关键词 东方主义 美国华裔文学 白人社会 查礼 马克·吐温 文学作品 布莱特 就这样 东方女性 讽刺意味
下载PDF
重组认同结构:东德德发制片厂 (DEFA) 1946—1961年间拍摄的电影 被引量:1
4
作者 凯蒂.唐普娜 沈琴娜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6-142,共7页
我想引用布莱希特说的一句话作为前言,“两种艺术在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发展表演艺术和观看艺术。”正是这句话最终被用来装饰莱比锡最主要的艺术影院。 在柏林墙倒塌后的15年里,对德发(Deutsche Filmaktiengesellschaft,简称DEFA)... 我想引用布莱希特说的一句话作为前言,“两种艺术在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发展表演艺术和观看艺术。”正是这句话最终被用来装饰莱比锡最主要的艺术影院。 在柏林墙倒塌后的15年里,对德发(Deutsche Filmaktiengesellschaft,简称DEFA)电影的重新研究由东德的官方或半官方的电影历史学家主持进行。他们的研究非常恰当地针对了被禁的电影,未曾被揭露过的审查制度,以及政府的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东德 制片厂 表演艺术 拍摄 结构 重组 社会主义国家
下载PDF
论创伤性知识与文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宇静(译) 《外国美学》 2021年第1期103-130,共28页
一无论是以无序的还是有序的方式,哲学怀疑论和语言学怀疑论都对确定知识的可能性提出了挑战。创伤理论也引入了一种精神分析怀疑论,这种怀疑论并没有放弃知识,而是提出了一种创伤性存在,这种创伤性存在不能被完全意识到。这种“意识到... 一无论是以无序的还是有序的方式,哲学怀疑论和语言学怀疑论都对确定知识的可能性提出了挑战。创伤理论也引入了一种精神分析怀疑论,这种怀疑论并没有放弃知识,而是提出了一种创伤性存在,这种创伤性存在不能被完全意识到。这种“意识到”,是在没有扭曲的情况下就可以完全恢复或交流的意义上来说的。亚当·菲利普斯问,我们能忍受“我们无法避免的无知吗?”是否当代的精神分析学家本身就是个悖论呢,即“研究不确定性的真相的专家”?~①现在出现了一种理论,集中关注词语与创伤的关系,并借助文学帮助我们“阅读伤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理论 精神分析学家 菲利普斯 怀疑论 不确定性 创伤性 语言学
原文传递
巴赫金与“世界文学”
6
作者 陈涛(译)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49,191,共14页
从学术上而言,巴赫金更属于反法西斯的离散现象。可以将巴赫金著作置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跨民族的反法西斯运动的特定语境中,来探讨离散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将巴赫金的著作与“世界文学”运动关联起来。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正处于流放之... 从学术上而言,巴赫金更属于反法西斯的离散现象。可以将巴赫金著作置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跨民族的反法西斯运动的特定语境中,来探讨离散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将巴赫金的著作与“世界文学”运动关联起来。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正处于流放之中的巴赫金撰写的三个主要文本,显然是使用了离散文学与哲学的框架。进入他那个时代的文学理论的讨论,使得我们能够按照近来有关“世界文学”的反思来定位巴赫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金 世界文学 离散 反法西斯运动 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论依然在野的电影作者 被引量:3
7
作者 达德里.安德鲁 史亚娟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本篇论文对"电影作者论"进行了再探讨,如今的作者论作为一种生产和阐释方式,已经与昔日的作者论有了很大的区别"。电影作者"这一概念以及这一概念所承载的意义,使流动中的文本厚重起来,因此目前的作者论比电影史上... 本篇论文对"电影作者论"进行了再探讨,如今的作者论作为一种生产和阐释方式,已经与昔日的作者论有了很大的区别"。电影作者"这一概念以及这一概念所承载的意义,使流动中的文本厚重起来,因此目前的作者论比电影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有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论 电影史 阐释方式 概念
原文传递
世界电影的地图集 被引量:3
8
作者 达德利·安德鲁 李频 付永春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121,共8页
“世界电影”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超越“民族电影”研究的多维度视角,来重新审视各地区电影的复杂生态系统。这种研究方法可以被理解为一本包含了不同种类地图的地图集,每一幅地图都为人们对陌生地域的探索提供了一次不同的导航,揭... “世界电影”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超越“民族电影”研究的多维度视角,来重新审视各地区电影的复杂生态系统。这种研究方法可以被理解为一本包含了不同种类地图的地图集,每一幅地图都为人们对陌生地域的探索提供了一次不同的导航,揭示出该地域不同的侧面、要素以及维度。每一幅地图都代表着一种类型的视角,从而构成了整本地图集。这本地图集为后续各种研究视角的拓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它包括了政治的、人口统计的、语言的、定向的和地形的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电影 地图集 民族电影 边界
原文传递
Translation as Cultural Mediation in the Works of I.A.Richards 被引量:1
9
作者 塞瑞斯.哈姆林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讨论了新批评代表人物和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都有建树的理查兹的著作。《孟子论心智》(1932)是他在清华大学任客座教授时的产物,在这本书中,理查兹探讨了与他的多重定义之理论及语言的多重意义相关的翻译问题。他后期的著述则与他在... 本文讨论了新批评代表人物和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都有建树的理查兹的著作。《孟子论心智》(1932)是他在清华大学任客座教授时的产物,在这本书中,理查兹探讨了与他的多重定义之理论及语言的多重意义相关的翻译问题。他后期的著述则与他在哈佛大学从事普通教育相关,那时他所关注的是古希腊文化的主要文本,即荷马的《伊利亚特》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他用简单的英文对这两部著述的翻译意在使普通读者能读懂。最后,作者论证道,理查兹后期作为一位诗人还改编了圣经的约伯书,从而形成了他通过戏剧表演来达到一种文化中介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理查兹 古希腊文化 翻译方法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重拾的碎片:《纯真年代》中的考古学和人类学考察
10
作者 〔美〕凯特·特朗普勒 詹姆斯·M.尼斯 +1 位作者 王偞婷(译) 刘芷言(校)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18年第2期220-228,共9页
通过时间的抽离和社会科学的客观抽离,伊迪丝·沃顿的《纯真年代》对19世纪70年代纽约社会进行了人类学考察。作者分析了小说写作中随处可见的人类学概念、隐喻和方法,揭示了沃顿一以贯之的批评视角:将当时的纽约社会作为一个时间... 通过时间的抽离和社会科学的客观抽离,伊迪丝·沃顿的《纯真年代》对19世纪70年代纽约社会进行了人类学考察。作者分析了小说写作中随处可见的人类学概念、隐喻和方法,揭示了沃顿一以贯之的批评视角:将当时的纽约社会作为一个时间上远去的“他者”并试图给予其客观的科学评价。与此同时,作者也批判性地指出,就像小说主人翁的命运一样,沃顿对于纽约社会的大部分描绘来自她确立了它不再存在的彻底性。这种自设的距离感,不仅不能使作者完全与被观察对象分离,更会使置于其中的观察者本身产生迷茫和不适,从而揭示了人类学家在理解和与被考察对象生活时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迪丝·沃顿 《纯真年代》 小说的人类学考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