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装置得分的北太平洋波浪能资源评估
1
作者 刘威 时健 +1 位作者 张弛 陶爱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71,共9页
针对波浪能发电量取决于当地波浪特征和波浪能发电装置,而传统单一的波能流密度评估法则只考虑了地区波浪特性,未结合装置加以分析,评估结果偏向理论的问题,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 针对波浪能发电量取决于当地波浪特征和波浪能发电装置,而传统单一的波能流密度评估法则只考虑了地区波浪特性,未结合装置加以分析,评估结果偏向理论的问题,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提供的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CMWF Reanalysis v5, ERA5)中的再分析波浪数据,通过装置得分的波浪能评估方法对北太平洋区域1979—2020年波浪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所涉及的地区中,纬度较高的地区波能流密度大且装置得分高,本研究所用评估方法的结论同传统评估方法一致,但在中国南海和部分太平洋纬度较低的地区,发电装置有着较好的连续发电条件,发电效率较高。不同装置间的适配区域也有很大不同,AquaBuoy和Pelamis装置的最佳适用区位于北太平洋纬度较高的地区,而Wave Dragon装置的最佳适用区范围更广,在150°E—160°W之间的纬度较低的地区也表现突出。对于中国南海海域,AquaBuoy装置的适配性最好,而北太平洋纬度较高的地区则最适合布置Pelamis装置,北太平洋纬度中游和较低区域最适合布置Wave Dragon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 北太平洋 可利用波浪能 AquaBuoy装置 Pelamis装置 Wave Dragon装置
下载PDF
一株溶藻菌 Zobellella sp. B307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马双慧 白洁 +4 位作者 孙鹏飞 王登宇 相壮壮 李辉 晨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70,共8页
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 为研究溶藻菌对赤潮甲藻的作用机制,本文从胶州湾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一株耐盐菌株Zobellella sp.B307,并研究了该菌株对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的抑制效果,从细胞结构、生理水平和分子水平探究了该菌株的抑藻途径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抑藻途径为分泌胞外活性物质的间接溶藻,72 h的溶藻率高达91%。溶藻过程中藻细胞壁破损,叶绿素a和总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藻细胞的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溶藻物质对藻细胞造成的强烈氧化损伤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热休克蛋白基因(HSP)表达量显著上调,说明溶藻物质激发藻细胞产生的ROS在激活抗氧化系统的同时诱导产生HSP70,二者联合清除ROS以减缓藻细胞受应激损伤的程度;A.pacificum的网格蛋白基因(Clathrin)表达量显著上调,表示由网格蛋白介导的胞吞作用明显增强,进而说明为减轻光合营养功能受损造成的影响,藻细胞的异养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诠释菌藻关系,更为探究赤潮治理的生物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亚历山大藻 溶藻细菌 溶藻机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产业结构调整、海域空间资源变动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波 翟璐 +1 位作者 韩立民 张红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96-100,共5页
海域空间资源是海洋渔业发展的基础要素投入,直接影响其持续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海域空间资源变动对海洋渔业经济的影响,并构建了以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为门槛变量的计量模型,探究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变动引起海域空间资源对海洋渔业经... 海域空间资源是海洋渔业发展的基础要素投入,直接影响其持续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海域空间资源变动对海洋渔业经济的影响,并构建了以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为门槛变量的计量模型,探究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变动引起海域空间资源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变化。结果显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变动能够引起海域空间资源影响海洋渔业经济增长路径的变化,当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越过门槛值时,海域空间资源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不显著转为正向显著。海洋渔业养捕结构、工业化系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提高会改善人们对海域空间资源开发的认知程度,不仅不会降低海域空间资源对海洋渔业增长的影响,反而会提高海域空间资源对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这主要是由海洋渔业的产业属性、内部产业构成与海域空间资源属性及特征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空间资源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 海洋渔业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下载PDF
基于海洋生态在线监测浮标数据的钦州湾藻华过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斌 刘保良 +2 位作者 陈旭阳 凌琳 高劲松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
2018年8月19日至23日,广西钦州湾海域发生由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引起的藻华暴发现象。为探讨在线监测浮标应用于赤潮预警研究的作用,本文使用2018年8月16日至27日位于藻华海域的GX11号广西海洋生态在线监测浮标数据,分析藻... 2018年8月19日至23日,广西钦州湾海域发生由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引起的藻华暴发现象。为探讨在线监测浮标应用于赤潮预警研究的作用,本文使用2018年8月16日至27日位于藻华海域的GX11号广西海洋生态在线监测浮标数据,分析藻华暴发过程前后风速、气温、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叶绿素a等环境要素的变化趋势,讨论环境因子对藻类增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温、水温回升以及风速由大减小,有利于藻类聚集增殖,是藻华发生的环境诱因;在藻华暴发中期的4 d中pH值最高值分别为8.20,8.49,8.42,8.24,溶解氧最高值分别为9.01,12.26,11.81,10.22 mg/L,叶绿素a最高值分别为42.2,52.3,25.4,15.6μg/L,均主要出现在中午至下午时段,且数值明显比藻华过程前期和消退期高;pH值、溶解氧、叶绿素a呈显著正相关,并具有联动的昼夜变化规律。结合气象条件因素,当在线监测显示pH值、溶解氧、叶绿素a出现同步的波动增大,特别是叶绿素a达到或接近10.0μg/L时,可开展部分赤潮生物种类的藻华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华 广西 在线监测 浮标 预警
下载PDF
海洋应对气候变化大有可为——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工作组侧记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兴 赵鹏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19年第11期21-22,共2页
未来十年将是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努力推动海洋领域纳入《巴黎协定》相关机制,提出系统性的海洋NBS,切实加强海洋和海岸带地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 海洋 工作组 联合国 侧记 峰会 可持续发展 NBS
下载PDF
海洋沉积源-汇过程的驱动因素:以北部湾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许冬 葛倩 +2 位作者 韩喜彬 邓韬 肖婷露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32,共16页
北部湾是热带、亚热带陆架半封闭海湾,具有独特和复杂的源-汇过程,是研究陆海相互作用、海湾沉积动力学、海湾生态系统动力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一个小型天然实验室。该文总结了在北部湾沉积物类型、沉积物来源、沉积物输运和... 北部湾是热带、亚热带陆架半封闭海湾,具有独特和复杂的源-汇过程,是研究陆海相互作用、海湾沉积动力学、海湾生态系统动力学、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一个小型天然实验室。该文总结了在北部湾沉积物类型、沉积物来源、沉积物输运和沉积格局、沉积环境变化与气候记录、人类活动对沉积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研究热点,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如下建议:(1)加强北部湾现代沉积过程研究,重视物源端元特征的研究和现代直接观测研究;(2)聚焦泥质沉积中心,开展更多浅地层剖面、科学深钻孔和高分辨率沉积记录研究;(3)聚焦国家碳中和需求,深入研究北部湾沉积碳储库的规模、结构、增汇潜力和脆弱性;(4)推动与越南等国的国际合作调查研究;(5)基于系统科学思维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海洋沉积 环境变化 人类活动影响
下载PDF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婷 《中国市场》 2019年第25期89-90,共2页
行政事业单位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5年12月21日出台《关于全面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3月1日开始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这些规章制度的出... 行政事业单位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5年12月21日出台《关于全面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3月1日开始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越来越被重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机构,其内部控制推行的意义有别于企业。文章将通过阐述事业单位推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来研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 公益性质
下载PDF
“北部湾海洋环境与变化”专辑前言
8
作者 黄大吉 许冬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共2页
北部湾是全国沿海省(区、市)中生态环境保护得最好的区域之一,拥有红树林、海草床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和科学研究价值。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不容忽... 北部湾是全国沿海省(区、市)中生态环境保护得最好的区域之一,拥有红树林、海草床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和科学研究价值。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北部湾海洋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不容忽视。近年来北部湾海洋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了更好地促进海洋科学研究特别是多学科交叉研究,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组织了“北部湾海洋环境与变化”专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研究 海洋研究所 科学研究价值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保护 北部湾 海洋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下载PDF
北部湾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9
作者 穆文丹 裴丽伊 +3 位作者 朱祖浩 张丽 贾仁明 张秋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10,共12页
【目的】探明北部湾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北部湾北部海域生态监测、环境评价和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北部湾北部海域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探明北部湾北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北部湾北部海域生态监测、环境评价和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也为北部湾北部海域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10—11月(秋季)和2021年4—5月(春季)对北部湾北部海域共20个调查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取样,统计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优势度(Y)和种类更替率,并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通过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确定划分群落时的主要物种,以ABC曲线(丰度/生物量)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干扰情况,并利用SPSS 24.0分析环境因子与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H'、J'和D)的Pearson相关性。【结果】春季调查共鉴定出50种大型底栖动物,隶属于9个门类,优势种有12种;秋季调查共鉴定出40种,隶属于5个门类,优势种有10种;春、秋两季大型底栖动物的共有优势种为光亮倍棘蛇尾、疣吻沙蚕和日本文昌鱼。春季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143.11 ind/m^(2),秋季为186.38 ind/m^(2);春季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18.92 g/m^(2),秋季为24.15 g/m^(2);春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明显高于秋季,具体表现为:春季H'(1.566)>秋季H'(1.126),春季J'(0.780)>秋季J'(0.613),春季D(0.694)>秋季D(0.548)。在春季,北部湾北部海域各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可划分为五大类群,在秋季可划分为四大类群,两季均存在的特征种为光亮倍棘蛇尾和日本文昌鱼。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H'、J'和D与各环境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合ABC曲线分析可知北部湾北部海域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的干扰较小;在秋季,H'与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水温、硝酸盐及溶解态无机氮呈显著负相关;J'与溶解氧和pH呈显著正相关,与磷酸盐、硝酸盐及溶解态无机氮显著负相关;D与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温、磷酸盐、硝酸盐及溶解态无机氮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北部湾北部海域可能存在中度污染或干扰,尤其是秋季的生物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水温、溶解氧、磷酸盐、硝酸盐及溶解态无机氮等环境因子是影响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即控制氮、磷输入是维持北部湾海域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环境因子 北部湾北部海域
下载PDF
绩效导向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激励机制的联动研究
10
作者 赵也 《品牌研究》 2024年第33期0055-0057,共3页
本文针对绩效导向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激励机制联动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探索提升事业单位整体效能的新路径。通过对预算管理与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本文揭示了二者联动的基础在于绩效目标的一致性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文章详细阐述了预... 本文针对绩效导向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激励机制联动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探索提升事业单位整体效能的新路径。通过对预算管理与激励机制的理论分析,本文揭示了二者联动的基础在于绩效目标的一致性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文章详细阐述了预算目标设定与绩效目标结合、预算执行与绩效监控同步、预算评价与绩效激励关联的联动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增强单位活力的显著效果。基于此,提出了明确绩效导向、完善联动机制、强化实时监控与评估、持续机制优化等实施策略。最终,本文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与激励机制联动模式,为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和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导向 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激励机制 联动分析
下载PDF
长江口海域潮汐和潮流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定勇 宣基亮 +3 位作者 黄大吉 周锋 张涛 倪晓波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0,共9页
长江口邻近海域具有显著的强潮特征,除近岸海域外,离岸海域缺乏长期实测的潮汐潮流资料。本文分析了长时间序列的水位观测资料,结果显示长江口海域的潮汐类型属于正规半日潮,近岸海域浅水分潮显著;M_(2)分潮是最显著的半日分潮,振幅具... 长江口邻近海域具有显著的强潮特征,除近岸海域外,离岸海域缺乏长期实测的潮汐潮流资料。本文分析了长时间序列的水位观测资料,结果显示长江口海域的潮汐类型属于正规半日潮,近岸海域浅水分潮显著;M_(2)分潮是最显著的半日分潮,振幅具有从东面开阔海域向西面杭州湾口浅水海域或岛群增加的趋势。剖面海流观测资料表明本海域的潮流类型为正规半日潮流,M_(2)分潮流是最显著的半日分潮流,以旋转潮流为主;长江口门南侧两站为逆时针旋转,口门以东站位均为顺时针旋转。潮流的垂直结构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M_(2)分潮流的椭圆率多为负值,潮流的椭圆率、最大流速方向和最大流速到达时间都随深度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潮流 垂向结构 长江口
下载PDF
发展蓝碳: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海洋方案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鹏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19年第12期41-42,共2页
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联合发布《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蓝碳》报告),确认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联合发布《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蓝碳》报告),确认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蓝碳》报告主要关注红树林、滨海沼泽、海草床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指出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通过减缓水流促进颗粒碳沉降,具有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二氧化碳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蓝碳 生态系统 海岸带 周期长 碳循环过程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脊49.2°E-50.5°E热液区热液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13
作者 王琰 黄毅 +3 位作者 杨帆 吴仲玮 关瑶 薛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68-2875,共8页
分析了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脊49.2°E-50.5°E热液区热液沉积物样品的矿物组成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热液沉积物矿物组成以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还含有少量闪锌矿等,而硅烟囱和残留氧化物分别主要由无定形硅和碳... 分析了西南印度洋超慢速扩张洋脊49.2°E-50.5°E热液区热液沉积物样品的矿物组成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热液沉积物矿物组成以黄铁矿和黄铜矿为主,还含有少量闪锌矿等,而硅烟囱和残留氧化物分别主要由无定形硅和碳酸钙、铁氢氧化物(如针铁矿)等矿物组成,由热液沉积物到硅烟囱,再到残留氧化物过渡过程中,矿物组成中硫化物含量以及矿物结晶程度的降低,指示了成矿温度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通过XRF、ICP-AES等手段对热液沉积物的主微量元素分析,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海水的贡献逐步增大,而热液对其影响逐步减小,形成环境也逐步从热液羽状流环境向海相水成的低温氧化环境转变。在稀土元素分析中,热液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体含量较高,∑REE(26.37~32.86)×10^(-6);残留氧化物中稀土元素含量次之,∑REE(5.58~30.43)×10^(-6);硅烟囱中稀土元素含量较低∑REE(0.92~6.96)×10^(-6)。研究区样品均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δCe值变化范围为0.34~1.00,具有Ce负异常特征;δEu值变化范围为0.87~4.24,具有Eu正异常特征,指示样品继承热液流体的部分地球化学特征的同时,又受到了海水的明显影响,稀土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由于受制于较弱的热液活动,以中低温为主的成矿环境,成矿流体主要起源于海水,因此成矿过程受海水混合作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沉积物 主量元素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 西南印度洋中脊
下载PDF
硫化物胁迫对海草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玉 赵鹏 +1 位作者 张晓梅 周毅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3-131,共9页
硫酸盐的还原作用是沿海海洋沉积物中有机质厌氧矿化的主要终点过程,该过程会生产有毒的硫化物。迄今为止,在所研究的大多数海草中都发现了硫化物侵入植株组织内部的现象,而且在温带和热带区域已经发生过多起因为草床沉积物中硫化物浓... 硫酸盐的还原作用是沿海海洋沉积物中有机质厌氧矿化的主要终点过程,该过程会生产有毒的硫化物。迄今为止,在所研究的大多数海草中都发现了硫化物侵入植株组织内部的现象,而且在温带和热带区域已经发生过多起因为草床沉积物中硫化物浓度过高而导致海草大面积死亡的事件。本文综述了近三十年来硫化物胁迫对海草影响的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1)硫化物对海草产生胁迫的环境条件主要有缺氧、缺铁、有机质富集以及高盐;(2)硫化物侵入海草组织的途径是由根部吸收进而转移到地下茎和叶片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硫化物在海草组织中最终主要以单质硫、硫酸盐以及有机硫的形式存在;(3)硫化物对海草的危害主要是通过直接破坏海草的分生组织并进一步抑制海草的光合作用发生的,对海草的生长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4)不同海草物种受硫化物的侵入情况不同,主要与海草物种的形态学和内部结构差异有关。最后提出三方面的展望,包括硫化物胁迫下海草组织、细胞层面的深入研究,分子应答机制的研究以及有效的海草床修复手段的探索。本文有助于全面了解海草与硫化物胁迫之间的关系,并为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胁迫 海草 侵入 修复
下载PDF
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对比 被引量:9
15
作者 殷征欣 王海峰 +7 位作者 韩金生 吕修亚 沈泽中 陈静 贺惠忠 谢安远 关瑶 董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1-277,共17页
本文通过系统对比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成矿特征,结果表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矿物组成与大洋结核相似,均主要由锰相矿物和铁相矿物组成,其中锰相矿物主要为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铁相矿物主要以无定型铁氧化/氢... 本文通过系统对比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成矿特征,结果表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矿物组成与大洋结核相似,均主要由锰相矿物和铁相矿物组成,其中锰相矿物主要为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铁相矿物主要以无定型铁氧化/氢氧化物形式存在,另外南海边缘海结核中含有大量硅酸盐矿物,表明在南海结核成矿过程中受到大量的陆源碎屑矿物混杂;相对于大洋主要经济成矿区的多金属结核,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中主要的经济元素如Mn、Cu、Co、Ni和Zn质量分数较低,而亲陆源性元素如Fe、Ti、P、Nb、Pb、Rb、Sc、Ta、Sr、Th和REY(REE和Y)等质量分数较高;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REE配分模式显示其为水成成因,并呈现更低的Mn/Fe值;同时南海边缘海结核也具有较快的平均生长速率及较高的δCe正异常,表明其生长在更为氧化的海水环境。虽然较快的沉积物沉积速率和动荡的海水环境影响了南海边缘海结核的成矿,但大量陆源物质进入海洋也为南海边缘海结核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便于南海边缘海结核的快速生长成矿。南海边缘海结核富集有Fe、Ti、Pb、Rb、Th和REY等金属元素,同样可以作为极具潜力的海洋矿产资源。南海边缘海多金属结核具有其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大洋多金属结核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成矿特征 矿物组成 元素地球化学 南海边缘海 大洋
下载PDF
北部湾涠洲岛水域发现上颌和须板异常的布氏鲸:对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采雯 江慧萍 +9 位作者 张迪 朱林 郝秀青 张宏科 周煜 乔莹 张学雷 孙璐 杨光 陈炳耀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9-336,共8页
2018年初以来,北部湾涠洲岛附近出现了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的活动。一头上颌与须板异常的小布氏鲸个体引发热议,其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我们在船只调查时,目击该个体10次,其以单独活动为主(90%),主要出现在涠洲岛到斜阳岛之间... 2018年初以来,北部湾涠洲岛附近出现了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的活动。一头上颌与须板异常的小布氏鲸个体引发热议,其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我们在船只调查时,目击该个体10次,其以单独活动为主(90%),主要出现在涠洲岛到斜阳岛之间的水域,最小凸多边形家域面积为14 km^2,核心家域面积为166.9 km^2。然而,在2019年3月30日我们发现该个体已死亡漂浮在海面,根据尸体腐烂状况来推测,该个体的死亡时间大约为3~5 d,死亡原因不明。根据照片和现场解剖分析,推测该小布氏鲸的上颌和鲸须异常可能是被渔网或绳索缠绕导致的。由于无法从外形上确认属于哪一个亚种,因此我们测定了该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mitochondrial DNA,mtDNA)和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分别得到909 bp和395 bp的序列,经比对和系统发育重建,发现该个体属于近岸分布的小布氏鲸亚种(Eden’s whale,B.e.edeni)。由于小布氏鲸具有一定季节迁移特性,我们无法判断造成其上颌伤害的渔网或绳索是否在中国水域。尽管如此,仍然建议当地部门应加强宣传,减少渔网等海洋垃圾的丢弃和排放,为小布氏鲸营造一个安全的栖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布氏鲸 尸体 细胞色素B基因 渔网 家域面积 MTDNA
下载PDF
北部湾印太江豚密度估算及适宜栖息地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祥垚 汪华志 +3 位作者 周煜 张宏科 乔莹 陈炳耀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2-369,共8页
目前我国印太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的基础信息十分有限,2018-2020年对北部湾离岸较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离岸较远的涠洲岛水域进行了截线抽样法船只考察。应用DISTANCE估算出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印... 目前我国印太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的基础信息十分有限,2018-2020年对北部湾离岸较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离岸较远的涠洲岛水域进行了截线抽样法船只考察。应用DISTANCE估算出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印太江豚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0.273(0.133~0.561)头,数量约88头(95%CI:43~181);涠洲岛水域印太江豚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0.100(0.048~0.210)头,数量约137头(95%CI:65~286)。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北部湾水域印太江豚的适宜栖息地分布及面积。MaxEnt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值分别为0.980和0.927,模型拟合度较好,结果表明离岸距离和海洋深度是影响印太江豚栖息地分布的主要因子,印太江豚的适宜栖息地在北部湾东北部近岸区和海南西侧,适宜度超过0.5的栖息地面积达14630.62 km^(2)。2018-2020年印太江豚适宜栖息地面积较2013年大幅度下降,0.5适宜度的栖息地面积减少了40%。参考印太江豚2个群体的平均密度和北部湾适宜栖息地面积,粗略估计北部湾水域印太江豚约1463~3994头。由此可见,北部湾水域内印太江豚密度比较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首先进行区域性海洋环境的整体保护,重点关注鱼类资源的恢复及对人类活动尤其渔船的管控,并尽快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栖息地分析 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涠洲岛 印太江豚
下载PDF
2021年8—9月北部湾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侦明 金海燕 +4 位作者 陈法锦 朱祖浩 贾仁明 张丽 王鹏斌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52,共11页
叶绿素a(Chl a)作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常被用来指示水体中浮游植物现存量。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2020年北部湾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夏季航次数据,对2021年8—9月北部湾Chl a质量浓度进行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 叶绿素a(Chl a)作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常被用来指示水体中浮游植物现存量。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2020年北部湾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夏季航次数据,对2021年8—9月北部湾Chl a质量浓度进行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部湾8—9月海水Chl a质量浓度为0.03~10.59μg/L(平均值为0.84μg/L),其中,表层质量浓度为0.08~10.59μg/L(平均值为0.97μg/L),底层质量浓度为0.03~4.69μg/L(平均值为0.99μg/L)。结合遥感资料分析,在空间上,北部湾海域Chl a质量浓度大体呈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征,高值区大多分布在广西近岸海域即北部湾北部,而北部湾中部和南部质量浓度相对较低。水体环境参数与Chl a的相关性分析指示水体氮限制是影响北部湾海域8—9月Chl a质量浓度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叶绿素A 氮限制 水团
下载PDF
水环境中的有机磷阻燃剂及其生物富集和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丽 张少峰 于硕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94,共17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溴代阻燃剂的禁用,有机磷阻燃剂(OPFRs)被作为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纺织、化工、电子以及家装材料等行业,生产和使用量逐年上升。由于OPFRs在环境和生物体中普遍检出,且多种化合物具有致癌性、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对...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溴代阻燃剂的禁用,有机磷阻燃剂(OPFRs)被作为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纺织、化工、电子以及家装材料等行业,生产和使用量逐年上升。由于OPFRs在环境和生物体中普遍检出,且多种化合物具有致癌性、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笔者重点综述了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及沉积物中OPFRs污染现状,水生生物对OPFRs的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以及OPFRs在水生生物体内和体外生物代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该领域仍有待探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阻燃剂 水环境 污染现状 生物富集 生物转化
下载PDF
儒艮保护区秋冬季鱼类多样性研究
20
作者 张迪 戴建华 +5 位作者 孟祥垚 杨宝田 张宏科 周煜 乔莹 陈炳耀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4,共9页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部湾东北部,目前以保护鲸豚类动物为主,为研究鲸豚类的食物资源——鱼类资源多样性情况,2018—2019年秋冬季,对儒艮保护区及其邻近海域开展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捕获鱼类124种,隶属1...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部湾东北部,目前以保护鲸豚类动物为主,为研究鲸豚类的食物资源——鱼类资源多样性情况,2018—2019年秋冬季,对儒艮保护区及其邻近海域开展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捕获鱼类124种,隶属14目44科92属.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表明2018年10月线纹鳗鲶(Plotosus lineatus)为优势种,2019年1月铅点东方鲀(Takifugu alboplumbeus)和犬牙缰鰕虎鱼(Amoya caninus)为优势种,2019年10月条马鲾(Equulites rivulatus)、鹿斑仰口鲾(Secutor ruconius)为优势种.平均捕获量呈季节性增长和年际间下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时期鱼类群落结构空间差异较大.三个时期鱼类平均属-科多样性指数(G-F指数)都比较高,分别为0.68、0.75和0.71.综上所述,儒艮保护区鱼类资源多样性较高,群落结构空间差异较大,渔获量有所下降,建议加强对该水域鱼类资源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艮保护区 群落结构 优势种 鱼类多样性 鱼类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