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医学在血液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唐晓文 李忠敏 葛玲 《交通医学》 2013年第3期308-310,共3页
血液病学是病因复杂、病种繁多、专业性强的临床医学,制定最佳的医疗决策,则需依据最佳的循证证据。将循证医学的理念运用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血液病学是病因复杂、病种繁多、专业性强的临床医学,制定最佳的医疗决策,则需依据最佳的循证证据。将循证医学的理念运用在血液内科临床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寻找证据,应用证据的能力,并学习运用循证医学依据,制定最佳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提升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医学 血液病学教学
下载PDF
血液内科留学生临床实习现状与改进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曲昌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2期58-61,共4页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掌握临床技能的必经阶段,也是留学生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病学作为一门专科性极强的临床学科,具有病种多,病情危重、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现阶段血液内科临床实习过程中仍存在留学生自制力及环境适应力不强、学习...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掌握临床技能的必经阶段,也是留学生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病学作为一门专科性极强的临床学科,具有病种多,病情危重、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现阶段血液内科临床实习过程中仍存在留学生自制力及环境适应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足、临床实习带教师资力量不足、语言交流障碍、医患沟通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学生的血液内科临床实习质量.文章总结分析了以上医学留学生血液内科临床实习现状及面临问题,并提出有助于提高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旨在更好的提高医学留学生的临床技能,为世界更多的优秀临床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留学生 临床实习 血液内科 临床带教 医学生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旭辉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2年第6期553-556,共4页
三氧化二砷(ATO)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最先证明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药物,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近年来,随着对ATO研究的深入,其临床治疗谱也不断扩大。本文就其在恶性血液病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治疗 恶性血液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PPARγ及其配体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黄海雯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592-1596,共5页
近年来随着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在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研究深入,其作用机制及其配体的治疗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PPARγ因有可能成为人类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而受... 近年来随着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在基因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研究深入,其作用机制及其配体的治疗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PPARγ因有可能成为人类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PPARγ的结构及组织分布、功能、其配体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PPARΓ配体 白血病 淋巴瘤 骨髓瘤
下载PDF
降钙素原鉴别血液科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与污染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菲 蔡成森 +2 位作者 张险峰 吴德沛 孙爱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血液科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血流感染(BSI)和污染血标本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2015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血培养或导管培养CNS阳性并符合入组标准患者156例,分为CNS BSI组(n=66...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血液科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血流感染(BSI)和污染血标本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2015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血培养或导管培养CNS阳性并符合入组标准患者156例,分为CNS BSI组(n=66)及血培养污染组(n=90),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诊断、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热峰值、C反应蛋白(CRP)、PCT等有无差异,有差异者用SPSS 21.0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临床诊断、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热峰值(P<0.001)、CRP(P=0.002)和PCT(P=0.018)在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SI组测得值高于污染组(P<0.05),对PCT结果作ROC曲线提示正确诊断指数最大时PCT=0.374μg/L,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30±0.032(95%CI:0.767~0.893,P<0.001),灵敏度为54.5%,特异度为94.4%。结论 PCT对于鉴别CNS引起的BSI或污染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特异度高于目前临床常用实验室指标CRP,可帮助临床医师及时正确诊断BSI,减少不必要抗生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血液科患者
下载PDF
浅谈血液内科教学查房现状及改进策略
6
作者 戴海萍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6期1247-1248,共2页
教学查房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基本模式,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与日常医疗查房有本质区别。鉴于血液内科住院患者易感染、易出血等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查房较难落实。本文拟重点分析当前血液内科教学查房现状,并提出可行... 教学查房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基本模式,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与日常医疗查房有本质区别。鉴于血液内科住院患者易感染、易出血等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查房较难落实。本文拟重点分析当前血液内科教学查房现状,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查房 血液内科 改进
下载PDF
海外留学生血液内科学教学方式探索
7
作者 殷杰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6期949-950,960,共3页
医学留学生教育是国家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方向之一,加强留学生教育既有利于国际交流和协作,又有利于我国医学培养模式的推广和医学人才的培养。教师应从留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内科血液病学教学实践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血... 医学留学生教育是国家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方向之一,加强留学生教育既有利于国际交流和协作,又有利于我国医学培养模式的推广和医学人才的培养。教师应从留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内科血液病学教学实践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血液内科学课堂理论和临床实践教学效率,探索有利于留学生教育的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血液内科学 教学方式
下载PDF
替代供体来源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单中心回溯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婧 周进 +2 位作者 郑慧菲 王攀峰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9-165,共7页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病的重要手段,然而仅1/4的患者可能找到HLA全相合的同胞供体。为扩大供者来源,本研究比较脐血移植(UCBT)、单倍体相合移植(haplo identical,hi-HSCT)、非全相合非亲缘供者移植(MMUDT)3...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病的重要手段,然而仅1/4的患者可能找到HLA全相合的同胞供体。为扩大供者来源,本研究比较脐血移植(UCBT)、单倍体相合移植(haplo identical,hi-HSCT)、非全相合非亲缘供者移植(MMUDT)3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日至2012年6月共计9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历资料,其中UCBT组22例,hi-HSCT组42例,M M UDT组29例,比较3组造血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复发率、生存时间。结果:UCBT、hi-HSCT、MMUDT 3组造血重建时间(ANC>1.0×109)分别是19、12、12 d,UCBT组粒细胞重建明显延迟(P<0.05);3组植入时间(STR>95%)分别是15、26、20d,hi-HSCT组植入时间相对较晚;3组植入失败率分别是26%、5%、3%,UCBT组植入失败率较高(P<0.05)。3组a GVH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是50%、57.1%、72.4%,3组Ⅲ-Ⅵa GVHD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是27.3%、28.6%、17.2%;UCBT组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 GVHD)发生率最低,3组分别是19%、45.5%、58.3%;3组移植后100 d内的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是23.8%、20%、11.1%;3组2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是79.9%、80.9%、88.0%。结论:UCBT组c GVHD发生率最低,但造血重建缓慢;hi-HSCT组尽管干细胞来源广泛并且可以支持后续细胞免疫治疗,但TRM较高;而较高的a GVHD及c GVHD发生率是MMUDT组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亲缘供体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韩悦 吴德沛 +1 位作者 张日 孙爱宁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60-862,共3页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出血状况,探讨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的相互关系.方法评价1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出血情况,监测患者化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出血者与非出血者的血小板减少程度,分析出血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分布间的规律...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出血状况,探讨出血与血小板减少的相互关系.方法评价1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出血情况,监测患者化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出血者与非出血者的血小板减少程度,分析出血严重程度与血小板分布间的规律.结果 1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47例(36.7%)有出血征象,低龄组出血发生较少(P<0.05),不同性别、病种间出血的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出血第一天,14.9%的患者血小板数≤10×109/L,11~20×109/L占27.7%,>20×109/L占57.4%;化疗开始第2周起出血患者的最低血小板数明显低于未出血组(第2、3周,P<0.01;第4周,P<0.05),而化疗前与化疗开始1周内两组患者间差异不明显(P>0.05);轻度出血患者各阶段血小板数的分布与中、重度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血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年龄的增长可导致出血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与出血明显相关,但血小板数极度降低引起的出血比例并不大,出血的严重程度也与血小板数的分布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血小板减少 出血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输注治疗血液病严重粒细胞缺乏症的感染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宇锋 何广胜 +5 位作者 张翔 朱子玲 宋铁梅 常惠荣 孙爱宁 吴德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49-552,共4页
目的 评价中性粒细胞输注治疗血液病严重粒细胞缺乏症的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9例严重粒细胞缺乏症合并感染者接受粒细胞输注的病例资料.结果 8例感染得到控制,1例治疗失败而死亡,无1例出现粒细胞输注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中性... 目的 评价中性粒细胞输注治疗血液病严重粒细胞缺乏症的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9例严重粒细胞缺乏症合并感染者接受粒细胞输注的病例资料.结果 8例感染得到控制,1例治疗失败而死亡,无1例出现粒细胞输注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中性粒细胞输注治疗用于粒细胞缺乏的血液病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且供受者均耐受良好,其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粒细胞缺乏症 感染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细胞遗传学检测的标准方法及流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永权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4期390-392,共3页
近期有关专家来信提示本刊,有关论文中涉及恶性血液病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及结果的描述存在一些错误或不规范之处。为使相关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血液病细胞遗传学的检测方法及流程,提高科研及写作能力,我刊特邀请苏州大... 近期有关专家来信提示本刊,有关论文中涉及恶性血液病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及结果的描述存在一些错误或不规范之处。为使相关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血液病细胞遗传学的检测方法及流程,提高科研及写作能力,我刊特邀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江苏省血液研究所薛永权教授撰写"恶性血液病细胞遗传学检测的标准方法及流程"一文,并予刊出,旨在规范恶性血液病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方法及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细胞遗传学 诊断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12
作者 夏晶 蒋军红 +4 位作者 赵晔 马骁 吴德沛 陈苏宁 陈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82-1887,共6页
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诊断的21例allo-HSCT后PJ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 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合并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诊断的21例allo-HSCT后PJ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转归。结果:在2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1,中位年龄为36(15-62)岁,移植后并发PJP的中位时间为225 d。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和发热;实验室检查发现15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19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200/μl,20例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14例患者的乳酸脱氢酶升高,14例患者的1,3-β-D葡聚糖试验水平升高;胸部CT表现分为磨玻璃型、结节型、混合型3种,其中磨玻璃型发生率最高(18/21),结节型2例、混合型1例。通过mNGS技术均检测出耶氏肺孢子菌序列数在15-57570之间,11例患者为混合感染。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予以TMP-SMX、卡泊芬净、甲基强的松龙等个体化治疗,17例患者病情获得好转,4例死亡,均死于呼吸衰竭。结论:PJP是allo-HSCT后危急重症,诊断不易,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可取得更好的预后。mNGS诊断PJP的敏感性高,为临床提供早期精准诊断治疗可能,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氏肺孢子菌 肺炎 宏基因二代测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HL-60/VCR多药耐药细胞株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兴虎 李建勇 +4 位作者 夏学鸣 朱明清 耿美菊 陈黎 张劲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10-1313,共4页
背景与目的: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是白血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多药耐药细胞株为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和逆转多药耐药性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为探讨药物诱导产生多药耐药机制,我们对HL-60/VCR细胞的耐药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 背景与目的: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是白血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多药耐药细胞株为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和逆转多药耐药性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为探讨药物诱导产生多药耐药机制,我们对HL-60/VCR细胞的耐药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一组抗体,对药物敏感细胞株HL-60和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细胞的耐药相关蛋白P-gp、MRP、LRP、BCRP、GST-π,以及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bcl-x、bad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在HL-60/VCR细胞株中,耐药相关蛋白P-gp、MRP、BCRP、GST-π分别是其在HL-60细胞株中的18.62、1.19、1.50、1.32倍,而LRP无变化。凋亡抑制蛋白bcl-2、bcl-x分别是其在HL-60细胞株中的2.48、1.25倍,凋亡调节蛋白bad是HL-60细胞株中的1.08倍;而凋亡诱导蛋白bax反而降低,是HL-60细胞株中的0.88倍。结论:多种机制参与HL-60/VCR的多药耐药,涉及耐药蛋白P-gp、MRP、BCRP和GST-π的表达增强,而且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bcl-x、bad均可能参与其耐药机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 HL-60/VCR 多药耐药 凋亡调节蛋白 白血病
下载PDF
白头翁皂苷A对K562细胞红系诱导分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彤 张日 +6 位作者 祁小飞 白莎莎 龚芳 陈子兴 岑建农 朱明清 戴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5-979,共5页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A对K562细胞向红系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白头翁皂苷A作用于K562细胞后,采用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计数、细胞内血红蛋白测定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表面CD71及GPA分化抗原表达等方法评价白头翁皂苷A对K...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A对K562细胞向红系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白头翁皂苷A作用于K562细胞后,采用联苯胺染色阳性细胞计数、细胞内血红蛋白测定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膜表面CD71及GPA分化抗原表达等方法评价白头翁皂苷A对K562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白头翁皂苷A均可提高K562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上调K562细胞膜表面CD71及GPA分化抗原的表达。其中以4μg/ml的白头翁皂苷A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白头翁皂苷A可诱导K562细胞向红系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A 急性髓系白血病 K562细胞
下载PDF
反应停治疗浆细胞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德沛 唐晓文 +5 位作者 孙爱宁 傅铮铮 苗瞄 李建勇 夏学鸣 林宝爵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 观察反应停 (thaldomide)治疗难治性浆细胞肿瘤的有效性和毒性。方法  10例浆细胞肿瘤患者 ,反应停 2 0 0~ 40 0mg每晚 1次至少服用 1个月。 结果 部分缓解 (PR) 3例 ,进步 3例 ,无效 4例 ;副作用可耐受 ,便秘最常见 (7/ 10 )... 目的 观察反应停 (thaldomide)治疗难治性浆细胞肿瘤的有效性和毒性。方法  10例浆细胞肿瘤患者 ,反应停 2 0 0~ 40 0mg每晚 1次至少服用 1个月。 结果 部分缓解 (PR) 3例 ,进步 3例 ,无效 4例 ;副作用可耐受 ,便秘最常见 (7/ 10 )。结论 每日 30 0~ 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停 浆细胞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
下载PDF
TIM-3/Galectin-9通路在器官移植后T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晓莉 吴小津 吴德沛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7-1100,共4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新近发现的免疫负调控因子,它主要表达于Th1细胞,同时也表达于Th17细胞、CD8细胞、Treg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DC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与其配体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相结合,在免疫效应阶段通...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新近发现的免疫负调控因子,它主要表达于Th1细胞,同时也表达于Th17细胞、CD8细胞、Treg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DC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与其配体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相结合,在免疫效应阶段通过清除炎症效应性T细胞,促进Treg细胞的增殖及抑制功能,诱导免疫耐受,为器官移植后Ac R或a GVHD的机制研究及免疫耐受的诱导提供了一条新的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半乳糖凝集素-9 器官移植 免疫耐受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免疫分型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益民 李建勇 +3 位作者 朱明清 陆定伟 耿美菊 阮长耿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58-759,共2页
目的 研究急性双表型白血病 (BAL)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6 8例B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亚型 ,运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及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BAL患者细胞形态学以... 目的 研究急性双表型白血病 (BAL)免疫表型特征。方法  6 8例B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确定其FAB亚型 ,运用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及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进行免疫分型。结果 BAL患者细胞形态学以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M1、M2 亚型多见 ,免疫表型以髓系、B淋系共表达常见 ,CD34在BAL中表达较高。FAB诊断为AML的BAL患者中 ,B淋系CD10、CD19共表达的患者较多 ,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BAL患者中 ,髓系CD13、CD33共表达者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双表型 免疫表型 BAL 诊断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髓外复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娟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1266,共6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积聚,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为特征。目前认为,MM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近年来MM患者髓外复发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接受造血干...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以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积聚,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为特征。目前认为,MM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近年来MM患者髓外复发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后。本文重点就MM髓外复发的发病率和发病机制、髓外骨髓瘤细胞的特征及其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髓外复发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
下载PDF
CD4^+CD25^+Foxp3^+T调节细胞与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GVHD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明珍 吴德沛 +5 位作者 陈广华 岑建农 袁燕慧 常惠荣 朱子玲 冯宇锋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56-359,369,共5页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小鼠GVH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取8~10周龄的SPF级CB6F1小鼠(H-2b/d,♀)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和GVHD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接受照射和移植,同基因移植组小鼠照射后接受CB6F1小...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小鼠GVH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取8~10周龄的SPF级CB6F1小鼠(H-2b/d,♀)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和GVHD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接受照射和移植,同基因移植组小鼠照射后接受CB6F1小鼠骨髓细胞(1×107)和脾细胞(3×107),GVHD组小鼠照射后接受C57BL/6(H-2b,♂)小鼠骨髓细胞(1×107)和脾细胞(3×107)。在发生GVHD的时间点检测3组小鼠脾细胞CD4+CD25+T细胞和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和GVHD组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8.47±1.03)%、(15.40±0.80)%和(24.03±0.8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GVHD组小鼠脾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同基因移植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小鼠GVHD发生呈负相关,发生GVHD时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T细胞 CD4^+CD25^+ FOXP3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细胞性淋巴瘤高危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海侠 孙爱宁 吴德沛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T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住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23例,其中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例。... 目的探讨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T细胞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住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23例,其中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8例。评估移植疗效及安全性。按照Ann Arbor标准和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分期评分,结合病理类型,高中危患者18例,高危患者5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多采用司莫斯丁、足叶乙甙、阿糖胞苷及马法兰(BEAM)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处理多采用改良的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全身放疗、环磷酰胺(TBI-CY)方案。观察造血恢复情况,并以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和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10.4±2.0)天,血小板恢复至20×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11.1±3.4)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性高,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有更好的长期生存,并发症相对较多。结论高危组T细胞淋巴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在缓解后优先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IPI评分为中高危及复发难治的患者,应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发挥移植物抗淋巴瘤效应,争取获得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T细胞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