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无法超越的悲剧:《师道宣》的叙事解读──中国虎故事类型研究系列之三 |
孙正国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2
|
沉闷与孤独──契诃夫后期创作中的“沉闷”人物系列分析 |
李嘉宝
|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99 |
2
|
|
3
|
亲近或背离:从词与民间之关系看文学之兴衰 |
韩玺吾
|
《荆州师专学报》
|
2000 |
1
|
|
4
|
对副、名相连是否发生修饰关系的考察 |
芜崧
|
《荆州师专学报》
|
2000 |
0 |
|
5
|
土家族“天梯”神话母题发微 |
孙正国
袁爱华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6
|
重新认识"双重否定 |
芜崧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9
|
|
7
|
“小平您好”能够流传的语言因素 |
邹哲承
李又平
|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8
|
论杜甫之狂、逸与礼佛 |
孟修祥
董武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6
|
|
9
|
走出传统的契诃夫 |
李嘉宝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0
|
联合结构的标记类型及其作用 |
邹哲承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1
|
诗之思——西方小说与哲学结合的另一种类型及其在中国当代的延伸 |
黄忠顺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12
|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哲理意蕴新释 |
李嘉宝
|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3
|
论袁宏道思想的自我转变及其文化意义 |
孟祥荣
|
《云梦学刊》
|
2001 |
2
|
|
14
|
“况且”的误用 |
芜崧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15
|
公安派形成时间和原因的考察 |
孟祥荣
毛洪文
|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0 |
3
|
|
16
|
论初唐四杰对楚辞的接受与变异 |
孟修祥
|
《云梦学刊》
|
2002 |
1
|
|
17
|
摇摆在心学、佛学与宗法伦理之间——论袁宗道的内在人格冲突 |
孟祥荣
张伟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
2
|
|
18
|
荆楚方言中的“好A子”句式 |
芜崧
|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0 |
3
|
|
19
|
物象·心象·艺象 |
樊斌
郭莎
|
《写作》
|
2000 |
1
|
|
20
|
谈作文批语的改革 |
黄明
|
《写作》
|
2001 |
3
|
|